第66章 翻臉

李明峰和韋志俊邊組織撤退邊商量,到底該如何應對張運蘭,蕭啓江的責問。

商議了半天,也沒個好藉口。等到午時,大軍開抵到景德鎮城下,李明峰和韋志俊只好硬着頭皮去見張運蘭,蕭啓江,王開化。

“我等並未接到捷報,二位爲何回的如此之快?”將李韋二人接入軍帳,張運蘭問到。

李明峰不好意思張口,用眼神示意韋志俊,讓他解釋。韋志俊無奈,只好答到:“在下聽說黃文金率兩萬大軍來援,以我軍此時之兵力,實在是無法取下景德鎮了。與楊義清糾纏過久,恐怕還要吃虧,所以帶兵後撤,希望幾位大人見諒。”

“黃文金的事情我們已經聽說,不過我軍有浮樑在手,只要率一萬人馬固守,那黃文金就休想到景德鎮。”蕭啓江說到。

李明峰老臉漲的通紅,卻不好意思說浮樑也已經棄了。

韋志俊見狀,也知道這事不能說,只好支吾着說:“我軍此時不過四萬人馬,派去浮樑一萬,就不到三萬了。那楊義清和楊輔清,兩軍人馬不低於四萬。更何況彼守我攻,要想在兵力佔劣勢的情況下,攻佔景德鎮,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無妨胡林翼大人已經奉了聖旨,進圖江西昨日剛剛得到消息,胡林翼大人已經派閻敬銘大人率所部湘軍一萬人馬前來增援。就是胡林翼大人自己也將在一個月內親率三萬大軍來景德鎮助陣。”張運蘭語氣中充滿了自信,在他看來,只要堅守到胡林翼來援,那景德鎮就是囊中之物。

聽了張運蘭的話,李明峰又都動了心思。可念頭一轉,李明峰又把留下來的念頭打消。李明峰心想,即使是勝利了,這最大的功勞還不是胡林翼的?胡林翼吃了肉,那肉湯恐怕也是張運蘭,蕭啓江等湘軍將領喝。到頭來,李明峰恐怕還是一點實惠都沒有。

而且大軍已經撤,楊義清現之後,必定來追。看時辰,恐怕再幾個小時楊義清這廝就該殺來了。別說頂上一個月了,就是今天都難過的很。

李明峰想了半天,心道,老子本來和你們湘軍就沒什麼交情,今天也不用講什麼義氣。

“我軍在外征戰已久,兵疲師老,而且我軍自組建之初,便沒有拿過朝廷一兩銀子,兄弟們沒有糧餉,士氣低迷。如果我軍在此處,恐怕會連累諸位,我琢磨半天,還是決定率軍撤退。”李明峰不客氣的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什麼?”湘軍三將一起站了起來怒道。

“如此要緊關頭,你竟然想要撤退?如果戰陣有失,朝廷上怪罪下來,你能擔待的起嗎?”王開化道。

要是拿朋友義氣壓李明峰,老李可能還不好意思就這麼走了。但是拿官員最害怕的朝廷怪罪,皇帝震怒來壓,李明峰是根本不當回事的。

“我是否擔待的起,那是不用王大人操心的。”李明峰略有不悅的說到。

“李明峰你別不識時務你一個假洋鬼子不思盡棄前罪,改惡爲善,替朝廷效命,報聖上隆恩,竟然準備臨陣脫逃,你對的起聖上恩典嗎?”王開化聽到李明峰頂撞他,當即大怒。

李明峰逐漸聽出了點名堂,看來京裡封自己爲副將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這三個人都是道員的銜,比自己這副將足足差了三級,心中多有怨念。

今天又見到李明峰功勞少,官職高,竟然還不思誓死報效朝廷,想臨陣脫逃,湘軍三將是實在無法忍受了,出聲喝問。

韋志俊不知道李明峰受封的事情,聽了王開化如此怒責李明峰,他也十分憤怒:“姓王的,朝廷沒給洋槍隊撥一兩銀子,何來聖上隆恩一說。我們在前面和楊義清死磕,這幾天,我軍死傷數千人,你們蹲在後面享福。即使胡林翼破了景德鎮,這功勞恐怕也全是你們湘軍衆將的我死去的弟兄們恐怕也休想得到一兩銀子的安家費”

“韋志俊,這裡哪有你這狗賊說話的地方你隨洪賊造反,造了多少罪孽,雖然你反了洪賊,但朝廷可沒下旨寬恕你的罪孽,將來如何還不好說”張運蘭雖然磨不開面子罵李明峰,但是對韋志俊他可絕對能罵的開口。

韋志俊聽了這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顯然是怒到極點。韋志俊曾經斬殺了湘軍元老羅澤南,所以這些湘軍將領對他都沒什麼好臉色。

一直以來韋志俊是敢怒不敢言,因爲湘軍勢力太過龐大。在朝廷那裡,韋志俊這三個字可遠沒有湘軍的一根小手指頭重要,要是湘軍上下一致要求處死韋志俊,想必朝廷也會順着湘軍的意思的。所以,韋志俊在張運蘭,蕭啓江面前都是事事退讓,謙卑不已。

可是現在王開化竟然一點都不顧忌臉面的喝罵,韋志俊氣的一拍桌子,怒喝到:“好好我知道你們瞧不起我,處處準備找我的麻煩,既然如此,我再留在此處還有什麼意思?”

今天是徹底的撕破了臉皮,這種局面正中李明峰下懷,韋志俊和湘軍撕破臉皮,將來出路更是有限,只能死心踏地的跟着自己幹。

李明峰假裝十分生氣,一拍桌子喝道:“韋志俊既降了我,那便是我洋槍隊部將朝廷即使要治昔日之罪,那也要先拿我開刀洋槍隊的事情,還輪不到諸位操心。”

說罷,李明峰和韋志俊就起身離開湘軍大營,回到本陣。

原本張運蘭,蕭啓江劃給韋志俊的湘軍士卒現在還和洋槍隊混雜在一起,李明峰如今要撤退,就將他們派遣回營。此時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人馬,李明峰和韋志俊下令大軍開拔,前往湖口。

至於湘軍和楊輔清,楊義清兄弟的戰鬥,李明峰可沒興趣再參加了。

湖口是長江重要港口,兵家必爭之地,距離景德鎮大約三百里。李明峰和韋志俊生怕楊氏兄弟解決了湘軍再追過來,所以連夜行軍。

行了兩日,總算穩穩當當的到了湖口。

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96章 挑撥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51章 女營第281章 再戰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141章 迴鑾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84章 營破第229章 逃了!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84章 戰鬥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83章 老熟人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85章 天子上諭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49章 撤退第216章 反覆第125章 慈安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29章 逃了!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83章 老熟人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362章 來使第6章 城破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69章 新形勢第70章 改組第346章 歇多萬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49章 撤退第77章 出乎意料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0章 啓程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83章 初戰(下)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41章 太平門第362章 來使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322章 大院君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45章 抵達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311章 密議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48章 赴死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95章 禮部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90章 北京城下第78章 北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4章 票號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22章 廣州城第323章 勸降
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96章 挑撥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51章 女營第281章 再戰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141章 迴鑾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222章 苗沛霖之死第184章 營破第229章 逃了!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77章 出乎意料第284章 戰鬥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83章 老熟人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85章 天子上諭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49章 撤退第216章 反覆第125章 慈安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229章 逃了!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83章 老熟人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362章 來使第6章 城破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69章 新形勢第70章 改組第346章 歇多萬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49章 撤退第77章 出乎意料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20章 啓程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83章 初戰(下)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41章 太平門第362章 來使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322章 大院君第36章 再遇故人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45章 抵達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311章 密議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48章 赴死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95章 禮部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90章 北京城下第78章 北上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4章 票號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22章 廣州城第323章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