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

項羽非常清楚,他真正強大的敵人是圍困鉅鹿的王離軍團。章邯現在剛被項羽一記悶棍打懵了,他暫時退卻,擇機反撲。

如果章邯軍團反撲,項羽將以弱勢兵力陷入同章邯、王離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凶多吉少。

現在項羽面臨的唯一選擇是:要趕在章邯緩過勁來之前,徹底打垮王離軍團,解開鉅鹿之圍。

任務明確了。

舞臺、燈光、攝像、煙火、特效準備!

雙方選手項羽、王離上場。

讓我們再簡單介紹一下參賽選手情況。

項羽,轄士兵五萬左右,部隊組成複雜,戰力不詳;

王離,轄士兵二十萬餘人,職業邊防部隊,訓練有素。

任務要求:項羽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三天)全殲王離軍團。

這任務真瘋狂!

只有項羽這個瘋狂的,而且能讓所有的人都瘋狂起來的人,才能完成這個瘋狂的任務!

在《史記》中,司馬遷老師對這場戰役進行了簡單的描述:“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小子斗膽以爲,司馬遷老師的這篇作文存在幾個問題。

一是用詞不當。“至則圍王離”,人家王離人數是你項羽的五倍以上,你怎麼去圍?被圍倒差不多。

二是分析不透。司馬遷似乎更願意謳歌楚國士兵在項羽同志帶領下所體現出的大無畏玩兒命精神,他缺少對這場戰役勝利的技術性的、理性的分析。

讓我們來一起分析吧。

項羽在這場戰役裡所使用的戰術,我以爲用近年來最熱門的一個戰術術語就能很好的說明,那就是“斬首行動”!

項羽帶着他的斷了生路的五萬名亡命之徒們,放棄陣法,放棄節奏,咆哮着向秦軍王離大營發起衝鋒。目的不是殺傷,而是突破。

對項羽來說,砍死多少秦軍,擊敗幾個秦軍大營都對戰局沒有影響,毫無意義,他只要一個人——王離。

翻開現代戰爭教科書,上面對“斬首行動”的定義是:用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導彈對敵方進行軍事打擊,通過精準打擊,首先消滅對方的首腦和首腦機關,徹底摧毀對方的抵抗意志。

項羽正站在二千二百多年前的鉅鹿城下,用實戰來爲我們解讀這個定義!

如果死套定義,項羽好像還缺少精確制導導彈。

不用,他本身就是。

項羽對秦軍陣法極爲熟悉,他清楚軍團指揮部(幕府)在哪。他以巨大的衝擊力和殺傷力快速突破了九道秦陣外圍防線(九戰)。

秦始皇陪葬的巨大軍俑向我們展示了秦陣的一個特點“薄中而厚方”(中軍兵精而少,外圍兵力較多)。

現在,項羽成功突破外圍,進入中軍,一切變得簡單了,他輕而易舉地活捉了王離(虜王離)。

對於軍團主帥來說,在兵力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對方活捉實在是太過屈辱!

套用經典電影裡的臺詞,“不是我們無能,而是共軍太狡猾。”

王離,不是你無能,而是項羽太強大。

項羽是天才的富於想象力和執行力的戰爭行爲藝術大師。

主帥被擒,全軍驚恐,秦軍陣地瞬間土崩瓦解。戰役到此似乎已經結束了。

還沒有,我們的羣衆演員即將上場。

事實證明,由陳餘、張敖、燕國、齊國多國部隊組成的“戰地觀摩團”打仗不行,起鬨架秧子很出色。

他們剛剛近距離欣賞了一場極富觀賞性的戰爭,作爲觀衆,雖然不在戰場卻一樣感受到了戰役的驚心動魄(人人惴恐)。

現在,秦軍崩潰了,他們緩過了精神,加入了清理戰場的行列,潰敗的秦軍被他們趕得雞飛狗跳。

在戰役收官階段,項羽和聯軍斬殺了秦將蘇角,秦將涉間!

鉅鹿之圍已解,鉅鹿大戰以項羽全勝告終。

一切都結束了,這是一場決定秦帝國命運的戰鬥,也是一場永載史冊的經典戰例!

一個小插曲。

項羽在勝利後,以戰役勝利者的身份召見各國部隊將領,大家進入轅門便跪倒用雙膝前行,甚至不敢仰視項羽。

這是真誠的膜拜。在他們心中,項羽不是人,是神,是戰神!他代表屠戮,代表勝利!

招降

鉅鹿之圍被解後,城內的趙王趙歇和趙相張耳才得以出城,設宴答謝項羽及多國部隊援軍。

在答謝宴會上,卻演出了一場兄弟決裂的鬧劇。

張耳指責陳餘不顧兄弟情分,不肯奮力解圍,陳餘苦辯依舊不被理解,於是憤然交出趙國大將軍印綬,帶領親信離席退場,脫離趙國。

張耳、陳餘這對好兄弟就此決裂。

其實,陳餘確有苦衷。以他的能力和兵力,去解鉅鹿之圍只能是肉包子打狗。陳餘不願意和兄弟張耳一起赴死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張耳決定不予理解。

兄弟或者朋友相交,歃血盟誓容易,親密相處容易,相互理解不容易!

在後來的故事裡,張耳、陳餘在羣雄逐鹿的亂局中分別歸屬於兩個軍事集團,變爲死敵,陳餘最終死在張耳手中。

司馬遷說,陳餘和張耳爲刎頸之交。可悲的是,他們一開始願意爲對方拿刀抹脖子,最後願意拿刀抹對方的脖子。

所謂兄弟者,無過如此也!

這對兄弟的結局令人不勝唏噓。

回到項羽。

項羽一戰成名,他不再是那個被羋心排擠,被宋義奚落的倒黴孩子,他被諸侯奉爲統帥,轄制多國部隊,統領着一支規模龐大的武裝集團。

現在,他的對手只剩下一個,章邯軍團。這是秦帝國最後的主力。

章邯退敗後,駐紮在棘原(河北省平鄉縣西南),項羽統帥着多國部隊和他對峙,卻並不進攻。

對照《資治通鑑》的記載,認真地掰着手指頭算了一下,從公元前207年12月鉅鹿大戰到次年7月項羽再次向章邯軍團發起攻擊,中間共有七個多月的時間,項羽未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以項羽雷霆萬鈞的作戰風格,這很反常。

我的分析是,項羽是在對這支新組建的草臺班子隊伍作認真的訓練整編。

破釜沉舟畢竟是非常手段,項羽要的是一支隨時能拉得出、打得贏、能橫掃天下的雄師,他要做真正的霸王。

從野雞變成鳳凰是需要時間的。

章邯很痛苦。他像貓爪下的老鼠,打不過,跑不了,他感到壓力巨大。

章邯派出軍團參謀(長史)司馬欣赴帝國首都咸陽彙報戰況,請求增援。

司馬欣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很快帶來了讓章邯驚恐的消息:趙高決定推卸責任,章邯將受帝國法律制裁,難免於死。

趙高這個閹人,雖然身居高位,但是沒有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的情操,更沒這能力。

憑心而論,趙高還是有能力的,他的能力主要體現在顛倒黑白、炮製冤獄、構陷大臣、忽悠領導方面,對於治理國家,平息內亂,趙大人狗屁不通。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據說這是當下有人對中國足球隊的評語,對此,趙高同樣當之無愧。

但是,現在題目擺在趙高面前了:國事荼蘼,亂局已成,不可收拾,他是丞相,無論是下對羣臣還是上對胡亥。趙高都必須要拿出對策,給個說法。

這事難不住趙高,他是官場答題大師:找個人頂罪埋單,承擔全部責任,他再依秦律處置即可。

趙丞相將永遠是帝國正確路線和公正法律的代表。

在趙高看來,章邯是替罪羊的不二人選,章邯同志一直戰鬥在平亂的最前線,現在越平越亂,不收拾章邯收拾誰?

得到這消息的章邯陷入絕望。他愛國,國卻不愛他,他感到報國無門和被國拋棄的雙重痛苦。

在對付章邯軍團的問題上,項羽並不一味死攻,把章邯逼成秦帝國烈士,而是打出了政治和軍事組合拳,邊打邊拉,迫使章邯繳槍。

我以爲在這件事情上,老漢范增和陳餘發揮了智囊作用。

在章邯彷惶無計的時候,他收到了來自項羽陣營陳餘發來的一封充滿誠意的勸降信。

在信中,陳餘首先列舉了章邯的兩個前輩,白起和蒙恬,這二位秦國將領都對秦國開疆建國立下赫赫戰功,結局卻都比一千四百年後元曲中那可憐女人竇娥還冤——他們都被秦政府修理,不得善終。陳餘得出的結論是,秦政府素來有收拾功臣的光榮傳統,不值效忠;

繼而,陳餘替章邯分析當前形勢,指出小人趙高當權,忌賢妒能,章邯對內不能進獻忠言,對外難以取得戰爭勝利,前途已是死路一條;

在信的第三部分,陳餘告訴章邯,光明的前途還是有的,只要向秦政府倒戈,加入國際反秦同盟,長久的富貴唾手可得。

這真是一封高水平的勸降信,舉例得當,說理透徹,章邯爲之怦然心動!

然而,章邯手中還有二十多萬秦帝國精銳軍隊,就此向叛軍投降,他多少心有不甘。

有時,一萬句好話不如一馬棒。

恰好,項羽是揮舞馬棒的高手!

他連續向章邯發起三次進攻,三戰連捷,強大的軍事實力,打破了章邯僅存的取勝幻想。

章邯自此徹底屈服,他派出軍團參謀(長史)司馬欣秘密向項羽請降。

司馬欣和項羽素有淵源,想當年項梁在櫟陽惹事蹲大獄的時候就多虧監獄長司馬欣照顧解救。既是熟人,自然好說話。密談進展順利,雙方一拍即合。

就在洹水南岸,項羽接受章邯軍團的投降,章邯交出二十萬秦軍的指揮權,項羽封章邯當雍王,任命司馬欣擔任上將軍,作爲進攻秦帝國本土的先導。

坑降

項羽封章邯爲雍王有點不太靠譜。

以項羽當下的身份,不過楚國上將軍而已,哪有封王的資格。

但項羽認爲他有,他戰無不勝,他聲名遠播,他統帥着天下最強大的武裝兵團。項羽認爲沒有什麼事情是他不能做的。

自此,項羽顯示出對封王的偏執愛好。不久後,項羽先生還會封許多莫名其妙的王,直到搞得天下更加混亂。

現在已經是公元前206年11月,秦帝國野戰主力盡降項羽,多國部隊供項羽差遣,天下似乎沒有什麼人可以阻止項羽了。

項羽突然想起了當初楚懷王和楚國各位將領的約定:先平定關中的(陝西省中部,秦王國本土)封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雖然,楚懷王羋心在項羽心中不值一哂,他已完全沒有能力和資格駕馭項羽;封王裂土項羽更是毫不在乎,他剛體會了封章邯爲王的快感。

但是項羽認爲,只有他才最有資格做秦帝國的終結者,他和秦帝國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親手幹掉秦帝國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和榮譽。

於是,項羽定下了進攻戰略,由鉅鹿沿着黃河故道西進,踩着倒黴蛋周章曾經走過的道路,通過函谷關,攻入秦王國首都咸陽,這是帝國的心臟,他將向秦帝國作最後的清算。

大軍行進到函谷關東部的新安縣城,項羽別出心裁地對聯合部隊搞了一次思想分析,分析的結果令他大吃一驚。

投降的二十萬秦軍怨聲載道,一致認爲投降項羽是被老領導章邯忽悠了。

秦軍們互相交頭接耳,他們的看法是,如果此次能徹底消滅秦帝國當然很好,如果不能戰勝,則父母妻子一定會被政府誅殺,而自己也將變成諸侯的奴隸,不得翻身,這降投得太不划算,前景不妙。

秦國士卒有怨氣其實很好理解,他們受到的待遇太不公正。

想當初,多國部隊將領士卒大部分都曾在秦帝國漢中做過苦工,備受秦人凌辱,因此,他們從骨子裡仇視秦人,對秦國部隊又恨又怕。現在好了,秦軍作爲戰敗的一方投降了,虎狼變成了羔羊,他們感到徹底翻了身——小樣兒,總算落咱爺們兒手裡了。

於是,他們百般欺壓降卒,花樣翻新,如役馬牛。

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7章 翻盤 (6)第27章 翻盤 (6)第9章 亂局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25章 翻盤 (4)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9章 洗牌 (1)第9章 亂局 (2)第25章 翻盤 (4)第22章 翻盤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2章 冤獄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44章 大風歌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1章 洗牌 (3)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3章 翻盤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7章 翻盤 (6)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10章 亂局 (3)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9章 亂局 (2)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1章 匈奴 (1)第22章 翻盤 (1)第19章 洗牌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9章 亂局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3章 翻盤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25章 翻盤 (4)第24章 翻盤 (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7章 翻盤 (6)第26章 翻盤 (5)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0章 洗牌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42章 匈奴 (2)第21章 洗牌 (3)第20章 洗牌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11章 亂局 (4)第6章 造反 (2)第41章 匈奴 (1)第22章 翻盤 (1)第6章 造反 (2)第19章 洗牌 (1)第20章 洗牌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5章 造反 (1)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22章 翻盤 (1)第11章 亂局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44章 大風歌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章 村中無賴第12章 冤獄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45章 大風歌 (3)第12章 冤獄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6章 造反 (2)第25章 翻盤 (4)第24章 翻盤 (3)第45章 大風歌 (3)
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7章 翻盤 (6)第27章 翻盤 (6)第9章 亂局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25章 翻盤 (4)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9章 洗牌 (1)第9章 亂局 (2)第25章 翻盤 (4)第22章 翻盤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2章 冤獄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44章 大風歌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1章 洗牌 (3)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3章 翻盤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7章 翻盤 (6)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10章 亂局 (3)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9章 亂局 (2)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1章 匈奴 (1)第22章 翻盤 (1)第19章 洗牌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9章 亂局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3章 翻盤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25章 翻盤 (4)第24章 翻盤 (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7章 翻盤 (6)第26章 翻盤 (5)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0章 洗牌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7章 造反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42章 匈奴 (2)第21章 洗牌 (3)第20章 洗牌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11章 亂局 (4)第6章 造反 (2)第41章 匈奴 (1)第22章 翻盤 (1)第6章 造反 (2)第19章 洗牌 (1)第20章 洗牌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5章 造反 (1)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22章 翻盤 (1)第11章 亂局 (4)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44章 大風歌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章 村中無賴第12章 冤獄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45章 大風歌 (3)第12章 冤獄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6章 造反 (2)第25章 翻盤 (4)第24章 翻盤 (3)第45章 大風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