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

首先得剃成禿頭(髡),然後得在脖子上套上鐵環(鉗),再換上灰不溜秋的粗布衣服(褐衣),這麼搞下來,基本上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總之,面目全非。

奴隸季布被貨車(廣柳車)輾轉拉到魯縣(山東省曲阜市),和一羣奴隸一起被賣到一個大地主豪門,此戶家長姓朱名家。

種種跡象表明,朱家是一個有黑社會背景的人(大俠),有土地、有錢、有勢、有關係、有聲譽,最重要的是有擔待。

明人不說暗話,周氏告訴朱家,這人就是皇帝通緝的頭號戰犯季布,你收不收。

季布當初在江湖上的好名聲(一諾千金、爲氣任俠),現在發揮了作用。

朱家看來非常仰慕季布。他豁上全部身家和三族性命,拍着胸脯留下了季布。

不僅僅是收留,朱家還繼續努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關係,爲季布謀求特赦。

某日,朱家要出遠門,臨行前,他告訴兒子,田裡的事由那個奴隸(季布)當家(田事聽此奴),你要和他一塊吃飯,你吃啥他吃啥(必與同食)。

言訖起身。朱家要去的地方是洛陽——漢王朝首都。

朱家要拜訪的是一個奇異的人,滕公夏侯嬰。

每當看到這個名字,我都由衷感到親切,對這人無比敬仰。

他代表智慧、代表寬容、代表仁愛。

在你死我活、危機四伏的戰場,在爾虞我詐、暗藏殺機的官場,他的出現似乎只有一個目的:救人。

之前,夏侯嬰在死刑場上救過韓信,在戰場上救過劉邦的一對兒女。現在,歡呼吧,愛心天使夏侯嬰將要再次出場顯靈。

結局是明朗的:季布有救了。

щшш⊕Tтká n⊕co

然而過程依舊複雜。

朱家看來和已經封爲汝陰(安徽省阜陽市)侯的夏侯嬰拉得上關係,而且私交不錯。於是在夏侯嬰家喝了好幾天酒。

感情越喝越厚,兩人邊喝邊嘮,終於進入正題。

朱家彷彿不經意間談到季布:季布到底有啥滔天大罪,皇帝非殺他不可?(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夏侯嬰:季布在戰場上好幾次把皇帝追得雞飛狗跳,皇帝恨死他了,一定要他的人頭。(布數爲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朱家反問:你看季布是何等人物呢?(君視季布何如人也?)

有本事有能力的人。(賢者也。)

既然夏侯嬰對季布給予這麼高的評價,工作就好做了。

朱家告訴夏侯嬰,當初季布追殺劉邦,那是職責所繫。劉邦現在得了天下,正要顯示心胸寬廣,不能只惦記私怨,萬一把季布逼急了,向北投靠匈奴或向南投靠越國,都等於把人才往敵國輸送。因此,政府應當特赦並且重用人才季布。

朱家請夏侯嬰把這意見向劉邦轉達。

夏侯嬰徹底清楚了。喝了幾天酒,繞了個大圈子,原來是爲了季布。

不過夏侯嬰認爲朱家說得很有道理,承諾幫忙。

夏侯嬰和劉邦是小時候光屁股打架的朋友,說得上話;夏侯嬰在救人上相當有心得,成功率高。

數天後,劉邦下令赦免季布,不僅赦免,而且任命季布爲劉邦的侍衛長官(郎中)。

說到底,劉邦是個精明而大度的領導,新政府正當用人之際,劉邦如此用人,表明了對人才季布的欣賞和信任。

季布,將在隨後的歷史故事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皆大歡喜。

有一點要提一下,那就是朱家此後再也不見季布。

我冒着滅門的危險收留你,是因爲仰慕你是條好漢,知道你是個人才。我救你性命,是出於大義;我爲國舉才,是出於公心!

現在你已獲新生,得以出頭,你我再無牽扯。

向朱家致敬。

我以爲,所謂“古人之風”,指此!

野兔和獵狗

特赦並重用季布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既然連戰犯季布都能被劉邦接受,可見劉邦果然大度。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一時,在季布際遇的啓發下,諸多有歷史問題的人紛紛浮出水面,向劉邦自首,要求在新政府發揮作用。

其中包括季布的舅舅——丁公。

還記得這個人嗎?在三年前(公元前205年)的彭城,劉邦大軍被項羽擊潰,正是因爲丁公對劉邦高擡貴手,放他一馬,劉邦才得以躲過一劫,逃出生天。

眼見外甥季布居然鹹魚翻身,丁公倍感振奮:憑藉老舅當年對劉邦放出的天大人情,封侯當不在話下吧?

對於丁公的現身,劉邦大感高興,他的報答方式十分別致新穎。

劉邦把丁公帶入軍營(徇軍中),當着衆位將領,喀嚓一聲,砍掉腦袋。

劉邦宣佈:丁公是項羽的下屬,卻不忠於領導,項羽的失敗,丁公要負重要責任,他該死!

我以爲,劉邦此言,很是無恥,沒說服力。

張良、陳平、韓信、英布、項伯……哪一位不是背叛項羽投入劉邦陣營,何以丁公獨獨該死?

劉邦認爲,丁公不過是個聽了兩句好話就神魂顛倒的淺碟子,沒啥大用處。

活着的丁公固然無用,死了的丁公卻是個寶。

丁公血糊糊的腦袋足以警告大家:這就是背叛的懲罰!

寧使我負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負我。

帝王心術,乃至於此!

安置了季布,處置了丁公,令劉邦時時午夜夢迴的鐘離昧卻依然無影無蹤。

躲哪去了呢?劉邦加緊搜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一個線報令劉邦大爲震恐。

鍾離昧果然沒死,他現在正躲在楚王韓信的王府中。

鍾離昧強大的攻擊係數固然可怕,韓信夢幻般的軍事指揮能力更是劉邦心中最大的隱患,現在兩人居然強強聯手,走到一起。劉邦感到不寒而慄。

必須採取行動。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10月,某人向劉邦告發,韓信叛變造反。

某人是誰?劉邦沒說,司馬遷沒說,班固沒說,司馬光沒說,總之,天知道!

其實,某人是誰並不重要,是否有這個人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劉邦要一個藉口,合理合法收拾韓信的藉口。

劉邦徵求大家的意見。平日裡閒得無聊,經常拿刀砍宮殿柱子玩的功狗們像吃了搖頭丸,頓時興奮起來。

大家摩拳擦掌:現在出兵,活埋了這孫子!(亟發兵,坑堅子耳!)

劉邦深感沮喪,知道這羣糙人提不出建設性意見。

於是專題詢問智囊陳平。

陳平向劉邦提出了一串問題。

有人告發韓信造反這事,韓信知道嗎?(人上書言信反,信知之乎?)

陳平是明白人:韓信如果真要造反,當年掃平齊國時就反了,何必等到現在。

他等於說,韓信知道你誣陷他造反嗎?

不知。

再問:你的士兵戰鬥力有楚國士兵強嗎?(陛下精兵熟與楚?)

不如。(不能過。)

繼續問:你手下的將領,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有超過韓信的嗎?(陛下諸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

沒有。(莫及也。)

陳平嘆了口氣:你兵不如他,將不如他,還打個屁啊,你想這麼搞掉韓信,危險危險!(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竅爲陛下危之!)

大意如此!

劉邦倒很坦白:打得過早就打了,還用問你?現在你說咋辦?(上曰:爲之奈何?)

陳平擅用陰謀,片刻之間,已是計上心來!

陳平的對策是,皇帝劉邦宣稱前往雲夢澤(今湖北潛江縣西南)遊覽、檢查、調研,就在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召集諸侯國王進行座談,陳縣屬楚國管轄,韓信沒有理由不來晉謁,在會場上,只要一個武士就可以輕鬆搞定韓信,手到擒來,毫不費事。

如果韓信真要造反,陳平此計正好送米下鍋,弄巧成拙。

然而劉邦認爲這計策不錯。

其實,劉邦和陳平心知肚明、心照不宣:韓信絲毫沒有造反的企圖。

依計而行,下發通知,準備出行吧。

那麼,讓劉邦深深惦記的楚王韓信一直在忙些什麼呢。

韓信衣錦還鄉,好不快活。

除了安享富貴外,韓信還做了一件事:了結恩怨。

對於當年經常被韓信蹭飯,弄得全家躲在被子裡聚餐的南昌亭長,韓信賞賜小錢一百,順便奚落幾句:你,小爬蟲一個,連好事都不會做到底(公,小人也,爲德不卒)。

對於在自己人生低谷時主動提供盒飯快餐,給予救濟的洗衣婦女,韓信兌現當初厚報的承諾,賞賜黃金千兩。這是典故“一飯千金”的由來。

看來,小盒飯也能賣出大價錢,關鍵在於賣出的時機和對象。

韓信處理那個逼着他鑽褲襠的小屠戶(屠中少年)的方式最耐人尋味。

霹靂一聲震天響,來了個韓信當楚王。

小屠戶嚇得着實不輕,只盼韓信突然失憶,忘了原先的過節。這純屬妄想,這事擱誰身上都不會忘記。果然,某日楚王見召。

小屠夫連遺言都留好了,估計從此一去,死路一條。

結局是戲劇化的。對嚇得要尿褲子的小壞蛋,楚王韓信和藹可親、好言相向,不僅沒殺頭,還給封了個楚軍中尉的官職。

事後,韓信解釋:這小子也算是個壯士。當初污辱我時,我可以殺他,不過殺這種小角色有什麼意思,所以忍了**之辱,纔有今天。(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當年,淮陰城裡一個小無賴受辱黯然離去;現在,名震天下的名將、楚王韓信得意歸來。

因爲**之辱,激發了韓信的鬥志。也可以說,成功之路由**開始;對於楚王韓信,原先的切齒之辱,已成一段軼事笑談,人或者事都不值得再去計較了!

放棄舊怨,是大度,也是自信。

接到劉邦將要巡遊雲夢,在陳縣開會的通知,韓信心裡犯起嘀咕。

莫不是皇帝知道我窩藏戰犯鍾離昧,要藉機收拾我?

關鍵人物鍾離昧現在確實在韓信王府中。

固然韓信、鍾離昧分屬敵對陣營,兩人倒是公私分明,戰場上你死我活,論私誼感情不錯。項羽兵敗後,鍾離昧投奔韓信處,韓信也在關鍵時刻拉了兄弟一把,予以接納收留。

這事畢竟見不得光。韓信的隱蔽僞裝工作沒有做好,秘密走漏。我很懷疑,劉邦一直和韓信玩“無間道”,在他身邊臥有內線。

智囊向韓信建議,既然擔心這事,不如就此殺了鍾離昧,把他的人頭送給劉邦,劉邦一高興,當可安然過關。

蒯徹已走,韓信左右似乎已無人才。在劉邦心中,鍾離昧不過小疾,韓信纔是真正大患。對韓信來說,造反的最佳時機已失,當此之時,殺不殺鍾離昧都於己無益,唯有自翦羽翼、顯示平庸或能免禍。

韓信覺得殺鍾離昧太不江湖,下不去手,於是找來當事人商量。

鍾離昧倒是真漢子,線條粗、腸子直。聽完韓信訴說,立馬指着韓信鼻子開罵,大意是韓信不夠朋友,我死了你也沒啥好下場。

言訖拔劍自刎。

罵人自殺這一套動作做得行雲流水,真是利索!

等到韓信反應過來,鍾離昧已是死人。

至於有人說是韓信刻意要逼死鍾離昧,我以爲或許未必。韓信以楚王之尊,要殺一個政府通緝要犯,只要動動嘴皮即可,何必正面碰撞、自取其辱?

鍾離昧自刎前給韓信下了四字考語:公非長者。

在爲人處事上無過人之德,在政治鬥爭中無過人之智,韓信不過如此。

韓信帶着鍾離昧的人頭來到陳縣晉見劉邦。

劉邦壓根沒提鍾離昧一節,直接命令武士將其逮捕,宣佈罪名:有人告發你造反(上曰:人告公反)。

韓信仰天長嘆: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享。

劉邦板着臉聽完韓信牢騷,命令武士給韓信上枷套牢,放進後備車廂(遂械繫信,載後車)。

雲夢澤也不參觀遊覽了,大功告成,收隊回家!

韓信點兵

韓信被劉邦押回國都洛陽。

現在,韓信的身份不是楚王,而是造反嫌疑人。按照正常的程序,劉邦應當對韓信進行審判。

如果確認韓信造反,就應明正刑典,處死了事;如果確定韓信沒有造反,則當恢復名譽及其楚王地位。這是個單項選擇題,非此即彼。

然而,劉邦對韓信的處理很曖昧,他做出了第三種選擇。

回來後,劉邦直接將韓信釋放,改封淮陰侯。

現在很清楚了,韓信沒造反,劉邦也承認韓信沒造反,劉邦只是對韓信超強的軍事才能心存恐懼(畏惡其能),不放心他做封國國王。

我認爲,劉邦不是一個狠毒的人。如果他想要韓信的人頭,現在可以捏造他想要的任何證據,合理合法、理直氣壯地幹掉韓信。

然而他選擇了放過韓信。固然他從沒信任過韓信,但也不想利用權位陰死韓信。

韓信畢竟勞苦功高,就這樣吧,希望從此君臣相安,善始善終。

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8章 亂局 (1)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9章 洗牌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7章 造反 (3)第45章 大風歌 (3)第41章 匈奴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2章 冤獄 (1)第42章 匈奴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9章 洗牌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27章 翻盤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9章 亂局 (2)第26章 翻盤 (5)第22章 翻盤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1章 匈奴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4章 翻盤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7章 造反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0章 洗牌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8章 亂局 (1)第10章 亂局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5章 造反 (1)第6章 造反 (2)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21章 洗牌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2章 匈奴 (2)第27章 翻盤 (6)第25章 翻盤 (4)第19章 洗牌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8章 亂局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2章 匈奴 (2)第7章 造反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1章 亂局 (4)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1章 洗牌 (3)第26章 翻盤 (5)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6章 翻盤 (5)第22章 翻盤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3章 冤獄 (2)第26章 翻盤 (5)第45章 大風歌 (3)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26章 翻盤 (5)第5章 造反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9章 亂局 (2)第20章 洗牌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8章 亂局 (1)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2章 匈奴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6章 造反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11章 亂局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20章 洗牌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1章 洗牌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
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8章 亂局 (1)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19章 洗牌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7章 造反 (3)第45章 大風歌 (3)第41章 匈奴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2章 冤獄 (1)第42章 匈奴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9章 洗牌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27章 翻盤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9章 亂局 (2)第26章 翻盤 (5)第22章 翻盤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41章 匈奴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4章 翻盤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7章 造反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0章 洗牌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8章 亂局 (1)第10章 亂局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5章 造反 (1)第6章 造反 (2)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21章 洗牌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2章 匈奴 (2)第27章 翻盤 (6)第25章 翻盤 (4)第19章 洗牌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8章 亂局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42章 匈奴 (2)第7章 造反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1章 亂局 (4)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1章 洗牌 (3)第26章 翻盤 (5)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6章 翻盤 (5)第22章 翻盤 (1)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3章 冤獄 (2)第26章 翻盤 (5)第45章 大風歌 (3)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26章 翻盤 (5)第5章 造反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9章 亂局 (2)第20章 洗牌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8章 亂局 (1)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2章 匈奴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6章 造反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11章 亂局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20章 洗牌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1章 洗牌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