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亂局 (2)

章邯欣喜地看到,他的兵團已漸漸露出以往那支曾經橫掃、虎視天下的大秦雄師的猙獰。

作爲軍事統帥,周章是不稱職的,因他的無能使張楚王國失去了一次極好的機遇——奪取漢中、號令天下的戰略機遇;使秦帝國一度得以死灰復燃,苟延殘喘;使張楚王國的精銳部隊基本損失殆盡;使信任他的張楚王陳勝身處危境。

周章用一手好牌輸光了全部家當。

作爲男人和戰士,周章是稱職的,他把他的鮮血灑在了戰場上,儘管他數次戰敗,不斷逃跑,但最終,他用自殺維持了他的尊嚴!

料理完周章,章邯一鼓作氣,對張楚國的剩餘武裝據點進行了拔釘子式的嚴厲軍事打擊。

在接下來的數月間,章邯軍團克郟城(河南省郟縣),克許縣(河南省許昌市東),擊斬張楚國上柱國(國防部長)蔡賜,大軍直搗張楚國首都陳縣(河南省淮陽縣)!

即使有張楚王陳勝的親自督戰,陳縣也沒有壓制住章邯的沖天殺陣,陳縣失守,守將張賀陣亡,張楚王陳勝逃跑!

數月間,由民夫到造反首領,由造反首領而稱王,由雄視天下再到兵敗逃亡——陳勝和我們不由得共同感嘆人生無常,造化弄人!

但陳勝已經沒多少時間感傷時運不濟了,他的生命即將終結,因爲他的身邊有一條危險的毒蛇。

第三個陳勝靠不住的人是一個小人物,是一個小人,他是陳勝的司機(御者),他的名字叫莊賈。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12月,陳勝在逃亡途經下城父(安徽省渦陽縣)時,被他的司機,車伕莊賈刺殺。

對於莊賈之類的小人我們實在沒有太多的話要說。此類人物在各個時代屢見不鮮。

莊賈一定擅長表演忠貞,精於服務領導,不然不會得到“最高首長”的信任,成爲陳勝的司機。

然而在大難來時,司機莊賈不會有和領導、戰友共患難的情操。對莊賈之流,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個人的富貴榮華相比不值一提!

在陳勝被章邯大軍追殺逃亡的途中,莊賈果斷地砍下了他的領導、張楚王陳勝的腦袋,這是他向秦政府投降時送上的一份厚禮。

需要說明的是,不久之後,陳勝的老部下(涓人),蒼頭軍(青巾包頭)統帥呂臣反攻陳縣成功,他在陳縣抓住了叛徒莊賈並處決,總算是給陳勝報了仇。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開闢基地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此兩句取自南宋詞人辛棄疾所作《水龍吟》。

辛先生是一個可悲的人。他的可悲之處在於,在一個沒有前途的帝國裡仍然堅持理想!他一世以功業自許,卻空有一肚子經略無人賞識,一腔抱負無從施展,只憋成了一部《稼軒長短句》。

“天馬南來”一句,原是取自晉元帝司馬睿南渡,建康稱帝的故事,現在用在比晉元帝早生五百多年的項梁身上倒也十分合適。

項梁帶領着八千子弟兵從南而來,北渡長江,躊躇滿志,自以爲自己有翻轉天下的經綸手段。但是過江後,他突然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尷尬可笑的境地。

按照項梁的戰略部署,渡江以後首要的工作不是擊秦,而是開闢基地,趁勢發展壯大。

可他現在得到準確消息說,所謂很賞識他的張楚王陳勝已經兵敗身死。那麼,張楚國封他的國防部長(上柱國)職務也成子虛烏有。沒有張楚國上柱國的身份,項梁缺少號召力,他和他的八千人馬將很難統領江北的抗秦武裝。

項梁好像是一箇中了大獎,得到鉅額支票的人,到銀行兌現時才發現這支票竟然是空頭的。他的心情很鬱悶!

拿着空頭支票的項梁思索了很久,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

這決定我可以借用《紅樓夢》上的一句話來概括:假作真時真亦假!

項梁要把假戲真唱,最終易假成真!

他堅持以楚國上柱國的身份聯絡江北造反武裝,煽動羣衆造反,開闢江北根據地,這工作成效顯著!

有三個人的帶隊加盟使項梁軍團的實力大增。

首先是東陽人(今江蘇盱眙東南)陳嬰。

陳嬰是個老實人,他的特點是厚道聽話。

陳嬰原本是東陽縣一般幹部(令史)。在工作崗位上,他與人爲善,嚴謹守信,在嚴苛的秦法下,性格寬厚的陳嬰利用職務之便,放寬執法尺度,做了不少好人好事,因此深受東陽縣羣衆擁戴(居縣中,素信謹,稱爲長者)。

陳勝起事後,縣中豪強少年誅殺東陽縣令響應,並聚集了兩萬人的造反隊伍。

順便說一下,這幫造反的小子在設計隊伍的整體形象上匠心獨運,他們讓所有士兵統統用青色頭巾裹頭。這是成語“異軍突起”的由來。

在誰當首領的問題上,造反派們發生了劇烈的爭執——因爲誰也不服誰。

於是,只有在全縣範圍內海選,經過篩選,大家決定,推舉各方都可接受的老好人陳嬰爲首領,陳嬰苦苦推辭未果,這決定被強制執行。

陳嬰自小喪父,由老孃撫養長大。這老寡婦見識深遠,她深知自己原來當政府公務員的兒子絕對當不了造反首領,如同麻袋片改褲頭,不是材料。

於是,陳老孃語重心長地告誡陳嬰,在亂世之中驟得大名不是好事,當天下局勢並未明朗之際,不如選擇投靠一支隊伍,這樣成功可以封侯,失敗也便於逃跑(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陳嬰是個聽話的孩子,對老孃的見解也深以爲然。

於是,當項梁派人和他接洽時,陳嬰立即向項梁交出了東陽(今江蘇盱眙東南)的地盤、二萬人部隊的軍事指揮權。他告訴大家,項梁是名將世家出身,能力卓越,光環閃耀,成就大事,非此人莫屬。

第二個帶隊加盟項梁軍團的是六縣(安徽省六安)人英布。英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人”,他在加盟項梁軍團之前的職業是江洋大盜。

英布個性鮮明,特點突出,他的一生是精采紛呈、跌宕起伏、窩囊收場的一生,讓我用時下流行的五星標準,綜合評介這人。

武力,四星半。

英布極其驍勇,他在戰鬥中通常充當的角色是先鋒(布常爲軍鋒)。從臨陣表現看,他優秀地履行了該項職責。

在戰役安排中,先鋒先於主力而動,主要的作用是探敵虛實,挫敵銳氣,這活兒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首先要有膽量。敢於率先出陣,橫挑強敵,必須要有過人的膽量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亡命精神;

其次要有很強的個人軍事素質。能打則打,打不過則能從亂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這對先鋒將領的個人軍事素質是嚴格的考試,考試及格的標準是生存;

第三是速度快、機動性強。先鋒部隊要體現軍事打擊的突然性,因此反應快速、機動靈活、衝擊力強是其另一特點。先鋒的兵種由騎兵構成,英布是優秀的騎兵將領。

之所以沒有把英布的武力評爲五星,只能怪他生不逢時,他與被稱爲史上最強武將的戰神項羽同時出現,並不幸曾被項羽部隊擊潰。

智商,二星。

英布的智商中平,他沒有獨立開創局面的能力,也沒有處理複雜外交關係的手段。

英布後來以九江王的身份夾在楚漢兩大軍事集團中間卻兩頭受氣,終於被劉季用一套連哄帶嚇、連踩帶捧的政治組合拳徹底收服。漢朝立國之後,英布不甘寂寞,重玩造反遊戲,卻因準備不充分,戰力不濟終於丟了老命。

《資治通鑑》認爲,英布骨子裡不過是一個囚犯,雖居高位,一樣是目光短小的淺碟子(布,故麗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爲身,不顧後、爲百姓萬世慮者也)。

綜上所述,我們給予英布智商二星的評判;

德行,無星。

英布是十足的惡人、壞人。背叛秦帝國,背叛項羽,背叛劉邦,他的一生沒有停止過背叛。

在司馬遷先生爲英布先生所做的人物傳記裡,連篇累牘的是他屠城、殺降、殺領導(義帝)之類的記載。奇特的是,他好像沒有什麼道德底線,因此可以把壞事幹得像好事一樣大張旗鼓,理直氣壯。

對於英布的品德,我借用錢鍾書先生在小說《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中的一句話來評價:壞人,壞得沒有性靈,沒有人格,不動聲色像無機體,富有效率像機械。

據說,當英布還在年少的時候,曾有相士爲他預言,說這小子長大後當受黥刑而後封王(當刑而王)。秦朝末年,好像有很大一批相士四處流竄,到處散佈莫名其妙的預言,煽動羣衆對抗政府,極大地危害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黥刑,又稱墨刑,其法是以刀刻鑿人面(體)再用墨塗在刀傷創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我以爲,在臉上刻上記號,痛苦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對犯人實施精神上的永久性羞辱!

英布既想當王而又害怕遭受黥刑,於是毅然改名“黥布”(之後又改了回來)。這小子的想法單純而可笑,以“黥”字爲姓,上天是否可以不用較真,讓他越過“黥刑”環節而直接當王?

上天是不好忽悠的。也怪英布小子太不檢點,他終於還是因犯罪受了“黥刑”並被押送到驪山(陝西省臨潼縣東南)做苦工。

臉上留下污漬的英布這下徹底踏實了,他沿他的宿命奮勇前進。

在驪山,英布拉幫結派,和苦工中的工頭、豪傑結交,併成功組織了集體逃亡,在長江一帶,逃犯英布率衆集體改行當了盜匪,他的隊伍發展到數千人之衆,這是一隻不小的武裝力量。

在長江流域作案的江洋大盜英布甚至在陳縣和秦政府章邯所統率的正規軍進行過戰鬥,這小規模的戰役以大盜英布的勝利結束。

一個人的時候,英布常常規劃他的封王之路:一直做盜賊是沒有前途的,而且,他現在已經成了章邯的眼中之刺,他的數千人盜賊武裝隨時都有被章邯大軍剿滅的危險。

本着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原則,當他聽說楚國“上柱國”項梁部隊由東陽(今江蘇盱眙東南)越過淮河向北推進時,決意率領隊伍歸附項梁。

英布把他封王的政治前途押在了項梁的身上。

第三個帶隊加入項梁兵團的是一個被稱作“蒲將軍”的神秘人物。

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孔子曾在周都洛邑(今洛陽)向老子問禮求道。作爲學費,孔子除了送一隻野雞給這牙口不好的老漢熬湯下酒外,另送了老子一頂高帽子——其猶龍邪!

我認爲,這位蒲將軍也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

遍翻史書,我們除了知道他姓蒲之外,對他的家庭出身、個人簡歷、興趣特長一無所知。

加入項梁兵團後,蒲將軍表現卓越,他和英布一樣英勇地戰鬥,高調地殺將,然而僅兩年後,史書上關於他的記載就戛然而止,他從此不再出現,不知所終!

我分析,這隻有一個可能,這位蒲將軍得了暴病,仙壽不昌,以死亡的方式急匆匆離場。

在逐鹿中原的這部大片中,他原本具備一線演員的潛質,然而,他最終只充當了一個較大的龍套。

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

我以爲,出名要身體好。

閒話少敘,回到項梁。

項梁在過江後不長的時間裡很輕鬆地佔領東陽(江蘇盱眙東南)、下邳(江蘇省睢寧縣北),他的隊伍也由八千人發展到六七萬人,基地建設成效顯著,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當項梁揮師繼續向西邊的重鎮彭城(江蘇省徐州市)推進的時候,彭城用緊閉的城門和整戈以待的軍陣向項梁傳遞了一個信息:此路不通!

彭城守將是張楚國將領秦嘉,他在得知陳勝敗亡後,匆匆地擁立了繼任張楚王——一個叫景駒的故楚國貴族。

景駒和秦嘉,他們以張楚國合法政府的名義對項梁的張楚國上柱國身份進行鑑定,得出的結論是,假冒僞劣!

“張楚國”現在是一個成熟的品牌,雖然當下正面臨困境,然而作爲抗秦的老字號,聲譽依舊極盛,號召力強,品牌效應巨大。

景駒和秦嘉現在無情地吊銷了項梁的品牌使用權,他們認爲這是對項梁的致命打擊。

然而景駒和秦嘉錯了。

他們的錯誤在於,他們自以爲具備評判是非真假的資格,他們不明白的是,這資格是需要以實力作後盾的。

項梁的反應快速而劇烈。

他宣佈,秦嘉立景駒爲張楚王是背叛陳勝,大逆不道(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道)!他命令英布、蒲將軍兩部向彭城發起猛攻!

彭城的防守是如此不堪一擊,秦嘉大敗逃走,項梁乘勢追擊,直追到胡陵(山東省魚臺縣東南)陣斬秦嘉。那可憐的又沒當幾天張楚王的景駒逃亡到魏國,並死在了那裡。

項梁佔領了彭城、胡陵,併吞並收編了秦嘉的戰敗投降部隊。

現在,已經沒有人否定項梁代表張楚國的合法性。

項梁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拳頭大的理就大!

洗牌

一番打拼,項梁終於在江北站穩了腳根。

項梁過江時打的旗號是抗秦。然而,他好像是一個寫作文跑題的學生,遲遲不肯切入正題。

終於,在和景駒、秦嘉火併一番,並奪得了“張楚國”品牌的終極使用權後,項梁走上了抗秦的既定軌道。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慄縣(河南省夏邑縣),項梁命令手下朱雞石部、樊君部向行進到此的秦帝國章邯兵團發動進攻。

此役結果是章邯兵團勝利,樊君戰死,朱雞石兵敗後逃到胡陵(山東省魚臺縣東南),被項梁軍法從事,砍下了尊頭。

對於這次小型戰役,史書上交待得很含糊,但我以爲,此役很不簡單,其中另有文章。

既然是首次和秦軍交鋒,爲何不用以勇猛著稱,並有過和秦軍章邯作戰勝利經驗的英布?

勝負是兵家常事,這一敗並沒有能影響了項梁軍團在江北的根基,何用一敗之下就斬殺將領?

此役戰敗後,項梁立即偃旗息鼓,迅速脫離了和章邯軍團的接觸交鋒,不再纏鬥,這一點不太正常。

歷史有時會像一場隆重的假面舞會,大家盛裝出席,卻又不露真相,這給我們讀史帶來無盡迷惑和樂趣!

第6章 造反 (2)第13章 冤獄 (2)第25章 翻盤 (4)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2章 冤獄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19章 洗牌 (1)第27章 翻盤 (6)第27章 翻盤 (6)第22章 翻盤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1章 洗牌 (3)第12章 冤獄 (1)第22章 翻盤 (1)第25章 翻盤 (4)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10章 亂局 (3)第13章 冤獄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6章 翻盤 (5)第24章 翻盤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1章 亂局 (4)第1章 村中無賴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42章 匈奴 (2)第6章 造反 (2)第13章 冤獄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6章 造反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6章 造反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1章 洗牌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19章 洗牌 (1)第43章 大風歌 (1)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2章 冤獄 (1)第6章 造反 (2)第19章 洗牌 (1)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2章 翻盤 (1)第26章 翻盤 (5)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0章 亂局 (3)第42章 匈奴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42章 匈奴 (2)第24章 翻盤 (3)第24章 翻盤 (3)第42章 匈奴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44章 大風歌 (2)第13章 冤獄 (2)第22章 翻盤 (1)第21章 洗牌 (3)第8章 亂局 (1)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3章 冤獄 (2)第11章 亂局 (4)第5章 造反 (1)第10章 亂局 (3)第6章 造反 (2)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2章 翻盤 (1)第1章 村中無賴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41章 匈奴 (1)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
第6章 造反 (2)第13章 冤獄 (2)第25章 翻盤 (4)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2章 冤獄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19章 洗牌 (1)第27章 翻盤 (6)第27章 翻盤 (6)第22章 翻盤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1章 洗牌 (3)第12章 冤獄 (1)第22章 翻盤 (1)第25章 翻盤 (4)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10章 亂局 (3)第13章 冤獄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6章 翻盤 (5)第24章 翻盤 (3)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1章 亂局 (4)第1章 村中無賴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42章 匈奴 (2)第6章 造反 (2)第13章 冤獄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6章 造反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6章 造反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1章 洗牌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19章 洗牌 (1)第43章 大風歌 (1)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2章 冤獄 (1)第6章 造反 (2)第19章 洗牌 (1)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2章 翻盤 (1)第26章 翻盤 (5)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10章 亂局 (3)第42章 匈奴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42章 匈奴 (2)第24章 翻盤 (3)第24章 翻盤 (3)第42章 匈奴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44章 大風歌 (2)第13章 冤獄 (2)第22章 翻盤 (1)第21章 洗牌 (3)第8章 亂局 (1)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3章 冤獄 (2)第11章 亂局 (4)第5章 造反 (1)第10章 亂局 (3)第6章 造反 (2)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22章 翻盤 (1)第1章 村中無賴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41章 匈奴 (1)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