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洗牌 (1)

安樂窩

劉季,終結了一個帝國。

讓我們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再簡單審視一下劉季這人和他前一階段的革命工作。

劉季沒有項梁那樣顯赫的身世,他不過貧下中農出身;劉季不學無術,即使半仙黃石公把“天書”白送,他也一定讀不明白;他和秦帝國並沒有深仇舊恨,是一次偶然的瀆職事件把他逼到政府的對立面;他更沒有項羽那樣超人的軍事天賦,在劉季之前的造反生涯中甚至沒有完成過一次值得圈點的戰役。

綜上所述,我們遺憾地發現,在這齣戲裡,從哪個角度來看,劉季都應當扮演一個龍套的角色。

然而,偏偏就是這個龍套獲得了終結秦帝國的巨大榮譽。

如果非要爲他的階段性成功尋找理由的話,我想有一個,那就是機遇。

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將劉季逼成了造反派;是因爲蕭何、曹參之流的精於算計纔將不知死活的劉季推上了造反領袖的地位;是劉季的平庸使他不遭人忌,在楚懷王和項氏家族的權力博弈中坐收漁利,獲得了進據關中的彩頭;是項羽成功牽制和殲滅了秦帝國的野戰主力,才使劉季的進攻關中變得如此輕鬆。

時勢造英雄,誠然如此。

自然,劉季也並非一無是處,“寬大長者”是當初楚懷王對他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劉季另有一樣超常的潛質。

他不能把一件具體的工作做到最好,但他能在芸芸下屬中準確找出最勝任此項工作的人;他不能對局勢的發展拿出好的策略,但他能在紛雜建議中準確採納最正確的一個。

這是一種智慧,一種天賦——當領導人的天賦。

在之後的四年裡,命運之神將繼續眷顧劉季,他將幫助劉季將身上的潛質不斷釋放出來,並最終獲得奪取天下的終極勝利。

真正殘酷的考驗即將到來,繼續努力吧,劉季。

回到咸陽城。

受降儀式後,劉季再次展示出他寬容的本性,他以“殺降不祥”爲由,拒絕接受下屬們誅殺秦王子嬰及其下屬的建議,將他們一併收押,等候審判。

劉季軍團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秦都咸陽。

在咸陽,這支部隊全體成員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一項野蠻而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中:搶劫。

大家大秤分金小秤分銀,搶得歡天喜地,不亦樂乎!(諸將皆爭走金帛財務之府分之。)

粗讀《二十四史》,變民武裝搞垮一個王朝後,搶劫永遠是必經程序。自劉季軍團開風氣之先,後代學子如黃巢、李自成之流不斷花樣翻新,豐富方式方法,將搶劫和綁票、強姦相結合,甚至搞出了一個專業術語,謂之“淘物”(此語出自《新唐書·黃巢列傳》)。

嗚呼,小民之痛,綿綿無絕。

沒有證據顯示劉季曾經阻撓部隊搶劫,相反,作爲龍頭老大,劉季也沒客氣,他直接進入了咸陽城中最大的寶庫,秦國王宮。

在秦王宮,美輪美奐的宮殿,極盡奢侈的娛樂休閒設施,琳琅滿目的珍寶和數以千計的美女讓沒見過啥大場面的劉季流下了激動的口水。

目眩神迷、精神恍惚的劉季當即決定,俺哪都不去,就在這安樂窩住下了。

如果說劉季兵團從最高首長劉季至下全都是見利忘義的搶劫犯,也不太準確。

至少有三個人保持覺悟,立場堅定。

第一個人是殺狗出身的樊噲。

看着被驟然擺在面前的財富和美女搞得七葷八素、神智不清的劉季,樊噲覺得無論是於公(是樊噲鼓勵劉季走上了造反抗秦這條康莊大道)於私(前文曾經介紹過,劉季和樊噲這對難兄難弟分別娶了老呂頭的一對姊妹花女兒——呂雉和呂嬃,兩人有連襟的親戚關係)都應當給予劉季忠告。

他給劉季出了一道單項選擇題:你是想要當大財主還是想擁有整個天下?

這問題的正確答案像一加一等於二一樣的簡單,不言自明。

於是,樊噲進一步指出,要想擁有天下就要遠離這些亡國玩意兒,正解是速速回到咸陽城外的霸上行營。

通過此番勸誡,我們可以看出,樊噲的政治頭腦是清醒的,口才是一流的。

шωш⊙ тт kдn⊙ ℃ O

然而勸誡的結果是令人沮喪的。據《資治通鑑》說,“沛公不聽!”

劉季現在如同一個嚴重的酒精中毒患者,一盆冷水顯然難以讓他恢復清醒。

好在有第二個人及時跟上,又給劉季澆了一盆。

這人是天書傳人,劉季軍團的首席智囊張良。

從《資治通鑑》的記載來看,張良的勸說詞其實無甚新意,不過翻唱樊噲老歌而已,然而卻成效顯著,“沛公乃還軍霸上”。

同樣勸說,樊噲無效而張良收功的原因我想有二:一是重複的力量。謊言重複即是真理,張良重複的至理終於使劉季清醒;二是個人的力量。樊噲在劉季眼裡不過粗坯,其言語分量在劉老大心中先天不如知識分子張良。俗諺雲:力氣小了休拉架,面子小了休說話。極有道理。

沒有人能感受到,在劉季最終決定聽從勸告回到霸上的一刻,他已發生質變,一個他以前從未想過的、輝煌的、讓人興奮得發抖的目標在劉季的心中突然明確起來,那就是奪取天下。

自此,劉季將全身心地爲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在接近這個目標的路途上,劉季將不斷遭遇失敗、挫折甚至死亡的威脅。在這個巨大的目標面前,金錢美女統統不值一哂。

是很難剋制的東西,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剋制自己的。

那麼如何成功剋制心中的?劉季用實際行動給出一個答案——在心中樹立更大的。

相較樊噲、張良的表現,還有更高段位的政治人物。

這人是蕭何。

進入咸陽後,蕭何特立獨行,他的口號是:幹自己的事,讓別人搶去吧。

其實蕭何進城後只幹了一件事:蒐集檔案。

在李斯和趙高二位死鬼先後工作過的宰相府,蕭何認真收集天下山川地圖和人口戶籍檔案。通過對檔案的鑽研,蕭何對天下險要關卡、人口分佈、城防強弱瞭然於胸。

蕭何清楚地知道,滅秦之後,真正的奪取天下的戰爭即將開始。

擁有這些軟件是蕭何今後安身立命、揚名立萬的必備條件,也是劉季軍團爭奪天下、克敵制勝的真正寶貝。

基本法

捨棄了美女財寶的劉季,帶着新的理想回到霸上行營。 ωωω● ttКan● c o

回到營地,他立即召開了一次意義巨大、影響深遠的會議。

會議由劉季主持,咸陽附近各縣重要黑白兩道人物(悉招諸縣父老、豪傑)悉數應邀參加。

在會上,劉季作了題爲《順勢而爲、推翻暴政;統一思想、重建秩序》的重要講話。劉季指出,大家反抗政府的根本原因是因爲秦政府法律殘酷嚴苛(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他說,想當初俺與各路諸侯相約,先進入關中的當王,現下俺率先解放關中地區,被封秦王已是板上釘釘(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接下來,劉季以準秦王的身份在會上莊嚴宣佈了三條基本:一是殺人償命;二是傷人酌情定罪;三是搶劫酌情定罪(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劉季最後申明,我們起軍造反的目的,是爲了剷除暴政,我們的部隊是正義之師,並非搶劫團伙,不差錢,請大家不必驚慌(凡吾所以來,爲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

從會議效果來看,這是一次團結的、和諧的、統一思想的、安定人心的大會。

會後,劉季軍團贏得了當地廣大羣衆的強烈擁護,大家自發組織了牛、羊、酒水等後勤補給物資送到劉季兵團大營;

會後,劉季仁義之師的名號不脛而走,關中地區民衆對劉季寄以厚望,希望劉季入主關中;

會後,劉季的“約法三章”作爲一個成語和成功的政治案例被我們使用了兩千餘年。

我認爲,從這件事情,第一次顯示出劉季過人的政治智慧。

在這次會議之後四百二十年(公元214年),作爲蜀漢丞相的諸葛亮曾經就這次會議和時任成都市長(蜀郡太守)的法正作過探討,並寫了一篇重要的論文《答法正書》。

諸葛亮說,漢朝老祖劉季是老中醫,他開的“約法三章”處方,針對秦法嚴苛,以寬替嚴,因之效果良好(可以宏濟)。然而治理當時已長期法制廢馳的蜀國(文法羈縻),要學劉季的診斷方法不能照抄藥方,必須下狠藥用重法方爲正解(威之以法)。

又一千七百年後,清人趙藩寫下了一副著名的楹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趙藩要說的是,劉季和諸葛亮都是治國的絕頂高手,他們的秘籍歸納起來大約只有四個字:審時度勢!

天才和庸才的區別在於,天才能成功找到問題的關鍵並準確應對!

由此來看,劉季是絕對的天才。

劉季知道,他在政治上已經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軍事上,他即將遭遇空前的威脅。

飯局

劉季的威脅來自項羽。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項羽將成爲劉季噩夢的主角。

劉季坐在溫暖的秦宮裡對着財寶和美女犯迷糊的時候,項羽帶領他的號稱百萬的多國部隊正在寒冷的函谷關外面對緊閉的關門。

函谷關守關人員倒很有禮貌,他在城上客氣地告訴項羽,現下劉季軍團已經接受秦國投降,佔領咸陽。關中地區已經歸劉季所有,非請勿入!

項羽首先很鬱悶,終結秦國的蓋世功勳和無上榮譽終歸和他無緣,繼而很憤怒,是自己勞苦功高玩命消滅了秦帝國的野戰主力,卻讓劉季老兒平白撿了個便宜,而照劉季的架勢,完全是想吃獨食。

小樣兒,你也配?

項羽當即作出決定:闖關。

第12章 冤獄 (1)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9章 亂局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2章 冤獄 (1)第24章 翻盤 (3)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45章 大風歌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6章 造反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44章 大風歌 (2)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0章 亂局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13章 冤獄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2章 翻盤 (1)第13章 冤獄 (2)第27章 翻盤 (6)第46章 大風歌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1章 洗牌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0章 洗牌 (2)第6章 造反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9章 亂局 (2)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3章 翻盤 (2)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27章 翻盤 (6)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44章 大風歌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5章 造反 (1)第8章 亂局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5章 翻盤 (4)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1章 洗牌 (3)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9章 亂局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7章 翻盤 (6)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3章 大風歌 (1)第19章 洗牌 (1)第5章 造反 (1)第6章 造反 (2)第42章 匈奴 (2)第13章 冤獄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2章 匈奴 (2)第19章 洗牌 (1)第45章 大風歌 (3)第1章 村中無賴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2章 匈奴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0章 亂局 (3)
第12章 冤獄 (1)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9章 亂局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2章 冤獄 (1)第24章 翻盤 (3)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45章 大風歌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6章 造反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44章 大風歌 (2)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10章 亂局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13章 冤獄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2章 翻盤 (1)第13章 冤獄 (2)第27章 翻盤 (6)第46章 大風歌 (4)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21章 洗牌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20章 洗牌 (2)第6章 造反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9章 亂局 (2)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3章 翻盤 (2)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42章 匈奴 (2)第27章 翻盤 (6)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44章 大風歌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5章 造反 (1)第8章 亂局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25章 翻盤 (4)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1章 洗牌 (3)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9章 亂局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7章 翻盤 (6)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3章 大風歌 (1)第19章 洗牌 (1)第5章 造反 (1)第6章 造反 (2)第42章 匈奴 (2)第13章 冤獄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2章 匈奴 (2)第19章 洗牌 (1)第45章 大風歌 (3)第1章 村中無賴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2章 匈奴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10章 亂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