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

酈老師的膽量和氣勢劉季很佩服,劉季是爽快人,當即停止洗腳,更換禮服,按照禮節請酈食其上座,表示願意聆聽酈先生的意見。

酈老師開始講故事,根據因材施教的法則,他向劉季講起戰國時代各國合縱連橫、風雲變換、波瀾壯闊的那一段往事。

必須承認,酈食其老師很有說評書的天賦,他把故事講得既有針對性又有趣味性,劉季聞所未聞,大呼過癮,於是提升接待規格,請酈老師喝酒。

酒過三巡,酈食其向劉季貢獻計策,他說:依你現下這羣不過萬人的烏合之衆,去進攻秦帝國本土,等於送羊入虎口,現下當務之急是進攻陳留(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陳留地勢險要,城內糧草豐富,正可作爲下步進攻的基地。俺和陳留縣令是哥們兒,我去勸他投降,如果他不投降,我就在城中幹掉他,作爲內應。

在酈食其的精心策劃下,劉季軍團順利佔領陳留。

通過這件事,劉季想通了一個道理:勝利原來可以這麼簡單,成功原來有時不需要殺戮,讀書人原來還是有用的。

劉季隨後封酈食其爲廣野君,酈食其的主要任務就是發揮他外交優勢,聯絡各國,形成抗秦統一陣線。

需要提一下的是,酈食其的弟弟酈商隨即帶領四千人的隊伍歸附劉季,酈商同他頭腦發達的老哥的區別在於,他四肢同樣發達,作戰驍勇,他將成爲劉季身邊最得力的將領。

學會從諫如流

好了,本階段的主要人物都已登場,並已各就各位,劉季軍團繼續西進。

公元前207年3月,劉季兵團攻擊開封,沒打下來;繼而西進攻擊洛陽東境,還是沒打下來;繼而西進,到達南陽郡。

我在前面說過,劉季的思路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繞,他拒絕死磕。

這不是因爲劉季同志戰略思想清晰,而是他沒有打攻堅戰的決心和毅力。

劉季是一個很具顛覆性的成功人士。就以往的種種表現來看,他沒有遠大目標,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他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而這恰恰是楚懷王羋心信任他的原因。

在南陽郡,劉季軍團和秦國駐軍發生遭遇戰,謝天謝地,這次劉季軍團終於取得勝利,南陽駐軍在齮郡長(“齮”是郡長先生的大名,高姓是什麼,司馬遷先生沒明示,司馬光先生也不知道,我也不便妄加猜測)的率領下落荒而逃,退守宛縣(河南省南陽市)。

按照劉季的想法,你閃了俺就繼續西進,你不擋我,我不打你,實現雙贏,皆大歡喜。

這時,精通天書的高級參謀張良先生擋住了劉季前進的步伐。

張良的理由是,劉老大一切向前看的戰略眼光是沒問題的,急於黑虎掏心拿下咸陽幹掉秦帝國的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你總是繞來繞去,秦軍依然勢重而且佔據險要,一旦在你背後攻擊,咱們的隊伍將陷入前後兩線作戰的可怕境地,因此,該拿的據點一定要拿,必要的攻堅戰一定要打(《資治通鑑》: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衆,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

劉季很像一個初入舞廳的舞盲,他在曼妙的音樂聲中手足無措,奇妙的是,他具有良好的音樂天賦,於是,在優秀舞伴的帶領下,他居然也能走得中規中矩。

張良恰好是這個舞廳裡最好的舞伴。

劉季從善如流,改變戰略,調整進攻方向,部隊偃旗息鼓連夜向宛縣開進,一夜之間,軍團將宛縣團團圍住。

面對重兵圍困,齮郡長很絕望,既打不贏,又跑不了。看來,這次帝國烈士的名額算是爭取到了。他決定用自己的死來向帝國表明忠誠。

在他就要拿刀割自己的脖子的時候。一個人適時地叫了暫停。

在緊要關頭阻止齮郡長自殺的是他的秘書(舍人),名叫陳恢。

司馬遷先生在寫史記的時候,並不想把這本書弄成像電話號碼本一樣的人名大全。因此,能勞他老人家費神費力在青色的竹簡上刻下名字是很不容易的。

從某種角度說,“青史留名”是很高的政治待遇。無論是美名或是臭名。

齮郡長以領導之尊也有名無姓,而秘書陳恢卻被司馬遷先生特別推薦,隆重推出,可見,陳恢這人不簡單。

陳恢是一個盡責的人,在緊要關頭,他救了領導一命。

他告訴齮郡長,您的生死取決於城外的劉季,我現在就出城和劉季談判,談攏了您轉危爲安,談崩了您要成仁就義我也不攔着。

於是,陳恢翻牆頭出城找到劉季。

陳恢是談判大師,他輕而易舉地說服了劉季。

公元1991年10月,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通過談判達成了“以土地換和平”的共識,以色列保證歸還佔領的阿拉伯國家領土,條件是阿拉伯國家不在以色列搞人肉炸彈。

套用一下格式,陳恢和劉季談判的主題是“以土地換富貴”。

陳恢說,你劉季的目的地是咸陽,如果不給我們出路,我們就在宛縣跟你玩命,死纏爛打。從宛縣到咸陽還有幾十個武裝據點,你一路玩下去,既耽誤時間又消耗兵力。

我爲你考慮,建議你不如招降納叛,高薪養降,那麼大家都會望風歸順,張開城門等你,你通往咸陽的道路將會是一片坦途。

劉季認爲這生意可以做,雙贏結局。於是當即拍板:接受齮郡長投降,封爲殷候,封給陳恢一千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齮郡長、陳恢之流投降精神的感召下,秦帝國各據點領軍人物紛紛向劉季軍團倒戈,完成了由公務員向造反派的身份置換。

事件至此進入良性循環軌道。既然大家投降很利索,劉季也下令大軍所過之處不得擾民,於是大得民心,前進的道路更加通暢(所過亡得滷掠,秦民皆喜)。

公元前207年8月,劉季軍團向西推進到武關(陝西省商南縣西南)。

這裡是秦帝國的心臟地帶,秦都咸陽已然在望。

秦帝國的大廈現在就像搖搖欲墜的違章建築,而劉季幸運地拿到了拆遷大廈的偉大工程,他現在要做的,只是帶領隊伍,趕上前去,輕輕一推。

然而在武關,劉季卻遇到了頑強的抵抗。

武關的將領雖然沒能在史書上留下姓名,但他卻是一個很有節操的人,他恪盡職守,選擇和帝國共存亡,當一名釘子戶。

釘子戶終於沒能擋住拆遷隊。武關很快被攻破。老流氓劉季在武關撕破僞善面具,他下令屠城。

寬厚誠可貴,仁義價更高,若爲利益故,二者皆可拋。

劉季的屠城值得詛咒,但他屠城的用意我們很好理解。

他需要樹立一個不合作的反面典型。

他要證明,這典型的下場很可悲。

他通過屠城武關向天下傳遞了一個信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秦王朝停牌退市

面對劉季勢如破竹的進攻,有一個人驚恐萬狀卻又束手無策,他就是現任秦帝國丞相的趙高。

趙高的特長是陰謀奪權,而劉季搞的是武裝奪權,專業很不對口。

以往趙高成功收拾蒙恬、扶蘇、李斯、章邯時施展的十八般武藝現在統統派不上用場。

形勢不等人,劉季大軍已經逼近咸陽,趙高一直向小兒胡亥描述的所謂政局穩定、社會和諧、形勢大好的鬼話即將被拆穿,胡亥到時必然翻臉,趙丞相前景不妙。

趙高不是一個肯束手待斃的人。

據李斯的老師荀子說,想當初,孔丘老師官運亨通的那幾年,曾經當過魯國的司法和公安部長(大司寇)。他老人家也不是善茬,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隨即殺了一個叫“少正卯”的社會精英。孔部長在給“少正卯”先生的死刑判決書上共列了五項必殺的罪名,其中之一是:行爲邪惡而意志堅定(《荀子?宥坐》:行僻而堅)。

我認爲,這頂帽子加在閹貨趙高的頭上也非常合適。

趙高意志堅定。他一生都在用陰謀的手段來抗衡命運的安排,他樂於玩命,玩弄別人的生命,改變自己的命運。

事已至此,趙高決定玩一次大的。他要在皇帝胡亥醒悟翻臉之前幹掉他。

對付劉季他沒招,收拾胡亥趙高綽綽有餘。

被趙高委以重任,派去執行這項任務的是趙家班的核心成員,趙高的女婿閻樂。

趙高是一個太監,何以會有女婿?實在令人費解。

我的分析是,閻樂只是趙高名義上的女婿。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既然趙高丞相有“指鹿爲馬”的神通,我們相信閻樂先生有“認賊作父”的覺悟。

之所以讓閻樂執行這項任務,是因爲閻樂幹這事非常方便。他現在的職務是咸陽縣長(咸陽令),掌握着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

閻樂沒有讓趙高失望,他帶領親信士兵一千餘人突然向胡亥居住的後宮發動突襲,成功把刀架在了皇帝胡二世尊貴的脖子上。

胡亥至此才認清他所信任的,一向謙恭和善的趙高丞相的另一張猙獰面目。

這蠢貨哀哀求饒,條件從當萬戶侯一直降到寧願和妻子兒女同作平民,只求活命。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閻樂以替天行道、大義凜然的口吻說,我是受丞相委託,代表天下萬衆的意願來向你索命。

胡亥只得自殺。

公元前207年,距胡亥在趙高的幫助下陰謀奪權坐上皇帝寶座僅僅只有三年。

21世紀,在大衆理財投資領域有一條家喻戶曉的警句: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胡亥在被逼自殺的時候也許會有另外一種醒悟:掌權有風險,奪權需謹慎。

幹掉胡亥只是趙高一攬子救市計劃中的第一步。

這計劃共分三步。

第一步:既然秦帝國嬴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營不當,效益差勁,那麼,公司總經理嬴胡亥當負全部責任。由英明神武的趙高先生出面召開董事會,撤銷了胡亥的公司總經理職務,以平民憤。

第二步:介於公司業績不好、市場佔有率萎縮、經營等諸多狀況出現異常,那麼,公司進入ST板塊。秦帝國承認借屍還魂的各野雞國的合法地位,秦國只佔有關中地區,不再凌駕於諸國之上,因此秦國國君不再做皇帝,恢復“國王”稱號。

第三步:對於下一任總經理的人選,提名由年輕有爲的嬴氏家族第三代領軍人物嬴子嬰先生擔任:趙高擁護子嬰繼任秦國國王。

應該說,趙高制定這計劃是煞費苦心的,他的目的是以屈求全,以退求生。他想通過推卸責任,承認失敗,體面地保留秦國,體面地保住老命。

這想法很是一廂情願。

一年前,李斯想退步,回味和兒子在老家東門外打兔子的平民樂趣,結果李斯被腰斬了;

數天前,胡亥想退步,不做皇帝,只求和妻兒做平凡的小民,結果胡亥被逼自殺了。

“相見時難別亦難”,有時侯退步比前進更困難。

反秦的烈焰已成燎原之勢,除了將舊的帝國燒爲灰燼之外,其它任何手段都無法使之熄滅。

不過,趙高這閹貨已經沒命活到秦帝國滅亡的那天了。

這計劃對於趙高最要命的一點是,他看錯了人。

趙高選擇推舉的秦國王接班人叫嬴子嬰。這人恰好是被趙高陰謀逼死的秦公子扶蘇的兒子。

趙高推舉子嬰當國王的原意是再樹立一個新的傀儡,而子嬰恰好思路清晰,愛憎分明,頗有膽識。

由此看來,趙高的政治智慧其實有限。

子嬰想除掉趙高由來已久,苦無機會。

現在機會陪着趙高一起送上門來。

按照程序,新國王舉行上任儀式前要吃素五天(齋五日)。

事實證明,子嬰真不是吃素的。

就在齋戒完畢,趙高登門請子嬰參加登基祭祀大典時,子嬰順手在齋宮中將趙高刺死,結束了這死太監作惡多端的罪惡生命。

乾淨利落地解決趙高顯示了子嬰過人的政治才能。

然而帝國末路,子嬰也無力迴天。

劉季兵團挺進到霸上(今西安市東),秦國無力阻擋,只有宣告投降,時爲公元前206年10月。

第24章 翻盤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5章 造反 (1)第6章 造反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6章 翻盤 (5)第26章 翻盤 (5)第24章 翻盤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1章 洗牌 (3)第11章 亂局 (4)第45章 大風歌 (3)第5章 造反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1章 匈奴 (1)第24章 翻盤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44章 大風歌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25章 翻盤 (4)第19章 洗牌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5章 造反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23章 翻盤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3章 冤獄 (2)第19章 洗牌 (1)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5章 造反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6章 大風歌 (4)第22章 翻盤 (1)第22章 翻盤 (1)第26章 翻盤 (5)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8章 亂局 (1)第41章 匈奴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1章 洗牌 (3)第20章 洗牌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45章 大風歌 (3)第27章 翻盤 (6)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7章 造反 (3)第9章 亂局 (2)第7章 造反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20章 洗牌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27章 翻盤 (6)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5章 翻盤 (4)第22章 翻盤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1章 匈奴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3章 冤獄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9章 洗牌 (1)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6章 翻盤 (5)第12章 冤獄 (1)第8章 亂局 (1)第1章 村中無賴第44章 大風歌 (2)第25章 翻盤 (4)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4章 翻盤 (3)第26章 翻盤 (5)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2章 翻盤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42章 匈奴 (2)第5章 造反 (1)
第24章 翻盤 (3)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5章 造反 (1)第6章 造反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26章 翻盤 (5)第26章 翻盤 (5)第24章 翻盤 (3)第43章 大風歌 (1)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1章 洗牌 (3)第11章 亂局 (4)第45章 大風歌 (3)第5章 造反 (1)第46章 大風歌 (4)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1章 匈奴 (1)第24章 翻盤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44章 大風歌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25章 翻盤 (4)第19章 洗牌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23章 翻盤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5章 造反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0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4)第23章 翻盤 (2)第36章 楚漢相爭 (9)第13章 冤獄 (2)第19章 洗牌 (1)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5章 造反 (1)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46章 大風歌 (4)第22章 翻盤 (1)第22章 翻盤 (1)第26章 翻盤 (5)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8章 亂局 (1)第41章 匈奴 (1)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1章 洗牌 (3)第20章 洗牌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45章 大風歌 (3)第27章 翻盤 (6)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7章 造反 (3)第9章 亂局 (2)第7章 造反 (3)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20章 洗牌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27章 翻盤 (6)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5章 翻盤 (4)第22章 翻盤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1章 匈奴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3章 冤獄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9章 洗牌 (1)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26章 翻盤 (5)第12章 冤獄 (1)第8章 亂局 (1)第1章 村中無賴第44章 大風歌 (2)第25章 翻盤 (4)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4章 翻盤 (3)第26章 翻盤 (5)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22章 翻盤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42章 匈奴 (2)第5章 造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