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動向

“幾萬大軍,駐紮在聊城,距離荊州幾千裡,每日耗費的錢糧不計其數,如此避而不戰,如何向交糧納稅的百姓交待?都督沉迷於女色,不思進取,不免讓將士們、讓百姓感到寒心,寒心之下,人心就散了,荊州往後如何凝聚人心?還請都督深思!”

周望苦口婆心,說得口乾舌燥。

林純鴻從案臺上翻出一份文書,遞在周望手中,說道:“崔玉在瓜洲錢莊,發現賬務往來有點蹊蹺,李多義、劉一升等人的資金流動異常。軍情司調查後,發現此事與朝廷戶部欲發行寶鈔有關。由此可看出,監視錢莊的資金異常流動,可以發現一些重要跡象,對荊州好處多多。”

周望雖不大懂錢莊的一些彎彎道道,但一些基本的常識還是知道的,聽聞資金異常流動後,忘記了規勸林純鴻的初衷,道:“朝廷佔着大義名分,要是真與江南豪商勾連,對荊州的影響還不是一般的小!”

林純鴻點頭道:“確實如此。所以,我準備在星拱樓設立一個機構,專事監視資金異常流動,以提前預警,做好萬全之準備。”

周望陷入對朝廷與江南豪商的聯動的擔憂之中,皺眉不語,且聽林純鴻繼續說道:“至於按兵不動,並不是爲了勞什子的爵位,而是爲了讓滿清韃子欣然入彀……”

說着,林純鴻轉至輿圖面前,伸出右手食指,在冀州至運河,運河至濟南一線劃了一條長線,接着說道:“韃子對荊州軍瞭解不多,對我們的動作難以揣測,但是,只要韃子越過運河,就是我們雷霆一擊的時候!”

周望死死地盯着德州、濟南一線,沉思片刻,道:“此事難點有二,一則,要引誘韃子過運河,再則,韃子過了運河後……”

說到這裡後,周望又沉吟片刻,問道:“韃子戰力不可小覷,五萬多騎兵,我們的兵力是不是有點少?”

“六七萬兵力,也不少了,而且……”

林純鴻指了指德州,道:“這裡還有三萬多兵力,即便不能聽我們指揮,嚇嚇人還是能勝任的……”

周望早已忘記了初衷,與林純鴻進入密室,在沙盤上推演戰局,足足有兩個時辰。

末了,林純鴻對周望說道:“馬上就要過年了,將士們足足頓足一個多月,有點怨氣,岳父還得多多撫慰,免得出亂子。”

周望慨然道:“這幫孫子,一天不動就闖禍,這事交給我吧,總得讓他們規規矩矩的!至於都督,這些日子最好用棉花堵住耳朵,那些老三老四的話,聽着就來氣!”

林純鴻大笑:“無妨……這些年被罵得少了?”

……

荊州軍在聊城按兵不動,朝廷兵馬雲集德州,多爾袞的五萬精兵逐漸彙集至冀州,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災難深重的百姓迎來了崇禎十一年。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在忐忑不安中,能安穩地吃上一頓肉餃子,就已經滿足,至於買新衣、走親戚,還是等韃子退兵了再說吧。

至於德州的朝廷兵馬,由於周邊的士紳犒軍,讓將士們喝點酒、吃點肉,還是辦得到的,將士們大快朵頤一番,復又用驚恐地眼神盯着百里之外的韃子大軍,祈禱韃子不要來攻。

多爾袞大軍慶祝新年的方式最爲簡單,這幾天誰搶的東西多,誰的年就過得豐盛。於是,冀州附近百里範圍內,韃子小股部隊不斷,如同飛蝗一般,將左近搶得一乾二淨,就連看家護院的狗,都變成了鍋裡的美味。

慶祝新年的方式,要數荊州軍的方式最爲特別。在周望的建議下,荊州軍舉辦了武技擂臺挑戰賽,不限制百姓參加,凡是入圍決賽者,均能得到十個大圓的賞金,能入圍前三者,賞一百,獲得第一者,賞金五百。

聊城一下子火爆起來,附近的老百姓早已見識了荊州軍的軍威,對幾百裡之外的韃子倒不是特別擔心,放心大膽地前往聊城觀看比賽,一些自持武技出衆者,無不奔着幾百大圓的賞金而來,雲集在聊城。一時之間,聊城的治安極度惡化,打架鬥毆者如過江之鯽,隨處可見。

待到比賽正式開始,不出林純鴻和周望所料的是,荊州軍參與比賽者壓根不佔優,往往被民間的一些武者揍得很慘。如此一來,老百姓的熱情更爲火爆,他們無不津津樂道于軍士打不過民間武者,甚至還有賭場開出了盤口。

荊州軍將士被揍後,羞愧難當,無不心裡憋着一股氣,發誓要報仇雪恨,掀起了一股練武狂潮,把急於與韃子決一死戰忘在了一邊,讓林純鴻和周望拍手稱快。

待到比賽結束,田楚雲從中挑選兩百名願意從軍的武者,組建了背嵬營,直轄於東南戰區,專事後方騷擾、襲擊和破壞。

同時,林純鴻發放的賞金全是金票。山東的百姓大多未見過金票,初一接到賞銀,還以爲被林純鴻給涮了,當他們疑疑惑惑地跑到聊城錢莊,發現真能兌換出大圓,無不大喜,逢人便說此等奇異之事。這也算給金票做了個免費的廣告。

這些都是題外話,暫且不提。

且說多爾袞抵達冀州後,稍一清點收穫,不由得大喜過望,心中萌發了退兵之意。他將嶽託、阿巴泰、杜度、豪格、阿濟格、多鐸、博洛喚來,說起收穫已足,見好就收,返回遼東之意。

一衆兄弟子侄盡皆面面相覷,問道:“一路南下,還未遇到什麼抵抗,如盧象升輩者,早已被打敗,何故現在就退兵?”

多爾袞道:“當初出兵時,皇上曾言,此次南下目的有三,一則劫掠財貨、人口,二則調動洪承疇和孫傳庭兵至京師,三則挑撥林純鴻與明廷之間的矛盾。前兩條,已經圓滿達到目的,至於第三條,只要我們回到遼東,也算達到了目的。所以,免得夜長夢多,我們也該返回了。”

嶽託問道:“爲何我們回到遼東,就達到了挑撥林純鴻與明廷關係的目的?”

多爾袞耐心地回道:“此次南下,明廷損失慘重,大丟了臉面,而林純鴻卻按兵不動,藉此要挾朝廷,我們回到遼東後,朱由檢還不得把林純鴻恨到骨子裡?沿途的百姓,見林純鴻見死不救,豈不是把林純鴻也恨到骨子裡?”

多爾袞的話說得有理,得到了阿濟格和多鐸的贊同:“十四哥說得有理,正所謂月滿則虧,過猶不及,不如退兵。”

豪格冷笑道:“我曾聽皇阿瑪言道,遼東糧草籌集艱難,此次南下若能獲得更多的財貨,將考慮圍困錦州,打破什麼狗屁的關寧錦防線。我們南下多次,不敢輕易攻打北京,還不就是因爲關寧錦防線在後?所以,我認爲,應該儘可能多地劫掠財貨,爲攻打錦州做好十足的準備。”

阿濟格和多鐸本乃貪婪之輩,並不想退兵,只是因爲退兵是多爾袞提出的,出於兄弟三人互相支援的考慮,方纔贊同多爾袞的意見。現在豪格公然反對多爾袞的意見,兩人低下頭,也不說話。

其他諸如阿巴泰、杜度、博洛輩,也不甘心就這麼回遼東,皆把瞅向嶽託,希望嶽託也能站出來反對多爾袞的意見。

嶽託果然不負衆望,說道:“十四叔,我們從通州南下,均在運河以西活動,大批的百姓和財貨皆被轉移至運河以東,放着這些財貨、人口不管,着實有點可惜。大貝勒說得有道理,我們應該儘可能爲皇上解憂,爲攻打錦州準備更多的軍輜。”

嶽託這麼一說,就連多鐸和阿濟格也覺得不能就這麼退兵,勸道:“十四哥,不如過運河回遼東,不枉辛辛苦苦地來這麼一趟。”

本來,多爾袞退兵的意願就不怎麼強烈,否則也不會召集八路軍統帥前來商議。他見衆人都反對退兵,不免也生出了貪婪之心。

多爾袞思索片刻,道:“從運河以東返回遼東也不是不可以,不過……”

多爾袞手指着輿圖上的鹽山縣,繼續說道:“鹽山縣一帶,運河距離海岸線不過百里,萬一林純鴻突然沿着運河前插至這裡,那我們要通過鹽山,可就麻煩了。”

“這……”

衆親戚們早就聽聞薩穆什喀兵敗於荊州軍下,並失去右臂,成了廢人的消息,多爾袞提出這個可能性,讓他們覺得心裡一寒。

林純鴻雖然現在沒有動兵,但不代表他永遠不會動兵,從遼東一系列戰鬥來看,他的戰鬥願望可不是一般的強。

阿巴泰見大夥皆不說話,大怒,罵道:“我們手握五萬騎兵,還怕了林純鴻五六萬步兵?說出去不怕丟人?”

多爾袞皺了皺眉,道:“七哥,這個倒不是怕了林純鴻的五萬步兵,我們女真人壯丁本來就不多,還不到十萬,萬一林純鴻發了瘋,拼掉我們數千乃至上萬巴魯圖,這是我們難以承受之重。”

多爾袞直接點出了滿清最大的弱點,阿巴泰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嶽託雖說政治眼光不咋地,但軍事才能非同一般,當即笑道:“我看,不如分爲兩部,一部沿運河駐紮於運河以西,一部渡過運河,先把山東一帶劫掠一遍,然後北上。兩部互相呼應,以保萬全。”

包括多爾袞在內,衆親戚們一聽,眼睛一亮,盡皆大喜。

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36章 惶恐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89章 大才在野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477章 單幹第525章 德州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35章 風起雲涌第519章 口諭第27章 當陽慘禍第570章 半邊天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360章 配合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421章 局眼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360章 配合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472章 范文程第386章 觀營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516章 隱忍(四)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513章 隱忍(一)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10章 近期計劃第570章 半邊天第524章 猶豫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56章 共牢而食第97章 擴編計劃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452章 投降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478章 謠言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633章 禁衛軍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61章 北上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48章 婚姻大事第592章 錢秉鐙第493章 分歧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25章 顧慮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77章 朝廷博弈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655章 平叛令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424章 運兵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83章 遼州之戰第484章 喚醒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85章 嫌隙漸生
第348章 軍與軍團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第221章 海商大會(一)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36章 惶恐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89章 大才在野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477章 單幹第525章 德州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35章 風起雲涌第519章 口諭第27章 當陽慘禍第570章 半邊天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259章 騎兵對決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360章 配合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365章 攪動時局第421章 局眼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360章 配合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472章 范文程第386章 觀營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516章 隱忍(四)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513章 隱忍(一)第105章 思南歸順(一)第10章 近期計劃第570章 半邊天第524章 猶豫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56章 共牢而食第97章 擴編計劃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98章 情非得已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452章 投降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646章 遼東變局(一)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478章 謠言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117章 觀口守營(一)第633章 禁衛軍第143章 海盜受撫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61章 北上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48章 婚姻大事第592章 錢秉鐙第493章 分歧第605章 阿濟格的對策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425章 顧慮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第291章 內閣劇變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77章 朝廷博弈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655章 平叛令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424章 運兵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681章 恩科取士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298章 不得已的美人計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83章 遼州之戰第484章 喚醒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85章 嫌隙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