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排兵佈陣

三九寒冬,滴水成冰,小冰河期的威力果然非同凡響,襄陽附近的漢江居然上凍了!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茫茫白野之中,一片喊殺之聲,勇士們正冒着嚴寒苦練戰陣。宜都武備學堂擴軍會議後,天武軍、虎嘯軍及驃騎營就駐紮在棗陽,隨時準備出征。

在荊州軍中,最爲繁忙的要算驃騎營,不僅擔負着戰前偵察、戰場遮斷等作戰任務,還需要協同車步軍訓練。不過,林純鴻待他們也不薄,盛坤山早已升爲了宣武將軍,麾下的騎士們升職升銜明顯比車步軍快,讓將士們羨慕不已。

只聽見一陣侷促的馬蹄聲傳來,地動山搖,正是驃騎營在做戰術機動,堪堪衝到天武軍眼前,盛坤山見天武軍嚴陣以待,略一揮手,驃騎營又呼嘯而去。每次戰術演練中,車步軍不是被驃騎營拖垮、就是被驃騎營大範圍的機動擾得手忙腳亂,再不然就是被驃騎營截斷了補給,陷入混亂之中。

這讓天武軍和虎嘯軍憤憤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李光祖和林純義日日苦思應對之策,卻又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頭髮都快急白了。難道碰到了精銳騎兵,步兵幾無戰勝的機會?

當兩人將自己的擔憂告訴林純鴻後,林純鴻大笑道:“演練與實戰根本不同!騎兵消耗大量的補給,離大本營距離不會太遠,哪能像驃騎營一般轉戰半個襄陽府?”

“你們也別擔心,這是我故意安排的,荊州軍中驕兵越來越多,不狠剎一下,恐怕到時候會出問題。”

李光祖和林純義方纔放下心來,繼續苦思對陣騎兵之策。

實際上,林純鴻有更高級的戰術演練打算,那就是步騎協同作戰。林純鴻發現,在唐代時,重裝步兵與輕騎協同,作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當然林純鴻不會傻到去搞什麼重裝步兵,隨着時代的進步,戰術思想突飛猛進,重裝步兵已經逐漸被淘汰。而戚繼光等名將摸索出來的戰車戰術,顯然比重裝步兵更適合這個時代。

林純鴻的打算就是利用車步軍當主力,騎兵爲側翼,實施大範圍迂迴包抄、襲擾、追襲作戰。他一直想驗證這套戰術體系,只是苦於找不到對手。

正當林純鴻遍尋對手時,忽然接報,錢謙益上奏朱由檢,試圖掐斷荊州集團的財路。

林純鴻冷笑道:“該來的總算來了,戰爭已經開始,該要排兵佈陣了!”

林純鴻的第一個打算就是與溫體仁合作!林純鴻在朝堂之上並無任何代言人,爲了防止朱由檢在東林黨人的蠱惑下,一意孤行地推行廢除票據之策,勢必需要溫體仁的協助。

而溫體仁在東林黨的威脅下,相位隱隱有不穩之勢,急需另闢戰場,牽住東林黨的視線。

雙方有了共同的敵人,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林純鴻立即將楊一仁叫來,吩咐道:“楊公,這次得辛苦一下,去趟京師。到京師後,去見一見溫體仁。溫體仁身爲首輔,抹不開面子,咱們只好主動點!”

楊一仁心裡說不清什麼滋味。當初任從五品鹽課提舉時,要面見內閣首輔,可能性幾乎爲零。而現在,居然作爲與溫體仁對等的勢力代表,去與溫體仁談判,世事變化無常,以此爲最。

楊一仁應道:“屬下接令。只是談什麼,怎麼談,有什麼目標,還請軍門明示。”

林純鴻忽而笑道:“實際也沒什麼好談的,楊公只需要告訴溫體仁兩件事,一是邦泰不日將大規模運糧至揚州,二是蜈蚣船將大規模進入揚子江!”

楊一仁大奇:“不是談判?又有何難的?一紙書信就說明白了。”

林純鴻道:“心腹不至,如何讓溫體仁相信我們的誠意?”

一聽到“心腹”二字,楊一仁大喜,一大把年紀了,居然學着荊州軍兵丁行禮,道:“軍門有所令,屬下敢不用心辦事。”

楊一仁的軍禮行得不倫不類,倒把林純鴻逗笑了,“楊公稍事收拾,就立即出發吧,此事宜早不宜遲。楊公還需秘密行事,軍情司會爲楊公打掩護的。”

……

安排好楊一仁一事後,林純鴻又吩咐張傑夫將鄭天成叫來。

鄭天成正忙得不可開交,一見到林純鴻就抱怨道:“軍門有何吩咐?我很忙的,一刻鐘內,過手的銀子上十萬兩!”

林純鴻笑罵道:“去你的。江南的計劃該提前發動了,你把財政司的事理一下,暫時先交給錢秉鐙。過完年,就到揚州。”

鄭天成一聽,眼中全是小星星,跳起來叫道:“又是大手筆!爽!”

林純鴻正色道:“咱們有糧在手,糧食之戰不難取勝。現在難就難在票據,票據說穿了,就是信心,一旦豪商對票據喪失了信心,勢必瘋狂擠兌,咱們的儲備能不能應付,還得兩說!”

鄭天成略一思索,數據信手拈來,“咱們總共發行票據一億五千四百多萬兩,其中福建、廣東的發行量佔兩成,境內佔三成,其餘五成分散在大明各地,江南最多佔四成……”

鄭天成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頓了頓,道:“軍門在七年底時,就命令將本金率提高到四成,是不是準備應對江南異動?”

“有這方面考慮,也不全是爲了應付東林黨。”

鄭天成吃驚不已,道:“那咱們就安心睡大覺,坐等江南豪商覆滅就是!”

林純鴻搖頭道:“事情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票據靠信心支撐,要是商人對票據的信心牢不可破,即使我們不留本金,又有何妨?如今看來,東林黨勢必在大明各地掀起風雨,影響的可不僅僅是江南,就是荊州,我看擠兌的人也會不少!”

“即使擠兌的風潮僅僅侷限在江南,那我們的本金也剩下不了多少,這樣太危險了!”

鄭天成這才覺察到金融戰爭的危險,眉頭一下子皺成川字,苦思良策。

相比較鄭天成的憂心忡忡而言,林純鴻還算心裡有底,他有一個毒計,此計傷人傷己,不到萬不得已,不準備拋出來。

“這幾日好好想想吧,時間還充裕,總是有辦法的。”鄭天成臨走之前,林純鴻又吩咐道。

……

緊接着,林純鴻陸續召見了朱之瑜、李蒙申,對輿論、軍事方略做了部署,準備發動對東林黨的全面戰爭。

林純鴻剛送走李蒙申,卻接報,溫育仁秘密抵荊。

林純鴻對溫體仁佩服不已,看來,溫體仁深悉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道理。他立即令楊一仁取消北上計劃,隆重款待溫育仁,直把溫育仁當成了邦泰最親密的戰友。

宴席中,溫育仁按照溫體仁的吩咐,通報了錢謙益的奏章。當林純鴻問起溫育仁接下來有什麼打算時,溫育仁笑道:“無非就是在荊州逛逛,向軍門多取點經。”

林純鴻口稱“不敢當”,心裡卻琢磨不已:溫育仁從京師出發時,軍情司未接到任何通報,可見保密工作做得不錯。但溫育仁到荊州後,卻又公開活動,這是何道理?

難道溫體仁在給東林黨設套?

林純鴻推演一遍,覺得溫體仁十有八九在算計東林黨,心情大好,對溫育仁說道:“荊州雖非人文薈萃之地,卻獨得一個安靜祥和之妙,任冰兄想去哪裡,儘管吩咐。”

溫育仁對林純鴻本無惡感,現在又見林純鴻熱情無比,早把當年的不愉快拋到一邊,兩人大談男人之間的話題,顯得親密無比。

一席下來,賓主均滿意而歸,溫育仁開始他的逍遙快活之旅,林純鴻則忙於案牘之間。

與聰明人打交道就是暢快。雖然溫育仁沒有說任何有用的話,但其本身抵達荊州,就表明了溫體仁的誠意,雙方不經意間結成了戰略同盟,共同應對東林黨。

林純鴻與溫體仁互鬥多年,互相對對方的行事習慣、需求、實力瞭如指掌,不需要任何交流,就知道對方需要自己做什麼。

溫體仁無非就是希望林純鴻不要做一些讓朱由檢覺得礙眼的事,這會讓首輔大人很爲難。同時,溫體仁希望林純鴻能在江南掀起風浪,給他一個剪除東林黨地方大員的機會,如果能順利把錢謙益和瞿式耜等核心連根拔起,那更是意外之喜。

至於林純鴻這邊,當然希望溫體仁能阻止任何對荊州集團不利的命令,尤其要竭盡全力化解朱由檢對林純鴻的疑慮。

不過,這些合作均屬於戰略層面,雙方不會在戰術層面做任何聯動,更不會互相聯絡。畢竟,溫體仁乃內閣首輔,與地方重臣互相交聯,一旦被抓住把柄,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溫體仁深恐溫育仁荊州之行被東林黨人利用,不惜讓溫育仁拋頭露面,爲東林黨設下了一個套,就等着東林黨人乖乖地鑽進來。

至於東林黨人會不會鑽,無論是溫體仁,還是林純鴻,皆不在意,雙方只需要互相承認對方爲同盟即可。

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26章 大媒婆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522章 困獸第558章 戰馬(二)第475章 殺傷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514章 隱忍(二)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47章 炮灰第451章 陷落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509章 壓力(二)第13章 按部就班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222章 南洋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437章 清港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510章 壓力(三)第486章 敵襲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455章 兩手第50章 初識白杆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612章 羊吃人第454章 轉變第85章 嫌隙漸生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82章 修武戰後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454章 轉變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518章 江陵侯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404章 合謀第1章 垂髫小兒第470章 金吾營第97章 擴編計劃第636章 神刃軍第568章 小高潮第448章 等待第524章 猶豫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59章 青溪佛心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430章 楊嗣昌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31章 與虎謀皮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413章 陽謀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78章 謠言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97章 擴編計劃第40章 土改契機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84章 喚醒第74章 籌備建制第526章 目標第404章 合謀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408章 對策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16章 各取所需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442章 攻堅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123章 海洋戰略
第37章 榨油工坊第326章 大媒婆第114章 以快打快(二)第522章 困獸第558章 戰馬(二)第475章 殺傷第643章 虎丘書堂第514章 隱忍(二)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198章 進士投效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47章 炮灰第451章 陷落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509章 壓力(二)第13章 按部就班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222章 南洋第447章 鯤鵬之略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437章 清港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510章 壓力(三)第486章 敵襲第674章 南洋重心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455章 兩手第50章 初識白杆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368章 騎兵奔襲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612章 羊吃人第454章 轉變第85章 嫌隙漸生第294章 意外之喜第102章 大明儒將第302章 英格蘭艦隊第82章 修武戰後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454章 轉變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518章 江陵侯第209章 喘息之機第404章 合謀第1章 垂髫小兒第470章 金吾營第97章 擴編計劃第636章 神刃軍第568章 小高潮第448章 等待第524章 猶豫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59章 青溪佛心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430章 楊嗣昌第685章 投機分子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06章 有所不爲第367章 各打各的第278章 五管齊下第31章 與虎謀皮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413章 陽謀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478章 謠言第157章 戰爭發動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97章 擴編計劃第40章 土改契機第141章 海上狼煙第484章 喚醒第74章 籌備建制第526章 目標第404章 合謀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408章 對策第156章 隔牆有耳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282章 急劇蔓延第16章 各取所需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442章 攻堅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85章 嫌隙漸生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123章 海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