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局眼

林純鴻安臥於武昌,每日不是召見下屬,就是在武昌、漢陽和漢口打轉,四處瞭解風土人情。再加上身邊有周鳳相陪,日子過得還算愜意,感覺不到一絲緊張的氣氛。

相比較林純鴻而言,田楚雲的日子就沒那麼悠閒了。集賢關外軍演結束後,三軍將士滿懷期待,以爲林純鴻到來後,就將大打出手,建功立業。哪想到,安慶周邊平靜無比,每日除了枯燥的訓練外,還是訓練。

這幫將領終於受不了了,紛紛跑到田楚雲那裡求戰。田楚雲每日除了安排訓練計劃外,就是安撫這幫將領的情緒,煩不甚煩。最終,他也受不了這種日子,跑到武昌求見林純鴻。

要說,田楚雲對林純鴻放掉田玄,心裡不無感慨。他知道,對於林純鴻而言,殺掉田玄猶如捏死一隻螞蟻一般,像田玄這種對林純鴻恨之入骨的人,自然是讓他永久消失比較妥當。而林純鴻沒有一絲猶豫,果斷地放掉了田玄,自然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士爲知己者死!”這是田楚雲最近經常唸叨的一句話。

林純鴻聽聞田楚雲的來意後,忍不住哈哈大笑:“我說田大帥,這個屎盆子不用扣在我頭上吧?只要你田大帥一聲令下,將領無不噤若寒蟬,俯首聽命,哪裡用得着這麼麻煩?田大帥專程跑這一趟,莫非是來打探全盤計劃的?”

田楚雲嘿嘿笑了幾聲,坦承道:“早知道瞞不過都督,就直接開口詢問了,倒給都督留下了奸猾的印象。”

林純鴻道:“自古以來,名將哪有不奸猾的?狄威、還有你,看起來面相忠厚,肚子裡全是彎彎道道。”

田楚雲聽到“名將”二字,心中暗喜,臉上卻像掛不住一般,謙虛道:“哪裡當得起都督的讚譽?”

林純鴻道:“當得起,當得起!就衝你打探全盤計劃一事,就當得起。自古名將,無不把握大勢。現在楊嗣昌四處揮舞大刀,局勢看似紛亂,實質上只要把握住四個點,一切就清晰了。這四個點就是張獻忠、安慶、雙嶼和荷蘭人。”

田楚雲顯然被荷蘭人三個字眼嚇了一跳,脫口問道:“這關荷蘭人什麼事情?”

“荷蘭人關鍵着呢。要說,楊嗣昌真算得上一位戰略高手,雖然他沒打算與荷蘭人攪合在一起,但這並不妨礙他借荷蘭人的勢用力……”

說到這裡,林純鴻不由得嘆了口氣,暗思道:原本的歷史上,楊嗣昌坐鎮朝廷,張獻忠、羅汝才投降,李自成被打得只剩下十八騎,大明境內賊亂幾乎被一鼓盪平。只怪大明的底層將士和官員實在太混蛋,張獻忠、羅汝才復反,楊嗣昌深感愧對君恩,不得已跳上前臺直接指揮將士作戰,放棄了他把握全局的優勢,方纔導致最終的失敗。楊嗣昌雖然最終失敗了,但這並不能掩蓋楊嗣昌的大局統籌能力。

看着林純鴻嘆氣,田楚雲還以爲林純鴻對楊嗣昌感到頭痛呢,忍不住勸道:“楊嗣昌再會玩花樣,但架不住鄭芝龍和荷蘭人不會聽他擺佈。”

林純鴻道:“是這個理。得益於這幾年開海,楊嗣昌對海外還算了解,而且對鄭芝龍和荷蘭人勾結在一起心知肚明。楊嗣昌打一開始,就沒有準備在河南和安慶與咱們大動干戈,他的目標是縱容鄭芝龍、荷蘭人斬斷咱們海上的左膀右臂,藉此謀求談判的優勢地位!所謂的河南、安慶,無非是他牽制我們力量的一招而已。”

“在河南,咱們偏不如他的意,咱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張獻忠捏做籌碼,這些內參上都有,我也不多說了,估計楊總管這幾日就要抵達武昌,也算有了個明確的結果。”

“至於雙嶼這個點,楊嗣昌允諾鄭氏船隻在長江沿岸港口*交易,算是逼着我們與鄭芝龍兵戎相見,咱們索性遂了他的意,轟沉了鄭芝龍一艘商船。我估計,楊嗣昌要是得知這條消息後,不知道要高興成什麼樣。”

“鄭芝龍的確是梟雄,應該是看透了這個局。據軍情司的情報,鄭芝龍的確與荷蘭人勾結在一起,要借這次安慶、張獻忠牽扯我們精力的時機,協同打擊我們的艦隊。鄭芝龍一改往日的隱忍,糾集數百艘戰艦跑到雙嶼,我估計,是想逼咱們調動艦隊北上,爲荷蘭人在南洋行動創造機會。不過,現在鄭芝龍兵力佔優,卻又頓兵不前,應該是不想被朝廷和荷蘭人當槍使,有心坐山觀虎鬥。嘿嘿,以東洋艦隊區區數十艘戰艦,就把鄭芝龍這個不穩定因素固定在雙嶼,這筆買賣划算!鄭芝龍倒是幫我們的忙,非要讓荷蘭人來個誤判。”

田楚雲道:“鄭芝龍素無信譽,爲了一己之私,估計連父母之邦也可以賣。這次賣掉荷蘭人,也是當然之事。”

林純鴻笑道:“鄭芝龍現在矛盾着呢,想削弱我們的海上力量,又怕徹底得罪我們,搞出首鼠兩端的事,確實不意外。”

“前期荷蘭人賣炮給史可法,價格幾乎優惠了三分之一,看來荷蘭人對咱們算是警惕萬分,時時刻刻不忘記下絆子。我們在安慶集結了三四萬人馬,又是開炮又是玩花樣的,鬧出了偌大陣仗。後來,我們又封鎖長江口,調集東洋艦隊與鄭芝龍在雙嶼對峙,只要荷蘭人不是太蠢,一定會認識到長江對咱們的關鍵作用。”

“咱們在安慶和雙嶼鬧得越兇,荷蘭人越會認爲咱們會不惜一切代價維持長江的安全。在咱們的三層甲板戰艦北調的情況下,荷蘭人十有八九會耐不住寂寞,蠢蠢欲動!”

“咱們八艘主力戰艦,的確向北了,還在熱蘭遮城下大搖大擺地經過。不過,過了臺灣海峽後,又繞了個圈子,從臺灣東面回去了……哈哈……”

林純鴻侃侃而談,直把田楚雲聽得心裡泛苦。前段時間又是進兵,又是鎖江、演習的,還鬧出了田玄出幺蛾子一事,他自覺得安慶重要無比,自己在荊州的整體戰略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哪想到,費盡心機鬧得這麼熱鬧,只是爲了讓荷蘭人誤認爲荊州所有的精力都被長江所牽扯。

田楚雲苦着臉,問道:“荷蘭人,紅夷耳,都督想與其開戰,直接令艦隊進攻即是,何必費盡苦心算計這麼多?”

林純鴻笑道:“別忘了,大頭還在楊嗣昌那裡!打荷蘭人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咱們把荷蘭人打得越慘,皇上和楊嗣昌纔會記憶深刻,在朝廷調動所有力量的情況下,咱們依然有餘力進攻。這是最好的警告,讓楊嗣昌乖乖地坐下來和咱們談,定幾條規矩和紅線,免得和現在鬧得這麼煩心。”

田楚雲幡然大悟,行禮道:“屬下駑鈍,倒未想到這點。”

林純鴻道:“上次謀奪武昌,我看你對水陸聯動的運用頗爲精妙,現在你唯一所缺的,就是對海戰的瞭解。之所以將荷蘭艦隊調動,無非就是想打荷蘭人一個措手不及。”

“海戰之中,最難之處莫過於攻堅。當初馬尼拉之戰時,要不是狄威登陸,馬尼拉的炮臺哪有那麼容易攻佔的?估計到了最後,咱們的戰艦隻能灰溜溜地返回基地。”

“荷蘭人在巴達維亞經營了將近二十年,即便我們的戰艦能摧毀荷蘭艦隊,要佔據巴達維亞,恐怕也是難上加難。更何況,荷蘭人眼見不敵,勢必躲入炮臺之下,那時候我們哪裡還有機會?”

“而且,荷蘭雖小,但其戰艦上千,一旦其增援艦隊抵達巴達維亞,那時候就不是能不能攻佔巴達維亞的問題,而是我們的艦隊能不能抵擋荷蘭艦隊的問題!”

說到這裡,林純鴻用手指了指輿圖上的巴達維亞,道:“這次我準備故技重施,派遣海軍陸戰軍團登陸。荷蘭艦隊要是窩在巴達維亞,我們哪裡能找到登陸的機會?正好趁這次機會,調動荷蘭艦隊離開巴達維亞,然後我們乘虛登陸,充分發揮我們陸上兵力佔優的優勢!”

田楚雲心裡酸酸的,不無嫉妒地說道:“這次龍虎軍團又要建功立業了。倒是東南行營,鬧得挺熱鬧的,卻只見打雷不見下雨的。”

林純鴻笑道:“你別羨慕狄威,往後,狄威嫉妒你還來不及呢。東南行營三軍立了大功,近期也沒什麼大的任務,我準備讓三軍皆升格爲軍團,組建成東南戰區,由你任統帥。”

田楚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脫口道:“六萬多人馬?這……這……”

林純鴻點了點頭,指着遼東這塊地盤,道:“對,不錯,是六萬多人馬。不過,你也別高興太早。東南戰區眼前無大事,往後,戰區的所有將士還要渡海到這裡打仗的。”

說完,林純鴻長嘆了口氣,不無憂慮地說道:“恐怕,女真人很快就要忍不住動手了……”

田楚雲悚然而驚,一絲得意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只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重若千斤……

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402章 大局第40章 土改契機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89章 大才在野第53章 公堂之上第51章 水上逞威第360章 配合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3章 請君入甕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83章 遼州之戰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442章 攻堅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2章 山林野趣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440章 棱堡第65章 錢鈔之議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5章 風起雲涌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404章 合謀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77章 朝廷博弈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77章 朝廷博弈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93章 白杆被圍第448章 等待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23章 請君入甕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447章 炮灰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84章 殘忍殺俘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460章 攻島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16章 各取所需第83章 遼州之戰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3章 石子嶺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13章 按部就班第495章 勤王詔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52章 軍痞勾結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525章 德州第56章 共牢而食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475章 殺傷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45章 亂中有序第149章 局勢緊張
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263章 慘烈對陣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402章 大局第40章 土改契機第678章 風起西洋第89章 大才在野第53章 公堂之上第51章 水上逞威第360章 配合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200章 志在必得第23章 請君入甕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83章 遼州之戰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529章 無冕之王第181章 龍舟比賽第442章 攻堅第653章 朝廷變局(三)第2章 山林野趣第145章 京營慘敗第440章 棱堡第65章 錢鈔之議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99章 招募騎士(一)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5章 風起雲涌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346章 女人的小伎倆第619章 糧草困局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679章 孟買七島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295章 好戲連臺第404章 合謀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669章 光祿院(四)第227章 安南鄭梉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77章 朝廷博弈第149章 局勢緊張第300章 汝窯天青瓷第77章 朝廷博弈第211章 第一把火第93章 白杆被圍第448章 等待第573章 分崩之初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210章 南下途中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23章 請君入甕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447章 炮灰第578章 撬動時局(四)第84章 殘忍殺俘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460章 攻島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16章 各取所需第83章 遼州之戰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3章 石子嶺上第342章 海派進荊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13章 按部就班第495章 勤王詔第664章 滅國之戰(九)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52章 軍痞勾結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269章 敲打彭新第525章 德州第56章 共牢而食第224章 我要留在大明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576章 撬動時局(二)第206章 侯恂下獄第475章 殺傷第351章 牛筋的用處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18章 囂張探礦第45章 亂中有序第149章 局勢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