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遼東魔王

盛坤山與鄭國棟殺得高興,吳天柱與葛文飛不逞多讓,幾乎複製了盛坤山與鄭國棟的精彩配合,將追兵一部打殘。

如此三番五次,驃騎營故技重施,不停地引誘王光泰來追,又不停地集合兵力實施突襲,追兵數量越來越少,驃騎營損失也不少,到了天黑之前,驃騎營僅剩下八百將士,幾乎一半騎士身上帶傷!

待王光泰收攏隊伍,差點吐出鮮血,短短一天功夫,損失率超過了六成,麾下僅餘一千兩百多名騎士。

王光泰徹底怕了,由自高自大一下子滑入極度恐懼的深淵,他立即命令麾下撤退,望着高迎祥大軍前進的方向而去。

驃騎營無力追襲,只好眼睜睜地目送王光泰離去。

盛坤山深恐高迎祥糾集重兵圍剿,立即繞道南召,自白河以西返回南陽。哪想到劉哲、王光恩早就在白河以西佈置了重兵,四處追襲驃騎營。

驃騎營仗着熟悉地形,與劉哲、王光恩周旋三日,方纔在天武軍的接應下,返回了大營,清點之後,盛坤山、吳天柱差點痛哭出聲,出去一千兩百多名將士,回來的不過七百多名!

林純鴻心情激盪之下,發誓道:“非十萬雄騎,無以告慰英烈在天之靈!”

……

且說包哲東、戴國清聽聞林純鴻大破劉哲、王光恩萬餘騎兵,並用驃騎營千餘將士拖住了高迎祥南下的腳步,忍不住大喜。

戴國清反應明顯有點過度,居然老淚縱橫,顫抖着嘆道:“虎父無犬子啊……虎父無犬子啊……”

包哲東聽聞後,心中起疑,問道:“戴將軍與林純鴻之父有舊?”

戴國清坦然道:“曾有一面之緣,當年林德文威震朝鮮時,誰人不識,誰人不仰慕?”

包哲東不疑其他,對戴國清說道:“林純鴻駐紮於尹莊,不日必然進城。此廝向來驕橫跋扈,唯我獨尊,勢必強行接管弓兵轄制之權,如之奈何?”

戴國清向包哲東抱了抱拳,遲疑道:“屬下深受包大人提拔之恩,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

包哲東瞬間變了臉色,不耐煩地揮手道:“說吧!說吧,攤開了說總比背地裡耍刀子好!”

戴國清皺了皺眉頭,小心地置辭:“屬下請問包大人,是林純鴻搶奪弓兵之權嚴重,還是賊寇攻破城池嚴重?”

包哲東也不答話,只冷冷地說道:“接着說!”

“一旦大人與林純鴻因弓兵之事生了嫌隙,高賊舉兵來攻,還問大人如之奈何?”

包哲東遲疑道:“林純鴻駐紮城外,高賊膽敢攻城?”

“林純鴻兵力僅萬,且多爲步兵,而高賊過十萬,高賊只需派兵拖住林純鴻,便可放手攻城,如此一來,南陽危矣!爲今之計,只有城內城外密切配合,方能結成犄角之勢,高賊雖多,無能爲也!”

包哲東陷入沉思之中,戴國清所言,乃實情,僅僅靠城內的三千多弓兵,連城牆都站不滿,何以反擊高賊?

更何況,城內還有唐王的千餘自募之兵,怎麼看都是不穩定因素,要是萬一唐王藉機興風作浪,搶奪南陽城,南陽豈不是全完了?

“孃的,太祖爺的龍子龍孫沒有一個省心的!”

包哲東忍不住在心裡爆了粗口。

想來想去,包哲東下了決心,就參照當年在枝江一般,乾脆讓林純鴻控制南陽得了。“哎,人老了,也該退隱了,做個富家翁不是挺好麼?”

包哲東蕭瑟無比,直接起了退隱的心思……

包哲東正思緒萬千的時候,弓兵彙報,林純鴻率領千餘人馬,叩城門請求入城。

包哲東看了看戴國清,道:“可惜戴將軍辛苦年餘,爲人做了嫁衣……”

戴國清苦笑道:“亂世人命如狗,能活到現在,夫復何求?”

說完,包哲東帶着一衆屬官,前往迎接林純鴻。

林純鴻在尹莊紮營後,立即率虎嘯軍第三營來到南陽城下,試圖接管南陽城防。離城還有裡許,林純鴻止住了腳步,不停地眺望南陽城防。且見南陽城牆上,弓兵來往甚爲齊整,鎮守頗爲得法,忍不住暗暗稱奇。

此弓兵頭領必爲久歷戰陣之輩,包哲東在哪裡搜尋到此等能人異士?林純鴻大喜,尋思着採用何種手段將弓兵頭領納入荊州軍中。

待到進入府衙,與包哲東寒暄已畢,林純鴻直言不諱地說道:“賊寇過十萬,南陽風雨飄搖,城內城外,得統一事權,否則,恐被賊寇所乘。”

包哲東的眼皮跳了跳,道:“統一事權乃理所當然,只是本官發現荊州軍規矩與南陽弓兵大不相同,強行捏合在一起,恐怕會出亂子!不如這樣,本官令城內弓兵聽命于軍門,互相協調作戰,如何?”

林純鴻思道,這包哲東乃軟弱之人,應該沒有搗亂的心思。城內弓兵組織得法,戰鬥力頗強,還不如就讓弓兵頭領繼續率領。強行收編,一個月內難以形成戰鬥力,再則逼迫過甚,恐怕會涼了弓兵頭領的心。

思到此處,林純鴻笑道:“包大人言之有理,本將就聽包大人的。只是弓兵頭領乃何人?本將觀之,絕非尋常之人。”

包哲東回道:“弓兵頭領叫戴國清,本爲朝廷千總,曾在遼東征戰,崇禎二年勤王時,戰敗失師,流落至南陽。”

“哦?”林純鴻大感興趣,“原來是個久歷沙場的好漢,包大人不如幫本將引見一番?”

包哲東雖然明白林純鴻準備籠絡戴國清,但也沒有反對的意思,正準備令人去喚戴國清,結果林純鴻站起身來,說道:“此等良將,我還是親自去拜訪吧……”

說完,林純鴻與包哲東告辭,帶着一衆侍衛,望弓兵大營而去。到了弓兵大營一問,卻被告知,戴國清不在營內,至於去向,不便告之。

林純鴻訪賢不遇,自然有點興致不高,逶迤向着軍營而行,離軍營還有裡許,卻發現一老者正在往軍營內張望。此老者年約五十多歲,身材甚高,臉上猶如刀削斧刻一般,皺紋甚深。

林純鴻沙場征戰多年,出於直覺,覺得此人必是戴國清無疑。

他駐足良久,見戴國清絕無回頭之意,乃走上前去,笑道:“老丈觀營良久,可有何教我?”

戴國清回頭審視林純鴻片刻,不動聲色地答道:“規矩嚴整,兵甲足備,堪稱精銳。不過,規矩過於嚴整,靈氣不足!”

林純鴻哈哈大笑道:“昔日李廣治軍不甚嚴,用兵靈動,立下赫赫戰功。李廣乃天縱之才,我也學不來,只好學學周亞夫,治軍嚴整。”

戴國清也笑了,盯着林純鴻問道:“你就是林純鴻?”

侍衛們紛紛怒目相向,自林純鴻升爲總兵後,平日裡,所遇之將無不戰戰兢兢,哪裡像這個弓兵頭領一般,說話大喇喇的?

林純鴻大感奇怪,這戴國清說話口氣甚大,但言語中又無絲毫狂傲之氣,就如長輩與晚輩說話一般,他到底是何人?

他狐疑不定,恭恭敬敬地答道:“正是在下。還未請教老丈名諱?”

戴國清笑道:“鄭福林!”

林純鴻大吃一驚,隨即狂喜拜道:“鄭魔王?鄭叔叔!是您老人家麼?”

鄭福林終於露出了激動之色,雙手扶起林純鴻,道:“你小子!不錯,沒有辱沒你父親的威名……居然弄出了這麼大的事業!”

林純鴻莊嚴地行了晚輩之禮,方纔笑道:“早知道鄭叔在南陽,我還心急火燎地跑到南陽來幹什麼啊?儘管安坐襄陽,看鄭叔破賊!”

鄭福林心情甚好,笑罵道:“你小子,不像你父親,一板一眼的,倒有點油嘴滑舌!三千對十萬,你以爲你鄭叔是神啊?”

林純鴻問道:“周叔幾次路過南陽,鄭叔爲何不相認?”

鄭福林嘆了口氣,搖頭道:“還是心裡解不開那個結……過不了自己心頭的那一關……哎……”

林純鴻悚然,連忙撇開話題,道:“戴國清,‘待國清’,當初鄭叔不該用這個名,應該用‘鄭國清’,天下安靖,都是一刀一槍地掙出來的,哪能等得到啊?”

“臭小子,居然敢教訓你叔?”

……

有了鄭福林在,林純鴻對南陽城防大爲放心,剛好輜重營從襄陽運來大量的城防武器、兵甲裝備,林純鴻全部交予鄭福林,並派遣得力人手擔任教習。這些武備直把鄭福林看得眼花繚亂:二十門霹靂炮,可發射實心彈、開花彈、猛火油彈;一窩蜂千具,專事守城,待敵兵靠近城牆,點燃後扔下去,亂箭四射;鋼弩兩千具;板甲一千具……

鄭福林問道:“你在荊州挖到金山了?哪來的這麼多利器?”

“荊州倒沒挖到金山,桐柏挖到了,不僅有金山,還有銀海……”

鄭福林也不管林純鴻說笑,嘆道:“要是遼東有此等利器,何至於窘迫至斯?”

林純鴻肅然,道:“遼東是好地方,是父親和叔叔們魂牽夢縈的地方,也是侄兒發誓也要奪回的地方,鄭叔放心,遲早有一天,我們會找女真人算總賬的……”

第84章 殘忍殺俘第518章 江陵侯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7章 玉汝於成第8章 先利其器第418章 處罰第15章 禍不單行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17章 借力生力第70章 後院起火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459章 援救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409章 大節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408章 對策第361章 出擊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552章 謀財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66章 自發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478章 謠言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332章 拓航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615章 人心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463章 收縮第26章 求賢若渴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11章 動向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24章 千里窺視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11章 甲多島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41章 算計縣尊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516章 隱忍(四)第97章 擴編計劃第486章 敵襲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30章 山雨欲來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5章 禍不單行第503章 奏章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408章 對策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475章 殺傷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468章 互動第331章 偶遇第89章 大才在野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495章 勤王詔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486章 敵襲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405章 龍武軍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65章 錢鈔之議
第84章 殘忍殺俘第518章 江陵侯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7章 玉汝於成第8章 先利其器第418章 處罰第15章 禍不單行第446章 與時間賽跑第17章 借力生力第70章 後院起火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459章 援救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409章 大節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408章 對策第361章 出擊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552章 謀財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66章 自發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231章 俘獲快艇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478章 謠言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332章 拓航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615章 人心第596章 妥協與堅持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225章 滔天禍事第463章 收縮第26章 求賢若渴第539章 雷霆決戰(四)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11章 動向第154章 功虧一簣第611章 一日千里第357章 架在爐火上烤第375章 求名不求實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352章 熊文燦的苦楚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24章 千里窺視第233章 黃渤犒軍第311章 甲多島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41章 算計縣尊第398章 禹州震動第112章 內臣抵營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516章 隱忍(四)第97章 擴編計劃第486章 敵襲第419章 東洋艦隊第687章 搜刮商賈第30章 山雨欲來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308章 待客之道第15章 禍不單行第503章 奏章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408章 對策第388章 火速進兵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475章 殺傷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479章 借債風波(一)第468章 互動第331章 偶遇第89章 大才在野第201章 坐觀虎鬥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495章 勤王詔第585章 更長遠的打算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219章 離間之計第486章 敵襲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621章 使團歸來第405章 龍武軍第140章 招撫談判第65章 錢鈔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