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半邊天

楊嗣昌有點低估東林黨人對朝政的影響力。

對大明朝廷財政的清理已經到了最關鍵時候,就等夏稅一到,就可以大刀闊斧地實施,容不得半點閃失。楊嗣昌本準備將衛一鳳的奏章付諸廷議,吸引朝臣的注意力。

哪想到,大部分朝臣全力支持整編水師,只有極少數人看穿了江南地方勢力的圖謀,堅決反對。

其中原因,不難理解:江南地區民間殷實,讀書人最多,獲得功名的士子也最多,龐大的基數之下,在朝爲官的人自然最多。一朝爲官,什麼同年、什麼座師,都編織成一張張網,同進同退,江南地區的影響力自然非其他地方所能比。

衛一鳳的奏章對江南地方勢力有利,江南出身的官員,自然不會反對。

實質上,楊嗣昌出自湖廣武陵,也是他受排擠,一直得不到朝臣傾力支持的重要原因。

眼見得奏章馬上要變成朝廷之政策,公之於衆,楊嗣昌心裡着急上火,忍不住破口大罵:“說什麼狗屁的遮護運河,確保江南錢糧順利運送至京師!無恥、無知!林純鴻壓根不需要保持運河全線貫通,只需要確保堵塞一個點,就足以切斷京師和江南的聯繫!”

好在朱由檢也認爲大明財政清理乃重中之重,與楊嗣昌默默地配合了一把,把衛一鳳的奏章發回再議,希望將朝臣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朝臣見幾無反對之聲的奏章,居然被皇上發回再議,心中的惱怒可想而知,紛紛上奏,指責朱由檢獨斷專行。

朱由檢渾不在意,將所有奏章留中,默默地等待着夏稅的到來。

且說崔玉兒至安防司任職,繼續掌管資金調查事宜,不僅開創了荊州的先河,也開創了大明的先河。林純鴻似乎還嫌不夠,督促宋應星在科教司下增設一部門,專管女子教育一事,由周鳳擔任總管。

自此,林純鴻的兩個老婆正式獲得了官位,每日周旋於一大堆男人之間,讓荊州百官紛紛側目。

林純鴻渾不在意,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般。

這個世界上,絕對不缺拍馬屁的人。林純鴻權勢滔天,當他力推女子爲官後,一些官員心思活泛起來。想來想去,最終,精心挑選自家的小妾,向荊州職官司或各處職官處報了名,準備參加下一批次的女官員選拔。

至於大婦,則無人敢報名。一則家裡的大婦強烈反對,有河東獅吼之憂;再則,大婦一般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心裡到底無法接受大婦拋頭露面,接受一幫大老爺們的審視。

而小妾則無此憂。這年頭,小妾地位低,幾乎相當於奴僕,孃家也沒什麼勢力,甚至還可以轉贈他人、買賣。小妾拋頭露面,在這幫官員的心理接受範圍之內。

林純鴻得知消息後,對崔玉兒大笑道:“不出所料,今年的荊州頗不安穩,很多人家裡恐怕要鬧翻天!”

崔玉兒早已知曉林純鴻的算計,瞪了林純鴻一眼,道:“瞧你這得意樣!什麼時候能讓妻妾平等,就算你本事!”

林純鴻笑道:“慢慢來吧,最終,男人只能娶一個老婆滴……”

……

第一批官員選拔,共有六十七名女子正式進入政府機構任職,或擔任文書、或擔任副手、或乾脆被周鳳招攬,爲女子學堂儲備女先生。

這個時代,能識字的女子已經是鳳毛麟角,更別談滿足做官的要求,能從區區兩百多報名的女子中,選中六十七名,自然是林純鴻操縱的結果。其目的就在於形成示範效應,鼓勵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門。

果不其然,那幫官員的大婦得知小妾獲得了官身,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一些大婦自持能力尚可,很有可能被選拔中,便逼着丈夫至職官處報名,參加下一批選拔,有心與小妾競爭一番;更多的大婦妒火不可抑制,逼着丈夫將小妾領回家,不要再擔任那勞什子的狗屁官員。

有了官身,可就與以前大不相同,地位直線上升不說,還享受各種讓人羨慕的待遇。至於想領回家,林純鴻則直接下命令,工作未滿三年,一律不準辭職。

有了林純鴻的命令撐腰,小妾的腰桿硬了起來,紛紛發起了對大婦的反擊戰。

這幫獲得官身的小妾抖了起來,更多的小妾熱切起來,覺得這是翻身的捷徑。因此,在荊州境內形成了一股小妾學算術、識字的風潮。

小妾們一朝翻了身,大婦們不敢肆意欺凌打罵,只得將一股怨氣發泄在丈夫身上。一時之間,荊州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幾乎每天都可以看見悍婦拿着擀麪杖,將丈夫驅趕至十萬八千里之外。

順帶着,荊州政府機構里加班的人多起來,就是徹夜不歸者,也大有人在。

至於老百姓,看戲不怕臺高,紛紛添油加醋,將選拔女官員、成立女子學堂一事向外宣傳。更有甚者,將崇禎十一年視爲小妾元年,說從今年開始,小妾的地位越來越高,直至最後小妾徹底從歷史上消亡。

所以,就有了柳如是遙居江南,卻也得知消息的局面。

柳如是與兩個姐妹趕往荊州,僅僅只是冰山一角。天下名妓,多是多才多藝者,消息非常靈通,各地名妓得知荊州女子可以做官、可以上學後,多有與柳如是一般,來到荊州者。

據統計,參加下一波選拔的女子,已經超過五百餘人,其中的名妓,至少就有七八十人!

這讓林純鴻始料未及,有點哭笑不得。

當朱之瑜詢問是否接納名妓在荊州任教、做官時,林純鴻苦笑着反問道:“我們能反對嗎?”

朱之瑜搖頭嘆息道:“白白地送給錢謙益一個靶子,唐文介那邊的活不好乾啊!”

……

林純鴻、朱之瑜預計,錢謙益、瞿式耜會拿着女子做官、女子學堂說事,陷荊州於不利。哪想到,荊州方面等來等去,始終未聽到錢謙益、瞿式耜的聲音。

到了六月中旬,虞山學報上突然以誨賭之荊州爲題,刊載一篇文章,大肆攻擊荊州允許開設賭場,風氣敗壞,致使數千人家破人亡。

以虞山學報爲先導,東林黨所控報紙紛紛發文,痛斥荊州喪心病狂,爲了獲得鉅額利潤,不惜唆使百姓賭博。有的報紙還發文列舉賭博的諸多壞處,還列舉出諸多事蹟,什麼賣兒賣女,什麼因賭博奪財害命,證據之確鑿,言語之悲切,顯然是有備而來。

更有甚者,東林黨所控制的金陵時報中,還詳細爲荊州算了一筆賬:荊州所控賭場一百五十八座,遍佈湖廣、四川、江南及兩廣,大的賭場,一年的賭額高達兩千萬圓,即便最小的賭場,賭額也超過五百萬圓,平均下來,每座賭場的賭額高達九百多萬。

荊州對賭場徵收重稅,按照賭額的百分之一進行徵稅,僅賭場一項,荊州的收入就超過一千四百萬圓,這還不包括賭場開設時,所徵收的鉅額保證金。

觸目驚心啊,觸目驚心,幾乎達到了荊州年收入的兩成!

此事一經曝出,輿論大譁,無論是清高的士子,還是販夫走卒,與或是農夫,皆對荊州鼓勵賭博深惡痛絕。

這還不算完,荊州在江南的一些機構,遭到了老百姓的圍堵,大有不禁止賭博,就永遠不離開之勢,連動用護衛驅逐都無效。

圍堵的老百姓,既有花枝招展的婦人,也有白髮蒼蒼的老奶奶,甚至還有膘肥體壯的壯小夥,每日在門前喊口號,阻止一切人等進出荊州開設的機構。

與此同時,荊州在江南的賭場遭到了衝擊,無法繼續營業,只好停業。

江南的亂狀,對荊州境內也產生了影響。境內雖未爆發圍堵賭場事件,但百姓們從心裡討厭賭場,也是不爭的事實。

就連荊州高層內部,也頗爲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尤其是張道涵、朱之瑜、馬世奇等一幫進士舉人,更顯尷尬。當初,林純鴻允許開設賭場時,他們拼命反對,也未能阻止賭場在荊州落地生根。

後來,隨着賭場越開越多,張道涵和朱之瑜方纔慢慢食髓知味,欲罷不能。這讓他們尤其覺得羞愧,就好像自己爲了獲利而做了道德敗壞的事情一般。

他們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取消賭場的問題,賭場已經成了荊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猝然取消,只會讓荊州的財政狀況極度惡化。

但是,不取消能行嗎?在江南地方勢力的有意挑撥下,江南的機構幾乎已經癱瘓,難以正常運轉。

張道涵和朱之瑜彷徨無計,只得聯袂至星拱樓,問計於林純鴻。

林純鴻慨然道:“賭場不能取消。東林黨罵賭博,難道我們就不能罵?”

“這……”

張道涵和朱之瑜反應倒敏捷,猶如醍醐灌頂一般,大呼道:“對啊!賭博和賭場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差點被東林黨人給繞暈了……”

反擊,即將上演。

第568章 小高潮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414章 算計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406章 突變第31章 與虎謀皮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407章 驚聞第412章 兩難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07章 驚聞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417章 佩劍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416章 衝動第418章 處罰第454章 轉變第359章 軍議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70章 後院起火第55章 紅顏“禍水”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517章 受阻第46章 潤物無聲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334章 贈劍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56章 共牢而食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31章 偶遇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484章 喚醒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7章 當陽慘禍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635章 罌粟花第519章 口諭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390章 初戰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67章 淡馬錫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82章 修武戰後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534章 合圍(三)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12章 土人陰影第437章 清港第53章 公堂之上第517章 受阻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552章 謀財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8章 大展宏第94章 圍魏救趙第430章 楊嗣昌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437章 清港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520章 試探
第568章 小高潮第161章 湖廣巡撫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414章 算計第229章 南洋局勢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406章 突變第31章 與虎謀皮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407章 驚聞第412章 兩難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80章 執着與放棄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407章 驚聞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417章 佩劍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416章 衝動第418章 處罰第454章 轉變第359章 軍議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70章 後院起火第55章 紅顏“禍水”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31章 各出妙計第517章 受阻第46章 潤物無聲第六十九 掌崇禎皇帝第696章 復遼大計第334章 贈劍第544章 目標在江南第56章 共牢而食第293章 異地結果第168章 牛刀小試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331章 偶遇第96章 逼退紫金樑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577章 撬動時局(三)第484章 喚醒第249章 未雨綢繆第435章 夭折的妙計第279章 幾件怪事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7章 當陽慘禍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316章 悲觀的科奎拉第635章 罌粟花第519章 口諭第394章 暗流涌動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572章 轉換戰場第345章 轎子與纏足第663章 滅國之戰(八)第390章 初戰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274章 糧食大戰第261章 難民洪流第467章 淡馬錫第236章 內外之爭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82章 修武戰後第192章 不歡而散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97章 擴編計劃第349章 初步部署第534章 合圍(三)第237章 虞山腳下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12章 土人陰影第437章 清港第53章 公堂之上第517章 受阻第650章 加勒比往事第590章 西北劇變(五)第552章 謀財第183章 授銜整編第68章 大展宏第94章 圍魏救趙第430章 楊嗣昌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437章 清港第362章 東南突襲第639章 兩家商號(二)第410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520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