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熊文燦的能力

貨幣之後,林純鴻準備將目標對準大明邊軍,或者更爲確切地說,是宣大邊軍。

因此,林純鴻在導演大明銀行這一幕時,一隻眼睛始終盯着西北。

陝西西安府三原縣張家坳村。

張家坳村地處山腳之下,僥倖躲過了蒙古輕騎和李自成的荼毒,人口逃亡不多,百姓們依然蝸居村中苦熬。

“石頭叔,您看,娃都餓得皮包骨頭了,寒冬臘月的,連禦寒的棉襖都沒有,只能每日躲在炕上發抖……我看,不如舉家遷移,好歹爲孩子們謀條活路……”

石頭叔滿臉皺紋,看起來足足有五十歲的年齡。他沉默着,一句話也不說。

“石頭叔,您看您,不到四十,看起來足足有五十……不如……”

石頭叔突然擡起頭來,盯着壯漢,說道:“三娃子,不是叔信不過你!你說你跟着了江陵侯,吃香的喝辣的,江陵侯高高在上,哪裡看得起你這個夯貨?”

三娃子苦笑連連,翻開自己的毛衣,擼開袖子,露出健碩的肌肉:“石頭叔,三娃子以前窮得叮噹響,瘦的跟猴子似的。您瞅瞅,要不是跟着江陵侯,我穿得起這毛衣?能長得這麼壯實?”

毛衣吸引了石頭叔的目光,連石頭嬸子也湊了過來,撫摸着毛衣的面料。

石頭嬸子讚歎道:“真軟!這得值多少銀子?”

三娃子笑道:“不貴,兩塊大圓!”

石頭嬸子和石頭叔嚇了一跳,大叫道:“作死啊!三娃子!兩個大圓買件衣服!”

“沒事,跟着江陵侯穿得起!叔,嬸子,這下信我了吧?江陵侯在河南、湖廣、廣東擁有無數的產業,需要幾十萬工人,若叔動了心,什麼地方隨叔選。不僅叔可以做工掙錢,嬸子也可以。嬸子一個月的工錢,至少也得一個大圓!”

“我也可以拿一個大圓?”石頭嬸子一百個不相信。

三娃子跳了起來,叫道:“一個大圓算什麼?江陵侯親口許諾,若願意到呂宋島和爪哇島,可以分三十畝地!”

“什麼?三十畝地?”

三娃子非常肯定地說道:“是的。叔家裡有五人,可以分得一百五十畝,叔可以拿到地契!”

石頭叔激動得兩手發抖,但理智告訴他,這不可能:“哪有這樣的好事?三娃子你拿叔開心!”

三娃子連忙賭咒發誓。

石頭叔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你說的那個什麼宋島,爪什麼島,在哪裡啊?”

三娃子連忙說道:“離陝西足足有幾千裡之遙,先要到湖廣,然後到廣東,最後坐船出海,走個四五天,就到呂宋島。到爪哇島要遠點,要坐半個月。”

石頭叔愣了愣,搖着頭苦笑道:“三娃子,別怪叔不相信你,你說得實在太玄乎了!”

三娃子又接着賭咒發誓,將石頭叔攪得煩不勝煩。

最終,石頭叔實在受不了,對三娃子說道:“三娃子啊,你說你曾經在山東殺過韃子,和闖賊交過手,你要是能把荊州軍帶一隊來給叔看看,叔就信你!”

三娃子無法,只好進入下一家,繼續他的拉人之旅。

……

五天後,平靜的張家坳村突然騷動起來。

“快來看哦……三娃子真帶來了十個軍爺!”

村民嗡地一聲,全部跑到村口看熱鬧。只見三娃子身着黑亮黑亮的板甲,肩上跨着一杆嶄新的火槍,雄赳赳地走在最前列,還不停地向鄉親們揮手致意。

……

關中經歷將近十年的混亂和廝殺,皆殘破不堪。林純鴻令全軍抽調陝西籍士兵,得衆七八百人,效當初控制枝江之故法,全部入駐家鄉,成爲附近數村的弓兵隊長。

弓兵隊長的首要任務就是招募饑民。爲此,弓兵隊長們使出了渾身解數,說服鄉親們背井離鄉,離開陝西這塊充滿了殺戮與飢餓的地方。

弓兵具有嚴密的組織,又有着豐富的實踐經驗,初一投放陝西,便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短短一個月之內,弓兵就募集了十多萬人口,由綏靖行營預備隊護送着前往軌道工地。

在這意義非凡的人口大遷移上,熊文燦爆發出讓林純鴻刮目相看的協調能力。

比如,弓兵和綏靖行營皆隸屬於都督府,相互之間聯繫並不緊密,弓兵負責招募饑民、穩定形勢,而綏靖行營負責護送饑民及打擊李自成。另外,熊文燦下轄的行政體系,則隸屬於中書府,負責調運錢糧。

熊文燦敏銳地察覺三個系統互不統屬帶來的不便,設立了移民署,親任署長,還從三個系統抽調人員進入小組,互相協調彼此之間的行動。

移民署的設立,大大提高了效率。比如,三娃子本來隸屬於弓兵系統,卻能從綏靖行營帶來十個士兵,就是移民署設立的好處。

除此之外,熊文燦還建議林純鴻,可分步驟引誘饑民至廣東沿海和海外。

第一步,先將饑民移到軌道工地。在工地上,待遇不要太高,足夠全家溫飽即可,同時增強勞動強度。

第二步,等大部分饑民厭倦了工地繁重的體力勞動後,適時拋出移民廣東之策。移居廣東的待遇必須適度。

第三步,待饑民到了廣東後,再拋出移民海外之策。饑民們已經走了這麼遠,又對廣東沿海不甚滿意,會有相當一部分不介意再多走一程。

當建議交到林純鴻手中後,林純鴻大加讚賞,對着閣幕使們洋洋自得地說道:“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熊文燦在朝廷爲官時,毫不起眼,一到荊州,能力就讓人刮目相看!”

林純鴻大喜,將此方略發至錢祚徵處,令其在河南照此操作。

熊文燦在陝西大肆誘拐饑民,對李自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鳳翔府以秦嶺爲南屏,關山隴山西阻北橫,非常適合李自成打游擊。

李自成精銳被龍武軍一戰消滅之後,李自成就成了喪家之犬,拼命往鳳翔府逃奔。隨着虎嘯軍團第三軍進一步向西擠壓,李自成在鳳翔府無法立足,只好忽南忽北,忽左忽右,與第三軍捉起了迷藏。

李自成的這招顯然有效,當第三軍大舉進剿時,李自成則率部進入秦嶺、關山、隴山躲藏。

一旦第三軍退兵,李自成又率兵進入關中平原,四處劫掠糧食和人口,以此來補足前段時間的損失。

第三軍多次申請進山進剿,林純義就是不許,只令第三軍守住鳳翔即可。

待到弓兵進入鄉村,在熊文燦有意操縱之下,荊州方面大肆招募築路工人的消息迅速傳到鳳翔府周邊。

亂世人不如狗,鳳翔府的百姓早已不堪忍受第三軍與李自成的拉鋸戰,爲了躲避戰火,紛紛往東遷移,加入了饑民隊伍。到了最後,甚至連李自成的麾下也開始逃跑,加入前往河南的築路大軍中。

慢慢地,鳳翔府幾乎搶無可搶,李自成的實力越來越弱,甚至連在大山中立足都難以做到。

這一切,李自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毫無辦法。

林純鴻這招,顯然擊中了李自成的死穴。李自成知道,鳳翔府已經無法立足,已經到了離開的時候。

這次,他絕不敢再進入秦嶺,打算與李過及蒙古騎兵匯合後,前往陝西北部荒涼之處。那裡,算得上實力真空,雖然人口稀少、民間貧困,但足夠他立足。

當他整頓軍馬,正試圖穿過隴山北上時,忽然接到李過的緊急通報,虎嘯軍團第一軍、第二軍持續北上,兩軍正互相對峙之時,龍武軍突然出現在北方,兩相夾擊之下,大敗,形勢極爲不妙。

李自成大驚,立即令李過擺脫荊州軍,迅速向西,進入甘肅。他本人也不敢再往北,率着七八千殘兵敗將,穿過華亭縣,往瀚海中狂奔而去。

李過還未接到李自成的軍令,就已經開始了奔逃。他的運氣顯然比蒙古騎兵好,順利地擺脫了追襲的龍武軍。

與其說李過運氣好,還不如說龍武軍和虎嘯軍團將目標瞄準了蒙古騎兵,無暇顧及他。

沒有任何意外,蒙古騎兵在騎步兵協同打擊之下,全軍覆沒。

鄂爾多斯騎兵在搏命時,朔州周邊的局勢卻穩定下來。

林純鴻在指揮作戰時,習慣於重兵壓境,以絕對優勢兵力欺負弱小。在林純鴻的影響下,衆將也形成了這個壞毛病。所以,纔有了盛坤山請求龍武軍北上支援一事。

事實上,以驃騎軍的戰鬥力,對戰兩萬多女真、蒙古聯軍,雖有兵力不足之苦,但不至於陷入絕對劣勢之中。

當林純鴻明確告知盛坤山,除了武衛軍一部至朔州支援外,不會派任何部隊北上。就連在路途中的龍武軍也掉頭南下,參與圍剿鄂爾多斯蒙古輕騎。

直到此時,盛坤山才認真思索如何遮護朔州以北的牧民和牛羊戰馬。

想來想去,他認爲要達到這個目標,唯有主動出擊。

所以,張鳳儀率部還未趕到朔州,女真韃子和蒙古韃子還在草原上艱難跋涉,盛坤山擂鼓聚將,準備分進合擊,打鰲拜一個措手不及。

盛坤山的兵馬剛剛出城,就接到了林純鴻的手書。

第359章 軍議第425章 顧慮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418章 處罰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94章 圍魏救趙第512章 接仗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9章 事涉禮部第498章 賭性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1章 垂髫小兒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93章 白杆被圍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56章 共牢而食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413章 陽謀第53章 公堂之上第615章 人心第84章 殘忍殺俘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406章 突變第512章 接仗第79章 誓師出征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78章 重組商社第559章 戰馬(三)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444章 回師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452章 投降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554章 應招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415章 磊落第65章 錢鈔之議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12章 土人陰影第472章 范文程第433章 招撫第673章 下南洋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461章 北上第54章 春香樓裡第522章 困獸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460章 攻島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39章 事涉禮部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37章 清港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602章 武衛軍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478章 謠言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08章 對策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84章 殘忍殺俘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08章 左右開弓
第359章 軍議第425章 顧慮第290章 金票出爐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418章 處罰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248章 火槍戰術第94章 圍魏救趙第512章 接仗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27章 各懷心思第309章 雙重誘餌第458章 多事之秋第353章 調動重兵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640章 兩家商號(三)第523章 水陸之戰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39章 事涉禮部第498章 賭性第264章 援兵趕到第594章 江南的訴求第1章 垂髫小兒第111章 左良玉兵敗第93章 白杆被圍第648章 東南變局(一)第599章 戰略主動權第162章 轅門立柱第56章 共牢而食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37章 榨油工坊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413章 陽謀第53章 公堂之上第615章 人心第84章 殘忍殺俘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406章 突變第512章 接仗第79章 誓師出征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78章 重組商社第559章 戰馬(三)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444章 回師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3章 按部就班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270章 經營南陽第272章 形勢逆轉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452章 投降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77章 納妾風波(二)第554章 應招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415章 磊落第65章 錢鈔之議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12章 土人陰影第472章 范文程第433章 招撫第673章 下南洋第536章 雷霆決戰(一)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677章 目標在歐羅巴第461章 北上第54章 春香樓裡第522章 困獸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460章 攻島第319章 兩條長蛇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652章 朝廷變局(二)第39章 事涉禮部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437章 清港第322章 出爾反爾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602章 武衛軍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478章 謠言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408章 對策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84章 殘忍殺俘第288章 遼東往事第644章 任人唯親第608章 左右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