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會試第一場】

(感謝學習委員提供的資料,明朝鄉試、會試不辦准考證,是拿着準備好的制式答卷,前往衙門填寫考生信息並蓋章。前文錯誤已全部修改。)

在會試之前數日,士子們拿着路引和官方文書,已經去鴻臚寺報過名。

接着,又帶自己準備好的試卷,前往禮部蓋章,就是所謂“印卷”。王淵、金罍這種新科舉人還好,往屆考中的舉人,還需把自己的鄉試文章一起帶去。試卷上填好詳細信息,方便禮部安排考房和座位號。

會試流程跟鄉試大同小異,也是黑燈瞎火就要入場,也是考生自己釘油布防雨。

歷史上這種情況,一直到張居正當首輔才得以改變。

因爲天順年間貢院曾經失火,監察御史是個死腦筋,不敢擅自把貢院的門鎖打開,燒死九十多名應考舉子,傷者無數。張居正吸取以往的教訓,又認爲考棚條件太過艱苦,於是就拆除京城貢院的木考柵,全部改成磚牆瓦頂的考屋。

從此之後,會試考生終於不用再自己釘油布。

今年的競爭並不如想象中那般激烈,考試人數有三千五百多,比三年前那場會試居然還少了三百。

當然,主要看錄取多少。

這誰都說不準,進士名額經常變動,上屆錄取了三百五十個進士。

半夜,三更天。

春寒料峭,衆士子苦等在貢院之外,不少人冷得瑟瑟發抖。也不知是真冷,還是因爲太過緊張。

此時的貢院座位有九千個,提前兩天便看了座位圖,以防止臨考時找不到位置。

王淵與金罍捱得不遠,中間只隔了六十多號。

這並非巧合,跟他們所治本經有關,一個治《禮記》,一個治《春秋》。而治《春秋》、《禮記》之士子,在京城會試的時候,往往被安排在同一房。

按照明初的規矩,《易經》、《春秋》、《禮記》、《尚書》和《詩經》,同考官分配比例爲1:1:1:2:2。

這是根據正統朝以前,各經考生人數制定的,但到正德年間已經發生巨大改變。

就拿弘治十五年的進士來舉例,《春秋》、《禮記》各二十一人,《易經》七十六人,《尚書》七十人,《詩經》一百一十二人。

看出異常沒有?

《春秋》、《禮記》二經的進士太少了,這並非個別現象,年年如此!

原因很簡單,《春秋》、《禮記》經義太雜,考試的時候容易懵逼。《尚書》雖然公認的學起來最難,但只要學會了,考試其實是非常好考的。而《春秋》又難學又難考,《禮記》學起來容易考起來難。

長此以往,治這兩經的士子越來越少。而治《詩經》的則多到爆炸,因爲《詩經》學起來容易,考起來就更容易。

王淵當初哪知道這些,純粹是被王陽明和沈復璁帶坑裡了。

但誰讓王陽明和沈復璁是餘姚人,那裡許多世家祖祖輩輩都治《禮記》。如果按照地域劃分,餘姚《禮記》天下第一!

到正德年間,房官比例雖然沒變,但實際操作卻出現變化。

就拿這次會試來說,一共十七位房官,其中兩人負責《春秋》和《禮記》,剩下十五人負責《易經》、《尚書》和《詩經》。

這兩人,一個是王陽明,一個是溫仁和,他們共同批改《春秋》、《禮記》卷。

王淵的試卷,百分之百會被王陽明看到,因爲兩位房官必須重複閱卷,並且要各自給出批閱評語。

敲敲打打把油布釘好,王淵小睡一會兒,便在迷糊中被人叫醒。

難道題目之後,王淵直接看《禮記》題,因爲“科舉重首藝”。這句話,在清代被理解成“第一場”,其中包括四書和五經,而在明代特指第一場的五經題。

只要五經題答得好,四書題稍微差些,也很有可能名列前茅。

另外,明代科舉並不強制要求做八股文,你牛逼可以自己隨便寫。不過嘛,八股文是歷代士子總結出的文體,只要按照這個格式作文,就能在最短的時間,以最簡潔的文字把文章寫好,而且最方便考官快速批閱。

明代進士的《春秋》答卷,就偶爾有非八股文出現。

這是因爲《春秋》有時出題太難,並且經義非常複雜,不易概括成一句話來破題。遇到這種情況,治《春秋》的士子就選擇不寫八股,而是以“論”的方式進行作文——風險很大,遇到不負責的閱卷官,這份答卷直接判爲不及格。

第一道《禮記》題爲:“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

聯繫經義前文,可翻譯如下:“審查聲,可以瞭解音;審查音,可以瞭解樂;審查樂,可以瞭解政治,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完備了。”

當然不可能是字面意思,這裡邊另有深意。

它跟倫理綱常有關,樂有五音,宮商角徵羽,分別代表君臣民事物。

審樂,即觀察天下社會之情況,從而找出治政當中的各種問題。某音不對,代指某個階層有問題,比如宮音微弱、商音雜亂,意味着君臣關係不穩,而且隱隱帶有兵戈之象。

盛世之音樂,中正和諧;亂世之音樂,怨怒乖戾;亡國之音樂,困頓哀傷。

禮和樂有教化之功,只要能使禮得其節、樂得其音,就能讓國家社稷正常運轉。

這道題討論的不是音樂,而是天下之治。

題眼在《禮記》的另一句:“惟君子爲能知樂。”

只有君子,也即士子、讀書人,能夠聽懂音樂的內涵,能夠通過傾聽世間之樂,來審查、糾正政治得失。

想明白這些,那就很好破題了,王淵提筆寫道:“君子觀樂之深意,而爲治之理得矣。”

爲什麼說《禮記》難考?

這道題便能體現一二。

《禮記大全》裡這一段,朱熹是沒有批註的。編撰者引用邵雍的批註來闡述倫理綱常,引用方逢辰的批註來闡述五音之別,關於治政的內容則隻字不提。士子們需要結合上下文,自行去揣摩理解,非得有個好老師不可。

而科舉的時候,最好還要把邵雍和方逢辰的批註,隨便摘下些關鍵詞,用在八股文裡做舉例論證。這樣才能在考生當中脫穎而出,展現自己學問淵博又不脫離考試大綱——《禮記大全》的批註太雜了,而且多得讓人頭皮發麻,這種批註引用純粹折騰人。

所以,治《禮記》的士子越來越少,而《春秋大全》比《禮記大全》還噁心!

524【八千閹人鐵道工】442【勢家】705【傳道】654【歲入破兩千萬】443【兵指西建州】183【科學愛好者楊慎】454【準備收拾蔡裕】418【新錢】300【強拆隊】224【北堵南疏】546【誰有不平事?】178【朝會被彈劾】558【夜戰】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532【膽大包天】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524【八千閹人鐵道工】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25【狀元炭】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068【烏騅?阿黑!】444【前鋒之事】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637【加速改革】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660【直追漢唐】387【王大爺威武】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762【第一場勝利】406【王二封神】738【耆那教】650【出使墨西哥】581【宋靈兒親征呂宋】206【定親與求官】285【九皇物理丹經】521【火車與鐵路】095【明代流行歌曲】721【三方結盟】515【關聯交易】286【鄭和航海圖】712【三請三辭】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097【馬匪】327【新婚禮物】524【八千閹人鐵道工】274【陽奉陰違與討價還價】218【枯窘題】669【教皇接待】010【世界那麼大】081【沐家熊貓軍】589【漂亮的老虔婆】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531【又是爛仗】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712【三請三辭】150【恐非良配】761【第一次北方戰爭】694【人間地獄】108【科舉舞弊案】460【探海提督】506【林石屹與魏獨眼】463【一把斧頭換十塊狗頭金】675【紹豐出海潮】414【戰前串聯】629【社會糾錯功能】713【天竺王】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321【滿載返航】335【改革田稅】075【劉家飯菜頗香】072【對上頻道】653【新航道】389【水戰】012【孤獨的清醒者】717【呂宋小中華】(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385【寧王起兵】712【三請三辭】610【六聖西行】415【克復馬六甲王城】582【仁慈之心】206【定親與求官】659【交趾布政司】238【李知府和李兵憲】471【林見素】760【精兵改政】631【西遊記?】063【明朝商稅超低的】378【喜峰口】009【要留清白在人間】271【執敵酋問罪於君前】543【扯淡的播州之亂】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710【立言】142【李三郎進京】443【兵指西建州】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278【西域後事】
524【八千閹人鐵道工】442【勢家】705【傳道】654【歲入破兩千萬】443【兵指西建州】183【科學愛好者楊慎】454【準備收拾蔡裕】418【新錢】300【強拆隊】224【北堵南疏】546【誰有不平事?】178【朝會被彈劾】558【夜戰】318【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532【膽大包天】458【中途流產的第一次全球航行】524【八千閹人鐵道工】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25【狀元炭】739【這就是決戰?】(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145【軍官團訓練與蹴鞠】068【烏騅?阿黑!】444【前鋒之事】779【大明制霸殷洲與日耳曼尼亞王國建立】469【機關算盡太聰明,不如陪皇帝釣魚】637【加速改革】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660【直追漢唐】387【王大爺威武】602【賢王也不能逃稅啊】762【第一場勝利】406【王二封神】738【耆那教】650【出使墨西哥】581【宋靈兒親征呂宋】206【定親與求官】285【九皇物理丹經】521【火車與鐵路】095【明代流行歌曲】721【三方結盟】515【關聯交易】286【鄭和航海圖】712【三請三辭】613【鬧劇般的宗室造反】097【馬匪】327【新婚禮物】524【八千閹人鐵道工】274【陽奉陰違與討價還價】218【枯窘題】669【教皇接待】010【世界那麼大】081【沐家熊貓軍】589【漂亮的老虔婆】455【來人,給將軍們吃餅】531【又是爛仗】547【八省旱災與稅制改革】712【三請三辭】150【恐非良配】761【第一次北方戰爭】694【人間地獄】108【科舉舞弊案】460【探海提督】506【林石屹與魏獨眼】463【一把斧頭換十塊狗頭金】675【紹豐出海潮】414【戰前串聯】629【社會糾錯功能】713【天竺王】611【異域風情】(爲盟主“ 輸入暱稱已在”加更)321【滿載返航】335【改革田稅】075【劉家飯菜頗香】072【對上頻道】653【新航道】389【水戰】012【孤獨的清醒者】717【呂宋小中華】(爲盟主“提菩樹無”加更)385【寧王起兵】712【三請三辭】610【六聖西行】415【克復馬六甲王城】582【仁慈之心】206【定親與求官】659【交趾布政司】238【李知府和李兵憲】471【林見素】760【精兵改政】631【西遊記?】063【明朝商稅超低的】378【喜峰口】009【要留清白在人間】271【執敵酋問罪於君前】543【扯淡的播州之亂】763【堅固堡壘總是被內部攻破】741【好巧,你也來攻城啊?】710【立言】142【李三郎進京】443【兵指西建州】107【殿試考題好難】(求訂閱)278【西域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