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左右難逢源

宇信獨自一人騎馬回到酒樓,就見田豐三人已在酒樓門前迎接。看到心腹如此關心自己,宇信心裡感覺暖暖的。

宇信急忙翻身下馬,從得勝鉤上取下盤龍金槍,隔着老遠就笑着和三人打招呼。

張飛最先衝上來給了宇信一個大抱,激動得掉下了眼淚:“大哥,可擔心死小弟了,那老兒沒有爲難你吧?”

田豐許褚二人比較穩重,只是託手施禮道:“主公。”

宇信在大街之上也不好多說什麼,拉着三人同往房間說話。如今宇信已身爲朝廷命官,一言一行自當更加謹慎。今日朝堂上發生的事雖說不大,但宇信認爲最好還是找田豐商量下。

許褚不愧是當今天下最優秀的保鏢,一句話形容,實在是太懂事了。待宇信田豐張飛三人進入房間後,許褚自動留在門外站崗,以防有心人藉機偷聽。

之前爲了安全起見,四人所訂房間彼此相連。宇信和田豐的房間位於中間,張飛許褚的房間則在兩邊。

宇信將盤龍金槍放到牆邊,隨後把拜官聖旨掏出來給田豐張飛二人看,自己則倒了杯茶水悠哉遊哉地喝了起來,順便將今日在大殿內發生的事說給二人聽。當然主要是說給田豐聽,張飛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田豐看完聖旨後,只思索了片刻,便皺着眉頭對宇信言道:“主公,看來咱們早先訂下的計劃要推遲了。”

張飛是在田豐之後接過聖旨的,此時還一個勁地盯着聖旨,顯然沒有把上面的內容理解透徹。

宇信心道和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田豐不愧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智者,一下就看透了其中的緊要之處。宇信也不解釋什麼,只是淡淡地詢問道:“元皓是否看出了什麼玄機,此地沒有外人,元皓不妨直言。”

田豐點了點頭,一臉嚴肅地分析道:“主公,依豐看來,聖上如此做恐怕是想拉攏你。豐在冀州時就曾聽聞靈帝和軍何進多有爭鬥。而今日朝會上,聖上又當着滿朝文武的面大封主公,用意很明顯,就是想扶持主公來牽制何進的勢力,此乃之術。何進雖貴爲大將軍,可實則不過一市井屠戶,心胸狹隘之輩,今見靈帝如此重視主公,必然看在眼裡恨在心裡,日後定會找機會爲難主公。”

張飛在一邊聽得雲裡霧裡的,突然莫明其妙地插上一句:“元皓先生,這皇帝和大將軍不是親戚嗎?他倆還爭個什麼勁兒啊?再說了,皇帝乃是天下之主,難道他還會怕那個何進不成?”

宇信聞言只是笑着搖搖頭,並不多作解釋。這張飛雖說有些機智,不過終究看不穿官場中的複雜。宇信想知道田豐的想法,順便聽聽他的意見。

田豐會意,向張飛解說道:“二爺有所不知,自光武皇帝恢復漢家以來,歷代皇帝都嚴防外戚和諸王。傳至章帝,王爵終被廢止,以致章帝駕崩過後,繼位的和帝因年幼無法執政,竇太后臨朝垂聽,用其兄長竇憲掌握朝權,外戚集團從此日益強盛,帝戚之爭方始於此。此後又有鄧氏、梁氏等外戚相繼作亂。幾經波折後,桓帝依靠宦官剷除了梁氏,朝廷大權隨即又落於宦官手中。然而宦官當權,其禍更甚。當今聖上對宦官之倚重,更勝往前。何之兄何進決非善人,必不甘心受人擺佈,於是私下網羅羣臣,結黨營私,勢力日漸龐大,幾乎能與皇帝分庭抗禮。眼下豐之所患並非於此,而在於靈帝二子之儲君位。長子辨爲何皇后所生,幼子協爲王美人所生。靈帝近年來寵愛王美人,近來常私下對人言要立協爲太子。古人有訓‘廢長立幼,取亂之道也’。雖然如今太子之位仍然空缺,可終讓人擔心。”

張飛非莽撞之人,自是聽懂田豐話中意思,當下也憂慮地說道:“大哥,看來如今形勢確實不樂觀。皇帝老兒要拉攏你,恐怕何進會因此而忌憚你,到時定會想方設法地處處爲難你,我們當小心計較纔是。”

宇信見張飛如此關心自己,心中也很開心。對於何進的刁難,宇信倒沒放在心上,最多是在背後使點小花招。

防人之心不可無,宇信還是不敢掉以輕心:“飛弟所言甚是,我等當小心應付,切不可把事情鬧得太大,否則吃虧的還是我等。”

田豐聞言也點頭贊成:“目前,我們的勢力尚小,不宜和發生衝突。”

正當三人在房中商議如何行事之時,樓下又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宇信何在?速來接旨。”一陣異常尖銳的聲音在樓下響起。

宇信田豐二人心中一驚,互望一眼,暗道麻煩來了。看來不僅是皇帝和何進盯上了自己,就連宦官一系也盯上自己了,這下情勢更嚴峻了。

宇信等人慌忙下樓接旨,只聽那宦官扯着一副女人嗓子念道:“驍騎都尉宇信,忠貞愛國,朕甚欣慰,特賞黃金百兩,布百匹,另賜金盔寶甲一套,欽此!”

宇信高舉雙手過頭,聲若洪鐘地喊道:“臣宇信接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接過聖旨,宇信四人方纔起身。田豐自覺上前答謝使者,張飛許褚二人則笑呵呵地上前接禮。

聖旨宣完後,那使者並不急於離開,而是一臉笑容往宇信身邊走來。宇信見狀不禁直犯惡心,心裡卻有一個念頭涌了出來:笑裡藏刀,不懷好意。

那宦官哪知宇信想法,仍然極其諂媚地向宇信施禮道:“宇,恭喜啦!一日之內兩次受賞。呵呵呵,前途無量啊!”

宇信也微笑着擡手還禮,哪知那宦官藉機上前,在宇信耳前輕聲說道:“宇大人,張公公讓小人帶話給你,說以後有事要多多麻煩你,還請宇大人到時能幫忙。張公公還讓小人提醒宇大人,說那前驍騎都尉是何進的人,讓宇大人小心提防。”

宇信一愣,旋即明白,當下不敢推辭,只好拱手低聲應道:“謝張公公提醒,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在下必然盡力!”

使者見目的已經達成,便笑着告辭離去。宇信望着使者離去的背影,搖了搖頭,這張讓來得真快,下手之狠,立馬整得自己和何進對立起來。

宇信回屋後,望着滿桌的賞賜,輕哼一聲:“來得好快啊!這張公公果然高明,竟然借聖上的賞賜聖旨就直接插上了一腳。如此一來倒把事情撇得乾淨,不給何進抓住把柄的機會,還讓我們做了替罪羔羊,哼,真陰險!”

田豐和張飛會意地點點頭,田豐上前勸道:“主公,想必這道聖旨的內容何進也應知道了,他必然更記恨主公,恐怕近期就會採取行動,主公當早作打算啊!”

宇信微微皺了皺眉,嘆了一口氣:“唉,麻煩已經來了。呵呵,剛纔使者傳張公公的話來,說那前驍騎都尉是何進一手提拔起來的。”

田豐聞言,臉色隨即一變,若有所思地說道:“看來主公要想輕易上任,難了!”

誰說不是呢?這驍騎都尉是何進的人,那這交接還會容易嗎?軍營可不是個好地方,進去容易出來難啊!

當然,宇信不怕何進明着來。現在是和平時期,大小事依舊是皇帝說了算。何進再痛恨自己,也不可能做得太出格。宇信怕的是何進使陰招,在軍中給他下套子。畢竟入了軍門,一切得按軍法辦事,軍法可是無情的!

-------------

-------------

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242章 因糧於敵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220章 禮尚往來(一)第8章 單騎平山賊(一)第217章 董卓“大出血”(一)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53章 小仲道的敵意(一)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74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三)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92章 甄脫髮飆第222章 最後通牒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09章 血夜虎牢(一)第66章 全面改革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92章 甄脫髮飆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251章 盡忠職守第81章 險地求神駒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100章 京師血案(二)第97章 唐周叛變第96章 密謀造反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45章 寺外攻防戰(三)第268章 張飛耍寶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103章 英雄可當重任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38章 請君入甕第200章 斷旗激袁紹第56章 白馬將軍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168章 李肅說降第139章 董卓二掛帥(一)第108章 梟雄本色第98章 龍顏大怒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155章 靈帝託孤第260章 借刀殺人(一)第116章 再見張靈兒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264章 “公平”交易(一)第6章 河間揚名(三)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218章 董卓“大出血”(二)第95章 合作之路第79章 初到烏桓第69章 閱兵式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170章 拯救廢帝第66章 全面改革第44章 寺外攻防戰(二)第174章 爾虞我詐(一)第157章 亂之本源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206章 陷陣雄風(一)第76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61章 見義勇爲第219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23章 殿前顯神通(一)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155章 靈帝託孤第123章 爲情所困第116章 再見張靈兒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235章 火燒雲中(二)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202章 形勢逆轉第173章 鴻門宴第102章 君臣起爭執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272章 “毒士”用計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106章 火計破黃巾第114章 生擒張樑第235章 火燒雲中(二)第147章 預謀蛟龍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8章 單騎平山賊(一)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95章 合作之路
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242章 因糧於敵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220章 禮尚往來(一)第8章 單騎平山賊(一)第217章 董卓“大出血”(一)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53章 小仲道的敵意(一)第239章 力奪王旗第74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三)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92章 甄脫髮飆第222章 最後通牒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09章 血夜虎牢(一)第66章 全面改革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193章 董卓一怒第92章 甄脫髮飆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251章 盡忠職守第81章 險地求神駒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100章 京師血案(二)第97章 唐周叛變第96章 密謀造反第20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177章 家國天下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45章 寺外攻防戰(三)第268章 張飛耍寶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103章 英雄可當重任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38章 請君入甕第200章 斷旗激袁紹第56章 白馬將軍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168章 李肅說降第139章 董卓二掛帥(一)第108章 梟雄本色第98章 龍顏大怒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155章 靈帝託孤第260章 借刀殺人(一)第116章 再見張靈兒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264章 “公平”交易(一)第6章 河間揚名(三)第194章 飛將之威(一)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218章 董卓“大出血”(二)第95章 合作之路第79章 初到烏桓第69章 閱兵式第212章 裸衣大戰(一)第11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170章 拯救廢帝第66章 全面改革第44章 寺外攻防戰(二)第174章 爾虞我詐(一)第157章 亂之本源第172章 蔡邕請客第206章 陷陣雄風(一)第76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61章 見義勇爲第219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23章 殿前顯神通(一)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155章 靈帝託孤第123章 爲情所困第116章 再見張靈兒第243章 約戰王庭第235章 火燒雲中(二)第205章 斷後人選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202章 形勢逆轉第173章 鴻門宴第102章 君臣起爭執第227章 君心難測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272章 “毒士”用計第171章 擁立新帝第154章 爲君三謀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72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一)第106章 火計破黃巾第114章 生擒張樑第235章 火燒雲中(二)第147章 預謀蛟龍第40章 仁義服烏桓第109章 東路黃巾敗亡第8章 單騎平山賊(一)第214章 守株待兔第95章 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