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亂之本源

宇信打從皇宮回到驃騎大將軍府後,就將自己獨自鎖在書房裡,並嚴令許定把門,不許任何人來打擾他。

二弟張飛見宇信從宮裡回來就一聲不響地鑽進書房,整整一天水米不進,心中焦急萬分。可每次當他想去敲門時,又被許定的虎衛軍給攔住。

張飛深知許定的脾性,這是個在關鍵時刻只認主公不認兄弟的主兒,當下也不好與他爲難。無奈之下張飛只好在院中徘徊,等宇信自己走出來。

次日深夜,張讓獨自來到驃騎大將軍府後門,由許定親自領進宇信的書房。府內的心腹皆知張讓來訪,而且肯定事關重大,所以一個個都在書房外等候宇信隨時傳見。

半個時辰後,張讓悄然離開,但宇信仍然沒出來。正當衆人等的心急之際,書房內突然響起宇信的痛哭聲。衆人在外面只隱約聽得清宇信說什麼愧對聖上,愧對天下百姓之類的話。待衆人想要靠前聽個明白時,又被許定帶人擋了回來。

第三日清晨,宇信終於有氣無力地走出了書房。乖乖,兩天滴水未進,還能走路就很不錯了。

沮授魯肅十分擔心宇信的身體狀況,趕緊迎上去想問個究竟,卻被宇信無情地打斷道:“什麼都別問!快,我好餓啊,快通知廚子給我弄點吃的,我快要餓死了!”

沮授和魯肅聞言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來,暗道自家這位主公有時真像個孩子,一點爲人主上的威嚴也沒有。

張飛最是高興,看大哥的樣子應該沒啥大問題,於是在一旁取笑道:“大哥,你都兩天水米沒進了,小弟我還以爲你得道成仙了呢?哈哈,都可以不吃不喝度日了。大哥如今是越發厲害了,小弟慚愧,慚愧。”衆人聽後又是一陣鬨笑。

宇信用過飯後,望着座下衆人,嚴肅地說道:“諸位,陛下已經答應我那三個請求了。昨夜張讓前來就是給我送四道密旨的,前三道正如魯肅所言,我就不多說了。只是,這第四道聖旨……陛下封我爲……燕王。”

宇信說到這裡便閉上雙眼,靜等堂內衆人喧譁個底兒朝天。其實宇信也被靈帝這一手給震住了,說到底還是因爲封王之事太招風了。

漢朝自立國以來,除去呂氏封的幾個外姓王外,只有一人受過此殊榮,那就是王莽,可惜最後卻成了亂臣賊子!高祖皇帝高瞻遠矚,曾殺白馬爲誓,非劉姓不得封王,正是擔心心懷不軌者藉機稱王稱霸!

沮授和魯肅對視一眼,同時起身勸阻道:“主公,無論如何這第四道旨主公現在絕不能奉詔!否則必遭天下人唾罵,遺臭萬年!”

二位軍師出面阻止宇信遵旨稱王,身爲其弟的張飛可不樂了。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升官發財不是人生兩大喜事嗎?

張飛當即起身反駁道:“二位軍師,大哥被聖上封王這是好事,你們怎麼還要阻攔呢?這可是那皇帝老兒自個兒送上門的,咱們不要白不要。大哥,依小弟看,這王可以稱!”

張飛一發言,其餘新近投靠的將領也紛紛表示贊同,把個沮授魯肅急得直跳腳。他倆都在心底祈禱着,主公可千萬不要一時頭腦發熱答應了下來。

就在衆人爭吵不休時,宇信說話了:“翼德休要胡言,兩位軍師的爲人你還不知道嗎?他們什麼時候害過我?”

張飛見大哥發話了,低頭嘀咕了兩聲又重新坐回了原位,可看樣子還不服氣。張飛的邏輯很實在,有便宜不撿白不撿,不然實在太對不起自己了。

宇信明白新投奔自己的將領希望自己進位爲王,是因爲這樣他們也會跟着水漲船高。這是人之常情,宇信很理解衆人的想法,當下安撫衆將道:“諸位,二位軍師勸阻的對,這王現在還不能稱。你們可聽說過先漢的‘王莽’?他稱王了,後來還稱帝了,可結果如何呢?沒等幾年就被打倒了,最後身敗名裂,還遺臭萬年。諸位投靠我無非是想建功立業,謀個好前程。我理解大家,我也可以向大家保證,只要你們願意跟我一起努力奮鬥,不出二十年,一樣能夠建立不世功勳!”

宇信一番話自然贏得了衆人的信服,畢竟宇信在爲他們前途着想的同時,還在爲他們的名聲考慮。這樣寬厚的主公,放眼天下,那是打着燈籠也找不着啊!

半月後,宇信領着衆人悄悄離開了雒陽,也沒向靈帝請辭,低調地返回幽州去了。事實上,宇信已經和靈帝達成了一種協議,只要宇信沒有篡逆之心,靈帝就會護他一日。

朝會上有人發現宇信多日不來上朝,就急着跳出來彈劾宇信不守規矩、侍寵無禮,要靈帝治宇信不恭之罪。

靈帝心裡明白宇信的用意,出面替宇信遮掩道:“北疆近來有胡騎調動,驃騎大將軍已經向朕請辭回幽州駐防去了。”

又過了兩月,靈帝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已經開始大量吐血。儘管太醫開出了許多藥物,但靈帝病情依然沒有一絲好轉的跡象。

病重期間,大概是聽了宇信的預言,靈帝常在張讓面前提起他駕崩後江山不固的事。靈帝雖說看得很開,但若是江山真在他手裡葬送了,他是不好意思下去見歷代先帝的。

張讓是靈帝的御用馬屁精,爲安靈帝之心,張讓多次進言教靈帝效仿高祖,封劉姓宗族的人出任各州州牧,以防不測。

張讓的主意雖好,但動機卻不純正,私下收了不少王公貴族的錢財。其中閒置雒陽多年的皇親劉焉就多次上門拜訪過張讓,花錢求張讓爲他多說好話,爭取早日外放地方爲官。

劉焉自舉薦宇信出任幽州牧後,一直被閒置在京城。雖說頭上也掛了個虛職,但這顯然不合他的胃口。後來聽說靈帝病危,劉焉便開始四下活動了。最後他找上了張讓,並教張讓如何給靈帝出主意。

靈帝一想這確實是個好辦法,當年高祖不是大封劉姓子弟爲王才使得天下逐漸安定下來的嗎?主意既定,靈帝當即頒旨將各州最高長官由刺史改爲州牧。又封劉焉爲益州牧,劉虞爲冀州牧,劉岱爲兗州牧,劉表爲荊州牧,皇甫嵩爲涼州牧,丁原爲幷州牧,田楷爲青州牧,陶謙爲徐州牧,張溫爲揚州牧,原冀州牧韓馥調任豫州牧,原豫州牧朱儁調任交州牧。

消息傳到幽州,宇信看着各位上榜的州吏大員,心中感到十分好笑,當下對着三位軍師說道:“陛下看來是怕他百年之後天下大亂,所以纔想出重用劉氏宗族的人這個主意。不過,這法子看似管用,實則有很大的弊端。別的不說,就看這些州吏大員,有幾個是真正有能力的。呵呵,他們大多不過是沽名釣譽之徒。”

魯肅也跟着笑道:“主公,這樣分封也好,日後咱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拿下週邊的冀並青豫四州了。”

田豐沮授二人聞言,都表示贊同魯肅的觀點。劉虞丁原的轄地與幽州毗鄰,也是宇信集團向內發展的首要障礙,而二人性情又一柔一剛,皆有空可鑽。

而宇信聽後卻大搖着頭,沉聲嘆息道:“看着吧,將來這些地方若要取來,免不了得打上幾年惡仗。”

宇信一言讓魯肅不由身軀一震,思索片刻後纔想起主公近來常說的那幾位當世梟雄。曹操、袁紹、公孫瓚、丁原、劉虞,他們中任何一個都不是吃乾飯的,更何況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看來,這中原之地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好逐鹿。

第164章 漁翁得利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261章 借刀殺人(二)第55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135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54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235章 火燒雲中(二)第54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00章 斷旗激袁紹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123章 爲情所困第30章 落魄的劍聖第225章 羣英會(三)第110章 董卓替盧植第223章 羣英會(一)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240章 草木皆兵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265章 “公平”交易(二)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121章 快樂並痛苦着第219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51章 東二喬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95章 合作之路第90章 有美來訪第32章 皇子伴讀(二)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261章 借刀殺人(二)第45章 寺外攻防戰(三)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48章 “虎癡”發威第268章 張飛耍寶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18章 董卓“大出血”(二)第126章 袁隗的誣衊第52章 福禍相倚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231章 雲中險境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155章 靈帝託孤第13章 挪碾盤分肉第17章 小“虎癡”楔子第217章 董卓“大出血”(一)第257章 一敗再敗第143章 再見,雒陽第19章 論儒驚四座(一)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95章 合作之路第64章 新三英結義第43章 寺外攻防戰(一)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163章 鷸蚌相爭(二)第168章 李肅說降第82章 天馬急電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46章 夏尋蘇飛第102章 君臣起爭執第274章 論勝之道第129章 刑場上的挑釁(一)第53章 小仲道的敵意(一)第130章 刑場上的挑釁(二)第13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92章 甄脫髮飆第150章 攜美來降第50章 王越登門第10章 甄府訪田豐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92章 甄脫髮飆第104章 劍聖闖營第185章 諸侯會盟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108章 梟雄本色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16章 織蓆販履者第202章 形勢逆轉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55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
第164章 漁翁得利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261章 借刀殺人(二)第55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117章 張角病逝第135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54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160章 宮廷內鬥第256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73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二)第271章 賈詡歸心第235章 火燒雲中(二)第54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105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200章 斷旗激袁紹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123章 爲情所困第30章 落魄的劍聖第225章 羣英會(三)第110章 董卓替盧植第223章 羣英會(一)第207章 陷陣雄風(二)第240章 草木皆兵第237章 故技重施第265章 “公平”交易(二)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121章 快樂並痛苦着第219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97章 唐周叛變第151章 東二喬第91章 張角有女張靈兒第167章 董丁不兩立第95章 合作之路第90章 有美來訪第32章 皇子伴讀(二)第33章 何後毒美人第261章 借刀殺人(二)第45章 寺外攻防戰(三)第210章 血夜虎牢(二)第48章 “虎癡”發威第268章 張飛耍寶第63章 懲辦污吏第218章 董卓“大出血”(二)第126章 袁隗的誣衊第52章 福禍相倚第93章 女人的膽識第28章 禁軍無主將第248章 雁門關絞肉機(一)第231章 雲中險境第195章 飛將之威(二)第155章 靈帝託孤第13章 挪碾盤分肉第17章 小“虎癡”楔子第217章 董卓“大出血”(一)第257章 一敗再敗第143章 再見,雒陽第19章 論儒驚四座(一)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95章 合作之路第64章 新三英結義第43章 寺外攻防戰(一)第275章 屍山血河第178章 自立危牆第184章 廣發矯詔第14章 張飛是儒士第163章 鷸蚌相爭(二)第168章 李肅說降第82章 天馬急電第216章 會獵洛水第146章 夏尋蘇飛第102章 君臣起爭執第274章 論勝之道第129章 刑場上的挑釁(一)第53章 小仲道的敵意(一)第130章 刑場上的挑釁(二)第13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92章 甄脫髮飆第150章 攜美來降第50章 王越登門第10章 甄府訪田豐第233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第124章 面聖獻寶第92章 甄脫髮飆第104章 劍聖闖營第185章 諸侯會盟第176章 鬼才出山第108章 梟雄本色第236章 再回雲中第1章 山中逢槍神第244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16章 織蓆販履者第202章 形勢逆轉第133章 西涼起戰禍(一)第55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262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