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齊河

自初六日下午視察華源槍炮廠之後,龍謙開始了高強度的考察工作,先後考察了華源民用分廠,山東汽車公司,山東工業大學,濟南石油專科學校,濟南機械專科學校以及由第五鎮隨營學校——山東武備學堂一路走來儼然是國防最高學府的濟南軍事學院。留下週學熙、連樹鵬以及連呼身體吃不消的張蓮芬繼續調研濟南的工商業,龍謙自正月初十帶着宋教仁和于右任在吳永的陪同下乘汽車考察了臨近濟南的齊河縣,重點調研《土地法》的執行情況。

在已經頒佈的諸項法律中,《土地法》的出臺是最爲艱難的,從起草者到審議者,均爭議重重。對於國內土地狀況缺乏科學細緻調研是一方面(數據基本來自山東、直隸兩省),土地佔有情況及農村社會關係的複雜是另一方面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人激烈反對倉促出臺這項法律。

一度時間連龍謙也有些猶豫了。但他清楚,不推出這項註定引發巨大風波的律法,已經繪就的工業化藍圖就是一張廢紙!所以,龍謙利用國會多數代表無條件支持自己的優勢,強行通過並在精心選擇的省份頒佈試行《土地法》。該法的核心有條,其一是解除地主對農民的奴役,明確賦予農民完整的公民權,以實現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其二是明確地租的上限不得超過土地收入的25%,各省有權根據自身情況下調地租,但不得法律規定的上限,以限制地主對僱農的盤剝;其三是確定了等級土地稅制度,人均佔有土地十畝以下(含十畝)不納土地稅,十畝以上則累進徵稅,以扭轉土地私人佔有;其四是規範了土地出售轉讓諸多事項。明確了政府收購私人土地的流程和價格。因各省各地因人口、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轉讓和收購價格由各省出臺細則加以明確。其五是對“宗地”的處置辦法。農村存在着大量屬於宗族、寺廟等的土地,屬於半公田性質,以取消“宗地”來打擊宗法勢力。其六是鼓勵地主投資工商業。輔之以減稅免稅等政策。以實現沉澱於私人的資金向工商業投入。

之所以沒有將《土地法》全面推開,是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蒙山軍統治權的強弱。工業基礎的好壞,人口的密集疏鬆以及民族問題。首批納入試點的省份有山東、直隸、江蘇、廣東、山西、湖北六省。

這是去年十月初的事。去年四季度一直做着宣傳準備工作,特別是普法教育工作。果然,自今年元月一日正式六省試行以來。不過一個月而已,各省各地因貫徹執行《土地法》而爆發的矛盾衝突不勝枚舉,尤其是直隸、江蘇兩省最爲嚴重。直隸爆發多起官民衝突,死傷近百人,江蘇發生燒燬縣府,毆殺縣長的事件,龍謙越過政務院直接發出總統令。將貫徹《土地法》作爲考覈試點各省省長業績的主要指標,強行推行該項法律。凡執行《土地法》不力的省份,給予政府主要首長以經濟處罰、降職直至免職的處分。

龍謙決定出巡,主要是想看一看各地《土地法》執行情況。以取得第一手資料。

山東在《土地法》正式生效的元月一日同時頒佈了相關的配套政策,這說明省裡對這項工作抓的是比較緊的,也做了認真的研究。有賴於執行了數年的農村自治,豪強地主及宗法勢力被瓦解打壓了大半,而濟南府興起的工業吸引了農村勞動力及資金的轉移,一部分精明的地主在計算了農業和工業的巨大收益差後開始棄農務工了,特別是濟陽油田的開發建設,帶動了魯北地區經濟的變化,所以,《土地法》在兩地的貫徹並未得到特別大的阻力。據吳永的介紹,齊河是執行《土地法》較好的縣份,所以龍謙到齊河實地調研,根據陪同視察的齊河縣長提供的統計數字,一個月來,縣府按照省裡的規定的價格收回耕地23000畝,已租給無地農戶14000畝,興辦實業佔用2100畝。主要的問題一是帶來了縣裡的資金緊張,二是“宗地”的問題不好解決,農民對政府收回宗地的牴觸很大,包括僱農在內,普遍認爲侵犯了他們的利益。

無地農民擁有的土地是政府租給的,政府手裡的土地是大地主轉讓的,這個看上去合理的轉圈卻加劇了政府資金的緊張,因爲赤貧戶拿不出錢向政府買地,只能採取租種的方式用糧食來歸還地款。許多赤貧戶似乎不願意種地了,因爲他們發現跑到濟南或者濟陽找一份工作更掙錢。

“宗地”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據魯南的統計,“宗地”竟佔了農村全部耕地的20%以上。表面上是集體(家族)共有,實際上被豪強(族長)所操控,進一步加強了宗族在農村的權力。由於蒙山軍鄉村自治運動的推行,執行該制度一般是退伍或殘廢軍人,而他們更多出身於貧寒之家,所以,山東農村的矛盾主要集中於宗法與自治委員會之間。近年來,隨着蒙山軍在全國的勝利,得到軍隊支持的自治委員會逐漸佔了上風,由此出現了一些打殺豪強地主的現象。龍謙在齊河召集的田主族長座談會上,兩個膽子大的地主就哭訴自治委員會對他們的欺壓,要求大總統爲他們做主。

龍謙不是斷案來的。他詳細瞭解了下面對《土地法》的執行情況,詢問田主們對《土地法》的真實看法並詳細解釋了《土地法》出臺的宗旨。對於一些個別的侵害田主的案例,龍謙委託曹敏忠的監察部進行調查覈實。

龍謙對與會代表說,共和國政府是所有人的政府,既不是地主階層的靠山,也不偏向僱農或者窮人。推行土地革命,是爲了發展經濟而實現共同富裕。政府不能允許治下出現殘酷的剝削,也不能容忍對合法財產的侵犯。推出《土地法》的目的是將閒置在農村的一部分資金和人口轉移到城市中。大家已經看到並且感受到了山東工業的興起,依靠傳統的地租顯然不如投資工業。而且。長期存在一大批僅能果腹甚至不能維持最低生活的赤貧人口是政府的恥辱。中華共和國不是滿清,不能對此視而不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大家的目光要長遠些,不要緊盯着自己那些土地。掙錢的路子很多。要改變觀念。龍謙指出,宗法勢力中有一些醜陋的東西。阻礙了經濟和文明的發展,是導致國家貧弱的原因之一,必須加以剷除。誰敢阻擋,政府就拿誰開刀!絕不會客氣!希望大家認清形勢。跟上形勢。

龍謙除了召開田主族長座談會外,還視察了齊河的一個他根據地圖隨機選定的叫沙土集的小村子,走訪了三戶看上去很是貧寒的農戶,向其瞭解了家庭人口、土地及收入情況並向每戶捐贈了20元現金,最後,龍謙還查看了處於放假中的一所村辦小學,並向小學捐款100元。于右任、宋教仁、曹敏忠和吳永各自捐款50元。

龍謙在山東算是赫赫有名。村民們不習慣稱呼總統而習慣稱呼司令或者大帥。沙土集的村民沒想到龍謙竟然在過年期間出現在村子裡,最初的緊張過後是興奮,一些膽子大的村民涌到學校門口,截住了龍謙。七嘴八舌地向他們心目中的皇帝老爺講訴他們認爲應該報告的情況,讓龍謙的行程爲之耽誤了半天。吳永十分緊張,生怕龍謙因此生氣,好在村民們並未講官府的壞話,只是講一些在他看來完全不值一提的小事。而龍謙竟然耐心地聽完村民們的傾訴,沒有一點不耐煩的神情。

跟隨龍謙視察農村的有一個女性。她叫呂碧城,今年28歲了,竟然還雲英未嫁。她原是《大公報》編輯,也是該報的第一位女編輯,因爲發表一系列鼓吹婦女解放的文章,《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貴有堅韌之志》兩篇文章引起了秋瑾的關注,蒙山軍建國後秋瑾專門拜訪了呂碧城,將其延攬至新聞出版總署自己的麾下,元旦前夕,偶然聽說歐陽中爲龍謙物色文字方面的秘書,秋瑾便“忍痛”推薦了呂碧城。原以爲呂碧城不一定願意到總統府工作,誰知呂碧城慨然應允,到龍謙身邊做了見習秘書。

歐陽中之所以爲龍謙物色第二名秘書,是因爲龍謙身邊實在缺人。王兆文才平平,而事務性工作已經非常繁重,根本無力幫助龍謙處理文案工作了。所以一直強調精簡人員的龍謙同意歐陽中爲他再遴選一名文字方面的秘書。本來龍謙對歐陽中找一個單身女性有些不滿意,但看了呂碧城的資料後卻同意了。試用後認爲還行,呂碧城就留在了總統辦公廳。這次龍謙出巡,呂碧城也隨行了,她的任務是寫一篇《總統出巡記》,這是歐陽主任的交代。

呂碧城之所以到龍謙身邊工作,並不是傾慕權力,而是龍謙“創作”的幾首流傳於外的詩詞打動了她。呂碧城是南社成員,在詩詞上的造詣極高,她尤爲激賞因國防軍出兵漠北的七律(大漠千里白雲低),很想看看那個被傳言形象各異的最高統治者究竟是什麼樣子。

當然,這一切都深藏心底,未跟任何人包括好友秋瑾提起。

呂碧城進入總統府擔任龍謙的文字秘書時間並不長,她的辦公室在海晏堂主樓對面的一間平房裡,龍謙似乎習慣了自己起草電文報告了,親自交代她的任務很少,也就是讓王兆找她找一些資料,比如一些典故詞語的出處之類的事情。直到最近,龍謙才嘗試着使用這位女秘書,一般是準備在《中華報》一類大報上發表就時事政治類的評論時,採用口授要點的方式,將文章交給呂碧城撰寫。龍謙顯然對呂碧城的文筆比較滿意,她寫就的稿子,龍謙改動不多,完全不能用的只有關於《土地法》條文頒佈後的一篇評論,那次龍謙叫她去自己的書房,說這篇文章不行!立場站錯了!得推倒重來。然後問了她的家庭情況,笑了笑,難怪了。因爲你根本就不懂農民的疾苦。《土地法》是一場革命,革的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命,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解放農村生產力。二是爲國家的工業化奠定基礎。因此。必須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我承認好多地主的財產是勤勞積累所得。但有什麼辦法呢?英國人搞圈地運動你應該知道。其實,我對《土地法》是有所保留的,它應該更激進一些纔好……最後,那篇措辭激烈的文章是總統親自起草的。

儘管在一所院子裡工作。呂碧城卻很少見到龍謙。她印象中的總統基本是一名軍人,形象作風都是軍人做派。而龍謙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沒有她想象的開國總統的歡愉威風。

這次跟龍謙出巡,看到了龍謙不爲人知的另一面,也接觸了她所不知道的社會的另一面。很難想象共和國的開國總統會走進農戶詢問其生活。她的出身令她難以接受這點。她認爲這不是總統應當管的時期。但農村的貧困又震驚了她,她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貧寒的家庭,家徒四壁。幾無一件像樣的傢俱,甚至連褥子都沒有。所以,她也悄悄將身上的錢留給了農婦,農婦千恩萬謝令她心酸。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對於龍謙所展示的憂慮多了幾分理解。

離開沙土集,當晚回到齊河縣城。吃了頓簡單之極的便飯後,龍謙召集縣長等官員開了個會,聽了他們對貫徹《土地法》的彙報。因爲沙土集之行,縣長的彙報吞吞吐吐,生怕總統不滿意而丟了烏紗帽。龍謙卻沒有批評,很是撫慰了一氣幾名基層官員,說了一番令呂碧城感慨的話。

龍謙說,《土地法》的貫徹執行是長時間的事情。你們做的算是不錯了,至少下面已經大致瞭解了國家的政策,縣裡也已經行動起來了,這很好。工作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不要有包袱,更不要因爲出現問題就裹足不前。

你們一定要明白共和國政府與滿清政府的不同。這種不同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現在工作作風上,官員不再是百姓頭上的老爺,而是爲百姓服務的,因爲俸祿來自百姓,所以不能總坐在縣衙裡,要深入基層瞭解並解決民衆的問題。其次要遵紀守法,按規矩辦事,讓百姓守法,官員自己就要帶頭守法,不能搞例外原則。縣長在這片土地是最大的官,就可以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那不行。認識曹部長了吧?他是共和國的監察部長,他的任務就是監督檢查你們這些官員守法情況的。對了,對於《土地法》貫徹情況,建議監察部搞一次專項的督查,以保證政策不走偏。這些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任務是將你們的經濟搞上去!首先是農業,要真正解決吃飯問題。齊河的自然情況不錯,人均佔有耕地不算少,沒有理由不將農業搞好。因此要花力氣研究農業問題,大力興修水利,培育推廣良種,徹底杜絕荒地,千方百計提高糧食產量。聽你們說,齊河平均畝產尚不足300斤,而且基本是玉米高粱,這不行。有沒有信心用三年時間將畝產提高100斤?如果做到了,我會親自來爲你們頒獎。

縣長是山東軍的退役軍官,原先是山東軍司令官搞後勤的,當即站起來表態說,一定完成司令給的任務。龍謙笑着說,畝產的提高不是件容易事,你先不要表態,要認真研究,紮實工作。哪怕提高50斤,都是很了不得的事。龍謙對吳永說,省裡要給各縣制定符合其特點的考覈指標,首先就是農業方面的指標!吃不飽肚子,給城市提供不了餘糧,其他的做的再好也不行。其次就是義務教育,必須不折不扣地搞好,沙土集那所學校不錯,看了讓我高興。你這個縣長,官不算大,擔子卻很重。好好幹吧,下次我再來濟南,一定過來看看齊河的變化。

因爲預定明日要去魯南,所以當晚連夜返回。返回濟南的路上,呂碧城跟龍謙同乘一車,她說,“總統,我沒想到農村情況這樣複雜,而且,實在是太窮了。”

“你偏向誰?地主還是農民?”

“我覺得都有理……真的。”

黑暗裡,龍謙無聲地笑了笑。

“什麼時候才能致富農村?我覺得太難了。”

“也不要泄氣。只要我們政策對路,撲下身子狠狠幹上十年,基本讓國人吃飽飯是可以實現的。掃除文盲也可以做到。至於致富農村,卻要看工業化的進程。”

“我倒覺得工業化不難。想不到濟南的工廠竟然有如此規模。”

“你不懂的,那個難度比這個大多了……”龍謙深有憂色。

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5節 七月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37節 起步第7節 破莊七第14節 北京四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2節 陛辭第25節 新生活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1節 這一仗五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3節 立憲之爭第8節 湖北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6節 戰火重燃第5節 要塞五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4節 各方第12節 楊士驤二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19節 王士珍三第13節 大幕拉開第22節 擴軍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1節 北京十一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節 繼位爲誰第34節 沂州二第26節 招商會二第14節 末日一第8節 彼得堡四第7節 蔣繼英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3節 立憲之爭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8節 阻擊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5節 抗洪五第8節 陳家崖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15節 平叛五第6節 比武放對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0節 情報處一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39節 周馥一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3節 龍口第2節 國會二第9節 戰後二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假戲真唱第9節 阻擊二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3節 龍口第4節 上海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13節 平叛三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2節 軍規一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7節 招商會三第25節 計劃第10節 唐紹儀第13節 大幕拉開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7節 政府第4節 方聲遠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4節 陳超第28節 招商會四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
第8節 羅姆內戰役二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5節 七月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37節 起步第7節 破莊七第14節 北京四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2節 陛辭第25節 新生活第29節 文尼察之戰一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11節 這一仗五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3節 立憲之爭第8節 湖北第5節 大衛的使命第6節 戰火重燃第5節 要塞五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4節 同盟會成立第4節 各方第12節 楊士驤二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19節 王士珍三第13節 大幕拉開第22節 擴軍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1章 黑溝臺會戰第一節南滿支隊一第6章 逐鹿中原第一節慈禧之死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21節 北京十一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節 繼位爲誰第34節 沂州二第26節 招商會二第14節 末日一第8節 彼得堡四第7節 蔣繼英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3節 立憲之爭第11節 繁雜的頭緒五第8節 阻擊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5節 抗洪五第8節 陳家崖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3節 德州之戰五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15節 平叛五第6節 比武放對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30節 情報處一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39節 周馥一第5節 北滿十八鎮第3節 龍口第2節 國會二第9節 戰後二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10節 阻擊三第24節 假戲真唱第9節 阻擊二第15節 軍法裁判所第3節 龍口第4節 上海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13節 平叛三第2節 光緒與慈禧第12節 軍規一第24節 寧時俊一第16節 再戰李純五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27節 招商會三第25節 計劃第10節 唐紹儀第13節 大幕拉開第40節 誓師出山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7節 政府第4節 方聲遠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4節 陳超第28節 招商會四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7節 魯山的思考第22節 袁世凱的心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