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招商會三

來過濟南的張謇和第一次來濟南的章士釗都對濟南的市容市貌印象深刻。張謇是感嘆濟南城的變化之大,章士釗則發現了內陸城市也有一個如此乾淨整潔的地方。

他們對住所和晚餐也十分的滿意。全部的客人都被安排在了華源實業的招待所裡。接風晚宴也是在這裡進行的。

一座造型優美的四層洋灰大樓被稱爲招待所,確實有些冤枉了。見慣了西式的樓房,對於這棟頂層有着中式的飛檐斗拱造型,外牆卻塗了淡黃色的油漆的大樓,章士釗是十分的欣賞。外形尚在其次,關鍵是房間的結構和內飾讓他大開眼界,除掉張謇、陸潤庠等四個“德高望重”的傢伙住在據說最爲高級僅供上官視察之用的大房間,其餘人的房間都是一樣的:長長的走廊兩邊都是一模一樣的房間,門是漆成深紅色的木門,上面貼了一張裁成豎條的紅紙,上面用毛筆寫着每位客人的名字,倒不虞走錯屋子了。推開屋門,一間不大的屋子,四白落地,地板鋪了漆成淺白色的木板。入門的地方有一個暗藏的衣櫃,可以將行李安放其間;屋子的中央是一張鋪着雪白牀單的大牀,睡兩個人足足有餘;一張擺放着電氣檯燈的西式寫字檯,檯面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靠窗的地方擺了兩張西式安樂椅,兩把椅子的中間,是一個圓形的漆成深紅色的小茶几,几面上放着一個圓形的玻璃制的菸灰缸、香菸和火柴各一盒,以及一盤洗過的葡萄;背後大理石砌就的窗臺上擺了一盆正在怒放的鮮花,花叫什麼名字,章士釗卻講不上來。別說。就是這盆鮮花,讓乾淨整潔的有些呆板的房間立刻生動起來。最令章士釗驚異的是在每個房間裡竟然隔出了獨立的洗澡間。不是傳統的木桶澡盆,而是西式淋浴!不僅如此,淋浴間還安裝了抽水馬桶,這下方便了。連解手也不需要出門了。

“僅觀此‘招待所’,便可窺知華源實業實力之一二……”坐在安樂椅上,章士釗拿起擺放的香菸端詳一陣,撕開封頭,抽出一支用火柴點着了,“有點意思。想不到土哄哄的濟南城出了個洋氣十足的華源。據說其中有不少洋人供職其中……嗯,洋人是最會享受的,難怪華源將招待所修的如此奢華……嗯,味道不錯……”章士釗噴出一口煙,再次拿起煙盒端詳起來。

敲門聲響起,“哎呀章先生。我又出笑話了。那裡面的抽水馬桶我不會用……”不等章士釗迴應,孔繁瑜一頭汗地跑進來,打斷了正品嚐濟南捲菸廠產品滋味的章士釗。

章士釗的隔壁正好住着那位給蘇浙商團“丟了臉”的孔先生。

“你呀,”章士釗用手指指着老孔點了幾下,來到孔繁瑜的房間爲他“排憂解難”。

“原來是這樣!奇怪了,水是怎麼來的?”孔繁瑜恍然大悟,“你不要笑我。我真沒有見過這東西!洋人的玩意兒就是精巧……”

“孔兄真沒有用過?”章士釗有些奇怪。他印象中的江浙人都軟塌塌的,極愛享受,不比自己的家鄉湖南,最爲吃苦堅韌。這位因亂扔紙屑而被處罰的仁兄既然開着一家廠子,想必是用度奢華的,卻沒想到老兄竟然是第一次見抽水馬桶。

“奇技淫巧,奇技淫巧……”孔繁瑜掩飾着尷尬。

“哈哈哈,”章士釗指着老孔大笑,“你呀,若是排斥奇技淫巧的東西。何必千里迢迢來這裡參加什麼招商會?”說完,章士釗立刻離開了孔繁瑜的房間。

骨子裡是文人而不是政治家的章士釗回到自己的房間裡有一種寫文章的衝動,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堵在自己喉嚨裡想喊出來。坐在書案前擺弄了一陣筆墨紙硯,總算理清了思路。於是鋪開紙張,開始書寫。

他在上海呆了一年多。對於上海林立的租界有着極爲複雜的感情。一方面痛恨洋人借戰勝之機掠奪國土,建立國中之國。另一方面又感嘆洋人的治理之能。無論是法租界還是英美合併的公共租界,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有秩序,且不說其法律的嚴謹開明,最明顯的表現是街道整潔乾淨。一出租界,立馬就是亂哄哄髒兮兮的情景。難道中國人真的如洋人所說的天生喜歡髒亂差?章士釗根本不信。這回到了濟南,無論是火車站前的管理,還是他走馬觀花所見的市容,抑或着有着中華外觀西洋內飾的華源集團招待所,無不具備上海洋場的優點。這可沒有洋人的影子,全是國人所爲。足以證明中國人並非喜歡髒亂差,並且有足夠的能力治理好我們的城市。

濟南可是滿清治下,不是洋人管理的地方。這樣寫是不是爲滿清張目?章士釗寫了兩頁紙,停下筆來,皺眉思考着這個問題。濟南官府與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嗎?他寫不下去了。

跟章士釗有大致相同感覺的還有張謇。此刻,他正對來他屋子聊天的陸閏庠說,“觀此驛館,足見華源實業之偉大。我早就說過,實業不能只盯着孔方兄,要着眼於社會的改造……原先自認大生紗廠做到不錯,看來天外有天!咱們這一遭算是走對了。”

陸閏庠手裡拿着一份《招商會議程》,本來想與張謇聊一聊生意上的事,但張謇的目光卻在生意之外。

張謇在南通的一系列做法——修學校、建養老院,大辦社會公益,得到了極大的好評。但陸閏庠並不贊成。辦實業就是掙錢,你不是官府,何必操心官府的事?那樣做是會得到官府的支持,但樣樣都需要前,你的大生紗廠有多少利潤可以支持?

“季直兄,人家這份《議程》編的好!真是方便實用!哪天去哪裡、幹什麼一目瞭然,連誰住在幾層哪一號房都一清二楚!以小觀大,華源真是可畏!”

“那是自然……”張謇正要說一番宏論,外面有人喊陸閏庠的號。陸閏庠立即跳起來,“是純儒來了!純儒!純儒!我在這裡!”

來的是許文夫。

陸閏庠顧不上與老友寒暄,先將張謇與許文夫紹介一番。許文夫對張謇這位南通才子是久仰了,稱讚張謇是江蘇士子的驕傲,容乃公張謇很是受用。

“季直先生。明日去參觀商品博覽,地點就在鄙校。可否抽空爲師生們做一演講?鄙校的師生對於季直先生可是久仰了。”許文夫乘機邀請。

“張某乃一商賈,豈敢班門弄斧?”張謇紅光滿面。

“季直先生自謙了!誰不知道季直先生是恩科狀元?要說從商,也是真正的儒商!聞聽季直先生在家鄉大興福利,立志改造社會,許某不勝仰慕!這次招商會要開十餘天。時間有的是。許某已答應鄙校師生,要請季直先生爲他們講一講。鄙校師生對於朝廷新政頗爲關切,對於季直先生提倡的君主立憲更是關心,不瞞季直先生,許某久在西洋,對於實行君主立憲是十分贊成的!季直先生可不能不給許某這個面子!”許文夫並不在意剛認識。立即對張謇發出了邀請。

鼓吹君主立憲是張謇樂於做的,遇到一個同道中人,張謇立即來了興致,“既然如此,張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呵呵。”

“多謝季直先生了。”許文夫深深一揖。

“純儒兄,你也不問問令公子的情況,甫一見面。就大談什麼新政立憲,看來純儒兄也對政治感起興趣了。”陸閏庠笑道。

“犬子在陸兄手下做事,又有何擔心的?哈哈。內子聽說陸兄親來濟南,還想設家宴請陸兄一回。我看這頓飯是少不了的。不若就定在後天晚上如何?季直先生是一定要賞光的。我知道明晚白藩臺要宴請蘇浙遠道而來的貴客,說不定楊撫臺和龍軍門也要出席,許某隻好推一推放在後天了。哈哈。”

“是嗎?楊大人和龍提督都要出席嗎?”張謇來了興趣,“聞說山東實業的崛起多因龍謙提督之功,可是真的?”

“這倒不假,”不由得想起了女兒許思,許文夫不禁心生怨憤。但他是君子,不忍廢龍謙之功,“此人雖在軍旅,對於實業一途,確有過人之道。”

“唔。令愛可曾找到婆家了?這頓喜酒,你可不能少了我的。”陸閏庠想起了許文夫那個聰明美麗的女兒。

“小思尚未出閨……到時候自然會請陸兄來喝杯喜酒……”許文夫的神色黯淡下來。

次日早上,陸閏庠提及的許思正與同學們在展覽廳做最後的準備。

在濟南找一間數千平米的大廳做招商會的主展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方聲遠和周學熙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地方合適,那就是山東大學堂業已落成的大禮堂。

對於舉辦招商會,許文夫本就極爲贊成。於是,將禮堂布置爲展廳就成爲學堂之事了。師生們被動員起來,按照華源實業的要求,在華源技術研究院工程師的指導下,用三天的時間,將空蕩蕩的禮堂改成了迷宮般的展廳。

現在,大禮堂裡用木板隔成十幾個大小不等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擺放了不同種類的商品實物,大到製作精美的馬車,小到女子閨房所用的圓鏡,林林總總不下百種。從前天起,展品便被陸續送來,相關的展示牌和商品介紹都放在了應該的位置並且經過了反覆覈對。燈光也最後做了檢查,當昨晚將全部的燈光打開,參與其事的師生們有一種身處夢境般的感覺。

“想不到咱山東有如此神奇的物產……”這是師生們共同的感受。

現在,許思再次站在了展廳裡,沿着展臺緩慢地走着。自信函事件後,她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壓力。

壓力來自於父親,也來自於母親。父親對於她的盤問讓她感受到了他的疑心和擔憂,母親事後與她的長談則讓她意識到她確實有些出格了。即使在風氣漸開的當今,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孩子和一位已經娶妻的男子間的通信還是很嚴重的事情。

在母親點透了其中的危險時,她才感到了危險。

他沒有再回信,而她也沒有再去信。讓她鬆了口氣的同時。她又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寂寞。

她還是忍不住關注着那個人。父親案頭的《第五鎮通訊》上常有他的消息:他去視察部隊了,他去武備學堂授課了,他去某地的巡防營檢閱演習了,他與德國駐軍指揮官在萊州會商了……父親說的沒錯,他是一個辦大事的人。忙碌異常,哪裡會顧及一個小女子?

想到他可能早已忘記了自己,許思心頭莫名其妙地心痛。這種感覺,她從未有過。母親說,很快,蘇州老家會有一個人來相親。她頓時生了氣,你們不要讓他來,不要管我的事。他來了,我也不會見。

難道自己的終身就必須讓父親來做主?

與父母鬧着彆扭,許思還是參加了招商會的籌備。父親並未阻止。她被編在了資料組,負責招貼畫的繪製。有介紹產品的,也有表示對客商的歡迎的。學堂充分考慮了她的特長。現在,貼在展廳的二十幾張手繪的招貼畫裡有六張出自她的手。

“水墨畫裡,又憶江南……”心頭飄過那首委婉的旋律,許思聽到了場外的鑼鼓響起,說明蘇浙的客人已經到場了。在展廳的外面,佈置了一個歡迎會場。據說今日會有不少的高官來,他會不會來?如果見了面,自己該不該與他打招呼?他真的忘記了曾與他通了數封書信的女孩子嗎?

今日她依舊是一身男裝。

她忍住出去觀看的慾望,留在了空蕩蕩的展廳裡。同學們都跑出去觀看了,她沒去。直到小半個時辰後震耳鞭炮聲響起,幾位身穿官服的官員打頭涌進展廳,許思才前行幾步,朝人羣望去,卻沒有發現身穿軍裝的人。

張謇在山東布政使白瑞庭、濟南知府丁謂濟及華源、中興主事人的陪同下進入了燈光明亮的展廳,立即被琳琅滿目的商品所吸引。

“喔。真是令張某大開眼界呀……”迎面是華源車輛廠的產品,四輪、兩輪的各式馬車總計八輛樣品就擺在面前。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看華源紡織廠的產品,但造型各異的馬車還是吸引了他。

“鄉下目前還不適用。但城市確實是交通的利器。除掉膠皮輪胎,其餘的零件都是華源自制了。輪胎方面,已經向美國買得了相關的技術。在今年年底,華源的第一個橡膠製品廠就在青州建立了。”周學熙介紹道。

“真是不錯。我看不次於外國的產品。”張謇連連點頭。

“事實上這些東西已經銷往江浙了,或許季直先生已經用過也未可知。”方聲遠微笑道,“季直先生,您認爲若是我們合資在上海或者南京建一家總成廠,把零件運至彼處完成總裝如何?畢竟整車運輸過於費事了。”

“啊,好主意。”張謇注意到了車子上掛着的價目牌,“我認爲不算貴,比進口的便宜三成還多。江浙的士紳們黨會趨之若鶩吧。”他心裡一動,注意到了方聲遠的提議,這是個掙錢的買賣,坐馬車可比坐轎子舒坦,“如果我在南通買地建廠,買你們的零件來組裝,可以嗎?”

“當然可以。”方聲遠看了眼周學熙,“求之不得呢。這樣是兩利吧?哈哈。”

“緝之兄,那咱們下來好好談談?”

“正有此意。”周學熙微笑道,“季直兄這邊走,這兒是中興製藥的展臺。”

“喔,想不到華源集團竟然可以生產如此多的西藥了!”看着一排排擺放在玻璃櫃臺前的西藥,張謇很是驚訝。

“這卻是中興集團的產品。”周學熙笑着解釋,“西藥比起中藥,自有其神奇之處,現在至少在華源、中興的職員中,對西藥不排斥了。”

“不簡單,真是不簡單。”

展臺一路看過去,張謇越來越震驚于山東產品線之豐富了。

在另一邊,陸閏庠驚訝于山東實業所產的各種傢俱。

“張大人,”陸閏庠對張蓮芬說,“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傢俱竟然可以做成這樣!”

習慣了多少年不變。無論是衣櫃、牀鋪、桌椅,甚至閨房內的梳妝檯,皆有程式。但眼前擺放的顏色鮮豔、式樣新奇的幾十件傢俱卻顛覆了他的認知。好幾件傢俱還是在看了介紹後才知道用途的。

“陸先生昨晚住在華源招待所,感覺如何?那些傢俱,都是我們生產的。”其實。傢俱廠隸屬華源集團,但在江浙客商面前,張蓮芬認爲華源、中興本屬一家。

“不錯,不錯。想不到傢俱竟然可以漆成這種顏色。”陸閏庠指着一件上下兩層的牀鋪說。

那是件粉紅色的兒童牀,是傢俱廠的新品,尚未推向市場。“這是給孩子們做的,又漂亮,又省地方,是不是?”

“不錯,不錯!若是方便,真想帶一件回去。”陸閏庠想到自己的兩個孫兒在這張牀鋪上休憩的情景。心癢起來。

“哈哈,完全可以。這種傢俱是可以拆裝的,運回去再組裝,至爲方便。”

“好,便拜託張大人了。”陸閏庠點頭道。

“噗”地一聲響,隨即冒出一股白煙,章士釗明白那是照相機的閃光。有些鄙夷地看了眼受驚的孔繁瑜,心裡暗罵一句土包子。而孔繁瑜則癡迷地流連於華源紡織的展臺不肯離去,紗布的價目表讓他吃驚,因爲這個價格足足低了他一成有餘。

“喔,這位先生,”孔繁瑜忍不住去問站在櫃檯前充作解說員的華源職員,他們都穿同樣的服裝,很好辨認。

“先生有何疑問?”

“這個價格可以給我嗎?”孔繁瑜有些懷疑價目的真實性了。

“哦,當然。這是零售價。若是批發,要比這個低。”

“爲什麼會這樣?難道你們的棉花價格低嗎?”

職員注意到了周總裁陪着的張謇就站在不遠處。“不,皮棉很多采購自江南,山東的產量還低。”

“緝之,”張謇也注意到了,“貴公司給工人的工資開多少?”他因有着深厚的官場背景。光是在南通就圈下了十萬畝良田,專門建了棉花種植基地,不相信自己的成本會比華源低。

“這個比較複雜。”周學熙沉吟道,“就我看來,華源和中興兩公司對於薪水這一塊不低了,初進工廠者,不少於三塊銀洋,公司還管飯並提供住宿,若是最高級的工程師和技工,都快趕上我這個總裁的薪水了。哈哈。”周學熙開心地笑着,他明白華源和中興成本的秘密,管理出成本,效率出成本,質量出成本已經不是空言,自己辦實業也不是三五年了,只有在華源,才初窺管理之秘密,但這卻是華源縱橫商界的至寶,絕不會輕易泄露於人。

張謇搖搖頭,心裡根本不信。他的大生紗廠也算國內著名了,最近由於主業外的開支日多,還準備降薪呢,“喔,貴公司的成衣真是新潮呢,這些衣服,怕是隻有給洋人穿吧?啊啊,緝之兄用真人試衣,真是別開生面呀。”張謇避開了剛纔的話題,目光落在成衣展臺上,那裡站了十幾個“模特”,當然都是年輕的男子,身上穿着彼此不同的衣衫,除掉兩個傳統的長衫外,其餘的都是洋裝。

“哪裡,季直先生沒有見我公司職員的穿着嗎?衣服無所謂洋裝漢裝抑或旗裝,誰穿算誰的。像這件,”周學熙指着一個身材挺拔的“模特”,“這身衣服就脫胎於第五鎮的軍裝,略做改動而已。鄙以爲,公司文職,包括學堂的教師,官府的文吏,都非常適合。它完全是我們自己的發明,洋人可沒有這樣的衣服。”

“官府的吏員怕是不能穿,畢竟有朝廷的臉面。但是公司的職員穿了,確實很精神。就是……”說話的是白瑞庭,他將後半截話嚥了回去,越來越發現,腦後拖一根豬尾巴一樣的辮子實在是難看之極,難怪龍謙手下的官兵全部剪掉了辮子!這點已經引起了楊撫臺的注意,會不會引起朝廷的干涉?剪辯易服可不是小事,那些在海外鬧的很兇的革命黨不就在叫嚷着剪辯易服,恢復我煌煌漢裝嗎?

許思看到父親陪着一羣人走過來,其中有她認識的陸閏庠,趕緊躲開了。若是陸閏庠認出自己,自己真就不能再在學堂唸書了。。)

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24節 風箏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23節 縱論一第12節 蔡元培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6節 破莊六第14節 末日一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23節 春節前一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0節 範德平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4節 末日一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3節 走向戰爭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8節 交底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7節 武昌二第7節 太原第8節 膠縣之敗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4節 方聲遠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6節 軍餉第16節 逆襲一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22節 擴軍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35節 大勢四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2節 條件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2節 平叛二第4節 破莊四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38節 大勢七第24節 風箏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9節 秘子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6節 就職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節 蒙山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3節 春節二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9節 沈旦堡一第24節 春節前二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6節 武昌一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2節 平叛二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38節 山東提督第10節 回國第27節 風波二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4節 陸軍整編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17節 股份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34節 大勢三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2節 美國特使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9節 秘子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
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15節 波士頓協定第24節 風箏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5章 戰後第一節軍事觀察員的結論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23節 縱論一第12節 蔡元培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6節 破莊六第14節 末日一第19節 德州之戰一第23節 春節前一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20節 範德平第7節 羅姆內戰役一第14節 末日一第25節 紛亂的局勢二第2節 軍歌嘹亮二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8節 神槍隊的成立第3節 走向戰爭第30節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8節 交底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7節 武昌二第7節 太原第8節 膠縣之敗第13節 危機與變局五第4節 方聲遠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6節 軍餉第16節 逆襲一第2章 第一節陳嫺第30節 龍謙與秋瑾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6章 出巡第一節濟南第23節 沂州遇伏三第22節 擴軍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3章 風雲變幻第一節抗洪一第11節 插曲和演變第35節 大勢四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2節 條件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12節 平叛二第4節 破莊四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38節 大勢七第24節 風箏第9節 不可能的重逢一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9節 秘子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6節 就職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20節 整編前後十第3節 蒙山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23節 波東戰役四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3節 春節二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8節 彰德秋操四第16節 推廣村民自治的深意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9節 沈旦堡一第24節 春節前二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6節 武昌一第13節 軍法監督處第12節 平叛二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4節 聖旨到山東二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39節 練兵後的首戰第38節 山東提督第10節 回國第27節 風波二第12節 再戰李純一第4節 陸軍整編第31節 文尼察之戰三第17節 股份第1章 滿清新政第一節內幕第34節 大勢三第10節 危機與變局二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20節 初遇義和團三第2節 美國特使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9節 秘子第4節 失敗的偷襲二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