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軍規一

對於已決定徹底融入這支響馬武裝,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闖出一片天空的龍謙來說,曹錕進剿蒙山是機遇而不是危機。這個機遇被他很好地把握了,他手下的力量不僅沒有減弱而且有所增強。但選擇一個棲身之所卻費了一番腦筋。權衡利弊後龍謙冒險將隊伍帶回了蒙山,希望官軍按照他所知道的那樣,掉頭去對付勃然興起的義和團而放過他這個毛毛蟲。這個計劃被完美實現了,龍謙回山後就直覺官軍不會再來了,當然前提是他不再騷擾地方。

龍謙的計劃是乘着有限的時間抓緊將兵練好,要練出一支超越袁世凱武衛右軍的精兵來,這是他所有計劃的起點。對於突圍而走的大隊,龍謙根本不去想,第一,他們十有八九會被官軍剿滅。即使僥倖逃出生天,以孫德旺的性格,也不敢再回蒙山了。在孫氏兄弟手下混了大半年,龍謙對孫氏兄弟骨子裡是什麼玩意已經完全掌握。

但意外地,大隊的殘餘人馬竟然逃回了山,而且有一個有份量人物帶隊。這就給龍謙帶來了挑戰。好在周毅這個資歷比他深的前隊官是身負重傷回來了,欠了他的大情,暫時沒有與他爭奪山寨之主的能力。所以龍謙急着要完成整編,將部隊徹底控制在手裡。龍謙曾設想,在他拿出整編方案後周毅不同意怎麼辦?他根本沒有去想着用武力火併周毅部,雖然他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但後果是得不償失。龍謙深知,一支部隊的成長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幼年時期不能給心靈留下難以彌合的創傷,一但形成創傷,糾正起來就會很麻煩,總會在某種時候以自己不願看到的形式爆發出來,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傷害。

但周毅竟然沒有表示異議!這令龍謙大爲興奮。整編總體上進行的比較順利。最大的特點是原來比較完整的八隊和六隊徹底被打散了,人馬混編進新成立的四個連隊中,“山頭”暫時是消失了。不過除掉興高采烈的八隊,其餘幾個隊的少數人還是有被八隊吃掉的感覺,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有意見也說不出來。更因爲整編是在“光明”的情形下進行的,那些有意見的人暫時也說不出來。龍謙有信心將那些人的不滿逐漸打消掉。

當然,龍謙整編方案是動了腦筋的,比如任命馮侖爲連長而不是葉延冰。隨即他被聽到消息,說馮侖對自己被任命爲三連長確實沒想到。因爲他覺着葉延冰自突圍以來,與龍謙的關係要比自己近的多。沒想到葉延冰到魯山手下當了排長,而自己卻被任命爲三連的連長。想到葉延冰一定很沮喪,馮侖很是得意。

葉延冰當然沮喪,龍謙也當然會做葉延冰的工作。這不,魯山的一連發生了攜槍叛逃事件,藉此,龍謙撤銷了魯山,換上了葉延冰。魯山是自己的老部下了,龍謙有無數的方法讓魯山消停,而且,龍謙相信,一旦部隊練成,會迅速擴大,有的是位子安排魯山。

但攜槍叛逃對於蒙山寨的舊人來說或許不是個事,龍謙越想越覺得問題太大了。從自己掌控這支殘兵,龍謙自認做到了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從理論上說,軍心是穩定的。但爲什麼有人會對前途失去信心?爲什麼有人吃不了苦?沒肉吃,沒酒喝,沒女人玩是不是真的不行?龍謙當然不相信。槍斃逃兵雖然可以鎮住一時,但並不能真正讓士兵歸心。

最好的結果是讓部隊樹立自己的軍魂,讓各級官佐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升官發財是最容易見效的,當部隊勝仗連勝仗,地盤會大起來,人馬會多起來,裝備會改善,軍心自然穩當。但真的打出旗號反清?龍謙立即在心裡否定了。雖然滿清政權早已在他心中死掉了,可是將自己明確地置於朝廷的對立面,他曉得那不過是痛快一時。他可沒有把握像洪楊一樣席捲江南,成立一個與滿清對立的政府最終取代滿清。何況,現在的中國,西方的、東方的強國已經將自己的勢力和利益深深地楔入了,有把握挑戰整個列強,還是像滿清一樣簽署一系列賣國條約列強的支持?這些念頭一閃而過便被他否決了,最爲關鍵的是,中國這個曾經的老大帝國已經虛弱到了極點,人家已經完成或正在蓬勃進行着工業革命,中國的洋務運動不過是買設備買技術甚至連原材料都買。發動一場推翻現政權的武裝暴動,消耗的是這個國家已經殘存無幾的實力,死上幾千萬無辜的百姓,將無數的城鎮鄉村打成廢墟,得到這個國家,自己又能做什麼?過去讀史書,最反感的就是以高尚的名義去滿足自己的私慾,和那些令他深惡痛絕的獨裁者並列,簡直是在侮辱自己!

那就必須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那就不能隨心所欲地行事,必須把握歷史給予的所有機會,在歷史的夾縫中走出一條新路來,前提是保存和培育國家的元氣,而不是損傷她。

這就註定對於自己掌握的這支部隊的教育不能着急,不能好高騖遠。但是,攜槍叛逃事件的發生,令龍謙認定,必須在抓緊軍事訓練的同時輔之以其他的東西了。

龍謙苦苦思索,夜不能寐,擡頭仰望天空,星河依舊浩瀚無垠。

還是有人理解龍謙的心事的。王明遠在次日早操後對龍謙說,“不必爲那倆球攮的在意,哪裡沒有沒種的貨?”

“我不這樣想﹍﹍”取了自己黑瓷碗準備用早餐的龍謙沉思着。

“大家都說殺的對!像他們那樣沒卵蛋的東西只是少數,我敢保證以後不會再有了。大家練兵正帶勁,經過十幾日的操練,別說,你教的辦法真他孃的管用!我們還盼着你傳授新招呢。”

“我可不敢保證。不過你說的對,練兵不能耽擱,但軍規要改一改了。”

現在開戰大規模的練兵正當其時。之前縱橫沂州府的蒙山寨被官軍摧毀,活下來的都是百戰餘生,那些對爲匪生涯已感厭倦的人早已逃之夭夭,留下的都希望有強悍的武技在以後的歲月中保命,大家幾乎都不反對練兵。八隊的人自不必說,他們已經嚐到了龍謙練兵的甜頭,就是三隊和其他隊回山的殘兵們也信服了龍謙練兵的本事。這次對戰新軍精銳,八隊連番血戰,戰果驚人,但傷亡在全寨是最小的,至今仍保持着完整的建制,這足以證明一切了。而且,經過二十餘日認真而枯燥的跑操和隊列訓練,部隊的紀律和精神狀態有了明顯的變化,連長排長班長們本來都是龍謙精選的骨幹,他們最先嚐到了甜頭,那就是兵好帶了!當然,他們不知道,隊列訓練本就是近代化軍隊將平民改造爲令行禁止的軍人最好的手段,而蒙山寨現有的兵員,儘管是土匪,畢竟比平民更容易接受軍事化訓練。龍謙將絕對領先當世的訓練方法施展出來,蒙山軍當然面貌一新。

但是,還是發生了攜槍叛逃之事。所以,龍謙決定更改軍規。

還是老辦法,拿出的新軍規先和他任命的連、排、班長以上軍官們商議了一番,當然也包括仍在養傷的周毅。

之前在八隊是不能專設軍規的,那樣形同造反。

蒙山寨自有軍規,共十三禁三十五斬,大概是改編自古老的十七禁五十四斬。花樣繁多,極爲殘酷。除掉最常見的打軍棍抽皮鞭,還包括剁指,插箭遊行,割鼻等摧殘人體的酷刑。僅死刑一項,就有好幾種死法。而且,條款嚴重不切實際,平時頂撞上官也要被砍頭,這顯然難以徹底執行。封建軍隊(土匪的封建性更強)總是用嚴刑峻法來維持紀律,維持對頭領的尊敬,但實際上紀律卻最爲鬆弛。

在龍謙看來,法禁愈多,愈難執行。山寨的實際情況是除掉經常將犯事的嘍嘍拖出去打軍棍抽皮鞭外,真正處以死刑的極少。在他上山的小一年時間裡只遇到兩例,還有些不公道,全看當家的心情。所以龍謙率隊回山,宣佈四條紀律,極爲簡易,不過是個過渡,當是也是聲明瞭的。

這次龍謙潛心制訂軍規,就是要簡便易行,但執行起來不能講情面。

龍謙拿出的軍規大體是兩部分,紀律的內容和違反紀律所受的懲罰。

先說懲罰,一共有兩大類,死刑和懲罰,包括槍決和砍頭,廢除了其餘極不人道的刑罰,懲罰性軍規有三種,關禁閉,罰苦役和加練。

龍謙宣佈的軍紀共有十一條:分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殺頭律:

一、臨陣不執行軍令,脫逃者,槍斃;

二、攜槍叛逃者,槍斃;

三、殺害平民,淫辱良家婦女者,槍斃!

八項處罰令:

一、一切行動聽指揮,下級服從上級;

二、軍中嚴禁私鬥;

三、不準搶劫百姓財物,欺凌百姓;

四、不準調戲婦女;

五、不準虐殺俘虜;

六、嚴禁吸食鴉片;

七、不準賭博、飲酒、嫖妓;

八、作戰繳獲根據戰功統一分配,嚴禁私留戰利品。

三條殺頭律沒啥好解釋的,大家也無不同意見。與八條處罰令相配套的還有幾十條細則解釋,對違反某條軍令做了儘可能細的規定。比如軍中禁賭,若有違反,處理將分幾種情況:長官與士兵同賭者,不罰士兵,只罰參賭中官職最高之長官,但獨資全部沒收充公。長官將面臨軍棍二十的處分,行刑者一律爲內衛隊成員。若全部爲士兵,每人將領十軍棍。凡受處分者,全部記入檔案,如重犯同類錯誤,加倍處罰,直至槍決。

細則還明確規定,違反軍法的最嚴厲處罰爲槍決。廢除了其他死刑。也不連累家人。除卻槍決,處罰只有四種:加練、關禁閉、罰苦役與打軍棍。其餘的諸如抽皮鞭,割鼻等肉刑都廢止了。細則中對四種處罰的內容方式都做了儘可能細的解釋,比如下級服從上級,分若干種情況,戰場上不聽命令者,最重可執行現場槍決。平時一般不執行死刑,處以罰苦役、關禁閉和增加訓練量。軍規的懲罰性細則很細,比如罰苦役,只能是做公益性的工作,比如清掃廁所,到廚房幫工等,但不能爲官長私用。

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8節 北洋第2節 疑惑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節 破莊三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5節 膠州灣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6節 抗洪六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8節 這一仗二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7節 兗州行一第16節 北京六第22節 義軍第11節 回國二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6節 嶧縣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5節 黃興入粵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節 春節一第4節 春節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10節 戰後三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32節 變化八第12節 中樞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節 美國特使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4節 萊州第32節 沂州一第4節 上海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15節 演習第13節 俄國戰略第8節 天津二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5節 洹上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5節 抗洪五第7節 新軍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節 袁克定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2節 喀山一第40節 考察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7節 末日四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5節 膠州灣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5節 洹上第33節 大勢二第9節 實力對比第8節 膠縣之敗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31節 展望第5節 事與願違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18節 十月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
第9章 俄國內戰第一節焦點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8節 北洋第2節 疑惑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1節 楊士驤一第22節 軍旗與軍歌第3節 破莊三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5節 膠州灣第13節 俄國戰略第3節 軍歌嘹亮三第6節 抗洪六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8節 這一仗二第14節 王月蟬與鄭嬋第7節 兗州行一第16節 北京六第22節 義軍第11節 回國二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6節 嶧縣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5節 黃興入粵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30節 張前村談判二第2節 春節一第4節 春節三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10節 戰後三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4節 西沽之戰三第32節 變化八第12節 中樞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18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三第33節 洪粵誠二第2節 美國特使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14節 整編前後四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4節 萊州第32節 沂州一第4節 上海第12節 整編前後二第15節 演習第13節 俄國戰略第8節 天津二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5節 洹上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5節 抗洪五第7節 新軍第5章 兩廣風雲第一節楊士驤進京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2章 小人物第一節鄭嬋第2節 袁克定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2節 喀山一第40節 考察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7節 末日四第19節 整編前後九第5節 膠州灣第24節 德州之戰六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5節 洹上第33節 大勢二第9節 實力對比第8節 膠縣之敗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21節 波東戰役二第27節 龍謙與周馥第31節 展望第5節 事與願違第4節 李純的進剿三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21節 分地和濟貧第10節 北洋六鎮成立始末第18節 十月第26節 俘虜們三第17節 再戰李純六第5章 欣欣向榮的山東第一節軍歌嘹亮一第3章 困難的抉擇第一節日本的要求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36節 初會陳超四第2節 陳超的思考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