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阻擊

頭領們連夜議事後,決定由四當家周花男帶二、四兩隊在樓子一帶構築工事進行抗擊。同時,由孫德明帶輔兵在相隔不到二里遠的天門構築第二道阻擊線。但龍謙沒有聽到全軍突圍的消息。

早飯後二、四兩個步隊便在光明寺前的廣場集合,大頭領孫德旺親自給二、四兩隊出征的弟兄們訓過話,算是鼓舞了士氣,便由周花南帶隊出發了。

半個時辰後,輔兵們亂糟糟地集合,帶着工具,跟着騎着馬的孫德明去了天門。

龍謙的八隊暫時沒有任務,仍處於休整中。張家寨一戰,八隊戰死十七人,傷二十七人。傷員回山後又死掉四個。現在八隊的能戰之兵不到一百人了。但武器狀況得到了改善,因爲繳獲的緣故,八隊現在擁有各色長槍七十六支,平均每支槍擁有子彈四十五發。戰事既起,山寨對於繳獲的子彈也就不收回了。

考慮到自己的八隊肯定會投入到下面的防禦戰中,龍謙將八隊集中於咄咄寨南的山地,講解演練阻擊戰的要領,親自挖了一個單兵防炮洞給兵士們示範。考慮到八隊的官兵們幾乎沒有人領教過火炮的威力,龍謙將舊棉襖的棉花扯出來,搓成耳塞,以防在炮彈爆炸的震耳巨響中驚慌失措,失去秩序。一些小的竅門,比如在敵人大炮轟擊時一定要張開嘴以減輕耳膜的壓力等,都耐心地教給了士兵們。

天門和樓子的地形雖然險峻,但多是岩石,全部挖掘防炮洞是不現實的。龍謙考慮自己的步隊一但被拉上去,決定採取“兵力前輕後重,火力前重後輕”的戰術原則,前沿儘可能地少擺兵,將預備隊放在後面,但一定要迅速達成有力的反擊。所以步槍全部配備給槍法好,意志堅定的士兵。而且反覆強調反擊的要領,強調在反擊時白刃戰的重要性。反正,想到的都說了。至於那些銀兩和花票,龍謙全部收起來了,這個時候,誰都不準去妓寨尋歡,銀子嘛,等戰事結束再做分配。

張家寨之戰八隊繳獲了十幾枚手擲炸彈,龍謙決定親自使用這些手榴彈,以期發揮最大的效用。

龍謙的演練進行了一個上午,然後將八隊帶回了營房。龍謙注意到他的兵士們情緒穩定,午飯時甚至有說有笑的。張家寨之戰更加鞏固了龍謙在隊裡的威信,小隊長們和什長們徹底信賴自己的隊長了。

龍謙午飯後沒有休息,到光明寺看望自己隊裡的傷兵。在那裡聽到西北方向傳來激烈的槍聲,標誌着樓子阻擊戰已正式打響了。看過傷號的龍謙立即帶着護兵江雲匆匆趕回咄咄寨,半路上便聽到一聲沉悶的巨響,將江雲嚇的大叫了一聲,抱着腦袋蹲在了地上。

“是大炮。”龍謙凝神細聽,“沒事,離這兒遠着呢。他們在轟擊樓子。”

“我的媽呀,這麼大聲音啊。”江雲被龍謙拽起來,仍心有餘悸。

“聲音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殺傷力。”龍謙凝望着樓子方向,開始爲周花南二、四兩隊擔心了。

半下午的時候,龍謙被召至光明寺老營,得知樓子一線陣地已被攻破,四隊隊長陣亡,二、四兩個步隊在官軍大炮的猛轟下徹底潰散,在天門督修工事的孫德明帶七隊拼死反擊,將殺入樓子陣地的官軍趕下山,但隨後再次屈服於熾烈的炮火。無奈之下,孫德明與周花南已放棄樓子殘破的陣地,退守天門了。

太陽早早落山了,官軍在佔領樓子一線陣地後也停下了腳步。因爲火力佔據絕對優勢,官軍不會打夜戰了。

有兩個步隊固守的樓子陣地不過堅持了一個半時辰而已。

因爲孫德明在開戰時趕到了樓子陣地,對官軍的火炮威力親眼目睹,有他作證,孫德旺沒有責怪周花南的敗退,而是召集隊長們商議陡然緊張起來的形勢。

“天門之險甚於樓子,官軍大炮不易移動,他們必須一路仰攻。只要我們不怕死,官軍攻不破天門天險。”劉豫才大聲道。

議事歷來在光明寺正殿,蠟燭尚未點燃,殿中的光線很不好,龍謙站在門邊望着坐在主位上的大頭領,感覺到一天之內孫德旺似乎蒼老了許多。

“不要臉的狗東西,有本事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場!”孫德明腦袋上包着白布,大概頭部受了點傷。

“不要說那些沒用的,有個屁用!”孫德旺的聲音陰沉沉的,“老三,你覺得如果官軍拖上大炮來,我們還能支持多久?”

“必須毀掉那些大炮,我今晚帶人殺過去!”孫德明恨恨地說。不久前樓子陣地那山崩地裂般的爆炸景象彷彿還在眼前,一炮打來,好幾個兄弟頓時屍骨無存。

“今晚官軍一定有防備。”劉豫才沉吟道,“偷襲怕是不易。”

“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孫德明下了決心,“我帶五隊三更出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孫德旺沒有反對,燭光映照下,臉色陰晴不定。他沒有說出自己的想法,心裡已經後悔的要死,早一些撤出蒙山就好了,八百里沂蒙,空間大的很,手上有幾千兵,到那裡不行?現在被官軍盯上,要撤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也好,老三你注意安全,不行的話就撤回來,不要硬拼。留着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孫德旺叮囑了一句。

此刻酉時已過,幾個頭領計議已定,各自散了。孫德旺留下了胞弟孫德明,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既然官軍雲集西路,硬拼只有一個結果,將多年積攢的家底子打光,我們積攢這點本錢不易,乾脆撤吧,從東路突出去,然後向費縣轉移,避開官軍的銳氣,等他們撤走後看情況再回來。

孫德明在其他幾個人面前硬氣十足,但張家寨和樓子兩仗已將他的狂傲打光了,對這夥精銳官軍的戰鬥力再也不敢低估,如果毀不掉大炮的威脅,天門失守是早晚的事,兄長的決定在他看來是對頭的,於是道,“這樣好,我看將老二的人安排在天門,我們即使撤,也要有人斷後啊。”

“所以你今晚提出夜襲是對的,別給老二他們留下咱們兄弟保存實力讓他們與官軍拼命的感覺。但是要多留個心眼,槍子炮子可不長眼睛。我會讓農孟夫做撤離的準備。你去吧。”

先不說孫德明集合第五隊準備夜襲佔領樓子的官軍,孫德旺立即派他衛隊隊長邱志成找來了農孟夫。

“老五,這回恐怕我們要避一避風頭了,先不要聲張,我將邱志成交給你使喚,趕緊做準備。只帶要緊的東西,其他的嘛,能分給下面就分,不能分的就燒掉。絕不給官軍留下。注意不要傳出風聲,人心一散,事情就麻煩了。”孫德明交代道。

邱志成的騎兵衛隊有百十人,都是孫德旺最心腹的人,裝備好,槍法精,是蒙山寨這支私人響馬隊伍中的私人武裝。這也是中國數千年封建制度下軍隊的特徵,爲將者總喜歡養蓄絕對忠於自己的私兵。

這邊開始秘密做撤離山寨的準備,那邊孫德明集合了開展以來尚未使用的第五隊,對佔領樓子一線陣地的官軍進行偷襲。孫德明的目的是毀掉官軍對山寨造成巨大威脅的大炮,所以蒐集了山寨所有的火藥交給了五隊。第五隊一直待機到子夜時分,才從老營出發經天門向樓子摸去。天門往下的路上在白天已經落了炮彈,燃燒過後的樹木依然散發着焦糊的氣味,增加了兵士們的緊張情緒。白日激戰的情景已經傳遍全山,二、四兩個步隊傷亡慘重仍未守住樓子讓第五隊的兵士們對今晚的襲擊增添了擔憂。

山道彎曲,上百人擠在山道上,不知誰過於緊張,步槍磕在山岩上竟然走了火,寂靜的深夜裡槍聲傳出很遠。押後的孫德明大罵,“誰走火?老子砍了他!”此時距樓子已經不足二百步,還要經過一個大轉彎,但是來自轉彎處的山坡上的槍聲壓住了孫德明的怒罵。隊伍裡立即有人中彈,發出尖銳的慘叫,前面的土匪們立即爬伏在山道上,有人開始盲目還擊。

不算精心準備的偷襲就這樣草草泡了湯。

在那道拐彎處是官軍設置的一個警戒哨,原本只是起到一個爲主陣地警戒爭取時間的崗哨,兩支快槍便將一個百十人的步隊壓制在山道上動彈不得。

孫德明見偷襲已經失敗,加上剛纔其兄撤出蒙山的決定,戰意早泄,見偷襲不成,乾脆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第五隊丟下三具屍體,慌張張退回了天門。

至此,蒙山寨的土匪與武衛右軍的較量已經分出了勝負,幾千烏合之衆對付早已腐化的毫無戰力的綠營兵還可以一戰,但對上經過小站數年操練裝備了近代化武器的朝廷新軍絕非敵手。比如今晚的偷襲,從戰略上看並非沒有可取之處,但從戰術上講就毫無章法了。首先兵力的選擇就有問題,打仗要根據情況決定出擊的人數,並非什麼任務都以完整的一個編制執行。其次是路線的選擇,必須出其不意,如果精選精銳,放棄大路翻山越嶺,從官軍想不到的方向發起攻擊或許有幾分成功的把握。再就是偵察,從古到今,斥候的左右在戰場上是須臾不可缺的。孫德明連敵人的大炮位置都沒有搞清楚便貿然出擊,失敗是必然的。

當晚,幾個頭領再次聚在一起計議,一致通過了撤出山寨避敵鋒芒的決定。因爲數千人特別是老營的女眷輜重整理需要時間,決定明日由劉豫才親自指揮天門防禦戰,爲老營的撤退贏得至少一天的時間。

撤退的時間定於明日凌晨。

幾個頭領研究了撤退的路線,決定從東路下山,那條路雖然不如西路好走,但也可以通行車馬,而且比較熟悉。突圍的順序爲孫德明帶七隊和五隊爲前鋒,接下來是騎兵隊,再後面是老營衛隊保護老營家眷,再後面是一、二、三、四三個步隊經受了重大傷亡的步隊,帶着傷員撤退。留下完整的第六隊和龍謙的實力尚算完整的第八隊擔任斷後阻擊,順序是第六隊上午,第八隊下午。第八隊必須堅持到明晚子時後方可撤離。

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7節 要價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32節 大勢一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8節 膠縣之敗第4節 萊州第13節 新局面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9節 國慶日二第7節 天津一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8節 天津二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9節 犧牲三第6節 許家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12節 這一仗六第36節 大勢五第34節 大勢三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34節 新廠第2節 召見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12節 政治版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9節 戰後二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7節 龍楊會第31節 情報處二第3節 重逢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9節 犧牲三第5節 外交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3節 伙食問題第3節 端方第7節 要價第32節 沂州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7節 武昌二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4節 上海第6節 軍餉第10節 沈旦堡二第21節 秋瑾二第6節 武昌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7節 蔣繼英第26節 俘虜們三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14節 平叛四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12節 平叛二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1節 大衛,叛逃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2節 蔡元培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18節 北洋第12節 平叛二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司徒均第34節 沂州二第11節 北京一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1節 北京一第32節 情報處二第3章 唐紹儀第2節 春節一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節 兗州行二第5節 楊度第5節 江雲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
第7章 第一節北進第35節 初會陳超三第4章 機遇與抉擇第一節湘贛邊界暴動第7節 要價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18節 整編前後八第32節 大勢一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7節 愛國者聯盟第8節 膠縣之敗第4節 萊州第13節 新局面一第5節 黑溝臺三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9節 戰後總結一第9節 國慶日二第7節 天津一第6節 張孝準與蔣方震第8節 天津二第28節 廣州會議一第19節 犧牲三第6節 許家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12節 這一仗六第36節 大勢五第34節 大勢三第20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五第8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二第34節 新廠第2節 召見第7節 繁雜的頭緒一第21節 沂州遇伏一第18節 再戰李純七第12節 政治版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7章 建國之前第三節汀泗二第41節 勳章獎章紀念章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9節 戰後二第24節 貪腐案三第17節 龍楊會第31節 情報處二第3節 重逢第6節 最血腥的一夜第19節 犧牲三第5節 外交第4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二第36節 鑾駕回京第23節 伙食問題第3節 端方第7節 要價第32節 沂州一第7節 慈禧在太原的日子第7節 武昌二第42節 龍謙的思考第5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四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4章 再戰新軍第一節鄭家父子第4節 上海第6節 軍餉第10節 沈旦堡二第21節 秋瑾二第6節 武昌第5節 吳祿貞的試探第7節 蔣繼英第26節 俘虜們三第6節 西沽之戰五第9節 初識方聲遠三第14節 平叛四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12節 平叛二第31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二第25節 寧時俊二第13節 楊士驤三第11節 大衛,叛逃第3節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2節 蔡元培第2節 西沽之戰一第18節 北洋第12節 平叛二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司徒均第34節 沂州二第11節 北京一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2節 中國的應對第11節 北京一第32節 情報處二第3章 唐紹儀第2節 春節一第4節 初見李鴻章第22節 整編前後十二第8節 天津二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8節 兗州行二第5節 楊度第5節 江雲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