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 -0160

0151 0160

記載朱元璋事蹟最重要的史料之一《明太祖實錄》中是這樣記載的,首先還是老一套,說朱棣剛生出來的時候,到處冒光及五色滿室(具體描述可參考朱元璋出生記錄)。然後說朱元璋十分喜歡朱棣,不喜歡太子和太孫。甚至說朱元璋屢次要改遺囑,臨死前要傳位給朱棣,是被太子矯詔阻止的。

這些情節我們都似曾相識,沒有什麼新意,但這畢竟是史料上的記載,我麼不得不慎重的進行分辨。

我們說過,此文不但要敘述那段歷史,還會告訴大家一些分析歷史的方法,如之前講過,看一段史料先要辨明材料作者是誰,有什麼傾向,掌握了這個規律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所謂《明實錄》是明朝史官的歷史記錄,自永樂奪位後,對前朝歷史多有篡改,已是不爭的事實,朱棣爲了說明自己不是奪位,對繼承人的確定問題更是極爲重視,出現這些記載當不在意料之外。

而更具有說服力的是,後世的史官及正統史料都沒有采納這些說法,這些經驗豐富的歷史學家們仔細分辨和篩選了史料,他們對這些記載的態度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根據以上情況,我們應該可以推定,朱標和朱允炆是當之無愧的繼承者。不可否認的是,朱元璋和朱棣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是很相像的,但這並不能成爲朱元璋想要傳位給朱棣的證據。

事實上,朱元璋後來已經認識到其爲政過嚴的問題,他教導太子";以仁治國";,並對早年政策多有修正。朱元璋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明白張弛治國的道理,選擇仁慈的朱標爲繼承人是合情合理的。

朱標是一個不幸的人,他的一生都生活在朱元璋那龐大的身影中,沒有自治、自決的權利,生命線也不長,而他的兒子朱允炆更是不幸。這父子倆算得上是難兄難弟。

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了幾百年,黃沙早已經將那些故往埋葬,但我們還是應該從那寫故紙堆中找出真相,還朱標父子一個公道。

因爲遲到的公道仍然是公道。

上面我們介紹了朱元璋時代的一些重大事件,是時候對明初的制度作一個概括性的介紹了,這些制度對整個明代都有着深刻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制度背後隱藏着一個秘密,而這個秘密就埋藏在朱元璋的心中。

朱元璋和明朝法制建設

說起法制建設,大家可能很難把這個現代化的觀點和封建君主聯繫起來,但朱元璋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他不但制定了完備的法律,還成功的普及了法律。

我們之前說過,朱元璋制定了《大明律》,並規定了五種刑罰,分別是笞、杖、徒、流、死。翻譯成現代語言就是小竹棍打人、大木板打人、有期徒刑、流放、死刑。當然按照朱元璋的性格,他是不會滿足於這幾種處罰方式的,這五種只是正刑,另外還有很多花樣,之前已經介紹過,這裡就不多講了。

而在明初的普法教育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大明律》,而是一本叫做《大誥》的書,這到底是本什麼樣的書呢?爲什麼它比《大明律》還重要呢?

所謂《大誥》是朱元璋採集一萬多個罪犯的案例,將其犯罪過程、處罰方式編寫成冊,廣泛散發。那麼爲什麼朱元璋要推廣《大誥》而不是《大明律》呢?只要細細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朱元璋確實是個厲害的人物。

根據法理學的分類,《大誥》採用了案例,應屬於判例法,這麼看來朱元璋還頗有點英美法系的傾向。朱元璋正確的認識到,要老百姓去背那些條文是不可能的,而這些案例生動具體。個個有名有姓,老百姓吃完了飯可以當休閒讀物來看,就如同今天我們喜歡看偵破故事一樣,更重要的是,裡面還詳細記述了對這些犯人所使用的各種酷刑,如用鐵刷子刮皮、抽腸、剮皮等特殊行爲藝術,足可以讓人把剛吃進去的東西再吐出來,然後發誓這輩子不犯法。

把犯人的罪行和處罰方式寫入《大誥》,並起到警示作用,實在是一種創舉。

但問題還是存在的,因爲當時的人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數,沒有希望工程,讀過小學(私塾)的已經很不錯了,大家在電視上經常可以看到,城門口貼着一張告示,一個人讀,無數人聽,並不是因爲讀的那個人口才好,而是由於大家都不識字,這是符合客觀事實的,老百姓素質低,即使是通俗的案例也很難普及。

朱元璋再有辦法,也不能代替那麼多的老百姓去聽,去讀。這實在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但奇人就是奇人,朱元璋用一個匪夷所思的辦法解決了問題。

WWW⊕ Tтkā n⊕ c o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篇第三十九章

章節字數:3526更新時間:07-02-2215:58

他的辦法具體操作如下:比如張三犯了罪,應該處以刑罰,縣官已經定罪,下一步本來應該是該坐牢的去坐牢,該流放的流放,但差役卻不忙,他們還要辦一件事,那就是把張三押到他自己的家中,去找一樣東西,找什麼呢?

就是這本《大誥》,如果找到了,那就恭喜張三了,如果本來判的流放,就不用去了,回牢房坐牢,如果是殺頭的罪,那就能撿一條命。

反之,家裡沒有這本書,那就完蛋了,如果張三被判爲流放罪,差役就會先恭喜他省了一筆交通費,然後拉出去卡嚓掉他的腦袋。

其實從法理上說,家裡有這本書,說明是懂得法律的,按照常規,知法犯法應該是加重情節。不過在當時而言,這也算是朱元璋能夠想出來的最好的方法了。

朱元璋通過這種方式成功的普及了法典,雖然具體效果不一定很好,但他畢竟做出了嘗試。

朱元璋的特殊規定

在洪武年間,朱元璋規定了很多奇怪的制度,如果要都寫出來,估計要十幾萬字,這裡只簡單介紹其中幾種。不要小看這些制度,在這些制度的背後隱含着深刻的含義

在那個時候,人去世是不能隨便說死的,要先看人的身份,具體規定如下:

皇帝死稱崩、公侯貴戚死稱薨、大臣死稱卒、士死稱不祿、庶人死才能稱死。

這個規定給人們製造了很多麻煩。比如當時官員的喪禮,擺出靈堂,衆人祭拜。當時有很多人都搞";撞門喪";。所謂";撞門喪";是指祭拜的人和死掉的人不熟,有的根本就不認識。但同朝爲官,死者爲大,無論好壞都去拜一拜,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進到靈堂,看清神位位置,如果不認識這人,就要先記住神位上的名字,然後跪地大哭:某某兄(一定要記準名字),你怎麼就死了啊,兄弟我晚來一步啊

如果你這樣說了,大家就會懷疑你是來砸場子的,你祭拜的是官員,怎麼能用庶民的說法呢?

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進到靈堂,先去問家屬:您家老爺前居何職?

家屬回答:我家老爺原是兵部武選司郎中。

這時心裡就有底了,這是個五品官,該用";卒";

那就拜吧。

別忙,還要再問一句:您家老爺可有世系爵位?

家屬回答:我家老爺襲伯爵位。

還是仔細點好啊,差點就用錯了。這時才能去神位前,跪地大哭:某某兄,你怎麼就薨了啊,兄弟我晚來一步啊

大功告成,真累啊。

其實稱呼上的規定前朝也有,但並沒有認真執行過,而在洪武年間,如果違反這些制度規定,是會有大麻煩的,除了稱呼外,當時的老百姓也被分成了幾個種類。

按職業劃分大致分爲:民戶、軍戶、匠戶。

其中民戶包括儒戶、醫戶等,軍戶包括校尉、力士、弓兵、鋪兵等,匠戶分委工匠戶、廚役戶、裁縫戶等。

這些戶的劃分是很嚴格的,主要是爲了用人方便,要打仗就召集軍戶,要修工程就召集匠戶。看上去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缺陷很大。

比如你是軍戶,你的兒子也一定要是軍戶,那萬一沒有兒子呢,這個簡單,看你的親戚裡有沒有男丁,隨便拉一個來充數,如果你連親戚都沒有,那也不能算完,總之你一定要找一個人來幹軍戶,拐來騙來上街拉隨便你,去哪裡找是你自己的事情。

再比如你是匠戶中的廚役戶,但你說你不懂廚藝,那也不要緊,人去了就行,只要人數對得上就沒問題,反正你做的飯我也不吃,誰吃了拉肚子我也不管。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劃分實在是不科學的,不但民戶軍戶這些大戶之間不能轉,同一戶內不同的職業也不能轉,萬一打仗時要召集弓兵戶,偏偏這些人從小沒有練過拉弓,那也沒辦法了,每人給一把弓就上吧。這樣的軍隊戰鬥力是不能保證的,又如召集醫戶,如果召來的都是一些不懂醫術的,那可就要出人命了。

這是老百姓,官員們也不輕鬆,他們衣服穿着和顏色搭配、用料、圖案都有着嚴格的規定,如違反,是要殺頭的。

如朝服冠上的樑數,一品七樑,二品六樑,往下遞減,不能多也不能少,這衣服是祭祀典禮要穿的,平時上朝要穿公服,公服的規定也極爲複雜,從一品到九品,從文官到武官,衣服顏色不同、花紋不同、花徑不同、衣服上的補片也不同。

回家之後也不輕鬆,不能穿睡衣之類的衣服走來走去,要穿常服,這常服也不能隨便穿,不同品級也有規定,如腰帶,一品用玉、二品用花犀,以下各不相同。

如果你不小心穿了常服去上朝,或是穿了公服去祭祀,系錯了腰帶,穿了黃色內衣,只要被人發現,就是嚴重錯誤,可能要殺頭的。

這些制度看上去眼花繚亂,但他們之間是存在着聯繫的,如果我們仔細的對這些制度進行分析,就會發現,這些制度的背後隱藏着某種目的。

除了這些制度外,朱元璋還爲他的臣民們設定了嚴格的規定,他貴爲天子,卻給全國幾乎所有的行政機關都分好了工,行政公務、司法裁決、倉儲準備、人口統計,甚至連街道清潔都逐一分配到人。

不但如此,他還詳細說明工作該怎樣去做,相當於今天買電器時附送的說明書,一一列舉唯恐不能窮盡,如人口統計時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進行覈查,隱瞞人口的常用手段等等都列明出來。

估計要是再詳細點,他還會規定清掃街道時怎樣使用掃帚,出門時該先邁哪隻腳。這樣看來,在朱元璋手下幹活倒也不累,相信只要不是白癡,能看懂朱元璋配發的說明書,都是能夠幹好工作的。

此外他還禁止農民進城打工,規定所有老百姓只能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內活動,在所有的交通要道上設置了關卡,人們要走出規定地域,必須持有官府出具的路引。這玩意可千萬要收好,如果丟了,守關卡的士兵會直接把你當成逃犯,抓走充軍,目的地是去不成了,家也不用回去了,很可能過那麼幾年,這位丟了路引的兄弟也站在關卡當檢查員了。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了,朱元璋要建立的是一個等級分明,秩序嚴謹,近乎僵化的社會結構,在這個結構中,農民只能種地,商人只能經商,官員按照規定幹好自己的工作,無論誰都不能越界。

軍戶、民戶、匠戶的劃分決定了在那個時代找工作從來都不是難題,不用費盡心思設計什麼簡歷,洗乾淨臉,打好領帶去參加面試。因爲除了那些讀書厲害的人之外,所有人的工作都是在投胎的那一刻決定的,你爹幹嘛,你也幹嘛。

應該說這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所有人都各司其職,互不干擾,他們就像無數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一同組成強大的明帝國。這些制度之嚴密、周到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堪稱典範。

我們不得不佩服朱元璋,他不但打下了江山,還耗盡心力制定瞭如此完美的規章制度。他的目的也很明確:

明帝國的所有問題我朱元璋都給你們解決了,制度也有了,方法也有了。後世子孫照着做就是了,我辛苦點沒有關係,你們就等着享福吧。

可惜模型始終只是模型。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着完美的東西,任何制度都有缺陷,任何體系都有漏洞。朱元璋的這個體制也不例外。

事實證明,他的體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而且還出現了很多朱元璋本人做夢都想不到的意外。

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權力,然而明朝的內閣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專權。

朱元璋規定老百姓不得四處流動,然而明朝中後期流民成風,四處遊蕩,絲毫不受束縛

朱元璋頒佈了抑制商業發展的條令,並規定商人不得穿着綢沙等貴重衣物,然而大規模的工商業發展正是從明朝開始,而那些本應該是社會最底層的商人卻穿金戴銀,甚至登堂入室,爲官經商。

朱元璋嚴令太監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閹宦卻個個都是重量級的(這與他廢除相權有關)

朱元璋給他的所有子孫都準備了爵位和俸祿,然而一百多年後,他的很多後代都家道中落,窮困潦倒。

這些朱元璋認爲可以用千年萬年的制度,在短短的百餘年間已經煙消雲散。甚至他的繼承者們也不再認真遵守這些規定,他們口中說着太祖成法萬年不變,實際上卻是各有各的搞法。偶爾有那麼一兩個腦袋不開竅的叫囂着要恢復祖制,換來的卻是衆人嘲笑的眼神,甚至連當時的皇帝也不以爲然。

實際上,朱元璋爲了保障自己的這套制度模式能夠貫徹實施下去,對那些敢於改動和違反者,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如他曾銘文規定太監干政者,殺;敢議立丞相者,殺等等。可是這些措辭嚴厲的規定從來就沒有真正發揮過作用。太監還是照常干政,內閣還是行使着丞相的權力,此路不通就繞道走,誰也沒把太祖成法當回事。

更讓朱元璋想不到的是,他規定的事情往往都向着反方向發展,用俗話說就是怕什麼來什麼。在朱元璋的面前似乎有一個看不見的對手,朱元璋想往東,這個對手偏要向西。朱元璋想吃飯,這個對手卻給他喝水。

這個對手並不是虛無的,我們之前提到過他的名字——歷史規則。

明朝那些事兒朱元璋篇第四十章

章節字數:4259更新時間:07-02-2215:58

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朱元璋制定的這些制度,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他規定商人不允許穿好衣服,限制商人的政治地位,如有違反,就要處以重刑。

然而這規定真的行得通嗎?

農民有權穿紗,卻買不起,商人雖然地位低賤,但他們有錢,有錢才能買得起那些貴重的東西,農民沒有錢,所謂的權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他們連飯都不一定吃得飽,哪裡還談得上穿什麼衣服?這不是拿窮人開心嗎?(雖然他本意並非如此)

類似的制度缺陷還有很多,這些制度本身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遺憾的是並不一定適應情況的變化。因爲朝廷的收入不斷的增加,經濟不斷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爲方式也會發生變化,墨守成規的制度最終一定會被歷史所淘汰。

朱元璋制定的這套政策是適應明朝初年的情況的,事實證明,這些制度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恢復。但朱元璋雖是能人,卻不是超人,也不會搞";人間大炮";";時間停止";之類的把戲,他不能停滯歷史的進程,當他把自己的這些制度和方法作爲";萬世不變之法";流傳下來後,這些過時的玩意在後人眼中就會變得荒謬和不適用,併成爲絆腳石。

朱元璋這一生有過很多厲害的對手,頑強的張士誠、兇狠的陳友諒,糾纏不清的北元、狡猾的胡惟庸、驕橫的藍玉,這些人都是一代人傑,然而他們都敗在了朱元璋手下。直到他遇到了最後一個敵人——歷史規則。

在歷史的進程中,命運之神會從芸芸衆生中挑選一些人,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你被挑中,實在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但你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這是一場殘酷的比賽,當機會到來時,你若要真的有所建樹,就必須比其他人更優秀、更強大,因爲最終的勝利者只有一個。

四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命運之神來到了朱重八的牀邊,將一柄劍和一把鑰匙交給了他,他告訴朱重八:用劍去推翻殘暴的元朝,用鑰匙去打開那扇新的大門,你將建立自己的王朝,獲得你應得的榮耀!

朱重八莊重的接收了這兩份禮物,他沒有辜負命運之神的期望。在那漫長而艱苦的歲月裡,他用自己天才的軍事和政治才能,戰勝了所有的競爭者,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他不再是那個窮困潦倒的朱重八,而是重權在握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認爲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力量改變原先的規則,創造自己的體系。

但他錯了,無論他如何強大,在歷史的眼中,他只不過是一顆小小的棋子。

他可以影響少數人於永遠,也可以影響多數人於暫時,但他絕對無法影響多數人於永遠。

毫無疑問,朱元璋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人物,他有着卓越的軍事和政治天賦,精力充沛,他執政三十一年,勤勤懇懇日夜不息的處理政務,一個天才加上勤奮,世上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成的呢?

他相信自己能夠操控一切、改變一切,他已經憑藉自己的才能獲得了命運之神的垂青,成爲了這片廣闊大地的統治者。但他並不滿足,所以他按照自己的設想創造了一整套獨特的社會體系和架構。他相信,就如同以往一樣,他會勝利的,事情是會按照他的設想進行下去的。

可是歷史規則這個對手與之前的都不相同,他無影無形卻又無處不在。他沒有去招惹朱元璋這位猛人,卻不斷的纏擾着朱元璋的子孫,而朱元璋的體系也在時間的磨礪下變得千瘡百孔,最終失去了控制力和約束力,歷史固執的按照自己的邏輯方式走了下去。

事實證明,在這場鬥爭中,朱元璋失敗了。

原因何在呢,答案看起來似乎深不可測,其實很簡單:

因爲朱元璋只是歷史的執行者,他並不是歷史的創造者。

即使沒有朱元璋,也會有李元璋、王元璋來完成歷史的使命,推翻舊的王朝,建立新的帝國。歷史是一個好客的主人,但卻從不容許客人取代它的位置。歷史也從來就不是一個人或是幾個人可以支配創造的。所謂時勢造英雄,實乃至理名言。

那麼誰纔是歷史的創造者?又是誰支配着這些歷史規則呢?

真正創造支配歷史的是稻田裡辛勤勞作的老農,是官道上來往的商賈,是朝堂上進言的官員,是孤燈下苦讀的學子。

是的,正是這些普通人創造和支配着歷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註定默默無聞,都無法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們也是偉大的,他們用自己勤奮的工作不斷推動着歷史的前進,他們纔是歷史真正的主人。

從古至今,從無例外。

在解構了朱元璋的體系後,讓我們回到洪武時代,還有一些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事件是必須述說的。

可怕的錦衣衛

特務政治是明朝的一個特點,其代表機構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這個名字對我們而言只是一個歷史概念,但明朝的人們提起這個名字卻是談虎色變。這是一個奇特的機構,它原本只是一支軍隊,是皇帝的親軍二十六衛之一。這些部隊由皇帝本人指揮,各有各的職責。

按說親軍應該整日在皇帝身邊,是個不錯的職業,但你可不要以爲當上親軍就能飛黃騰達,比如親軍二十六衛中的孝陵衛就是守墳的。整日只能和陵墓打交道,如果不幸被選入孝陵衛,恐怕一輩子也見不到活着的皇帝了。

相比而言,錦衣衛就厲害得多了,它是皇帝的衛隊,出行時負責保衛,此外它還是儀仗隊,上朝時掌管禮儀。所有錦衣衛的成員服裝整齊,穿着飛魚服,佩戴繡春刀。正是由於錦衣衛承擔着如此重要的職責,且都是皇帝身邊的人,他們漸漸的成爲了皇帝的耳目,負責打探情報和懲處大臣。

這個機構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不受任何部門的管轄,只聽皇帝的指揮,其機構也比較簡單,指揮使一人(正三品)爲最高統帥,下各設同知、僉事、鎮撫二人、千戶十四人,這些是錦衣衛的高級領導。

明初加入錦衣衛的人都要進行嚴格審查和麪試,必須保證是良民,無犯罪前科,並經過精心挑選和各種訓練,順利通過這些考驗的人才能成爲錦衣衛。

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是偵查大臣們的行動,並隨時向皇帝報告,他們還掌管着";廷杖";,負責懲處違反皇帝意志的大臣,而在大臣眼中,這是一羣極爲可怕的人。洪武年間,如果大臣家有錦衣衛上門,他就會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別,然後一去不返。

此外錦衣衛還負責收集軍事情報、策反敵軍高級軍官的工作,如在後來的萬曆朝鮮之戰中,錦衣衛表現的相當活躍,收集了大量日軍情報,爲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錦衣衛的另一個可怕之處在於,他們不受司法機關的管轄,可以自己抓捕犯人,並審判判刑。在逮捕犯人前,錦衣衛指揮會發給所謂";駕帖";,大家可能在";新龍門客棧";中看到過這件東西,要說明的是,";駕帖";並不是身份證明,而是逮捕證。

錦衣衛持有此物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攔,如有反抗,可格殺勿論。由於錦衣衛擁有幾乎超越一切的權力,無論刑部還是大理寺見到錦衣衛都避而遠之。

錦衣衛還有自己的監獄,稱爲";詔獄";,此獄名氣之大,甚至超過了刑部的天牢,因爲能被關進這個監獄的都絕非普通人,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惡。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工作效率確實很高,在胡惟庸和藍玉案中,錦衣衛晝伏夜出,四處打探,以不怕殺錯,只怕殺漏的精神找出了許多所謂的同黨,並一一處決。這兩宗案件也大大提升了錦衣衛的名聲。

毫無疑問,這是一羣可怕的人,他們重權在握,除皇帝外不受任何人管轄,是皇帝重要的統治工具。

但這一機構的始創者朱元璋卻深刻的認識到了特務政治的危害,他知道如果放任下去,國家法律的約束性和權威性將蕩然無存,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他命令撤銷錦衣衛,並下令所有司法審判行爲必須由司法機關執行。(詔內外獄無得上錦衣衛,大小鹹經法司)

爲了顯示廢除錦衣衛的決心,朱元璋還當衆焚燬了錦衣衛的刑具,以示永不重開之意。

然而很多事情只要開了頭,就很難收尾了。

錦衣衛這個獨特的機構將在後來的明朝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以後還會經常和它打交道的,現在就先放下吧。

就在朱元璋逐步解決國內問題時,明帝國的東北邊界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這件事將對明朝後來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事情的發生地是高麗王國。

高麗王國是王建於公元十世紀建立的,這個王朝取代了之前的新羅王國,一直延續下來,但這個高麗王朝與明朝的關係並不好,這是有着歷史原因的。

在元朝建立之後,發兵攻打高麗,高麗最終不敵,被迫屈服蒙元。而元朝統治者按其一貫的方針政策,將本是隸屬過的高麗歸併爲元朝的徵東行省。元朝還隨意廢除高麗國王,其目的在於通過王室的通婚,將高麗牢牢控在手中,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元世祖到元末,元朝皇帝先後將七位公主下嫁高麗國王。

這樣看來,和親這一招永遠都是有用的,萬一有一天雙方打起來,只要把七姑八姨的拉出來,讀一下家譜,考證出閣下是我姐姐的兒子的堂弟的鄰居等等,就能把對方說得目瞪口呆,收兵回家。

元朝的目的達到了,經過長期的相親介紹和血緣分配,三代高麗國王都帶有元朝皇室血統。當然了,如果要算出到底是哪一輩的,互相之間怎麼稱呼還是要翻家譜的。

正因爲高麗王室與元朝皇室的血統聯繫,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統治者被趕出中原後,高麗仍然依附於元朝。

朱元璋很明白一個穩定的邊界的重要性,他在明朝建立後,就派遣使臣出使高麗通報國號年號,試圖與高麗建立宗藩關係。

在利害關係面前,親戚關係是不一定管用的,事情的發展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

看到元朝敗退,高麗王朝國王王顓便斷絕與元朝的關係,受明朝冊封,趁機擺脫了元朝的控制。然而事情總是一波三折,高麗王朝裡還有很多人是元朝統治者的親戚,他們自然不甘心被明朝控制。於是親元與親明的勢力展開了長達十餘年的鬥爭。

后王顓十歲的養子江寧君辛隅繼位。這位國王是傾向北元的,但他爲了不得罪明朝,也派遣使者去爲他的父親請封諡號(高麗國王的諡號按例由明朝確認)。本來事情還是順利的,明朝派遣使節林密、蔡斌前往高麗,然而此二人在從高麗歸國途中被人劫道,不但隨身物品被搶,人也被殺掉了。

按說這件事不一定是高麗乾的,因爲在自己地盤上幹這些活就等於在兇案現場寫下殺人者系某某,太過招搖,此事恐怕是北元派人乾的。

但朱元璋豈是好得罪的?陰謀居然搞到了他的頭上,怎肯幹休!他暴跳如雷,收回了給王顓的諡號,表示絕不承認辛隅的國王地位。高麗也是一肚子苦水沒辦法倒,只好轉而向北元請封,獲得了高麗國王、徵東行省左丞相的封號。

至此,明朝與高麗王國決裂,雙方亮出了兵刃。眼見一場大戰又要開打,但刀劍雖然沒得商量,帶刀劍的人卻是可以商量的。

1231 -12400671 -06800401 -04100611 -06201743 -17441491 -15000011 -00201231 -12401401 -14100571 -05800901 -09101391 -14001561 -15700731 -07401707 -17080761 -07700491 -05000111 -01201621 -16300681 -06901431 -14401351 -13600781 -07900701 -07100891 -09000751 -07601061 -10701211 -12201723 -17241411 -14201709 -17101719 -17201521 -15301471 -14801681 -16900621 -06301181 -11900751 -07601591 -16000491 -05001719 -17201331 -13401471 -14801743 -17440521 -05300771 -07801451 -14600751 -07600931 -09401121 -11300251 -02601717 -17180601 -06101131 -11401061 -10701733 -17340201 -02100241 -02500891 -09001471 -14801171 -11801341 -13501201 -12100021 -00301766 -17680571 -05801753 -17541481 -14901591 -16000181 -01900731 -07400301 -03101331 -13401111 -11200581 -05900411 -04200161 -01701251 -12601739 -17400091 -01001707 -17081201 -12101291 -13000401 -04101751 -17520681 -06901757 -17580641 -06501051 -10600601 -06101743 -17441759 -17621381 -13900261 -02700841 -08500361 -03701361 -13701621 -16301151 -11600751 -0760
1231 -12400671 -06800401 -04100611 -06201743 -17441491 -15000011 -00201231 -12401401 -14100571 -05800901 -09101391 -14001561 -15700731 -07401707 -17080761 -07700491 -05000111 -01201621 -16300681 -06901431 -14401351 -13600781 -07900701 -07100891 -09000751 -07601061 -10701211 -12201723 -17241411 -14201709 -17101719 -17201521 -15301471 -14801681 -16900621 -06301181 -11900751 -07601591 -16000491 -05001719 -17201331 -13401471 -14801743 -17440521 -05300771 -07801451 -14600751 -07600931 -09401121 -11300251 -02601717 -17180601 -06101131 -11401061 -10701733 -17340201 -02100241 -02500891 -09001471 -14801171 -11801341 -13501201 -12100021 -00301766 -17680571 -05801753 -17541481 -14901591 -16000181 -01900731 -07400301 -03101331 -13401111 -11200581 -05900411 -04200161 -01701251 -12601739 -17400091 -01001707 -17081201 -12101291 -13000401 -04101751 -17520681 -06901757 -17580641 -06501051 -10600601 -06101743 -17441759 -17621381 -13900261 -02700841 -08500361 -03701361 -13701621 -16301151 -11600751 -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