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你死我活的戰爭

【北平的防禦】

就在朱棣在寧王處籌劃陰謀時,北平也遭到了攻擊,李景隆果然如朱棣所料,親自帶領五十萬南軍圍攻北平,他在北平九門都修築了堡壘,並派兵攻擊通州,同時他還在鄭壩村設置了九座大營,作爲進攻的依託。

一切準備停當後,他對北平發動了進攻。

此時駐守北平的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朱高熾是一個身有殘疾的人,根據史料分析,他可能在小的時候得過小兒麻痹症之類的病,行動不方便,出入都要人攙扶。在很多人眼裡,他只是一個廢人。但朱棣卻十分了解這個外柔內剛的兒子。他相信這個瘸子的內心遠比其外表堅強得多,而他這次將防守北平的任務交給朱高熾,也正說明了對這個兒子的信任。

但信任是一回事,守不守得住又是一回事。

事實證明,五十萬人攻城絕不是開玩笑的,南軍使用大量火炮配合攻城,幾十萬人像螞蟻一樣往城牆上爬,城內守軍雖然有思想準備,但還是被如此大的陣勢嚇壞了,正是這一愣神的功夫,戰局出現了變化。

順城門的守軍由於準備不足,大部潰散,南軍找準機會,猛攻此門,眼看就要攻破,大將樑明趕到,整頓了部隊加入防守,而更讓人稱奇的是,城內的一羣婦女也發揮不愛紅妝愛武裝的精神,使用特殊武器——板磚和瓦片攻擊攻城部隊,這樣看來,板磚拍人之說也算曆史悠久,古已有之。

當然這種攻擊行爲有多大作用倒很難說,但是起碼它鼓舞了守城士兵的士氣,幫助他們抵擋住了這次進攻,經過激戰,圍攻順城門的部隊被擊退,北平暫時保住了。

朱高熾的思維遠比他的行爲要迅速的多,他明白這樣下去,北平遲早是不保的,要想守到父親回來,必須想別的方法,於是他制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此時的李景隆看着這座搖搖欲墜的北平城,心中十分得意,他是李文忠的兒子,且生得相貌堂堂,但一直都有人說他不過是個紈絝子弟,沒有多大本事。當然紈絝子弟從來都不會承認自己紈絝的。他一直在找機會證明自己。

這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相信只要攻下北平,擊敗朱棣,就能從父親的陰影中走出來,讓所有的人都承認自己!

事實證明,打仗似乎並不難,眼前的這座城市已經堅守不了多久了,孤城一座還能玩出什麼花招,勝利入城的日子不遠了。

然而夜晚來臨時,戰局卻出現了他所想不到的變化,城內的北軍居然越城而出,分成小隊,主動對城外大軍發動了偷襲進攻!南軍萬沒料到城內的孤軍竟然還敢主動出擊,一時間大亂,爲了確保安全,李景隆下令退後十里紮營。

但並非所有的人都像李景隆那麼無知膽怯,都督瞿能就是一個有見識的人,他從紛亂的戰局中發現了戰機,他準確的判斷出北軍的夜襲只是掩人耳目,爭取時間,看似混亂的時候正是破城的最好時機!

他仔細觀察了城池的防守情況後,認準了張掖門是最弱的一環,率領着自己的數千人猛攻此門,情況確實如他所料,北軍確實是虛張聲勢!在他的攻擊下張掖門的守軍紛紛潰退,眼看城門就要被攻破,李景隆卻幹出了一件爲人不恥的事情。

李景隆果然不負其軍事白癡的聲名,沒有辜負朱棣對他突發性弱智的期望,眼看着城門就要攻破,卻立刻下令停止攻擊,原因很簡單,他不想被人把功勞搶走(景隆忌之)。

有李景隆這樣的上司,就是神仙也沒有辦法打勝仗。

所謂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是有道理的,就在李景隆準備齊集兵力再次進攻時,老天爺出來說話了。

此時正值十一月,氣溫極低。雖然歷時數百年,此地從北平到北京,名字變了多次,但除了沙塵暴日益頻繁外,天氣是沒怎麼變的。今天的街道上不斷有化雪車清除道路,行人們穿着厚厚的棉衣和防滑鞋上班還要小心翼翼。可當時的南軍士兵們要做的卻是在冰天雪地中攻城。

而城內的朱高熾雖然沒有學過物理,但應該也有不錯的自然科學造詣,他讓人往城池上不斷澆水,待得第二日來看時,北平城已變成了一座冰城,這一方法似乎也可以用來製造冰雕,簡單且實用。

城外士兵們就苦了,別說攻城,眼前的這個大冰磚連個搭手的地方都沒有,只能望城興嘆。

就在李景隆的愚蠢和老天爺的幫忙下,朱高熾堅守住了城池,並等到了父親的歸來。北平防衛戰是李景隆的恥辱,卻是朱高熾的機遇,正是這一戰爲他爭取了足夠的政治資本。日後他登上皇位時想必也會感謝李景隆吧。

【朱棣歸來】

朱棣回來了,此時的朱棣已經不是一個月前的朱棣了。在他的麾下終於聚集了當時最爲強悍的朵顏三衛騎兵,對於有了強力外援加盟的優秀將領朱棣而言,手下士兵的強悍程度是與軍隊的整體戰鬥力成正比的,而對於李景隆這樣的軍事蠢材而言,士兵的素質往往只與他本人的逃跑成功率有關係。雖然朱棣的兵力數量仍然遠遠不如李景隆,但他明白,所謂五十萬軍隊的統帥李景隆不過是一隻外硬內軟的雞蛋,現在他就要把李景隆這隻雞蛋徹底碾碎!

李景隆的指揮部設在鄭村壩(距北京二十公里),他雖然反應遲鈍,卻也知道朱棣離開北平必有返回的一天,在得到朱棣班師的消息後,他派部將陳暉率一萬騎兵前去阻擊,但令陳暉哭笑不得的是,他並沒有攻擊的具體地點和目標,這是因爲派他出去的李景隆也不知道朱棣在哪裡!

但命令還是要執行的,於是陳暉就帶着自己的一萬部下踏上了漫長的尋人之旅。可是這天寒地凍的時候,能見度又低,去哪裡找人呢,陳暉只好帶着自己的部隊到處亂轉,但陳暉不知道的是,朱棣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向着北平挺進。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陳暉與朱棣的軍隊竟然擦肩而過,未曾相遇。但當陳暉經過朱棣曾經的行軍路線是,發現了大量的馬蹄印和行軍痕跡,終於找到敵人了!陳暉異常興奮,沿着痕跡一路跟隨朱棣的軍隊,他沒有馬上動手,而是準備靠近本軍大本營後來一個前後夾擊。

應該說這個計劃本來是不錯的,但可惜陳暉不是藍玉,而朱棣更不是捕魚爾海邊的北元皇帝,就在陳暉發現朱棣後不久,朱棣就察覺到自己被跟上了,他也沒有和陳暉廢話,派遣新進的朵顏騎兵去攻擊陳暉,這些蒙古人剛收了朱棣的好處,正想找個機會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他們三下五除二,把陳暉的一萬士兵全部打垮,陳暉本人算是運氣不錯,逃了回去。

這一戰大大增強了北軍的士氣,很快北軍就到達了李景隆的大本營鄭村壩,已經得到消息的李景隆已經整備好了軍隊,準備迎戰他的這位兒時夥伴。而朱棣也將在這裡給他這位紙上談兵的表侄上一堂真正的軍事理論課。

鄭村壩之戰就此開始,朱棣派出最強的朵顏三衛以中央突破戰術直衝南軍大營,這些蒙古騎兵果然名不虛傳,以萬軍不當之勢連續攻破南軍七營,打得南軍四散奔逃,這也深刻地說明,只要給得起價錢,是能夠請來好外援的。

南軍雖然慘敗,但畢竟實力尚存,在經過一番整頓後,逐漸穩住陣腳,開始與北軍作戰,幾十萬人奮死拼命廝殺,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戰局陷入僵持狀態對朱棣是不利的,因爲他並不適合打消耗戰,爲了能夠儘快解決戰鬥,他向身邊的人徵求作戰意見。

此時一個叫馬三保的人明確指出,南軍的要害就在於李景隆的中軍,只要李景隆移動位置,便可趁其立足未穩之機以奇兵左右夾擊,定可獲勝。朱棣經過思考,採納了馬三保的意見,並任命馬三保爲部將,一同參加戰鬥。此時已經天黑,李景隆果然按捺不住,親自帶領中軍前來作戰,朱棣立刻派出奇兵從其兩翼發動猛烈攻擊,李景隆果然抵擋不住,敗下陣來。

由於雙方都損失太大,不久之後達成默契,各自收兵,朱棣藉着這個機會安頓好了士兵,準備明天的大戰。然而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李景隆遠比他想得還要無能,他不但沒有軍事才能,還膽小如鼠,以往從父親口中聽來的戰場慘況,他一直並不在意,但等到自己親眼見到殘酷屠殺的場面,他才真的被震懾住了。

這不是玩笑,也不是清談,這是幾十萬人的廝殺,是無數生命的毀滅,戰爭不應該是這樣的,它應該如兵書上所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那是何等的神氣活現!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是不會獲勝的,這不是我應該呆的地方。

李景隆打定主意,連夜南逃,按說這也算是保存主力的一種方式,因爲估計他確實也打不過朱棣,但此人可惡之處在於,他只顧自己逃跑,卻忘記通知還在圍攻北平的士兵!

那些攻打北平的仁兄也真是可憐,遇到這麼個破天氣,又攤上這麼個破主帥,豈有不敗之理。在城內城外的圍攻下,攻城部隊全線崩潰。

至此,鄭村壩戰役以李景隆的徹底失敗,朱棣的徹底勝利而告終,此戰對很多人都有着重要的意義。在這場戰役中,李景隆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的無能名聲並非虛傳,也算是證明了自己。而朱棣獲得了大量生力軍並初步確立了戰場的主動權。朱棣的長子朱高熾藉助北平防禦戰的勝利獲得了父親的重視和喜愛,累積了政治資本。而那位叫馬三保的人也因在此戰中的優秀表現爲朱棣所重用,並引爲心腹,此人出生時父母爲世道平和,平安成長之意,曾給他取名爲和,又由於他在鄭村立下大功,被朱棣賜姓“鄭”,此後他便改名爲鄭和。

【第二次機會】

戰敗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黃子澄的耳中,他十分驚慌,因爲李景隆是自己推薦的,如果李景隆倒黴,自己也會被拖下水,他經過仔細思考,下定決心隱瞞真實情況。保住李景隆的指揮位置。

既然已經把寶押在了李景隆身上,就只能和他一起走到黑了,李景隆,我再信你一次!

慘敗後的李景隆終於有點清醒了,他算是明白了打仗到底怎麼一回事,不是風花雪月,不是夜臥談兵,而是刀劍刺入身體時那令人毛如悚然的聲音,是四處噴濺的鮮紅的血,是垂死士兵聲嘶力竭的慘叫聲。

李景隆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我真的能夠戰勝朱棣嗎?但是無論他怎麼想,只要朝廷沒有命令撤換指揮官,他還是幾十萬人的統帥。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沒有其他辦法了,且把死馬當活馬醫吧。

戰敗之後,李景隆退到德州,整頓自己的部隊,並在這裡準備下一次的決戰。

他很清楚,雖然他可以以勝敗乃兵家常事來開脫自己,但如果他再次失敗,那可就不是常事了。手握幾十萬重兵卻不斷輸給人數少於自己的北軍,別說回到京城無法交待,就連部下的臉色也是不會好看的。

他畢竟是名將李文忠的兒子,他還是要面子的。只要擊敗朱棣,就一定能挽回自己的聲譽。

可是擊敗朱棣又談何容易,很明顯,這位兒時夥伴的軍事能力要遠遠強於自己,手下的士兵雖然不如自己的多,質量卻比自己的高,還有那些殺人不眨眼的蒙古騎兵,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對手,要想擊敗他,必須尋求幫助。

找誰來幫助自己呢,這個世上有人可以與朱棣匹敵嗎?答案是肯定的,李景隆找到了可以爲他打敗朱棣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確實找對了人。

李景隆的心裡總算是有了底,他開始認真謀劃進攻的準備。

其實在李景隆看來,自己打不過朱棣的主要原因在於自己能力不如朱棣,而南軍的實力比不上北軍。不可否認,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他和朱棣之間的根本差距在於決心。

此時,勝利的朱棣正面帶笑容的慶祝自己的勝利,但他的內心仍然是忐忑不安的,他很明白,對他而言,每一次戰鬥都是決戰,從他起兵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經背上了反賊的罪名。除了那幾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心腹外,天下是沒有幾個人支持他的。

面前這些興高采烈的部下真的信得過嗎,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在某一個夜晚把自己的腦袋拿去求一個官位,我有着過人的軍事天賦,我的鐵蹄曾踏遍蒙古,縱橫千里,但我並不是皇帝,我可以擊敗朱允炆十次,他依然是皇帝,但朱允炆只要擊敗我一次,我就可能永不翻身,淪爲死囚!

這實在是一筆風險極大的生意,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每一戰都可能是最後一戰,日復一日的精神壓力和折磨使得他必須不斷的以性命相搏!而這絕不是李景隆所能懂得的。李景隆輸掉戰爭還可以回家,實在不行就投降,而朱棣如果失敗,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和屈辱。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不得不玩一場絕對不能輸的遊戲。

在死神陰影籠罩下的朱棣必須面對新的挑戰了,德州的李景隆已經發出了進攻信號,而他一定要去應戰,並擊敗他。對朱棣而言,獲得勝利已不是爲了奪取皇位,而是爲了活下去。

建文二年(1340),李景隆在做好準備後,帶領着他的大軍出發了,他的目標是白溝河,他將在那裡和自己的幫手會合。

他的幫手有兩個人,一個是武定侯郭英,另一個是安陸侯吳傑。這兩個人也算是前朝老臣了,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在即將開始的這場戰役中,他們將發揮極大的作用。

郭英和吳傑固然是不錯的,但李景隆找到的最得力的幫手並不是他們,而是另有其人。

就在李景隆準備從德州發動進攻時,朱棣也通過他的情報網絡得知了這一軍事情報,對於李景隆這樣的對手,他並不擔心,在他的眼中,李景隆不過是一頭羔羊,還肩負着爲他運送軍需物品的運輸大隊長職務。

他輕鬆的給諸將分配軍事任務,而經過前兩次的戰役,朱棣的軍事才能和威望都得到了衆人的承認,他們相信只要跟着朱棣,就不用懼怕任何敵人。

如以往一樣,朱棣還詢問了李景隆手下將領的名字,當得知李景隆軍的先鋒由一個叫平安的人擔任時,他的部下驚奇地看到,朱棣那一貫冷靜的面容上居然閃過了一絲驚慌的表情。

應該說李景隆在這次戰役中還是做了幾件正確的事情,挑選都督平安爲先鋒就是其中之一。

平安,對於朱棣而言,是一個極爲可怕的敵人。此人不但作戰勇猛,而且他對付朱棣還有一個旁人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他曾經是朱棣的部下,並跟隨作戰多年,十分了解朱棣的用兵方法。

平安了解朱棣,就如同朱棣瞭解李景隆一樣,要和這樣一個知曉自己底細的人作戰,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無論對手是誰,都必須打下去,打到底。

朱棣率領着他的軍隊向白溝河挺進,當他們到達預定地點時,李景隆已經和郭英、吳傑會師,正等待着他。

這一次,朱棣看到的是比上次更多的士兵、馬匹、營帳,按兵法所布,井井有條。人流來往不息,非常壯觀。

不壯觀是不可能的,因爲這次李景隆也準備拼老本了,他一共帶來了六十萬人,號稱百萬,一定要擊敗朱棣。

但在朱棣的眼中,李景隆這隻羊帶領的六十萬人並不可怕,在他眼中真正的敵人只有平安。

他特地囑託諸將:“平安這小子,原來曾經跟隨我作戰,十分了解我用兵的方法,別人都不要管,一定要先把他打敗!”

其實根本不用朱棣囑託,因爲在得知朱棣大軍到來的消息後,平安已經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衝鋒。

【大戰的序幕】

北軍到達白溝河後,在蘇家橋宿營,可是十分不湊巧的是,他們正好遇到了先鋒平安的部隊。平安應該算是一個極其勇猛的人,在戰鬥中從來都不喊“兄弟們上”之類的話,卻經常表現出“同志們跟我來”的道德風尚。

這次也不例外,他操起長槍以身作則,帶頭向北軍衝去,在上次戰役中有良好表現的瞿能父子看見主將衝了上去,也不甘示弱,緊跟平安發起了衝鋒。他們手下的士兵被這一情景驚呆了,愣神後終於反應過來,領導都衝鋒了,小兵怎麼能呆着不動!

於是平安的先鋒軍就如發瘋般衝入北軍營中,大肆砍殺,往來縱橫,大敗北軍。北軍也沒有想到,在他們眼中一向柔弱的南軍竟然如此勇猛,毫無思想準備,紛紛潰退。

剛開戰就出現這種情況,是北軍沒有預料到的,無法之下,他們只得撤退。由此可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但是北軍的噩夢還沒有結束,因爲另一位將領郭英已經爲他們準備了一份意外的禮物。

郭英從真定出發,比李景隆晚到白溝河,他的軍隊中雖然沒有平安那樣的勇將,卻攜帶着大量新式武器——火器。而從史料分析,這些火器可以被埋在土裡攻擊敵人,那麼我們就可以給這種火器一個現代的名字——地雷。

在平安與北軍交鋒時,郭英並沒有閒着,他預計到了北軍的行動路線,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埋下了大量地雷。當北軍被擊敗並撤退時,他們及時收到了郭英的這份大禮。

可憐的北軍並沒有探雷器,也沒有所謂的工兵,要想過去,只能拿人來排雷了,於是大家一擁而上,踩上地雷的只能算你運氣不好,下輩子再投胎,運氣好的算是撿了一條命。史載,此戰中燕王朱棣“從三騎殿後”,我曾一直爲朱棣同志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所感動,但綜合起來看,似乎並不盡然,此舉甚有引人爲己排雷的嫌疑。

殿後的朱棣沒有被地雷炸,卻也有了不小的麻煩,由於北軍大敗,情況混亂,等到休戰時已是深夜,伸手不見五指,朱棣竟然迷了路。當然,在那個地方,是不可能找民警叔叔問路的。

朱棣只好下馬趴在地上辨別河流的方向(這個動作似乎並不雅觀),找了半天,才弄清楚東南西北,這才灰頭土臉的回到自己營中。

回到營裡的朱棣越想越氣,自出兵以來,如此狼狽不堪還是第一次,憤怒驅使他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再像以往一樣整頓部隊。命令各位將領立刻整兵準備出戰,天明之時,即是決戰之日!

李景隆十分興奮,他終於看到了一次勝利,這說明朱棣也是普通人,他也是可以戰勝的,自從戰敗以來將領們的指責,士兵們的抱怨每時每刻都纏繞着他,無形的壓力使得他擡不起頭來,現在洗刷恥辱的時候終於到了。

朱棣,我的光榮在你身上失去,就從你的身上拿回來!

雙方在同一個夜晚,準備着同樣的事情,擦亮盔甲,磨礪兵器,等待着天明的一刻。對於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這將是最後一個夜晚,他們不會去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對於他們而言,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然後拿起刀劍去殺戮那些自己並不認識的人。

這個夜晚無比漫長,卻又極其短暫。

決戰的時刻終於還是到來了。

朱棣率領着他的全部人馬列隊走向了戰場,在對岸等待他的是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

【可怕的平安】

戰役仍然是由南軍發起的,在昨天有着良好的表現的平安和瞿能更是不講客套,捲袖子操傢伙就上,但你若認爲此二人有勇無謀,你就錯了。他們衝擊的不是北軍的正面,而是後翼!

平安和瞿能帶着自己的軍隊繞了很大的一個圈子,跑到了北軍的後面,他們選擇的攻擊對象是房寬率領的後軍。平安一馬當先,殺入敵陣,用長槍橫掃北軍,先後擊傷多名北軍大將,竟無人可擋!在這兩個狂人的指揮下,房寬軍很快崩潰。

朱棣的作戰計劃就這樣被打亂,在紛亂的局勢中,他作出了冷靜的判斷,要想取勝,唯一的方法就是全力攻擊李景隆中軍,只要中軍被擊退,戰局就一定會大爲改觀。

爲達到這一目的,他命令大將邱福率軍進攻對方中軍,邱福領命後奮力攻擊李景隆中軍,卻沒有絲毫效果,李景隆的中軍巍然不動,在這次戰役中,邱福辜負了朱棣的期望,而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他最後一次讓朱棣失望。

邱福的失敗雖然讓朱棣有些失望,但並未影響他的計劃,因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邱福只是他引開對方注意的一個棋子,那致命的一着將由他自己去下。

與朱棣交過手的人會發現,此人雖有善戰之名,卻喜歡用陰招。他很少從正面衝擊對手,而是常常從對方的側翼發動突然攻擊。此正是兵法中所謂“以正合,以奇勝”。也是朱棣指揮藝術中最大的特點。

這次也不例外,就在他對邱福發出進攻中軍的命令之後不久,他便親率大軍繞到李景隆軍左翼,他將在那裡徹底擊潰李景隆,在以往的無數次戰役中他都是用類似的手段取得了勝利,他相信,這次也不例外。

可是當他到達敵軍左翼準備發動進攻時,卻聽見了自己後軍的嘈雜聲,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李景隆軍居然以其人之道反其人之身,在朱棣轉向的同時抄了他的側翼,並發動了進攻。現在北軍已陷入苦戰。

這下朱棣傻眼了,他萬沒有想到戰局會發展到這個程度,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把李景隆當成了真的白癡,要知道李景隆雖然會出現間歇性弱智的病狀,大部分時間卻還是個正常人,他已經在朱棣的這一招上吃了很多虧,無論如何都會長記性的。

此時的朱棣已經陷入極其危險的境況,他深入敵境,已成爲衆矢之的。南軍已經將他團團圍住,只等着拿他邀功請賞。

【朱棣的危局】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展現了他的勇將風範,等別人來救是不現實的,只有自己救自己。往年征戰煉就的真功夫此時派上了用場,朱棣如同困獸一般,奮死拚殺,他先用弓箭射擊敵軍,隨身攜帶的箭只射完後,他又抽出隨身寶劍,亂砍亂殺,結果連劍也被砍斷,座下戰馬已經換了三匹,鮮血染紅了他的盔甲,他也實在無法支撐下去了。

朱棣明白,繼續在這個地方呆下去定會死無全屍,這麼多人圍着,即使每人只砍一刀,把自己剁成肉餡包餃子也是綽綽有餘的,他決定退回河堤。

可是仗打到這個地步,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等他千辛萬苦到達河堤時,南軍大將平安和瞿能也如約趕到,如果不是部下拼死相救,只怕戰役就到此結束了。

眼見戰局大好,李景隆發佈了命令:全軍總攻!

北軍只能苦苦支撐,此時的朱棣已經沒有任何預備隊和後着,而李景隆的大軍正向河堤逼近,這是朱棣有生以來最爲危急的時刻。眼看九五至尊的夢想就要破滅,萬念俱灰的朱棣似乎已能夠感受到冰冷的長槍刺入自己身體時的感覺。

就在最後的時刻,朱棣居然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決定再玩一次花招。

他不顧危險,騎馬跑到河堤的最高處,不斷的揮舞馬鞭作出召喚人的動作,這似乎有剽竊三國演義中張飛守長阪橋的手法的嫌疑。朱棣這樣做並不是想成爲箭靶子,他的行爲類似今天街上的流氓打架時那一聲吆喝:“你小子別走,等我叫人來收拾你!”

但這一招是否有用並不決定於朱棣本人,而是取決於另一個人的愚蠢程度,他之所以要跑到高處,也正是希望自己的這個舉動被此人看見。

這個人就是李景隆,這一次他又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看見朱棣的這一行動後,他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即認爲北軍有埋伏,隨即號令南軍退後。就趁着這個時機,朱棣終於逃離了河堤,北軍也獲得了暫時的喘息之機。

李景隆雖然判斷錯誤,但他畢竟仍然佔據優勢,而此時的朱棣卻是真正的叫苦不迭。自從起兵到現在,還未經歷過如此慘烈的戰役,自己的全部軍隊已經投入戰場,再也拿不出一兵一卒,而自己本人也已經身被數創,極度疲憊,難道自己長達十餘年的準備和隱忍就要到此結束嗎?

不會,我絕不甘心!堅持下去,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事情一定會有轉機的!

就在這樣的信念支持下,朱棣率領他的軍隊繼續與南軍血戰。

堅持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堅持就一定能夠換來勝利嗎,從此時的戰局來看,朱棣翻盤的機會微乎其微,看來除了指望老天爺幫他外,其他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了。

而且如果朱棣真的相信有老天爺的話,他恐怕也不會造反了。

朱棣的厄運還遠沒有到頭,此時的北軍雖然處於劣勢,但由於其素質較高,一時之間倒也能夠形成僵持的局面,然而就在此刻,南軍的一名將領又發動了新的攻勢,打破了這個僵局。

大將瞿能是南軍中最爲勇猛的將領之一,僅次於平安,而在這場戰役中,他更是極其活躍,狀態上佳,如同打了興奮劑一般。他左衝右突,砍殺了無數北軍士兵,勇猛過人。但此人絕非只有匹夫之勇。

在僵持的戰局中,他以自己敏銳的直覺察覺到了戰機,朱棣已經抵擋不住了,只要再來一次衝擊,他就會被完全殲滅!成此大功,捨我其誰!

此時戰場上的士兵們已經殺紅了眼,自天明打到中午,雙方隊形已經完全混亂,夾雜在一起,僅憑衣着展開激戰,完全談不上什麼戰術了。

瞿能以其冷靜的頭腦重新組織了大羣士兵,並將他們重新整隊編排,他要發動最後的攻勢,徹底打敗朱棣!在準備妥當後,他大呼“滅燕!滅燕!”的口號率先向北軍發動衝鋒,估計隊伍中也有人喊“同去,同去!”他手下的士兵見主帥如此拼命,大受鼓舞,紛紛冒死向敵陣衝去。

瞿能的衝鋒徹底打亂了朱棣的防守體系,原本已經十分薄弱的防線又被南軍騎兵分割成幾段,看來朱棣的天子之路就要到此爲止了。

但接下來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件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其詭異之程度實在不能無法用歷史規律來解釋。

此事發生在瞿能發動衝鋒,朱棣軍隊即將崩潰時,要形容這件事情,我們必須換用《封神榜》或是《西遊記》中的語言:“本是晴空萬里之天,突然天地變色,飛沙走石,妖風四起,但見那妖風纏繞營中帥旗,只聽得咔喳一聲,旗杆折斷,大旗落地!”

這件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這風早不刮晚不刮,單單就在這個時候刮起來,這麼大的戰場,刮點什麼不好,偏偏就把帥旗刮斷了。若非此事載於正史,也真是讓人難以相信。

南軍懵了,這個變故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當時的士兵們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是封建迷信的受害者,朱棣起兵時房上掉兩片瓦,都要費盡口舌解釋半天。如今連當打仗的旗幟也被吹斷了,就如同做生意的被人砸了招牌,惶恐不安之際哪裡還有心思去打仗?

而朱棣卻是大喜過望,他的運氣真是太好了,毫無出路之時竟然出現如此轉機,其發生概率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買兩塊錢彩票中五百萬鉅款。當然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在他後來的軍事生涯中,他還會再中兩次五百萬。

朱棣是一個能夠抓住戰機的人,他趁着南軍驚恐不安之時,繞到南軍後側,發動了猛攻,南軍驚慌失措之餘無力抵擋,全軍潰敗。朱棣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藉着風勢順便放了一把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在漫天大火之中,北軍發動了總攻擊。

突然發生的變化,讓瞿能大爲意外,回眼望去,大本營已經陷入一片火海,士兵們四散奔逃,北軍騎兵到處出擊追殺逃跑的南軍。敗局已定,大勢已去,而自己突入敵陣已被重重包圍,想要突圍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回望一直跟隨自己拼殺的兒子,苦笑道:“今日即在此地爲國盡忠吧。”隨即率軍奮死拚殺,父子倆最終都死於陣中。

南軍大敗,最能作戰的平安也撐不住了,抵擋不住北軍的攻勢,率軍敗走,而素來有逃跑傳統的李景隆更是二話不說,率大軍向南方逃竄,老前輩郭英也不甘人後,估計他對李景隆失望已極,逃命都不願意和他一起走,獨自向西逃去。

此戰南軍損失十餘萬人,其餘全部逃散,所謂兵敗如山倒,朱棣自然不會放過追擊的機會,他下令北軍全線發動反攻,誓要將南軍六十萬人全部一網打盡。按照戰場的形勢,他本來是很容易達成這個願望的,但一支軍隊的出現打破了他的美夢。

當朱棣追擊時,意外地發現一支士氣高昂,未受損失的精銳部隊擋住了他前進的路線。率領這支軍隊的正是徐輝祖。徐輝祖怎麼會突然率領一支毫髮無損的部隊殿後呢,這還要從戰前說起。

在此戰開始之前,朱允炆曾單獨召見徐輝祖,並交給他爲大軍殿後的任務。因爲朱允炆雖將大軍交給李景隆,卻也對此人的指揮能力有所懷疑,爲以防萬一,他特地讓徐輝祖斷後。沒有想到這一招竟然真的起了作用。

徐輝祖的掩護爲軍隊的撤退贏得了時間,也爲下一次的反攻保留了力量。

白溝河戰役結束了,在此戰中,朱棣戰勝了強大的南軍,雖然勝得有些僥倖,但畢竟還是勝了,他從此初步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而此戰的勝利也使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即使是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朱棣確實是這個時代最爲優秀的將領。

而京城的朱允炆應該也從此戰中獲得了不少教訓和經驗,在我看來,至少有三條:1、李景隆確實是軍事蠢材,應該像扔垃圾一樣扔掉;2、環境保護是個大問題,應該多搞點綠化,防止大風揚沙天氣的蔓延;3、旗杆應該換成鐵製,不可偷工減料。

獲得勝利的朱棣帶着滿身的傷痛和疲憊回到了自己的大營。這實在是他經歷過的最爲艱苦的戰役,若不是那場大風,勝負誰屬還很難說,但不管怎樣,他還是贏了。

自從起兵以來,他終於能夠睡個安穩覺了,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被打敗了,是被僅有十餘萬軍隊的自己打敗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自信一點點在他的胸中蔓延開來,他甚至開始認爲,這個時代就是爲自己而設置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沒有人可以做他的對手。他將繼續獨自表演,直至走向這條天子之路的終點。

放眼天下,何人是我敵手!

就在朱棣爲他自己的戰績得意時,李景隆的拙劣表演還沒有結束,他抵達德州沒多久,北軍就追了過來,李景隆二話不說就棄城逃跑,他忠誠的完成了爲朱棣運送軍用物質的使命。給北軍留下了上百萬石糧食。而得到糧食的北軍似乎從這位運輸大隊長身上嚐到了甜頭,繼續追着他不放,一直追到了濟南。

第6章 明君第10章 敵人第5章 儲蓄資本第18章 沉默的較量第9章 張居正的缺陷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21章 結束了第16章 平壤,血戰第11章 朱高熾的勇氣和疑團第10章 鬥爭技術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3章 解脫第1章 帝王的煩惱第9章 致命的疏漏第20章 回家第10章 最後的秘密第3章 踏上征途第2章 寧遠決戰第6章 復起第19章 冤案第5章 縱橫天下第20章 勝利 結局第3章 遊戲的開始第29章 朱棣的對手第16章 建國第2章 和稀泥的藝術第11章 千古,唯此一人第7章 可怕的對手第18章 袁崇煥第3章 解脫第17章 名將的起點第18章 掃除一切腐敗者第13章 天下第一幕僚第2章 災難第30章 離勝利只差一步第14章 毀滅之路第3章 解脫第3章 天下的對弈第19章 決心第14章 強敵第5章 武林大會第20章 沒有選擇第3章 帝王的抉擇第10章 鬥爭技術第27章 不得不反了!第20章 勝利 結局第19章 選擇第15章 一個文雅的人第24章 建文帝第2章 大臣很強悍第6章 霸業的開始第14章 毀滅之路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24章 建文帝第18章 二次攤牌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3章 解脫第28章 你死我活的戰爭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13章 無人知曉的勝利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22章 勝利第18章 掃除一切腐敗者第22章 制度後的秘密第14章 毀滅之路第11章 必殺劉瑾第18章 北京保衛戰第3章 公道第19章 侵略者的末日第15章 兵不厭詐第15章 孤軍第1章 絕頂的官僚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9章 決戰不可避免第20章 回家第14章 東山再起第20章 新的開始第13章 禍根第2章 和稀泥的藝術第11章 勇氣第14章 復仇第16章 決斷!第8章 堅持到底的人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10章 機會終於到來第1章 皇太極第20章 爲了忘卻的紀念第19章 冤案第14章 復仇第12章 鄱陽湖!決死戰!第19章 決心第18章 沉默的較量第7章 殺人第16章 楊漣第14章 突圍第3章 解脫第18章 北京保衛戰第16章 平壤,血戰
第6章 明君第10章 敵人第5章 儲蓄資本第18章 沉默的較量第9章 張居正的缺陷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21章 結束了第16章 平壤,血戰第11章 朱高熾的勇氣和疑團第10章 鬥爭技術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3章 解脫第1章 帝王的煩惱第9章 致命的疏漏第20章 回家第10章 最後的秘密第3章 踏上征途第2章 寧遠決戰第6章 復起第19章 冤案第5章 縱橫天下第20章 勝利 結局第3章 遊戲的開始第29章 朱棣的對手第16章 建國第2章 和稀泥的藝術第11章 千古,唯此一人第7章 可怕的對手第18章 袁崇煥第3章 解脫第17章 名將的起點第18章 掃除一切腐敗者第13章 天下第一幕僚第2章 災難第30章 離勝利只差一步第14章 毀滅之路第3章 解脫第3章 天下的對弈第19章 決心第14章 強敵第5章 武林大會第20章 沒有選擇第3章 帝王的抉擇第10章 鬥爭技術第27章 不得不反了!第20章 勝利 結局第19章 選擇第15章 一個文雅的人第24章 建文帝第2章 大臣很強悍第6章 霸業的開始第14章 毀滅之路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24章 建文帝第18章 二次攤牌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3章 解脫第28章 你死我活的戰爭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13章 無人知曉的勝利第5章 最終的亂戰第22章 勝利第18章 掃除一切腐敗者第22章 制度後的秘密第14章 毀滅之路第11章 必殺劉瑾第18章 北京保衛戰第3章 公道第19章 侵略者的末日第15章 兵不厭詐第15章 孤軍第1章 絕頂的官僚第2章 帝王的榮耀第9章 決戰不可避免第20章 回家第14章 東山再起第20章 新的開始第13章 禍根第2章 和稀泥的藝術第11章 勇氣第14章 復仇第16章 決斷!第8章 堅持到底的人第8章 天下,三人而已第10章 機會終於到來第1章 皇太極第20章 爲了忘卻的紀念第19章 冤案第14章 復仇第12章 鄱陽湖!決死戰!第19章 決心第18章 沉默的較量第7章 殺人第16章 楊漣第14章 突圍第3章 解脫第18章 北京保衛戰第16章 平壤,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