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陛見

天子欽旨加封李吳山爲“二等忠勇伯”的消息,就好像是一方巨石砸進深潭,頓時驚起了萬丈波瀾。

鄉民們並不知道“二等忠勇伯”到底是個多大的官職,他們在乎的只是那道聖旨。

那可是聖旨啊,是皇帝老爺的聖旨,鄉下人家幾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那玩意兒,一定要瞧個稀罕。

於是乎,聽到了消息的鄉民們一窩蜂的涌進李氏大宅,鬧鬧嚷嚷的要看看傳說中的聖旨到底是什麼樣子。

聖旨也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看的麼?那東西尊貴無比,本身就是一種榮耀的象徵,甚至還帶着某種神聖的氣息,普通人一輩子能看到一回已算是很奢侈的了。家裡有了聖旨,理所當然的要供奉起來以示鄭重,怎麼能夠輕易拿出來給別人看?

“不過是個聖旨而已,又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東西,”李吳山笑道:“就拿出來給鄉親們看看吧。”

聖旨還不算是了不起的東西?那甚麼纔算是了不起?

儘管銀雀兒百般不樂意,奈何老爺已經發話了,只能很不情願的把聖旨取出來,在衆人眼前晃了一下子,然後就又仔細珍藏起來。

那聖旨似乎……好像是一塊黃布,似乎也沒有傳說中“霞光萬道”“瑞氣千條”的那麼邪乎。

傳說中的聖旨都是由皇帝的近身太監當衆宣讀,而且一開口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反正戲文裡就是這麼演的,也不知現實當中是不是這樣樣子……對了,太監!

戲文裡的太監大多都是個鼻子上抹了塊白的丑角,而且總是捏着一柄馬尾刷子拂來拂去,講話之時不男不女。聽說太監們都是被割去了卵蛋的傢伙,也不曉得沒了那玩意之後會生成怎樣的一副嘴臉。

雖說大旗莊距離京城不遠,但鄉親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真正的太監,很想看看稀罕景兒。

“把傳旨的太監喊出來給我們瞅瞅唄。”

也不知那個不懂事的傢伙喊了一嗓子,衆人也就跟着瞎起鬨,鬧鬧哄哄的要李吳山把傳旨太監喊出來給大家瞧瞧。

“宣旨的天使前半晌就已走了。”李吳山笑道:“太監也是人,有鼻子有眼的和你我差不多,又不是耍猴戲,有啥好看的?”

“我聽府裡的李福管家說,萬歲爺還要召李老爺陛見,是不是真的呦?”

“千真萬確。”李吳山笑着說道:“咱們大旗莊民團打了勝仗,萬歲很高興,今天傳旨就是爲了明日的陛見。等我見到萬歲,一定仔細說起打仗的事情,讓萬歲知道咱們的民兵個頂個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好漢。”

這話就好似撒在鼎沸油鍋中的一把鹽,登時就熱鬧起來。

能夠和皇帝面對面的說話,這是何等的榮耀!若是李老爺能夠在皇帝面前提起自己的名字,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了,絕對是件光耀門庭的大好事。

畢竟青泥河一戰不是他李吳山一個人打下來的,而是大家拼了性命的苦戰得來的勝利,榮耀就應該屬於整個民團,每一個民兵都與有榮焉。哪怕皇帝老爺子隨口誇獎一兩句,付出的那麼多犧牲也就值得了……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激動興奮的人羣才陸續散去。

伺候着李吳山洗了個澡,把那身從六品的武備官服熨了又熨……

“官服不是已經熨過了麼?怎麼又……”

“老爺明日就要進宮去見萬歲爺了,婢子擔心這身官府不夠提氣,還是再熨一遍才能放心。”

對於這個丫鬟而言,能夠進京陛見當今天子,絕對是件天大的事情,一定要心仔細萬萬不可出現任何差錯。

“不過是去和皇帝見個面兒而已,不用這麼心在意的吧?”

“這是去陛見天子,又不是串門子走親戚,再怎麼鄭重都不爲過的。”在銀雀兒的心目當中,皇帝這兩個字天然就具有無比神聖無比尊貴的氣息。

四海萬方之主,上天之子,比漫天神佛還要高貴,平常人哪有機會看到真龍天子?

再者說了,老爺是剛剛敕命欽封的二等忠勇伯,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的六品官,身份一下子就高了很多倍,自然應該有一副“大官兒”的樣子。

若是穿的太寒酸了,豈不是會讓那些金冠玉帶紫綬金章的滿朝文武大臣比下去了?

也只有天真爛漫心思淳樸的銀雀兒纔會這麼想。

所謂的“二等忠勇伯”根本就不是什麼官職,充其量也就是榮譽稱號性質的爵位而已,對於李吳山而言,這玩意兒根本就毫無意義。

既然朝廷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官職,那就肯定不會存在和“滿朝文武大臣”見面的情況,一個沒有具體職位和權限的“二等伯爵”不可能站立在朝堂之上高談闊論國家大事。

根據李吳山的估計,所謂的陛見應該就是一場非正式的面見而已,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隆重和排場。

“車已套好了哩,婢子在車裡準備了些吃食,還有備換的衣裳……”進京陛見可比不得尋常的串門子走親戚,殷勤的銀雀兒準備的非常充分,連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都裝上馬車,已備不時之需。

李吳山哈哈笑道:“我這是去見皇帝,又不是搬家,弄那麼多傢什做甚?京城裡的好玩意兒多着呢,你有什麼想要的回頭老爺給你捎來……”

“婢子也不需甚麼東西,老爺就莫花那個冤枉錢了。只需進宮之後仔細的走走看看,回來之後把宮裡的情形說給婢子知道,婢子就歡喜的緊了呢。”

對於銀雀兒而言,皇宮大內就是天堂般的存在,肯定到處都是瓊樓玉宇,就算不是人間仙境也勝似人間仙境了。只可惜尋常人一輩子都沒有進宮的機會,只能憑藉豐富的想象力幻想出皇宮的金碧輝煌。

“好,”李吳山笑着捏了捏銀雀兒的臉蛋兒:“等老爺回來,一定好好的和你說道說道皇宮裡的情形。”

當日傍晚時候,李吳山做着雙挽的馬車離開了大旗莊,連夜趕往京城。

進宮陛見,尤其是李吳山這樣的外臣,肯定要走些繁瑣的程序,首先得研禮,弄明白了和皇帝談話的規矩和禮儀之後,還要在都知監候見。

皇帝日理萬機,天知道什麼時候纔有時間和李吳山見面,所以他只能等,一直要等到萬歲有了充分的時間才行。若是皇帝的日程安排的太滿,那就只能等別的日子。

爲了見皇帝一面,等十天半個月都不算很過分。

在都知監等候陛見的時候,李吳山見到了一個老熟人:路恭行。

同爲青泥河一戰的有功人員,一起被皇帝召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事實上並不是這麼回事:路恭行是來給太子上課的。

作爲東宮的侍講教授,基本上相當於太子的家庭教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太子師。聽起來這個身份好像很尊貴很有面子,其實太子的老師不止一位,而是一個型的團隊。

真正意義上的太子師是侍講學士,而路恭行僅僅只是個侍講教授,相當於副科老師。

按照朝廷體制,作爲太子正式老師的侍講學士總共有四位,象路恭行這種不太重要的侍講教授可多可少沒有定員,主要是做些講經解史的工作。因爲不是很重要的正式課程,所以每個月只安排兩堂課,臨時還會兼一些其他的差使。比如說那個巡檢的職務,就是臨時的派遣,事畢之後也就收回了。

“萬歲有旨,只要你來了就隨時通傳。”路恭行說道:“隨我去鍾粹宮見駕吧。”

去鍾粹宮?

看來當初的猜想是正確的,這確實不是個正式的召見。

一般情況下,皇帝召見外臣,多在三大殿進行,或者是文華、武英兩殿也可以。但鍾粹宮卻是太子的居所,而不是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

有明一朝,鍾粹宮都是太子的起居讀書之地,只有嘉靖皇帝曾經在這裡煉過丹,算是一個例外。

正常情況下,太子長大之後就應該搬到宮外另建太子府,現如今的太子已經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按說早就應該搬出去了,之所以還住在鍾粹宮,理由只有一個:沒錢。

崇禎皇帝拿不出那麼多錢財給太子修建府邸,也就只能先湊合着住在禁宮當中了。

一路從都知監走來,沿途所見宮闕大多晦暗陳舊,尤其是皇后居住的懿安宮,明顯曾經被大火燒過,雖然已經搭建起了腳手架,看起來好像是正在修繕,卻連一個工匠都沒有看到。

問過路恭行之後才知道,懿安宮在四年前失火被燒了很大一塊。中宮周皇后體恤國家艱難,本不想修繕,但太子的年紀卻越來越大,眼看着就已經到了大婚的歲數,就琢磨着自己搬到翼殿去住,把寬敞的懿安宮騰出來用來給太子辦理婚典,結果修了一半就又沒錢了,成了一個“爛尾工程”……

銀雀兒心目當中那個金碧輝煌彷彿瓊樓玉宇的皇宮,其實早已經破敗不堪,沒有了天家應有的排場和氣派……

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
第四十四章 最後的籌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仙還是妖怪?第二百三十六章 重大影響第六十五章 公主殿下第五百零三章 世界通用語第六十一章 城頭變換大王旗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九十五章 一己之私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七十章 勸善書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零四章 反鎖大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宗故事第五百四十章 有女初長成第四百三十七章 自力更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真空地帶第四百零三章 築炮臺第五百九十三章 新的世界第三百七十一章 集體力量第五百四十八章 極端激進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一百九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五十四章 叫板第七十四章 水運專家第七十一章 自願捐獻第二百零四章 上天之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兇僧真悟第四百四十五章 附加題第四百五十四章 話桑麻第五百二十三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四百三十章 找個媳婦第四百九十八章 神說要有光第三百七十三章 寧死不降第三百七十四章 秦王談話第二百八十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六章 孤立無援第五百零九章 姑且一試第四百七十九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想多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有樣學樣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戰場第三百三十五章 獲救第二百八十九章 賭國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第二百六十一章 商業援助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凶之兆第八十九章 雙簧第九十章 料事如神第四百五十一章 離家出走第二百零二章 授勳大典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需動員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後人乘涼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老珠黃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是天王第五百一十五章 熱血少年第四百零一章 肘腋之變第四百四十一章 個人之小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七十八章 刺殺行動第五百四十二章 慘烈大敗第四百六十七章 煙消雲散第五百一十八章 明天還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位詔書第十七章 辮子兵第一百六十章 較量第二十七章 贖肉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反正第二百二十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九十五章 改良時代第五百八十八章 只是漸凋零第八十八章 裝傻充愣第三百八十章 秘密天大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崔故智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籠覺第三十一章 兄弟相爭第二百八十八章 腐敗跡象第五百零五章 嚮導程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最後囑託第三百五十四章 千古恨百年身第五百零一章 首次遭遇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河渡口第六章 走後門兒第四百二十八章 裁軍之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新老結合第四百二十四章 除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亡國之君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六十二章 從諫如流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