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朝廷大事

內閣三人組確定下來,六部長官也有了人選,南京朝廷終於開始運轉。

剛剛成立的朝廷,大明的局勢又如此複雜,事務極多,史可法、路振飛、王鐸三個閣老每日忙的連軸轉,處理着龐大而繁雜的事務。崇禎更是徹夜批閱奏摺,勤政程度一如以前。

有感於人手不足,大學士王鐸經史可法同意,奏請崇禎要求增加內閣成員。五月二十五日,經過廷推,禮部尚書錢謙益成了第四個內閣成員。王鐸自感資歷威望均不如錢謙益,主動避讓,錢謙益便成了史可法路振飛之後排位第三的閣老。

朝廷新立,各部門缺額嚴重,接下來的時間,圍繞着各個重要部門的空缺,各個內閣成員以及南京一衆官員展開了激烈的人事鬥爭。特別是哪些想要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的官員,想方設法走着門路,拜門庭拉關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逐漸的,官員們形成了三個派系,一是以內閣首輔史可法爲首的清流派,其中成員包括刑部尚書呂大器工部尚書何應瑞等人;再就是內閣次輔路振飛的淮揚系,重要成員就是戶部侍郎王寅,左中允袁可望等人;第三派則是錢謙益爲首的東林派,包括閣老王鐸、吏部尚書張慎言,戶部尚書高弘圖等人。

三個派系中,以錢謙益的實力最強,路振飛的淮揚系實力最弱。畢竟錢謙益是東林黨黨魁,在官紳中威望極高,很多東林黨出身的官員自然而然的向其靠攏。

但因爲在福王之亂中,錢謙益首鼠兩端,失分極多,導致了一些持身甚正的官員瞧不上他的爲人,而選擇投到了人品正直品格高尚的首輔史可法麾下。

淮揚系雖然實力最弱,但路振飛深受崇禎信任,未來的前景分毫不差。而錢謙益和史可法又都屬於東林黨,兩系的官員原本一家,所以整個朝堂局勢可以說是錯綜複雜。

不過因爲朝廷新立,有太多的利益可供大家瓜分,所以大家還未出現太大的分歧,也就沒有太過激烈的黨爭出現,暫且算得上是一團和氣。

現在朝廷最重要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如何面對北方的強敵,再就是怎麼處理涉及到福王之亂的人員。

北方的消息逐漸傳來,在吳三桂的帶路下,滿清大軍入關,吳三桂和滿清聯軍在山海關擊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匪首李自成被迫退出了北京,清軍和闖賊如今正在北方進行激戰,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對南方形成威脅。

針對如何處理吳三桂的問題,朝堂上衆官員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吳三桂以爲崇禎殉國,爲了替崇禎復仇,這才借兵剿賊,是大大的忠臣,史可法錢謙益均持此意見。另一派以次輔路振飛爲首,認爲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相當於引狼入室,事實上已經背叛了大明,吳三桂此人已經不再是大明的臣子,根本指望不得。

朝堂上,兩方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論戰,路振飛勢單力薄,在辯論上根本不是對方的對手。爲了支持路振飛,陳越也上了奏摺,言之鑿鑿道吳三桂絕對不會再回大明,加入了論戰。

然而,就連崇禎都對吳三桂抱有幻想,認爲他迫於無奈才借兵剿賊,不是真的背叛大明。在崇禎心裡,闖賊要遠比滿韃更可惡。滿韃只需要些子民財產就會退兵,而闖賊可是要奪去他的江山的。

北京城破,皇后自盡,三個皇子至今下落不明,這已經是崇禎心中永遠的痛。他恨闖賊恨的痛徹心扉,所以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在崇禎心裡一點都不可恨,相反崇禎對吳三桂還有絲絲的欣賞和感激。若是沒有吳三桂借滿韃剿賊,闖賊在北方站穩腳跟下一步肯定是出兵南伐,自己又如何能夠安穩的坐在南京?

既然吳三桂是忠臣,自然不能寒了忠臣之心,朝廷經過商議之後,決定派兵部侍郎左懋第、前總兵陳洪範、兵部值房郎中馬紹渝三人的代表團前往北京。

一是向吳三桂宣旨,封其爲薊國公,世襲罔替,併發白銀五萬兩、糧食十萬石犒賞關寧軍,由太僕寺正卿沈廷揚督率船隻運送。沈廷揚曾經督率過海路漕糧運送,經驗極爲豐富。

使團的第二個任務就是和滿清朝廷商議,商談聯合剿賊事宜,並試探滿清的底線,看其是打算佔據大明的疆土還是和以前一樣撈一筆就走?看看能否通過談判讓滿清歸還北京,爲此付出一些銀兩財富也不是不可以。

朝廷的第二件大事自然是處理福王之亂善後事宜,福王被抓,一衆從犯相繼落網,是時候給這次叛亂畫個句號。

內閣經過商議奏請崇禎同意,決定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個部門共同審理福王叛亂之事,錦衣衛衙門負責監督協助。蓋因福王之亂影響極大,審理的規格極高。

其實福王之亂事情極爲簡單,處置起來也不復雜,福王以莫逆之罪無可辯駁,按照寧王之亂先例,福王朱由崧處死,除福王之藩。

福王之亂主謀馬士英已經自盡,其家人男的發配軍前效力,女的發教坊司爲奴。主謀太監盧九德,除以凌遲刑法。

忻城伯趙之龍、誠意伯劉孔昭,參與叛亂之舉,均處死,抄沒家產。

然而在魏國公徐久爵以及其他勳貴的處理上,審案人員發生了極大分歧。

右都御史李沾堅持認爲徐久爵並未參與福王之亂,平南侯對徐久爵的處置有失公允,應該宣判徐久爵無罪。

刑部尚書呂大器卻認爲徐久爵在福王登基之時選擇了服從,也許其是迫於福王的兵威,但爲人臣子者不能效忠君王屈從叛逆,本身就是背叛,再加上徐久爵在平南軍攻城時,響應福王號召出錢招募了一些鄉兵,所以其並非無辜。

在福王登基之時,呂大器是少數沒有選擇屈從之人,所以有底氣說這話,但是在其他官員看來,若是因爲屈服就被定罪,那朝廷大部分官員都有罪了,若是選擇了處置徐久爵,他日也可能以同樣的理由處置自己。所以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員都極力反對處置徐久爵。

雙方發生了極大的分歧,審案陷入了僵持。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295章 敵襲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711章 膽大妄爲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402章 糧船第193章 範天宇第570章 談判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264章 分別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674章 西軍的戰略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613章 返航第706章 流言第670章 反間計第282章 馬士英的決斷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873章 初戰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388章 談判第788章 可憐的小公主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648章 安排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08章 雛鷹展翅鄭家子第908章 佈局(下)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971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412章 跪了第731章 張定國回川(加更)第587章 行情第359章 媚香樓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517章 別罵我(4000字大章)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503章 十萬清軍盡魚鱉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571章 必須得賺錢了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903章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414章 覆手爲雨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677章 攔截糧船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1028章 中舉第960章 富可敵國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929章 雨中攻城第898章 追與逃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557章 準第508章 雛鷹展翅鄭家子第799章 又封駁!第456章 撤退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264章 分別第344章 戰後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615章 欣欣向榮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301章 末路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298章 孤注一擲第501章 大雨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595章 奪船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956章 戰正酣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295章 敵襲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711章 膽大妄爲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1026章 設立商部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402章 糧船第193章 範天宇第570章 談判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965章 土崩瓦解第264章 分別第642章 荊州攻防第674章 西軍的戰略第二十一章 創業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613章 返航第706章 流言第670章 反間計第282章 馬士英的決斷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873章 初戰第817章 登州吳平第388章 談判第788章 可憐的小公主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648章 安排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08章 雛鷹展翅鄭家子第908章 佈局(下)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971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412章 跪了第731章 張定國回川(加更)第587章 行情第359章 媚香樓第837章 兵潰如山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517章 別罵我(4000字大章)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503章 十萬清軍盡魚鱉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十章 傻兒子好了!第571章 必須得賺錢了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903章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414章 覆手爲雨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677章 攔截糧船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1028章 中舉第960章 富可敵國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七十四章 里長趙離第929章 雨中攻城第898章 追與逃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557章 準第508章 雛鷹展翅鄭家子第799章 又封駁!第456章 撤退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689章 破軍斬旗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264章 分別第344章 戰後第699章 西軍攻打九江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549章 陳江河逝世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615章 欣欣向榮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301章 末路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298章 孤注一擲第501章 大雨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595章 奪船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956章 戰正酣第813章 兵不血刃入膠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