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

這次科舉距離上次不過一年多一些,但盛況卻是比上一次還要隆重一些。

參加考試的考生超過三十萬人,不少更是拖家帶口的,那已經不是來參加科考,而是移民來了。和以前一樣,這批人或許是走了自己的關係,或許是依託張弘武的關係,悄悄的進入了陝西,來到了這個國中國。

當然,張弘斌此刻還沒有建立任何政權,說是國還有些勉強。

這次科考如此盛重,有一定的原因,自然是考生們認可了救世軍這個勢力,覺得在這裡混也可以混出個樣子。二則想來也通過親朋故交知道了救世軍的行政模式,知道有更多的機遇在等待着他們。就好比原本千軍萬馬過的獨木橋,突然變成了加寬版的通天大橋,傻瓜纔會看都不看就走開。

只是根據內衛調查的最新結果,這個盛況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那些離開陝西,在外面混日子的義軍們。

他們在外面風流快活,卻是苦了各地的老百姓。再加上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文化,說話也是粗俗難耐,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在發跡前面對文人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發家之後同樣看不起文人,故而能夠被他們接納的文人其實很少。

這不,在這些義軍麾下活不下去,功名完全沒有效果,日子本來就不好如今可是真的過不下去了。

那好吧,好歹也要找條活路,哪怕是故土難離,人死了那就什麼都沒有了。於是乎拖家帶口的,穿越了重重障礙,千里跋涉的來到了傳說中的陝西,救世軍的地盤。他們知道,救世軍並不反感文人,相對還欠卻不少的文人幫他們幹活,在這裡,他們餓不死,而且這裡是救世軍的地盤,沒有別的勢力插手這裡,在這裡至少不必擔心兵災。

基於這個理由,所以人數算是來得多了一些,只是這文化水平自然也是晨參差不齊。

無所謂,只要有心學習,有心研究,有心爲百姓幹實事的,張弘斌給他們機會歷練!三十萬人就三十萬人,如今陝西這塊,自己還嫌這裡的人口太少了!

這三十萬人的到來,副作用也不是沒有,也不知道是找到了主心骨還是什麼的,各地的難民也跟着他們一起來到了這裡,前前後後超過了五百多萬人。這可是百分百的難民,吃飯都成了問題,想要吸收他們,沒糧食或者糧食不夠的話,那說不定他們反而會成爲不安定因素,一個不好就如同火藥桶,在內部爆炸開來,炸不死人也噁心人。

還好,張弘斌不缺食物,按照他的權限要購買食物太容易了。只是這筆錢自然不可能是他自己支付,他可以支付一部分,但如同沈萬三犒軍一樣,可不能夠隨便帶這個壞頭。糧食直接在系統超市裡面購買,系統的優勢在這裡完全被體現了出來,各種肉食和米麪那是絕對不缺的,若是不考慮最大購買額的問題,以及付款的問題,張弘斌可以讓大明所有的百姓,都過上不再會飢餓的日子。

經費不必擔心,最近張弘斌可賺了不少的錢。

這筆錢來自異族,說穿了就是西藏、中東地區、阿拉伯地區、蒙古地區、倭國和後金這幾個地區。張大奸商的算盤打得劈啪作響,卻是狠狠的在這些異族身上割了不少肉。

對於西藏、蒙古和後金這幾個偏遊牧民族,收購牛羊馬匹,進而出售茶葉、食鹽、烈酒卻是最賺錢的買賣。當然,這些其實都是日常用品,利潤沒辦法達到最大化。真正的來源依然是奢侈品,高檔的手錶、華貴的珠寶首飾、通透寬大的鏡子等等,都是主要的財源,利潤最少也達到300%,最高達到了1500%。

奢侈品,無論是中東地區的商人,還是倭商來說都是有着很高利潤的商品。每一個國家都不缺有錢人,每一個有錢人都希望有些什麼東西,來襯托自己有錢人的身份。奢侈品,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這類商品,通過總商會,也就是張弘斌整合之後的商會聯盟體進行轉售,小心翼翼的打點之後,轉賣到全國各地。不過內銷這一塊最近已經開始收縮,主要的交易對象改爲外國商人。

這是張弘斌的意思,這類可以最大限度賺錢的商品,交易對象就應該是看似沒什麼錢的異族。

腐化他們,搜刮他們!最大限度的壯大自己,同時最大限度的削弱對方,張弘斌很喜歡看到這樣的場面。

商會聯盟說穿了,就是把陝西商業進行整合,然後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一致對外賺取最大利潤的一個鬆散組織。不過在張弘斌系統超市各種商品的帶動下,這個鬆散機構向心力達到了最高。

基本的商品,他們也出售,但真正賺錢的依然是張弘斌提供的各種商品。

這些商品經由各個商會的人脈,運輸出去,甚至要動用救世軍的護衛,這也就意味着救世軍也可以從中抽取一定的手續費,同時在販賣完畢之後,按季度收取交易稅和所得稅。

運出去的系統商品,按照張弘斌的意思,第一時間把最大比例的商品,按照正常物品價值出售給外國商人。面對這些新奇且實用,甚至不少讓人眼紅的商品,外國商人給予了200%的重視,並且第一時間完成了交易。

交易完畢之後,他們才悲催的發現,在本土上面,這些商品的出售價格很便宜,至少比他們交易的成本價還便宜。奈何他們沒辦法在本土的零售店,大批的買進這類商品,主要是張弘斌讓所有的專門店簽訂了協議,禁止大規模轉讓給外國商人,否則取消其經營資格。

這世界上,除非是傻子,纔會放棄經營資格。如今誰不知道,這些來自陝西的商品,那是真是下金蛋的雞,傻子纔會把這隻雞給燉了或者丟了。

外國商人沒辦法廉價購買這些商品,而張弘斌也咬定了價格,使得他們根本沒有說價的餘地。張弘斌這是在壟斷,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系統超市出品,屬於這個時代的獨有物資,這就意味着張弘斌並不比擔心競爭問題。愛買不買,反正買了之後拿回去賣,自然也是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的,若是不買,不過是便宜了別人。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傻子,到頭來這些明顯比本土零售價還要貴出許多的商品,還是被各地的商人搶購一空。隨即,他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把這些商品以更高的借錢,出售給本地需要它們的人。

這樣的交易,至今已經是第三次,商人們依然來收貨,換言之他們的商品,總算是得到了本土實力的認可。從他們笑臉,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只怕把利潤爲400%的鏡子,提高到了600%之後再出售出去的。

問了問內衛,結果才知道是1000%,張弘斌不由得感慨,自己的道行還是差了一些。

一面等身的鏡子,裝飾有一定的人造珠寶,這樣的貨物在系統超市裡面出售價是五兩銀子,張弘斌以兩千兩的‘成本價’出售給了外國商人。而這些商人以五千兩的價格,在他們的本土把鏡子出售了出去。就這個價錢,聽說本地的貴族,還眼睛都不眨一下,這些窮鄉僻野,沒想到貴族居然也那麼有錢。

後來詢問了一下才發現,這五千兩銀子,有二千兩是實實在在的銀錢,剩下的都被商人換成了毛皮、牛羊馬和各種物資,然後又運到了陝西進行拋售。或許利潤不高,但本來就是順路,卻是又賺了一筆。

奸商,張弘斌除了大呼奸商,也只能說聲“我服了你!”

“夫君,我一直想不通,爲什麼這些商品,賣給大明是那麼的便宜,但賣給外國客商,卻是如此的昂貴?”徐慧一般不過問政務,但這件事實在是讓人好奇。

“無他,大明是華夏子民,是我們同根同源的族人。今天我有了好東西,自然應該照顧一下我們的族人;外國人就不同,我和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或者說他們還是我們華夏的潛在侵略者。這個侵略或許不是今天,而是在未來,但任何對華夏有威脅的,或者說與華夏不同心的,我都沒有理由便宜他們!

再則,通過一次次的交易,我可以最有效的控制他們勢力的經濟,時間久了就會造成經濟依賴,到時候我們要他們死,或者要他們活,都不過是我們心裡的一個念頭而已。當然,這個過程,或許不會太短。”張弘斌自然是知無不言。

“妾身不同商事,卻是聽得不太懂。”徐慧只聽明白了七分。

“大概知道是那麼一回事就好,沒必要深入瞭解得那麼透徹,如果天下的人都那麼透徹,那我們還怎麼玩?現在可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了,我們的科考可要開始了啊!”是的,今天就是科考的日子,張弘斌可等了好久好久。

領地人才缺乏,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科考,可以帶來怎麼樣的驚喜?

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
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60章 有人要投誠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6章 王二初接觸第67章 故都換新主(上)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45章 張纔要回家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27章 最終的決戰(2)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64章 系統新武器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126章 強悍第六層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6章 奪下白水縣第127章 碼頭送兄長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90章 且忍辱負重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48章 大炮初面對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77章 人智有窮時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25章 到前線觀戰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63章 責任負不負第85章 春香的逆襲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159章 後金消滅戰(2)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71章 禍害東南亞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17章 對土司政策(上)第101章 朝廷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