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

進入長安,那是在十天後的事情。

一路過來,大旱依然沒有消停的意思,但是這裡的百姓變得越來越快樂,越來越靈動。在他們的臉上,顧炎武似乎看到了和大明百姓不同的東西。那是一種信仰,一種希望。

和他們比起來,大明的百姓,給顧炎武一種’行屍走肉’的錯覺。

是了,大明的百姓完全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而活,爲什麼而奮鬥。他們每天都掙扎在死亡線上,每天都會花上許許多多的時間下地幹活,否則他們今年很有可能就會餓死。他們就如同一個爲了耕地而耕地,爲了工作而工作的機器,除了工作耕地,他們最多會討論一些家常的話題,卻從來不去思考他們爲什麼會過這樣的日子。

命?是了,或許這就是佛道兩家所謂的命吧?!

但是在大秦這裡,顧炎武看到了什麼,那是百姓那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搏精神。他們也耕地,在考慮着種什麼,如何搭配才能夠讓自己吃得好,又可以最大限度的換錢回來。他們甚至會專門大規模的對牲畜進行養殖,有不少國營或者私營的養豬場,場地都大的可以,裡面的生豬超過上百頭,規模讓顧炎武都驚呆了。

可以說,百姓的每一秒鐘,都在爲如何讓自己過得更舒服,如何讓日子過得更幸福而奮鬥。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還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思想,按照這裡最常聽見的說法,那就是‘知識改變命運,愚昧就要捱打,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恩,聽說這句話最初是秦王殿下說出來的。

這裡的百姓很擅長思考,也擅長總結。今天犯下的錯誤,他們明天就會改正,他們也在無時不刻思考着人生,思考着以前爲什麼要被所謂的士紳牽着鼻子走。當顧炎武聽到一位百姓抱怨了‘什麼叫做代表我們,士紳和讀書人有什麼資格代表我們?難道說,我們就是一羣豬,任由他們驅趕到他們想要去幹到的地方’之後,他覺得這裡的百姓真的好可怕。

可怕?是的,作爲一個封建文人階級,或者說享受着愚民政策,以人民代表高高在上的特權階級,他最害怕的不是上面君主的暴怒,而是下面百姓的覺醒。因爲這樣一來,他們就沒辦法繼續糊弄百姓,也沒辦法如同牽牛一樣,想要把牛牽到哪裡就到哪裡。如今這牛已經不會給任何人牽了,逼急了還會給你來上一下子的。

當沒有了百姓的基礎,世家就沒有了輿論的制高點。沒有了輿論的只高興,就沒辦法最大限度的爲自己謀福利。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不是位於百姓之上的特權階級,而是和百姓一樣的低級存在。

如此開啓民智真的好嗎?沒有任何儒家思想的捍衛,張弘斌是如何確定百姓不會造反的?

一個沒有綱常,沒有愚民,沒有道德制高點的政權,那絕對是讀書人的噩夢。但同樣的,對於一個封建君主來說,同樣是一顆地雷,爆炸開來,君主也活不成。

同時,既然如此無視儒家文化,那爲什麼還要辦什麼文化交流會?

顧炎武覺得,自己此番過來,是不是來錯了……

閒着無聊,再加上驛站給了他一定的零花錢,算上他自己也有的,他索性到處逛逛。

此刻他心煩意燥,自然第一時間來到了酒館,好好的喝了一杯。

不多時,有個文人模樣的人在他面前坐了下來,微笑着對顧炎武問到:“這位兄臺,可否與某拼一拼位置?”

顧炎武此刻還沒醉,他環視了一下,見這裡的確是坐滿了人,索性點了點頭。

那人致謝,隨即點了飯食。在等待過程中,看着醉眼朦朧的顧炎武,好奇的問到:“兄臺可是有煩惱?”

顧炎武不知道爲什麼,或許是因爲對面這人的笑容很真切,不摻合任何虛僞,頭腦一熱,就把自己的疑慮說了出來。但說出來之後,才覺得自己是不是太信任別人了?

“這位兄臺的想法,其實是很多人的想法。民愚如豬,臣子如奴,讀書人爲狗,天子爲主,這便是以前的社會構成。天子治理天下,便是藉助奴才之手,駕馭狗去帶領這羣豬。豬不需要知道自己爲什麼是一頭豬,它只需要提供足夠的肉就好。故而,天下是天子一人的天下,所謂的穩固其實是一種幻覺。

何也?既然天下不是奴才的,那麼給主子辦事的過程中,豈會不貪污點犒勞自己?狗在放牧的過程中,豈會不偷吃一點犒勞自己?到頭來一頭豬能夠提供的肉食,被奴才和狗吃掉了八成,身爲主人的天子才能夠吃兩成,這樣的天子算不算天子?

再說,若是有別的主子,看上了這羣豬提供的豬肉,要來搶。

作爲主人的天子自然着急,但作爲奴才和狗的兩方,他們覺得這天下不是自己的,那麼給誰看家不是看家?故而他們不僅不會全力協助主子,還會在利益最大化的心態下,幫助外來的敵人,加速主子的敗亡。至於豬,它們的數量若是直接在主子、奴才和狗身上踏過去,可以直接把他們踩成肉泥,但豬就是豬,它們只知道提供肉,不會去考慮那麼深奧的問題。

知道了這種利害關係,聰明人是否應該試着改變一下?否則最終走到了這條老路上,不管多麼強大的皇朝,最終都會有滅亡的那一天。在不考慮奴才和狗的想法的基礎上,君王必須要爲自己政權考慮。

兄臺不是一個傻瓜,至少我在兄臺眼裡看到了睿智。我就說到這裡,剩下的兄臺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我能夠指出一個事實,但如何改變卻是仁者見仁。我沒有任何資格,把我的思想附加在你的思想上面。但若是兄臺你想了解大秦政治制度背後的深意,可以去書店買點秦王殿下的著作看看,尤其是《國家論》這本書,就專門點名了國家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相信,會對你的思考有幫助吧!”這位讀書人卻是滔滔不絕,也非常認真的對顧炎武說到。實際上仔細斟酌的話,其中有很大的炫耀因素。

“兄臺所言,讓顧某恍然大悟,至少有些關竅多少被打通了。至於兄臺推薦的書籍,顧某等下就過去看看。只是說了那麼久,還未請教兄臺高姓大名?對了,某乃江蘇顧炎武,應邀前來參加此次交流會的。”顧炎武此刻已經動了結交之意。

“某是這陝西的學子,免貴姓肖,單名一個遙。打算在明年參加新的公務員考試。本來是上一次考試就要參加的,不過殿下的一些論點讓我有些很感興趣,結果研究得太深入,錯過了考試時間……”肖遙拱手回答道。

誰也沒想到,今天的會面,造就了兩個政黨建立者。他們建立了兩個思想相近,但行政理念卻大不相同的兩個政黨。兩人以黨魁的身份,互相鬥了大半輩子。當然,這是後話了……

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
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18章 仔細逛超市第129章 救世軍入關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10章 對蒙古用兵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5章 商品大好評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26章 大明新科考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49章 宗茂的求見第21章 正統繼承權第12章 超市的升級第123章 印度洋海戰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70章 故障率問題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2章 秦軍再入川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79章 曹文詔歸心第81章 臺灣我來了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95章 圖紙被搶走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40章 千金買馬骨第113章 後金來談判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32章 救民如救火第33章 華夏級球賽第115章 久違的升級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37章 洪承疇被救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103章 後金的短板第122章 1640年大事件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95章 皇子們開局第111章 域外遭遇戰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99章 張獻忠中計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50章 第一批奴隸第7章 顧炎武見聞(下)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29章 落入埋伏圈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109章 成就陝西王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