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章 帝國時代 二
???鰲拜心中暗暗告誡自己必須要牢牢抓住這樣的機會,否則滿洲八旗將徹底消失在滾滾時間長河中了。
“……皇上會賜給我族什麼物品,以方便西征大事呢?”鰲拜似乎臉無表情地繼續說道,他心裡清楚,既然楊光要把他們當作狗一樣使喚,總得給點破爛骨頭殘渣剩羹喂喂吧,否則哪裡有力氣去咬人。
“嗯,朕早已做好打算,給你們一萬支線膛火銃,一百五十萬發子彈,派五十名軍官訓練你們的火銃兵,另外還加上供你們全族食用半年的糧食,半年之後就得你們自己覓食了!”
“謝皇上恩典,我族人等永世不忘!”
鰲拜想不到楊光一出手就是如此重禮,線膛火銃是滿洲八旗夢寐以求的神兵利器,那半年糧食更是無比寶貴。滿洲八旗離開北京以來,都是風餐露宿、吃草根樹葉了,突然多出這麼多糧食來,不知救了多少族人的性命,至於那些更加厲害的射程遠射速快的後裝步槍,他根本就不敢奢望了。
“哼!朕只是想讓你們去對付更兇惡的俄羅斯人罷了,這個你不需要感激朕!至於在與俄羅斯人對戰中是生是死,都與朕和帝國毫無關係!”
楊光毫不忌諱鰲拜知道自己的意圖,但他還是不想太過麻煩地去對國內悠悠衆口解釋個不停:“現在想要你們滅族滅種的人多的是,你要小心,不能四處傳揚帝國給了你們武器這個消息,否則走漏了消息,到時這個火銃就不給你了!”
“是,謝皇上!”鰲拜恭敬地跪下施禮。
楊光神情肅穆,嚴厲地說道:“還有,你們拿到這批武器後,絕對不能向任何一個漢人射出一顆子彈,如果是這樣的話,射出這一顆子彈之時,便是你們滅族之日!這一點,你也要記住了,朕可是說到做到的,絕無更改的可能!”
聽到“滅族”一詞,鰲拜身體微微哆嗦了一下,他非常清楚,按中華帝國軍隊的現有實力,如果大舉來攻,他那新兵就佔了三分之二的區區三萬人馬,恐怕撐不過半天時間。楊光這樣說,絕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於是,在中華帝國軍隊的監督下,殘餘的滿洲八旗帶着所有婦孺老幼開始向西移動,很快就與正在大舉東進的俄羅斯軍隊在多個地方發生激烈的交戰。
正當人們都以爲,滿洲八旗就此湮滅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之中的時候,事情卻出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滿洲八旗對俄羅斯軍隊連戰連勝,在俄羅斯人大規模增加了兵力之後,結果還是毫無例外地俄羅斯人大敗虧輸。
滿清餘孽對俄羅斯大勝此事轟動了帝國朝野,楊光也頗感驚訝。
須知,歷史上的雅克薩之戰中,滿清朝廷可是集中全國的精銳,打了好幾年,纔將區區幾百個俄羅斯兵打敗,其中雅克薩城池攻堅戰整整打了一年,何以現在那些滿清的殘兵敗將竟然能接連大敗俄羅斯軍隊?
經過總參謀部對收集的來的戰例進行認真的分析,楊光發現滿洲八旗對俄羅斯人的接連勝利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一是滿洲八旗已走到滅族的邊緣,全族上下皆一心謀求生存下去,西征是楊光給他們唯一的機會,豈能不死死抓住?
二是楊光同意給予滿洲八旗的一萬支線膛燧發火銃,比俄羅斯人的所有火銃都領先一大截,在武器上佔了先機之利。
三是鰲拜沒有采用歷史上滿清對俄羅斯在雅克薩之戰中的攻堅戰打法,而是全部採用靈活機動的野戰打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走了尋找戰機再打,萬不不得已的情況下都不去打那消耗大收穫少的攻堅戰。
有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滿洲八旗對俄羅斯人已基本上處於不敗之地。
僅僅一年的時間,滿洲八旗殲滅了三萬多俄羅斯哥薩克騎兵,繳獲了俄羅斯軍隊的大批如火銃、火炮之類的武器裝備,積累了豐富的對俄羅斯軍隊作戰經驗,越過北海(貝加爾湖)向西推進了兩千多裡。
更重要的是,收服了大批受到俄羅斯軍隊欺壓的小部族,使滿洲八旗控制的各部族總人數突破四十萬人口大關,能作戰的青壯年男丁又達到了六萬人以上。
帝國議會知道這個情況後,立即有人提出了對滿洲八旗不予支持並加強對其進行監督的議案,並迅速得到大多數議事大夫的贊同。
滿洲八旗只得靠自己的力量繼續西征。
楊光對國會通過的這個議案很不以爲然,他認爲那些議事大夫們多慮了。
只有他本人才清楚,後世的俄羅斯人號稱戰鬥民族,絕不會如同豆腐一般軟弱,用不了多久就會找到剋制滿洲八旗的辦法,那就是那線膛火銃,因爲八國聯軍南京之戰的原因,線膛火銃也很快會被歐洲各國所仿製,屆時,滿洲八旗的武器優勢將被抵消掉。
想到線膛火銃的優勢即將失去,楊光決定加快帝國大軍西進的步伐,他下聖旨命令李定國迅速率大軍西出玉門關,橫掃河西走廊、吐魯番、天山一帶的各種勢力。
同時,還加大投入建設帝國西面的幹線鐵路,將南京至西安的鐵路線延長至玉門關,並且開始勘探玉門關至天山的地形,爲下一步將鐵路從玉門關朝西延伸做好準備。
在楊光的親自佈置下,掀開帝國大舉西進西亞東歐的一波波狂潮。
眼見帝國開始大舉西進,鰲拜和滿洲八旗急紅了眼。
滿洲八旗一族,全族上下更加瘋狂地與俄羅斯人作戰。很快組織了兩場大規模會戰,又消滅了四萬多俄羅斯軍隊,控制住了西伯利亞並逼近烏拉爾山脈。
歸順到滿洲八旗旗下的大小部族又增加了二十萬人口,能上戰場作戰的精壯男丁人數已突破了十三萬餘人,擁有了更加雄厚的資本。
鰲拜決定加快西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