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



沒有官員身份的士紳們,對於憲政的態度就和緩的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那是根深蒂固的,輕易不容易改變。但是憲政給他們參政的機會,而且是權利很大的議會,士紳階層是受益之羣體,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他們會很快的從懷疑,膽怯中清醒過來,最終會堅定的支持憲政,可以說士紳階層是執行憲政的基礎。只要堅持以報紙爲主要手段的宣傳,他們的轉變是可以期待的。

清朝末年的憲政風潮中,主張憲政的中堅力量就是士紳階層。

......

前兩天在朝堂上,遼寧建省的事議過了,聖旨也發下去了,新任的山東巡撫楊嗣昌也出發了,組建臺南衛的總兵帶着一批軍官也啓程前往福建了。九月十五日發佈基本法的中華日報到了京城,又引起了新一輪的震動。浙江的朱家這是怎麼了?前面的事尚未理出個頭緒,又來了新的挑戰。難道朱家要造反不成?

在崇禎的眼裡,這就是造反!因爲他們挑戰了皇家的權威。但是大臣中很多人不這麼看,朱家沒有舉着大旗,明火執仗的殺入京城,篡權奪位。還是要尊你鳳陽朱家做皇帝。這怎麼是造反呢?西北的亂民,東北的後金,那纔是造反。更何況朱家無論在戰場上,在鼓勵農桑,增加稅收,平定地方上都在爲朝廷效力呢?

崇禎皇帝心裡很清楚:這種情況下如果在大臣們上朝的時候議論,定然沒有一個結果。首先那些御史言官們就不好辦,這些人天不怕地不怕,一副唯恐天下不亂的勁頭,崇禎要想出兵徵繳的話怕是很難通過,大明朝的皇帝不能一言堂,對於臣子們還是很忌憚的。但是不出兵打一下,崇禎心裡不甘,於是他又採用小範圍的平臺奏對。這一次他召見的是首輔周延儒、東閣大學士溫體仁、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樑廷棟被罷官了)和戶部尚書畢自嚴。這次召對的議題就是如何動兵。

打一仗的效果如何我們的崇禎同志心裡也沒有底,但是朱家有多少兵他還是知道的。

朝廷的各種渠道還能知道不少情況,特別是錦衣衛,在民間他們幾乎無孔不入。除非皇上不想知道,沒有興趣的事。比如亂民爲是麼造反,農民們能不能交上稅銀,有沒有飯吃,皇上沒有興趣,錦衣衛也不會去打探。

崇禎知道:朱大典在山東有三支軍隊,濟南的山東營有兩千多人,威海的民團也是兩千多人,還有一個叫做武警的民團不到兩千人,他們分散在山東的各縣裡。能打仗的充其量就是五千人。軍力再強五千人能頂多大用途?

朝廷出動幾萬人還是容易的,幾萬對五千應該有勝算吧?崇禎同志沒有上過戰場,他不太懂,也不敢打包票,但是至少應該打個平手,把朱大典趕出山東應該沒有問題。這也是他想打一仗的依據,山東到京城距離太近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羣臣到齊,崇禎首先說話:“浙江朱家行爲不軌,圖謀九鼎,形同造反。朕欲出兵徵繳之,衆愛卿以爲如何?”

皇上首先表明的態度,這是少有的。一般情況都是皇帝不表態,處於超然的地位,臣子議論之後再點頭同意,這是天子的威嚴。首先表態,就表示了皇帝的決心,定了性,不容動搖。

這個話就給朱家定了性,就是造反,要出兵打一打。

既然形勢已經明朗,溫體仁就搶先說道:“朱家勢力波及的幾個地方大家都是知道的。浙江是朱家的老窩,在那裡朱家有一個護路隊,有數千之衆(實際上是一萬人)。我們在江南的官軍能戰之師不多,極少勝算。臺灣遠在海外,何況五軍都督府委派的總兵官已經前往福建,會同福建總兵鄭芝龍至臺灣組建臺南衛,此一處觀望即可。遼寧遙遠,並且遼寧軍還在與後金征戰,朝廷不好用兵(就是想去也去不了)。餘下

的就是山東和河南了。北方可用之兵甚多,西北宣大邊軍、關寧邊軍、登萊軍、河南軍、直隸軍均可調用。所以臣以爲應首選山東,若能擒朱大典進京,此危解亦。”

崇禎問道:“朱大典在山東有又少兵?據說他的軍隊強悍,用多少兵纔有勝算呢?”

這是崇禎最擔心的,他不懂軍事,要問一問愛卿們。

周延儒道:“據報,山東朱家之兵只有五六千人,爲數不多(這與崇禎掌握的情況差不多),此外在河南南陽還有數百人的民團。行軍打仗之事臣不甚明白,我出數倍之兵當有勝算把?此事要問兵部熊尚書。”

得,等於什麼都沒說,首輔也不能爲君解憂啊!

熊明遇今年已經51歲了,在明代已經屬於老年人。歷史上他活到了70歲,在明代算是一個長壽者了。這種年齡的人說話、辦事是不會莽撞的。因爲年齡的關係,崇禎給他設了一個座位。在皇帝面前大臣們都是要站着的,給個座位也就是一個圓木凳,趕上冬天寒冷時就是個錦墩,不會有舒舒服服的靠背椅子。

熊明遇站起身來,向前一步奏道:“陛下,如果朝廷果然對朱家用兵,微臣懇請陛下准許兵部調撥一些人馬,並請戶部調撥一些錢糧,首先需要支援關寧邊關。微臣擔心遼寧軍從東線撤兵,後金背後的壓力減輕,必然要增兵大淩河。大淩河之圍至今未解,登萊的援兵(就是孔有德)尚未到達山海關。另外邊關的糧餉已經拖欠了將近兩個月,糧餉不濟大軍如何肯用命?望吾皇聖裁。”

熊明遇的確老到,他並沒有回答周延儒的話,而是說起了關寧前線。話說得十分委婉,其實他的意思和前兩天樑廷棟的話一模一樣,就是反對對朱家用兵。

崇禎緊繃着臉,心中不悅,卻無從發作。一時間場面安靜的有些尷尬。過了一會,崇禎問道:“東線......東線若何?”

熊明遇答道:“啓奏陛下,遼寧軍在八月之前已經收復寬甸縣,八月得知後金圍困大淩河,接到朝廷的進兵敕令之後立即進兵,現在已經收復桓仁縣。距離老罕王努爾哈赤的老家赫圖阿拉城還有50裡。”

這個回答也很老到,對遼寧軍沒有過多的誇獎,但是遼寧軍對後金的威脅已經講出來了。遼寧軍再前進一步,就佔據了愛新覺羅家的祖墳!努爾哈赤的父親、祖父的陵寢,就是永陵,距離赫圖阿拉城不到十里,它就相當於大明朝的鳳陽。

......

說到努爾哈赤的父輩的墳墓,就要簡單地說一下這段歷史,這段歷史是個小事件,卻與努爾哈赤造反有重要的關聯。努爾哈赤起兵造反的理由,就是他所說的‘七大恨’,這個七大恨細分析起來絕大部分都很勉強,也可以說都是胡說八道。文字比較冗長,說起來也沒有什麼意思,此處從略。

七大恨中能說得上是個理由的,就是他的父親和祖父被李成樑所殺,這兩個人未必有多麼顯赫的身份,但也是女真人的貴族,大奴隸主,他們的祖上有比較顯赫的身世。他們被殺的過程是個非常偶然的事件:李成樑出兵剿滅一個逃跑的敵人,攻克了一個叫做古勒寨的地方,並且進行了屠城。努爾哈赤和他的祖父覺昌安(又叫做‘叫場’),父親塔克世(又叫做‘他失’)祖孫三人剛好在古勒寨串親戚,結果覺昌安、塔克世糊里糊塗的就被殺了,努爾哈赤僥倖逃脫,李成樑自己都不知道殺了這兩個人。後來李成樑對努爾哈赤多有恩典,也都被努爾哈赤‘忘記’了。

由此就造成了明軍殺了努爾哈赤的父、祖的事實,可是老努此後又認賊作父,在李成樑手下服務多年,並深得老李的賞識,這又作何解釋。

話說遠了,拉回來繼續咱們的故事。

崇禎看着他,似乎等他繼續說話的意思,

但是熊明遇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不吭聲了。

“咳,咳!......”崇禎乾咳了兩聲,也呆在了那裡。

這時候讓崇禎收手,停止使用武力手段,是很難的,朱家已經越過了他的底線,與後金的威脅相比較,可能還要強一些。因爲,他現在還不認爲後金是不可戰勝的,一個小民族人口不過十萬人而已,能有多大的作爲?

後金僅僅是女真族的一個部分,在整個女真族中他們也不是多數。

可是山東、浙江那可是大明的腹地,在崇禎看來威脅要大得多。出兵山東,擒拿或者驅趕朱大典,雖然還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起碼能出一口惡氣。山東到京城這麼近,豈容外人佔據?

“畢愛卿,我們還有多少錢糧可用?”

沉默一會之後,崇禎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這算是對熊明遇意見的否定,也是堅持對山東用兵的意思。錢糧的事還用問嗎?大家都知道的。

畢自嚴上前一步,答道:“陛下,現在正是收繳秋賦之時,江南各省已經開始收繳,好一點的省應該差不多了,但是上交到京師至少還要一個半個月之後,所以現在的官倉糧少,僅剩五萬石,白銀10萬兩。關寧邊軍的糧餉此前都是按半數撥付的,並非完全拖欠。既然邊關緊急臣可以再撥付一些。”

這五萬石糧食就是上次山東運到京師的29萬石糧食的剩餘部分,否則早就斷糧了。

他的這個回答是在場的人都知道的,等於沒說。但是皇帝問了,不能不說。畢自嚴還故意往關寧邊關上扯,實際上隱隱約約的表達着自己的意見,他不敢明明白白的說,皇上也樂得裝糊塗。

旁邊的周延儒用眼睛偷偷的瞄了一眼皇上,崇禎也正在看着他,他明白了,作爲首輔不說話不行,還得說點有用的。於是他有說到:

“可用之兵只有登萊二州、關寧邊軍和宣大邊軍了,可是登萊的精兵已經調往關寧,所剩軍兵數量還不少,可以驅使的不多。能否與都師孫承宗商議,借調關寧軍南下呢?宣大距離太遠調動不易,除此之外就是京營了,然京營護衛京畿,不可妄動。”

袁崇煥被處決之後,孫承宗被二次起復,再任遼東經略,也被稱作爲薊遼都師,更普遍的叫法是總督。這個都師是明末出現的官職,是最大的地方官,統領數個巡撫,薊遼都師就管五個巡撫。

溫體仁在旁邊提示道:“還有盧象升的天雄軍可用。”

天雄軍是盧象升組織訓練的募兵,約一萬人,屯兵在直隸南部大名、廣平(今河北永年)、順德(今河北邢臺)一帶。屬於直隸的後備兵力。

關於用兵,本來應該是兵部的事,但是熊明遇再也不說話了,他已經知道崇禎不顧關寧安危,執意用兵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

最後的商議結果是關寧軍出動至少5000精兵,會同薊州府、永平府衛所軍兩萬組成北路軍南下;盧象升帶他的天雄軍會同直隸南部衛所軍一萬、河南衛所軍一萬組成西路軍南下河南,過黃河後向東進入山東;敕令登萊巡撫孫元化出兵一萬組成東路軍,從東部攔截濟南的朱家軍;新任山東巡撫楊嗣昌到任後,立即收攏集結山東衛所軍,就地參加徵繳。四路大軍指向濟南,目的就是殲滅或者驅逐朱家在山東的軍隊,緝拿朱大典進京問罪。後來又考慮到朱家火器衆多,特別調京營的神機營1000人,分做兩部分,加強關寧軍和天雄軍。河南的幾百名朱家軍被他們忽略了。

着戶部調撥出僅剩的五萬石糧食,兩萬兩白銀分別供給關寧軍、北路軍和西路軍,不足的糧餉自己籌集。這個“自籌”幾乎等同於縱兵搶劫。糧餉不足也要打仗,真是急眼了。

--- 第191章完 ---

(本章完)

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235章:登陸種子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三:嶄露頭角_第181章:股份制的水利工程卷六:楊威天下_第518章:準格爾VS哈薩克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二:初露崢嶸_第97章:撤兵到威海卷二:初露崢嶸_第112章:激戰和平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七:巍巍中華_第555章:收琉球卷四:九州風雲_第300章:武勝關卷二:初露崢嶸_第104章:雙喜臨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3章:不可預料卷六:楊威天下_第507章:刺殺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3章:開槍爲他們送行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33章:突圍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五:縱橫天下_第419章:進爵一等公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七:巍巍中華_第571章:靠山吃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515章:殘酷的攻堅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三:嶄露頭角_第214章:大淩河卷四:九州風雲_第297章:九州的政權卷三:嶄露頭角_第169章:艦隊奔襲廣州灣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六:楊威天下_第498章:國旗國歌卷四:九州風雲_第256章:太監不得干政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三:嶄露頭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445章:老首領的傳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三:嶄露頭角_第179章:汝陽剿匪(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七:巍巍中華_第535章:夾擊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三:嶄露頭角_第205章:宣判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四:九州風雲_第315章:一箭雙鵰卷六:楊威天下_第448章:錫蘭府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8章:擴軍和臨時營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六:楊威天下_第420章:剿滅袍哥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三:嶄露頭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93章:厚民富國強兵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決戰(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35章:立威於外蒙卷二:初露崢嶸_第108章:吃饅頭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84章:紅衣大炮的威力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三:嶄露頭角_第193章:新形勢新策略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四:九州風雲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五:縱橫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決戰(四)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
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235章:登陸種子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三:嶄露頭角_第181章:股份制的水利工程卷六:楊威天下_第518章:準格爾VS哈薩克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二:初露崢嶸_第97章:撤兵到威海卷二:初露崢嶸_第112章:激戰和平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七:巍巍中華_第555章:收琉球卷四:九州風雲_第300章:武勝關卷二:初露崢嶸_第104章:雙喜臨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3章:不可預料卷六:楊威天下_第507章:刺殺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3章:開槍爲他們送行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七:巍巍中華_第533章:突圍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五:縱橫天下_第419章:進爵一等公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七:巍巍中華_第571章:靠山吃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515章:殘酷的攻堅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五:縱橫天下_第390章:福王的牢獄之災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三:嶄露頭角_第214章:大淩河卷四:九州風雲_第297章:九州的政權卷三:嶄露頭角_第169章:艦隊奔襲廣州灣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六:楊威天下_第498章:國旗國歌卷四:九州風雲_第256章:太監不得干政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三:嶄露頭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445章:老首領的傳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三:嶄露頭角_第179章:汝陽剿匪(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七:巍巍中華_第535章:夾擊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三:嶄露頭角_第205章:宣判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四:九州風雲_第315章:一箭雙鵰卷六:楊威天下_第448章:錫蘭府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8章:擴軍和臨時營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六:楊威天下_第420章:剿滅袍哥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三:嶄露頭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93章:厚民富國強兵卷一:藏龍臥虎_第7章:初練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78章:阿巴坎決戰(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35章:立威於外蒙卷二:初露崢嶸_第108章:吃饅頭卷六:楊威天下_第495章:虛君立憲(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84章:紅衣大炮的威力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三:嶄露頭角_第193章:新形勢新策略卷六:楊威天下_第444章:佔領南安達曼島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四:九州風雲_第293章:醒悟的太晚了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五:縱橫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決戰(四)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