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初國防軍在青海的行動就是爲了後續的、沿着河西走廊的西征做的前期準備,天氣逐漸轉暖,西征的準備工作更是緊張的進行着。
羅汝纔在大西北的西疆巴爾喀什目前究竟是個什麼狀態,聯省這邊完全不知道,路途太遙遠了,即便是派使者通一次消息,往返也要幾個月,並且危險性極大。西路軍是崇禎八年五月向西出征的,到現在還不到一年,到今年的夏季,他們有可能派出使者或者通過過往貿易的客商帶來消息。
不過朱萬化可以預計,準格爾蒙古對於他們的壓力肯定不小。他們的西行通過了準格爾蒙古的區域,肯定會有阻力,阻力大小不好預測,原因是西北地廣人稀,漏洞極多,他們能碰上多少蒙古軍隊完全看運氣。西路軍驚動了準格爾蒙古人也會引來他們進攻巴爾喀什地區。
朱萬化給西路軍設計的西進路線是從甘肅經過青海湖南側,沿着柴達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邊沿進入新疆,在那裡尋找塔里木河,沿着塔里木河到達南疆,南疆已經是巴爾喀什地區的南端了。這個路線有兩處有少許艱難,其一是青海的一段人煙稀少,難於補給。他們是夏季通過這裡的,避開了這一地區的嚴寒氣候。這裡的地形是高原,但是沒有高大的山脈。他們有朱萬化提供的地圖,再尋找牧民嚮導,相信他們能夠順利通過。如果不是夏季,嚴寒惡劣的氣候將會帶來很大的麻煩。第二個難點就是進入新疆後尋找塔里木河,這是一段不太長,只有100裡左右,是沙漠邊沿地帶。只要穩重一些,偵查好線路大軍再行動,通過也是不難。
這條路線已經避開了準格爾蒙古的主要地區,即便與蒙古人交戰,蒙古人也無法調動大部隊攔截他們,原因是長途跋涉數千裡通信、調兵時間太久,大部隊長距離移動談何容易?
最大的問題還是,巴爾喀什會不會受到準格爾蒙古的攻擊?攻擊的力度如何?他們能否頂住蒙古人的進攻?所以說,國防軍的這一次西征也是從戰略上配合了西路軍,解除蒙古人對於羅汝才的壓力。
從戰略角度說,國防軍的西征也是對於康藏軍的間接支援,準格爾蒙古人如果受挫,他們也會撤出在康藏的力量。另外西康、西藏都與青海交界,國防軍沒有向康藏邊界進軍是暫時的,到明年夏季國防軍會乘着好天氣向青海的南部進軍的。
由於這一次西征的作戰規模預計會很大,並且是消除威脅大明疆土安全的最後一個嚴重的隱患,如果能夠達到拔除或者消弱準格爾蒙古的目的,那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明就不會有明顯的外部、內部威脅了,這一戰意義重大。爲此,朱萬化準備親自到前線指揮作戰,以避免大的失誤。
因爲西征是一件大事,進入崇禎九年之後,聯省衙門、大都督府爲了西征之事舉行過多次會議,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和聯省的高官都參與其中。因此當朱萬化提出親自出徵之後遭到了多數官員的反對,例如洪承疇就說:“爲君者親征歷來都是危及到國家存亡之大戰,西征重要,但是遠不能達到危及國家的地步,督軍若親臨前線有些小題大做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前線畢竟有危險。”
更有甚者,馬士英竟然說:“國不可一日無君!督軍遠行聯省之內誰來主持大計?”
這些話有點僭越了,已經把朱萬化比作了皇帝,僅僅沒有說出“皇帝”兩個字而已。這些話也有點馬匹味道,不過馬匹不臭,還微微的有點香味,起碼朱萬化沒覺得臭。所以大家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還是有道理的。
以朱大典爲代表的朱家人物也不同意他親征,理由自然是擔心他的安全。
老謀深算的朱大典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皇帝出征則命太子監國,你作爲督軍出征怎麼辦?不委派代理人,整個聯省不安!官員們也不幹。如果要委派,那麼委派誰?用“監國”的名義,還是用別的什麼名義?這種行爲算不算僭越?天下人如何看?
朱大典提出的幾問可是很嚴重。
朱萬化到甘肅並沒有出國,至於這麼嚴重嗎?又是監國,又是國不可一日無君?這話過分了吧?
封建時代就是這樣的,一點不過分!例如:康熙南巡只是到江南遊玩而已,那也要任命太子監國的。
國家的“國”字,外面是一個城郭,君主居於城郭之中,君主離開了“城”就不是國家了,國就殘破了。
上面這句話很迂腐,但是,它是千百年來封建帝王的信條,歷朝歷代的皇帝不會輕易的出都城,帝王離開了都城,就要有代理人(太子)監國,以保持國家完整,現代人覺得迂腐,古人都這麼做。
所以朱萬化長時間遠離開封是很嚴重的事情,如果大家(對離開)都不當一回事,那就說明朱萬化沒有“君”的地位。反之大家都極其重視,那就說明大家把他看成“君王”了。
如果找代理人,名稱好辦,叫“代理督軍”就行了,在現代“代總統”、“代總理”什麼的常見,不是大不了的事。代理的人選可以是洪承疇、朱大典或者議會議長朱萬文。可是朱萬化知道,在明代不行,代理人選只有一個,那就是:朱鈺!對此朱萬化是不能接受的,並且對朱鈺的影響極壞,他無形中就把自己當成“太子”了。推理下去,朱萬化就把自己當成皇帝了。不管你怎麼解釋,天下人都會這麼看!
所以說老爺子朱大典的提問非常及時,非常有價值。
朱萬化立即決定:不能離開開封!但是西征之事他還要管,不是有電報嗎?遙控指揮!自己任命自己當西征“總指揮”。這又是一個新的官稱。其實按明代的習慣稱呼,取名“西征大都督”也可以,總覺得與朱大典的官稱有點重複。
不當總指揮,就用督軍的名義指揮、下命令不行嗎?
這是不行的,嚴格的說督軍只能下達原則性的命令,例如:命令西征,收復河西走廊!更具體的命令就不能下達了。總指揮就不同了,與作戰有關的命令都可以下達。
朱萬化不能去,那就派陸軍總監朱萬傑親臨前線。他倒是不需要新官銜,陸軍總監的名義夠用了。
指揮系統就這樣定下來了。
......
正當西征緊鑼密鼓的準備之時,四川的第七師傳來了消息,在四川的樂山地區,國防軍保護交通線的駐軍遭到了袍哥幫會殘餘勢力的襲擊,事情發生在三月底。
這一處運輸線,是國防軍對於康藏軍的補給運輸線,補給基地在宜賓,從宜賓通過樂山到達雅安,運輸線是由國防軍和康藏軍共同守護的,沿途設立很多據點。
這條補給運輸線從宜賓出來後沿着岷江的西岸一直向北,到樂山就改道沿着青衣江向西北奔雅安而去。這條運輸線途徑樂山並不需要進樂山城,這裡是四川省的地盤,國防軍也不能進城駐紮,因此護路部隊的駐紮地點就是樂山城西側的一處丘陵地帶,運輸線剛好在這裡拐彎,改道沿着青衣江上行,地名叫做杜家場。杜家場是個村子,國防軍的駐地距離該村還有四五里遠,營地在一個高地上,周圍沒有民居。
四川的袍哥主要集中在川江(長江)沿岸,其他的地方也有。國防軍沿着川江而上,把川江上的袍哥幫會連根拔起,徹底的剿滅了。國防軍是把他們當做城鎮
裡的土匪來打擊的,打擊的手段也很嚴厲,這自然會引起其他各地袍哥幫會的驚慌和仇恨。樂山也是個不小的碼頭(旱碼頭,非航運),國防軍只是佔領了長江沿岸,沒有佔領樂山,此地的袍哥也就倖存下來,川江上逃脫的袍哥成員跑到這裡的也不少。
護路的國防軍只是一個班,加上五十名康藏軍,一共六十多人,在這裡駐紮了幾個月,此地的袍哥就把這裡的情況摸熟了。幫會的特點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有仇必報,他們就是靠着這股狠勁立足於社會的,所以現代人稱之爲“黑社會”,國防軍稱之爲城市土匪。
他們也知道國防軍不好惹,因此,居然組織了五百多人,企圖仗着人多勢衆,用偷襲的辦法報復國防軍。
土匪黑幫的這個決策有點一根筋,沒腦子,他們也不想一想,就算這一仗打贏了,國防軍能不剿滅他們嗎?只能說這種人很瘋狂,沒有理性。
襲擊是夜間進行的。
軍營不是百姓的村莊,夜間也有崗哨。幫會的土匪不是軍人,不懂得隱蔽的戰術動作。雙方差距太大,還沒等他們靠近就暴露了行蹤。
數百人前來偷襲,定然是來者不善,那就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當然會狠狠的打。軍營裡的六十人全部悄然起牀,穿好衣服,帶上裝備,進入陣地。他們還有平時不用的一件武器——探照燈,這回派上了用場,可惜只有一盞探照燈。
首先打響的不是槍炮,而是地雷。駐紮於不安全的環境之下,焉能沒有防禦?營地四周,鐵絲網、地雷俱全。
地雷一響,探照燈就點亮了,雪白的光柱就掃向了四方。國防軍還有照明彈,擲彈筒按照探照燈指引的方位連連打出三發照明彈,偷襲的一方已經無可遁形。遺憾的是,一個班的武器有限,只有一門擲彈筒算是重武器了,四年式步槍有六隻,其餘的是噴子盾牌等等,康藏軍的五十人有十支新式火銃,這就是他們的全部武器了。
目前的交戰距離在200米以上,這是地雷埋設的最遠距離。因此,只有六隻步槍和擲彈筒能夠開火,其他的武器夠不着。
擲彈筒的發射速度非常快,一分鐘可以打25發,現在的彈頭裝的全部是黃火藥,爆炸力猛烈,煙霧不大,凡是人多扎堆的地方全部被炮轟一遍,主要的戰果都是擲彈筒創造的。但是擲彈筒打不遠,最多250米,二三十發炮彈之後就停下來了,敵人跑遠了,失去了目標。在照明彈、探照燈的配合下,步槍的準確度也很高,就算一支槍消滅兩個人,也能斃傷十幾人。
黑社會的打手都是狠角色,都是鬥狠不要命的主。但那是面對懦弱的民衆百姓,真要碰上軍隊,上戰場作戰,面對血淋淋的傷亡,一個個的就都草雞了,溜的比誰都快。眼前的戰鬥場面他們是絕對想不到了,哪曾想幾十人的小兵營還有大炮?否則也不會來。因此,槍炮一響,身邊的夥伴弟兄一見血,立即一鬨而散。
事後按照打掃戰場的統計,這次短暫的交火斃傷62名以上,數字不準確,是因爲統計不出負傷逃走的,這62名是遺留在戰場上的。
國防軍沒有追擊,夜間視線不好(月底,天氣漆黑),貿然出擊會有傷亡。第二天天亮之後纔打掃戰場,結果是一個俘虜都沒有,輕傷的都跑了,留下的最多勉強有一口氣,還不如給他一刀算了。不過留一口氣也有點用,起碼知道他們是樂山的袍哥。之後挖個坑,把62具屍體全部掩埋了。
守衛駐軍只有六十人,也沒法出擊清剿,只能堅守營地,向長官報告,等待長官處置。
--- 第405章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