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于慎行的糾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京城,仁壽坊。

當今是一位慷慨的天子,這一點是朝廷上下都公認的事實,雖然在朝政吏治上,今上的要求無比嚴苛,但是平素他對待臣下,不僅隨和親近,更是出手闊綽,每每賞賜臣下金銀物事,都要比先帝時要多上許多。

而對於這位被特意起復的閣臣于慎行,自然也是如此。

朱常洛不僅早就派遣王安備置好了府邸,而且早早的替他備置好了僕婦奴婢,府邸當中的一應佈置,也都是儘量按照于慎行在故里時的府邸佈置的。

出了宮城,于慎行跟着王安行了不久,便來到了自己的新府邸,說是新府邸,于慎行卻一點都不陌生,因爲這就是他當初還在京城的時候所住的府邸,雖然隨着他歸隱鄉間,這座府邸又被幾經轉手,重新裝潢過,但是大致的架構還是不變的。

王安將府中的一應瑣事和于慎行帶過來的管家和幾個老僕交代了下去,便拱手和于慎行告了辭。

以他內廷大管家的身份,辦這些事情自然是手到擒來,但是若不是于慎行對他的良好態度讓王公公產生了好感,自然也不會如此面面俱到。

如今既然于慎行已經徹底安頓了下來,王安也就回宮去了,畢竟王安雖然在內宮幾個大太監當中算是比較清閒的,但也是繁忙的很。

送走了王安,將收拾宅院的事情交給一干老僕,于慎行便吩咐下去,叫那些下人不要隨便來打攪他,而他自己則是徑直來到了書房當中。

書房佈置的清逸淡雅,頗是符合于慎行的審美,不過他的目光,從一進門,就定在了桌案上的精緻匣子上!

這匣子正是今日在宮中,天子賜給他的物事。

于慎行定定的望着匣子,神色卻是頗爲複雜,匣子未曾上鎖,只要于慎行輕輕伸手就可以掀開,但是他卻並沒有急着打開這個匣子,因爲的他的心中有一種預感,這個匣子裡面,有着能夠動盪整個朝局的東西!

而天子在這個時候將這個東西交給他,顯然是準備借他之手來開啓這場風波。

所以在開啓這個匣子之前,于慎行必須細細的梳理一下如今京城當中的局勢。

事實上,早在數日之前,甚至是比天子的聖旨下達還早的時候,于慎行就接到了一封書信。

一封來自於當朝首輔,哦,現在是前首輔王錫爵的書信。

在信中,王錫爵直言不諱,言道如今朝堂動盪,百官頹靡,弊病叢生,所幸今上銳意進取,有革新風氣之心,然朝中老臣掣肘一方,令天子束手束腳,有鑑於此,老首輔決定致仕而去,爲天子革新打開大門,而之所以寫信給於慎行,是因爲他已經在天子面前舉薦于慎行爲繼任首輔的人選……

事實上,于慎行這些年雖然不在朝中,但是他卻在朝中有無數至交好友,王錫爵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老首輔這一次對於慎行並沒有任何諱言的地方,將他對於朝局的所有看法都詳詳細細的說了個清楚,並且在信中拜託于慎行能夠接替他繼續輔助君上,興盛大明。<>

所以實際上,于慎行並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般對京城並不熟悉,相反他熟悉的很,而且不僅如此,早在他接到王錫爵的信件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準備進京,可以說,這一次進京,於閣老就是衝着首輔的位子來的!

當然,于慎行心底裡也清楚,雖然有王錫爵的舉薦,但是他想要成爲首輔,依舊艱難無比,畢竟,這可是人臣之極,別的不說,單是如今的朝中,就必然有無數人在暗中覬覦着這個位置,而他的優勢,就在於天子。

聽起來有些荒誕不經,畢竟要清楚的是,于慎行幾乎和當今聖上從未見過面,更別談什麼交情。

但是事實的確是如此,王錫爵的信中明確說了,天子識人精準,用人考量,以獨身之力可壓制朝堂羣臣,以重才德而輕資歷,滿朝文武,資歷足以勝任首輔者不少,但是若論才德,未有人能夠入得天子門檻,故而他纔會舉薦于慎行。

所以最終王錫爵給於慎行的建議是,他想要登上首輔之位,首要的人物就是取得天子的信任。

這一點說易也易,說難也難,易是因爲于慎行有王錫爵的舉薦,雖然他久在家中,但也知道當今天子和首輔王錫爵的關係十分親密,加之這是王錫爵離開朝堂之前的舉薦,在當今的心中必定會佔有不輕的分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單論天子心中的偏好,于慎行要比其他朝臣勝上一籌。

而難是因爲,于慎行清楚王錫爵的手腕心性,以他這麼一位出色的政治人才,都不能在天子手中佔得上風,換了于慎行,未必就比他做的更好。

但是想要在一衆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于慎行又必須顯露出能夠讓天子看重的本事。

簡單的說,王錫爵的舉薦,不過是一個引路石,若是于慎行本身足夠出衆,那麼他就能夠順勢得到天子的青睞,進而在天子的幫助下榮登首輔之位。<>

但是如果他不夠出衆,引路石也就只是一個引路石而已,原官起復,中旨入閣,這種種恩遇,也算是天子對老首輔兢兢業業爲朝局付出一生的回報了。

所以實際上,于慎行所面臨的問題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取得天子的信任!

應該說,在來京的路上,于慎行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即便他也沒有想到的是,天子竟然會拉開這麼大的陣仗,來當做考驗他的題目。

不需要明言,從站到北安門外的那一刻的時候,于慎行心裡就清楚,他該如何取得天子的信任了,因爲天子的棋局已經擺下,于慎行要做的,就是替天子下贏這盤棋!

而他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滿朝文武!

這一點,在於慎行進宮之後得到的口諭當中,再度被得到了確認。

天子要讓他做的,就是破局,破掉眼前的君臣僵持之局!

先前的奏對當中,其實陳矩就只說了兩件事情,第一是科舉十分重要,不得耽誤,怎麼不耽誤?當然是讓人不要耽誤,朝廷舉辦了這麼多次會試,程序流程早已經熟絡的緊,斷斷不會出錯,而唯一可能出紕漏的地方,就是人了。

會試考官的名錄早已經公佈,但是如今朱賡和李廷機兩個同考官卻盡皆遞了辭呈,于慎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這兩個人從府中拉出來,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去主持科考去。

而第二件事,其實也簡單,陳矩先前說了,如今朝局混亂,讓皇帝頗不省心,那意思其實也清楚,就是讓于慎行把這混亂的朝局給掃平了,而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如今的朝局之所以混亂,最大的原因就是君臣對立,而這件事情的具體體現,就是天子下詔擢升的那幾個官員,全都藉口抱病,不願意上任。

而且更重要的是,天子的口諭當中也明說了,七日之後便是會試之期,作爲副主考官,會試的時候,于慎行就須得入貢院,所以留給他解決這兩件事情是時間,也是相當的有限!

應當說,這兩件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朝臣的身上,都會感到無比沉重的壓力,第一件事當中涉及到兩位閣臣,一個是年資極久,一個是身負從龍之功,而且兩人皆是在朝中有不小勢力的閣臣,無論是誰,想要一舉讓他們二人聽命,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是初入京師的于慎行。

而第二件事情看似簡單,但是其實更爲棘手,那杜門不出的幾位,雖然不似兩位位高權重,但是他們幾位代表的意義卻重!

因爲他們的背後,是整個文臣集團,于慎行心裡清楚,他們之所以會抗旨不遵,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天子的數道旨意激怒了文官集團,除非天子肯低頭認錯,不然的話,這件事情是不會結束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于慎行現在的處境並算不得好。

他雖然到府邸沒有多長時間,但是對於京城當中的流言已經有所耳聞,更何況他也不是傻子,天子的詔命擢升了四位官員,只有他接受了任命。

朝堂之上的壓力定然會瞬間都集中到他的身上,所以說,其實他現在要做的事情是三件,另外加上的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是如何改變因爲他接受天子任命而帶來的惡劣影響,只有解決了這件事情,才能着手去解決另外的兩件事情。

仔仔細細的將最近京中的消息都回想了一遍,于慎行沉思良久,眉頭總算是稍稍紓解開了半分……

同時對於這個素未謀面的天子,也不由得升起一陣敬服之意。

因爲只要仔細梳理一番,就不難發現,如今的朝局看似一團亂麻,但是卻始終未曾脫離天子的掌控,可以說,只要天子想要結束這個亂局,隨時可以結束。

別的不說,據于慎行所知,某李姓閣老對於天子的話向來是唯命是從,這次竟然會抗辯若此,着實不得不令人起疑,而再看看天子拔擢的那三個人選,楊漣自不必說,他是天子的心腹,雖然同爲文臣,但是于慎行相信,只要天子願意,楊漣隨時可以倒戈,而接下里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朱賡和裴應章,只要解決了這二人,剩下的人也就不成氣候了。

而有意思的是,朱賡和裴應章都是浙黨中人,朝中誰都看得出來,天子調裴應章去任刑部侍郎,實際上就是去當刑部尚書去了,裴應章之所以沒有赴任,想必也是顧及朝廷物議和朱賡的態度。

但是從朝局的角度來說,裴應章能夠更進一步,對於浙黨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所以朱賡很有可能會因此而鬆口認錯。

當然,前提是有李廷機和楊漣等人去當這個出頭鳥,緩一緩朝局輿論的壓力,朱閣老就可以順勢向上,而這次看似是驚險無比的危局,也可以瞬間解除。

而這一切,其實都掌握在天子的手中,天子看似拿出了整個朝局作爲賭注,但是實際上破局不過他一句話而已,當然,于慎行能夠看清楚這一點,自然也能猜到,如果讓天子出手破局,那麼他也就理所當然的失去了天子心中的地位,那他這次進京也就沒有意義了!

天子的辦法是天子的辦法,于慎行想要下好這盤棋,取得天子的信任,他就必須找到自己的方法來破局。

不過於慎行既然能夠看得出這朝廷大多數大臣都不曾參透的謎底,他的心中自然也大致已經有了底氣,終歸,他要是沒有些本事,又豈敢覬覦首輔之位?

當然,時間是有些緊的,要想要順利破局,他便不能有任何的耽擱,畢竟天子留給他的時間,只有不足七日。

而在他真正開始行動之前,還有一件事情……

于慎行的目光緩緩移到了眼前的匣子上,他倒是十分好奇,天子賜下的這個匣子當中,究竟有什麼東西。

“咔噠!”

擡手解開匣子上徑直的鎖釦,于慎行緩緩掀起了匣子的蓋子。

不過縱然是心中已經有了準備,但是看到匣子裡頭的東西的時候,于慎行還是忍不住心中一揪。

裡頭是一疊疊的奏疏,被信封裝着,倒是暫時看不到其中的內容,但是單看上頭的落款,于慎行便是心頭一緊。

臣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奏!

臣東廠提督樑永奏!

這一封封奏疏雖多,可上疏之人只有兩個,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和東廠提督樑永,也就是說,他眼前的這些東西,都是錦衣衛和東廠給天子的密奏。

于慎行隱約感到一絲不祥的預感,他沒想到天子拿給他的竟是這等機密之物,而他也有所預感,這裡頭的內容,恐怕會改變他剛剛作出的某些判斷,甚至,會對整個朝局有動盪不已的影響。

雖則如此,于慎行猶豫了片刻,還是擡手拆開了信封,抽出其中的密奏細細讀了起來,只是越看這些奏疏當中的內容,于慎行的額頭上越發滲出一陣細細密密的汗水。

原來,這纔是天子真正的考驗嗎?

待得全部看完,于慎行忍不住閉目沉吟,神色之間更是頗爲糾結,不過也只是片刻,他便重新變得精神抖擻起來,一雙渾濁的老眼當中散發出懾人的光芒。

無非是將整個朝堂攪得天翻地覆而已,天子都不怕,他怕些什麼!

第五十一章:環環相扣,矛頭直指!第二百三十九章:被自己套進來第四百七十三章:麻貴第七百八十九章:被人賣了還數錢第一百七十五章:惡人先告狀?第四百三十章:意外第二百三十七章:我也不想當神棍啊!第三百三十三章: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李三才之死~第五百八十二章:不準瞎操作!第330章:刑部大牢第六百四十九章:故弄玄虛第325章:1哭2鬧第三十八章:扮豬吃虎?另有高人!第三百一十六章:皇城戒嚴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章:駱思恭的疑惑第八百三十三章:仁慈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九章:宮中有旨第三十八章:扮豬吃虎?另有高人!第七百二十一章:物我兩忘不是什麼好事兒第五百九十二章:坦坦蕩蕩無愧於人第六十一章:沒有政治覺悟的舅舅?!第八章:我的清白不能毀!第四百一十章:壯烈的李三才第八百二十八章:戰局陡轉第四百四十九章:去葉赫城?第325章:1哭2鬧第二百一十四章:兩位大佬第八百四十八章:終章第一百零一章:流言是把殺人的刀!第二百六十五章:內奸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九十二章: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一萬騎兵第九十一章:老狐狸的博弈第六百一十五章:欠錢的是大爺第二百六十一章:獠牙第七百四十七章:養心殿中第六百零二章:此情此景,似曾相識第七百二十八章:猝不及防的雙簧第六百四十七章:朱閣老很鬱悶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能放棄治療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一百五十四章:拜訪~第五百六十三章:質問第三百九十四章:意外的賬簿第七百五十四章:貌似惹到了不該惹的人第四百零六章:大佬之間的博弈第七百四十九章:做人要有眼色第六百四十五章:轉變的未免太快第七百八十章:家有一老……第三百零二章:各有盤算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二百八十二章:內情第五百三十三章:論道定心第三百五十九章:態度鬆動?第四十三章:要戰便戰!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給個甜棗第三百八十二章:燒錢戰術第八十七章:顧氏兄弟第五百九十五章:毒舌張貞觀第二百零五章:大棒加甜棗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局形勢第三百八十二章:燒錢戰術第四百七十七章:宮中出事了第四百六十六章:紅顏禍水第二百六十二章:前進的小官僚王安第五百八十五章:這傢伙有主角光環?!第五百九十六章:無奈的石尚書第八百四十三章:什麼叫意料之外第七百二十四章:見縫插針李閣老第二百四十二章:李廷機第五章:不知道皇帝皇后誰說的話更管用!第二百一十七章:自食苦果第一百九十一章:拆分王府衛隊第二百九十章:鄭貴妃的手段第二十一章:針鋒相對,困局驟現第三百七十五章:建州女真!第七百四十八章:垂死掙扎第二百八十五章:內情第三百六十六章:考校 1第一百五十六章:受挫第五百九十八章:老首輔的態度第231章:多嘴該死第二百九十五章:示警第六百一十一章:試探?第五十六章:蜂窩煤的後事第五百六十一章:神機營第二百七十七章:再回崇信伯府第七百二十三章:大手筆的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離去之前~第二十章:母子溫情,聖旨初下第七百零八章:意外的驚喜第259章:內奸?第六百二十七章:意外還是心機……第二百四十二章:曲折的拜訪之路第四百八十章:進宮第五十七章:不打不相識,酒桌上談事第二百四十七章:意外第二十一章:針鋒相對,困局驟現第八百三十七章:國之棟樑,生當如是
第五十一章:環環相扣,矛頭直指!第二百三十九章:被自己套進來第四百七十三章:麻貴第七百八十九章:被人賣了還數錢第一百七十五章:惡人先告狀?第四百三十章:意外第二百三十七章:我也不想當神棍啊!第三百三十三章:意外?第四百一十一章:李三才之死~第五百八十二章:不準瞎操作!第330章:刑部大牢第六百四十九章:故弄玄虛第325章:1哭2鬧第三十八章:扮豬吃虎?另有高人!第三百一十六章:皇城戒嚴第四百九十七章: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章:駱思恭的疑惑第八百三十三章:仁慈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九章:宮中有旨第三十八章:扮豬吃虎?另有高人!第七百二十一章:物我兩忘不是什麼好事兒第五百九十二章:坦坦蕩蕩無愧於人第六十一章:沒有政治覺悟的舅舅?!第八章:我的清白不能毀!第四百一十章:壯烈的李三才第八百二十八章:戰局陡轉第四百四十九章:去葉赫城?第325章:1哭2鬧第二百一十四章:兩位大佬第八百四十八章:終章第一百零一章:流言是把殺人的刀!第二百六十五章:內奸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九十二章: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一萬騎兵第九十一章:老狐狸的博弈第六百一十五章:欠錢的是大爺第二百六十一章:獠牙第七百四十七章:養心殿中第六百零二章:此情此景,似曾相識第七百二十八章:猝不及防的雙簧第六百四十七章:朱閣老很鬱悶第六百九十四章:不能放棄治療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一百五十四章:拜訪~第五百六十三章:質問第三百九十四章:意外的賬簿第七百五十四章:貌似惹到了不該惹的人第四百零六章:大佬之間的博弈第七百四十九章:做人要有眼色第六百四十五章:轉變的未免太快第七百八十章:家有一老……第三百零二章:各有盤算第一百一十五章:說服駱思恭!第二百八十二章:內情第五百三十三章:論道定心第三百五十九章:態度鬆動?第四十三章:要戰便戰!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給個甜棗第三百八十二章:燒錢戰術第八十七章:顧氏兄弟第五百九十五章:毒舌張貞觀第二百零五章:大棒加甜棗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局形勢第三百八十二章:燒錢戰術第四百七十七章:宮中出事了第四百六十六章:紅顏禍水第二百六十二章:前進的小官僚王安第五百八十五章:這傢伙有主角光環?!第五百九十六章:無奈的石尚書第八百四十三章:什麼叫意料之外第七百二十四章:見縫插針李閣老第二百四十二章:李廷機第五章:不知道皇帝皇后誰說的話更管用!第二百一十七章:自食苦果第一百九十一章:拆分王府衛隊第二百九十章:鄭貴妃的手段第二十一章:針鋒相對,困局驟現第三百七十五章:建州女真!第七百四十八章:垂死掙扎第二百八十五章:內情第三百六十六章:考校 1第一百五十六章:受挫第五百九十八章:老首輔的態度第231章:多嘴該死第二百九十五章:示警第六百一十一章:試探?第五十六章:蜂窩煤的後事第五百六十一章:神機營第二百七十七章:再回崇信伯府第七百二十三章:大手筆的天子第一百四十一章:離去之前~第二十章:母子溫情,聖旨初下第七百零八章:意外的驚喜第259章:內奸?第六百二十七章:意外還是心機……第二百四十二章:曲折的拜訪之路第四百八十章:進宮第五十七章:不打不相識,酒桌上談事第二百四十七章:意外第二十一章:針鋒相對,困局驟現第八百三十七章:國之棟樑,生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