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一代豔后

又來這一套?米柱苦笑,他都有一妻一妾了,妻妾都愛他,對他很好,在這方面他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和別的想法,他也不想成爲張續我這樣的人。

米柱道:“多謝張大人美意,但是在這方面郡主管得很嚴,如果讓他知道了,非打斷我的腿不可。”

張續我笑道:“米大人,你就少來這一套,本官六十多年的經驗,就發現一點,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偷腥的貓,大人且回房中一看,如果看不上眼,就退回來給我老張享用。”對於自己送出的東西,張續我可是信心十足,他就不相信,這樣的貨色,還會有人不喜歡,還會還貨給他,他是鐵了心要與米柱做一起嫖過娼的把兄弟,這樣的兄弟,關係才鐵。

米柱道:“多謝張大人美意了。”張續我送出來的東西,應該不會遜色,與其送回去讓這老棺材瓢子糟蹋,不如許配給尚未婚配的兄弟。

張續我道:“這就對了,這年頭,那裡有當官沒有小妾的?沒有女人的日子,如同沒有鹽的菜,如何能美味得起來?男女之情最容易帶來靈感,維新許久未出佳作了。”

這就是他用這一招的原因,米柱雖然是他的“表妹夫”,但是米柱聖眷在身,權力官位都在他之上,米柱的威嚴是令他忌憚的,米柱並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人,而他們關係更進一步,這就不同了。

米柱和張續我研究了一下黃河春汛防汛工作,河南巡撫工作重中之重是治理黃河,經常兼任河道總督,每年春汛未至,他們便開始加固堤岸,開始派人日夜不停的巡視,以防有變,河邊十鄉八里的鄉民,全部編入保甲,一旦鑼聲響起,全部人員,不顧一切的往河堤上衝,用盡一切辦法,堵缺口。

黃河出山西后,地勢變低,變成了地上河,簡單地說,就是黃河自中上游攜帶來的泥沙,在下游沉積,導致河牀擡高,河水氾濫。人們爲了阻止河水的泛濫,就在兩岸修築堤壩,而大壩之間的河牀則繼續擡升,最終導致河牀的高度遠高於堤壩後河岸的高度,形成地上河現象。

這一條中華文明的母親河,既給兩岸帶來了繁華和文明,在泛濫時也給當地民衆帶來深重災難,歷朝歷代,治理黃河都是重中之重。

在這方面張續我是絲毫不敢有怠,他是從各地調來大量衛所兵,駐紮在河邊各險要處,特別是柳園口一段,更是日夜不停巡視,名義上,李國安部也是外地入馳部隊之上,在部隊營地中準備了大量的鐵鏟和沙包,偶爾也會派兵上河堤,以掩人耳目,還取了一個河防營的名稱。

在與張續我確認了一下問題之後,張續我告退,米柱手下的女侍從來報:“張大人送的美女沒有問題,正安置在大人帳裡。”米柱手下也有一批女錦衣衛,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槍法弓馬嫺熟,專門的保護女眷。

沒有問題的意思是,她們檢查驗身過,確保沒有什麼問題。

米柱道:“讓她來見我。”

“喏!”女錦衣衛退下,很快領着一個披着紅色大斗篷的高佻女子來到,高佻女子襝衽一禮,說道:“小女子見過大人。”

米柱一怔,還有這麼好聽的聲音,宛如黃鶯般清脆悅耳,人在三米外,都有一股淡淡的醉人幽香飄至,米柱道:“你叫什麼名子?”

女子道:“奴家叫張嫣、字祖娥,小名寶珠,符縣祥雲里人。”女子張嫣老實的回答。

米柱道:“符縣祥雲裡,可巧了,可曾聽說過薛覺家?”

張嫣道:“大人也知道薛家,他們是符縣名人,薛公翠山進士出身,剛正不阿,爲鄉里人所景仰,惜乎被奸臣所害,含冤而死,現在沉冤得雪,鄉里人都很高興呢?薛公之子薛覺新先生回鄉祭祖,他出錢修橋鋪路,爲鄉里人所景仰,乃本鄉的名門?”

米柱聽得相當高興說道:“張姑娘瞭解得不少嘛!”

張嫣道:“薛家與我家正是鄰居。”

米柱一拍大腿,說道:“巧了!薛公是本官的姥爺,薛覺新則是家舅。”

張嫣聞言,訝異的擡起了頭,這一擡頭,米柱有些口乾舌燥,心嘭嘭的跳起來。

只見她厥體頎秀豐整,面如觀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發如春雲,眼同秋水,口如朱櫻,鼻如懸膽,皓牙細潔,上下三十有八,豐碩廣額,倩輔宜人,頸白而長,肩圓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輕雲之出遠岫,吐音如白石之過幽泉,說實話,米柱還沒有看見這麼漂亮和氣質端淑的人。

米柱道:“坐吧!”

張嫣看見米柱,也是臉上一紅,迅速的低下了頭,襝衽一禮,這才低頭坐下。

米柱道:“張姑娘既是家舅鄰居,也就是本官的鄰居,你如實回答,張續我有沒有強迫你。”

張嫣低聲道:“大人可是《邊城英烈傳》中的米柱米伯爵?”

這就是美女的優勢了,如果是第二個,米柱必定會訓斥,本官問你什麼,你作答便是,現在他說道:“本官米柱,字維新,澳州伯爵、欽差提督東廠、錦衣衛官校辦事提督。”

張嫣驚喜的道:“果然是大人,張大人說時,奴家還不相信呢?大人好生年輕,比戲裡還英俊威武呢?”看她眼冒小星星的樣子,完全是一副小迷妹的樣子,興奮激動不己,就差沒叫米柱簽名合照了。

張嫣這麼一笑,如同百花盛開,米柱有一種驚豔到窒息的感覺,如果以前有人告訴他,他會爲一個女人驚豔至窒息,他嗤之以鼻,但是現在他覺得自己淪陷了。

張嫣,開封符縣人,這名子有些熟,

米柱所知的歷史上,有兩個皇后,她們的名字相同,都叫張嫣,而且據說都是非常美的女人,只不過一位是漢朝的皇后,而另一位則是明代的皇后,這兩位皇后都叫做張嫣。

在漢代有一位皇后嫁給了自己的舅舅,這位皇后就是張嫣,而且在她死後,負責收斂屍體的人還發現,她一生守身如玉即便在死時,仍是處女的身份。她是當時魯元公主和宣平侯張敖的女兒,而她的丈夫漢惠帝劉盈,既是她的丈夫又是她的舅舅,所以這份關係也是非常的特別。

嫁給自己舅舅後,張嫣也是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漢惠帝沒活多少年,僅僅二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呂后當政,稱自己爲皇太后,而此時的張嫣則被成稱爲孝惠皇后。呂后死後,大臣們將呂后的黨羽一網打盡,但是以爲張嫣並沒有實質性的參與呂后的政治,所以她逃過了一劫,

後來她被安置在了皇宮的一個角落,與世隔絕,就這樣她又生活了整整十七年才死去,死後跟她的舅舅也就是她的丈夫安葬在一起。

原版本朝張嫣皇后,是天啓朱由校的皇后,她可是一個風雲人物,因爲長得漂亮,所以很年輕就被選入宮中,十五歲就從五千多美女中脫穎而出,由此也可以看出張嫣的美貌了。

後世清代鵝湖逸士《老狐談歷代麗人記》中將張嫣評爲五大豔后,此五人中,以張嫣、張寶珠爲最頎長,肌體亦最豐豔。論德性,亦以兩人爲最優,漢後稍偏於柔,明後稍偏於剛,然皆有淑聖之德,其守身亦最爲貞潔。五人之貌,亦莊重,亦妍秀,亦窈窕,亦俊俏,不可以一格名。然論其獨至之處,則漢後張嫣以淑靜而絕豔,明後張寶珠以端嚴而絕豔,高後李祖娥以秀慧而絕豔,西施以靚雅而絕豔,昭君以豐整而絕豔;皆屬亙古所無,所謂橫絕千古之麗也。”

據說,天啓死後,張嫣以懿安皇后孀居於慈慶宮,魏忠賢餘黨、總管太監陳德潤貪慕皇后貌美年輕託人勸說與之對食,一日,皇后晨起,宮人捧着盥洗用具奉侍,陳德潤託言奏事,直到皇后室內,連割了那玩兒的太監都對張嫣起色心,可見她的驚人美貌。

雖然張嫣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但是據史料記載這是一位非常不平凡的女性,她個性忠正,很有皇后的風範,而且絕對是一位可以母儀天下的女性,這兩位叫做張嫣的皇后,她們的一生都是命途多舛,一位是鬱鬱而終,而明代的張嫣皇后則是明亡後自盡殉國。

眼前這位應該就是未來的懿安皇后,歷史上以美貌而聞名的五大豔后之一,以漢後張嫣、高後李祖娥(北齊文宣帝高洋皇后)、王昭君、西施齊名。

米柱道:“《邊城英烈傳》只是亂寫,有大多的藝術加工了,本官只是在城牆上指揮作戰,並沒沒親冒矢石,單騎出戰,連挑敵軍十八將。”

張嫣道:“那也了不起呀!十八歲就打贏了建奴,你是當代的冠軍侯。”

米柱道:“不敢與先賢相比,張姑娘,咱們既然是鄰居,就應該守望相助,張大人迫你來的吧?如果你不願意,本官馬上讓人送你回家。”

張嫣道:“也不是逼,奴家自己同意的。”

第888章慘被偷襲第428章處置第910章卑鄙第107章紅衣大炮第24章山雨欲來第426章追捕第934章腰挾弟402章巨族末路第130章孽緣第188章爭端第452章察哈爾部第417章大崩盤第973章鐵桿盟友第414章攻打第258章反擊打臉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208章海上舊事第808章無力抗衡第813章巧舌如簧第968章傳承第336章建奴內訌第127章布棋第185章獻俘流程第147章納妾第192章蒐證第12章聯合第71章盟友第474章新生命第192章蒐證第516章整合第434斬首戰術第500章朝廷爭鬥無題第887章內部憂化第906章落入虎口第298章婚禮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369章不死不休第346章投降第906章落入虎口第789章官宣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650章圍攻王城第773章謀取第968章傳承第140章錢莊第684章男人巔峰第942章面對敵人第615章李旦南下第649章形勢大好第905章柳暗花明第394章對陣第733章野心第479章謀取第224章布西南局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532章李代桃僵第862章另類敵人第835章惡劣後果。第65章報應第784章出走第477章駱氏家族第144章老臣第274章調查第348章大捷克敵第277章蓄勢第992章相互扯皮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3章衝突第261章機關槍第198章新婦第175章封地第348章大捷克敵第219章番薯第233章抵達第460章優柔寡斷第780章南洋之變第867章染指南美第291章威迫利誘第687章婚禮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403章頭銜第430章秦良玉第966章提議和談第895章準備進攻第437章形勢不妙第752章擴散第554章兩難第75章不俗亮相第871章徵兵第225章驚人消息第202章招安條件第503章新戰法第532章李代桃僵第927章聯合第340章又來了第312章不給面子第257章拉人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286章糧食危機
第888章慘被偷襲第428章處置第910章卑鄙第107章紅衣大炮第24章山雨欲來第426章追捕第934章腰挾弟402章巨族末路第130章孽緣第188章爭端第452章察哈爾部第417章大崩盤第973章鐵桿盟友第414章攻打第258章反擊打臉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208章海上舊事第808章無力抗衡第813章巧舌如簧第968章傳承第336章建奴內訌第127章布棋第185章獻俘流程第147章納妾第192章蒐證第12章聯合第71章盟友第474章新生命第192章蒐證第516章整合第434斬首戰術第500章朝廷爭鬥無題第887章內部憂化第906章落入虎口第298章婚禮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369章不死不休第346章投降第906章落入虎口第789章官宣第1026章走向平凡第650章圍攻王城第773章謀取第968章傳承第140章錢莊第684章男人巔峰第942章面對敵人第615章李旦南下第649章形勢大好第905章柳暗花明第394章對陣第733章野心第479章謀取第224章布西南局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532章李代桃僵第862章另類敵人第835章惡劣後果。第65章報應第784章出走第477章駱氏家族第144章老臣第274章調查第348章大捷克敵第277章蓄勢第992章相互扯皮第429章善後督辦第43章衝突第261章機關槍第198章新婦第175章封地第348章大捷克敵第219章番薯第233章抵達第460章優柔寡斷第780章南洋之變第867章染指南美第291章威迫利誘第687章婚禮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403章頭銜第430章秦良玉第966章提議和談第895章準備進攻第437章形勢不妙第752章擴散第554章兩難第75章不俗亮相第871章徵兵第225章驚人消息第202章招安條件第503章新戰法第532章李代桃僵第927章聯合第340章又來了第312章不給面子第257章拉人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286章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