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惡劣後果。

南洋帝國的開國大典是整個南洋軍軍隊裡面最爲重要的事情。

所有南洋軍的高級將領都會前去參加,他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一旦錯過的話,將是他們人生的錯過。

所以他們都會想方設法的去參加這盛事,即使是處於最前線的印度軍區,他們也都實行了反間之計,把印度軍隊給主動的引過來加以殲滅。

印度軍區一舉的殲滅了莫臥兒帝國大皇子的禁衛軍以後,可以說是給莫臥兒王朝以一次非常致命的打擊。

這一次打擊是莫臥兒王朝無法承受的,也就是說他們在這次打擊以後就失去了對外戰略打擊能力,現在的查罕傑皇帝已經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除了退守他的旁遮普地區以外,沒有能力對其他廣闊的地區進行控制了。

而且他要面對的不止是南洋軍這一個敵人,還有他們家族上百年來征服的印度斯坦地區的貴族們。

這些印度本地的貴族們,因爲莫臥兒王朝的軍事征服和軍事優勢,不得在一時之間選擇跟他們結盟,選擇臣服於他們,但是現在莫臥兒王朝的勢力受到了最爲慘重的打擊,已經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各地的反對勢力都紛紛的擡頭。

莫臥兒帝國查罕傑皇帝要面對的問題就多了。

相信在這一種情況之下,他是沒有能力對南洋軍在印度次大陸上面的幾個軍事據點進行襲擊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周巡他們就風風光光的坐着海軍提供的戰艦,率領高級軍官們前往新家坡參加他們這一次偉大的開國大典。

相對於印度軍區出色的表現,海軍在迪戈加西亞海海域方面的表現,就算是一次慘敗了,這一次慘敗以後,註定他們必須部署更多的兵力在這一塊,以防止敵人可能的襲擊。

他們沒有成功的殲滅阿方索的艦隊,讓對方在印度洋上襲擊南洋軍,這就意味着南洋軍在印度洋沿岸所有的城市都會隨時面臨荷蘭人艦隊的襲擊。

南洋帝國所有的城市都是搶過來的,他們是從戰爭中長大,也都知道別人會用戰爭來對付他們。

他們在安達曼海附近的所有沿海城市,他們都配備有大炮,這就是爲了隨時防止西方艦隊的進攻。

但是隨着海軍節節的勝利,許多人都認爲他們已經把戰線推進至紅海沿岸和印度洋中線一帶,他們在安達曼海沿岸之間的城市不會受到西方艦隊的襲擊。

但是隨着迪戈加西亞島上的這一次失敗,他們也都明白對方其實隨時可以越過這個島,然後對安達曼海沿岸的城市進行襲擊,甚至直接的進攻馬六甲海峽。

這一次的慘敗令海軍受到了各方的指責和否定,就連李旦也親自的連發了幾道命令,去訓斥鄭芝龍的粗心大意。

雖然及後鄭芝龍率領他的艦隊攻打紅海沿岸,把這裡的城市都給洗劫一空,讓荷蘭人艦隊在東進之時沒有立足之地,也算是把他們的防禦前線推到了紅海東岸一線。

但是沒法否認的就是在廣闊的印度洋海域之中,還是有一支阿方索艦隊,對方還是相當的強大,隨時的會給他們以致命的一擊。

印度洋這麼大,對方有意的躲,即使是南洋軍海軍派出了大量的偵察船和漁船,全力以赴的搜索對方的這一支艦隊,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對方的蹤跡。

這讓海軍受到了空前嚴厲的指責和批評,認爲他們都是吃閒飯的,對方這麼大一支艦隊躲在印度洋裡面,他們居然一直找不到。

只是對於這一點最高統帥米柱沒有指責他們,米柱他不是地理白癡,他也知道印度洋是有多麼的廣闊,印度洋不是一個小池塘,而是一個超級的大海洋,非常的廣闊,即使是後世有軍事衛星、高空偵察機、無人飛機的時候,你想追查一支有意隱藏的艦隊,都非常團難,更不用說他們現在通信靠喊的時代,如果你要尋找一支躲躲藏藏的艦隊,其實是非常難的。

米柱他也知道,阿方索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對方十分精通游擊戰術,既然讓對方闖進了這裡來,你想抓住他這可不容易,他只能下令,加大了對安達曼海沿海城市的守護。

本來隨着海軍勢力的前進,安達曼海的城市已經荒廢軍備,但是現在隨着迪戈加西亞島上的被襲擊,他們再次加強了這些沿海城市的軍事戒備,隨時應付敵人可能進來的入侵和襲擊。

這如果是在平時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現在南洋軍正在準備開國,正是他們最爲高光和輝煌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他們的城市受到了敵人的襲擊,這是非常的丟臉的一件事情。

甚至最高統帥部還模擬過一個模型,那就是他們建國的時候,對方的艦隊突然間襲擊,進攻馬六甲海峽,穿過了整個海峽,直接的襲擊新家坡,這樣一來,他們所謂的開國大典就變成亡國大典。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南洋軍加強了各地的戒備,而且原本決定有許多團以上的軍官全部都會來參加這一次開國大典,見證南洋軍最爲高光的時刻,但是很多地方都重新列入了戰區,直接的把他們的軍官留了下來,不讓他們前來參加開國大典,就算是已經抵達了,都安排馬上回去負責鎮守他們的鎮守區域。

這對於這些軍官來說是非常不爽的,他們作爲一名高級軍官,不能在國家開國大典之時來到這裡參加見證這一歷史的盛世,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生的遺憾。

據傳在今年農曆除夕那一天,南洋帝國正式的成立,平時那裡將有三十萬常住人口的城市,人口將會突破六十萬,這是許多從外地涌進首都來見證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的。

因爲迪戈加西亞島的被襲擊讓最高統治部意識到,阿方索艦隊躲藏在印度洋裡面,就像是一隻耗子躲在了他們的肚子裡面一樣,他們的要害之處隨時會被對方所襲擊,所以沒有辦法,他們只能夠迅速設防,派出了大量的軍隊和軍官前去鎮守戰略要地,迎接敵人隨時可能發生的襲擊。

這些戰略要點就包括了馬六甲海峽西端的出海口,也包括巽他海峽南邊的出海口,還有包括了馬六甲地區所有的沿海城市,這些城市都進入了一級的戰備狀態。

在這種惡劣的狀態之下,鄭芝龍其實他是沒有臉面回到新家坡參加開國大典的,他必須留在了迪戈加西亞島上主持對阿方索艦隊的圍剿,如果他們不能殲滅這一支熟悉當地地形的艦隊的話。將會給他們的開國大典造成巨大的影響和破壞。

他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支艦隊已經在這裡變成了地頭蛇,他們熟悉這裡的水文,熟悉這裡的環境,如果讓他們跟聯合艦隊會合,他們將會分享很多他們在這裡長期摸索出來的東西和情報。

換句話來說,如果他們可以消滅阿方索艦隊,他們就可以讓東來的聯合艦隊在這裡便成了睜眼瞎子,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如果讓他們成功的會合以後,他們就會成爲這裡的地頭蛇,對這裡的海域水文有如指掌,瞭解的比南洋軍還要透徹,這對於他們打起仗來非常的不利。

只是南洋軍開國大典在即,最終最高統帥部還是下令鄭芝龍及其一干部屬,除了留下必要的防禦以外,其他的都返回新家坡參加他們的開國大典。

當然在這一天裡,新家坡的防禦也是歷史以來最高的,幾大艦隊的主力都集中在這裡,如果對方敢來,說白了其實就是送死而已,只是南洋帝國覺得這樣會讓他們很丟臉。

鄭芝龍雖然被召回新家坡,參加開國大典參加這一歷史盛世,但是他自己本人是覺得很丟臉的。

自從參加海軍以來,他一向基本上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了許多的大功,是公認的海軍之中最能打的將領,但是偏偏他的確是要在開國大典這個最要命的時候,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慘敗。

這一次也不能算慘敗,但在一直只是打勝仗,從沒有打過敗仗的鄭芝龍那裡,就能定義爲敗仗了,這也讓許多認爲鄭芝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的人,知道其實鄭總司令也是會打敗仗的。

其實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偏偏卻敗在了最不應該敗的時候。

鄭芝龍知道現在最高統帥部正在討論封賞事情的時候,他偏偏就是在這個時候打了敗仗,估計肯定會給他的職業生涯和履歷上寫上不光彩的一筆,給他的仕途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甚至都想不回新家坡了,直接的就留在迪戈加西亞島上,主持對阿方索艦隊的剿滅。

但是米柱還是相當的看重他的,米柱下達命令讓鄭芝龍回來參加開國大典,因爲如果現在不回來,到時候就趕不及了。

第13章結拜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382章慘勝第266章喪心病狂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260章人格魅力第634章旗艦第575章兵行險着第257章拉人第228章出頭第325章反攻第172章分蛋糕第674章洗劫第955章形勢逆轉第570章國稅第286章糧食危機第924章西南局面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993章地區老大第372章迅速應對第477章駱氏家族第152章利慾薰心第255章新朝大事第928章柳暗花明第85章絕地第210章攻擊第660章立足第999章籌劃大戰第58章準備第646章自投羅網第598章聯盟第978章領先優勢第892章卑鄙追捕第706章椰城生活第126章入職第712章特效藥第922章御駕親征第424章投效第12章聯合第977章戰略平衡第137章交鋒第877章王府探病第591章殺窗事發第370章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424章投效第557章風向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988章千秋大計第829章日子難過第868章印地安人第309章廠衛雜事第92章大戰前夕第671章和親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44章穩妥之見第492章國家利益無題第229章朝儀上第510章陰謀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531章自投羅網第926章隔離對手第951章信德首府第325章反攻第26章遊說第115章改革第457章白城第67章封關第781章重返南洋第380章打主意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617章馬來往事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239章租界第364章西南有變第989章認可第418章大捷第118章捷報傳至第35章封賞第53章爭風呷醋第144章老臣第822章身陷重圍第902章亡命追殺第585章御前侍衛第408章守護神第985章穩定局面第694章舊裝備第367章激戰第1034章放逐第818章果阿叛亂第935章爲難第385聞風而逃第362章財政第55章朝廷大勢第520章反目第725章公投第949章核心地區
第13章結拜第1036章適者生存第382章慘勝第266章喪心病狂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260章人格魅力第634章旗艦第575章兵行險着第257章拉人第228章出頭第325章反攻第172章分蛋糕第674章洗劫第955章形勢逆轉第570章國稅第286章糧食危機第924章西南局面第1028章平凡生活第993章地區老大第372章迅速應對第477章駱氏家族第152章利慾薰心第255章新朝大事第928章柳暗花明第85章絕地第210章攻擊第660章立足第999章籌劃大戰第58章準備第646章自投羅網第598章聯盟第978章領先優勢第892章卑鄙追捕第706章椰城生活第126章入職第712章特效藥第922章御駕親征第424章投效第12章聯合第977章戰略平衡第137章交鋒第877章王府探病第591章殺窗事發第370章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424章投效第557章風向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988章千秋大計第829章日子難過第868章印地安人第309章廠衛雜事第92章大戰前夕第671章和親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44章穩妥之見第492章國家利益無題第229章朝儀上第510章陰謀第470章蒙古名族上第531章自投羅網第926章隔離對手第951章信德首府第325章反攻第26章遊說第115章改革第457章白城第67章封關第781章重返南洋第380章打主意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349章奴爾幹都司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617章馬來往事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239章租界第364章西南有變第989章認可第418章大捷第118章捷報傳至第35章封賞第53章爭風呷醋第144章老臣第822章身陷重圍第902章亡命追殺第585章御前侍衛第408章守護神第985章穩定局面第694章舊裝備第367章激戰第1034章放逐第818章果阿叛亂第935章爲難第385聞風而逃第362章財政第55章朝廷大勢第520章反目第725章公投第949章核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