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攻打柔佛

馬六甲蘇丹駕崩之後,國王分爲兩大部分,柔佛國和霹靂州的霹靂王朝,後者由蘇丹的長子穆扎法爾到霹靂州後,創建了霹靂王朝。

本來就以爲是他們幾家之爭,誰知讓馬來亞人沒有想到的事情,還正在發生之中。蘇門答臘北部的亞齊人,正在快速的崛起之中。在馬六甲人守不住馬六甲與巽他海峽後,***商船便更加依賴走南線到亞齊,再從馬爾代夫橫渡印度洋。遠在西方的奧斯曼帝國,也出於東進的需要而開始扶持亞齊。這就讓亞齊的地位和勢力飆升,反過來威脅穆罕默德留給子孫的領地。

最終,南洋西部地區的商業利益,演變爲一場曠日持久的三國演義。聯合奧斯曼勢力的亞齊人與葡萄牙勢力繼續廝殺不止,而脫胎於馬六甲系的柔佛蘇丹國將被進一步放到邊緣位置。

柔佛王國要振興祖業,就必須拿回馬六甲城,但在明軍己明顯拒絕的情況下,這不現實,他們只好轉而打賓坦島的主意,在佔據此地,獲得了馬六甲海峽貿易的一杯羹之後,再轉而圖謀馬六甲城。

馬六甲城在流行城市遊牧文化的馬來人之中,是揮之不去的夢想呀!要振興祖業,恢復祖先榮光,就必須佔領馬六甲城。

柔佛人在荷蘭人的幫助下,他們的武器裝備開始升級,變得了更好,有信心向葡萄牙人發起了進攻,準備奪回失地,現在對上了大明,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他們是準備要回馬六甲城,即使是要不回,也動手搶回。

另一方面,他們派出使者,北上北京,向大明皇帝表示感謝,助他們奪回了馬六甲,完成了百年前的承諾,另一方面,率速出兵,搶佔了賓坦島。

對於有人敢公然往他碗裡撈食,李旦十分憤怒,命令艦隊率速出擊,進攻柔佛。

柔佛王國首府爲新山,馬來文稱柔佛巴),位於馬來西亞西部的最南端,也是亞洲大陸最南端的陸地,東面是大明海,西面是馬六甲海峽,南面隔着柔佛海峽與新加坡毗鄰。

這裡扼守着馬六甲海峽出海口,一旦讓有異心的人佔據,隨時切斷明軍歸路,加上新加坡又是米柱指名道姓,一定必須要控制在手的地方。

李旦決定,命令鄭芝龍率領剩下的黑水艦隊,封鎖柔佛海峽,陸軍則由葉可亮率領五千兵,沒海岸線東進,進攻柔佛。

葉可亮是黑水衛隊中的名將,當日在修文縣助官軍守城而聞名,事後讓米柱調來了南洋,這次進攻馬六甲城的陸軍,便是由他指揮,情報官則是麻城劉氏的劉承都,他在貴州錦衣衛百戶任上,表現出色,被米柱升至千戶,赴南洋等建南洋分司。

搶佔賓坦島,居然招至了明軍的大舉報復,這是柔佛蘇丹霍曼始料不及的,在賓坦島,他們擊潰了明軍三百人的部隊,搶先佔領了賓坦島,獲得了先手,他認爲明軍會默認了這啞巴虧。

誰知明軍水陸並進,大舉報復,他嚇壞了,忙派出使者素丁,嚮明軍指揮官解釋了誤會,願意讓出了賓坦島,賠償損失。

弱國無外交,誰叫他們是弱國呢?有什麼資格與強權討價還價。

本來李旦艦隊與葡萄牙艦隊在海上拼個兩敗俱傷,艦隊剩下不過二十艘主力戰艦,而且大多帶傷,霍曼認爲,他們可以趁虛而入,先搶下一些地盤再說。

誰知明軍又有一支由三十艘二千料的戰艦南下,幾乎嚇傻了霍曼,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就是明軍損失了三十艘戰艦,他們轉眼完成了補充,他們的實力,分毫未損,十分的強悍,如此強大的實力,又豈是他們可以覬覦的?霍曼幾乎嚇跪了。

素丁求見了鄭芝龍,說道:“賓坦島之事,實是誤會,我們願意道歉,並賠償大明的損失。”

鄭芝龍道:“我們被打死了十二個人,這筆帳怎麼算?”

素丁道:“我們願意每個人賠償一百個金幣。”這個代價相當高了,就是西夷人也值不了這麼多的錢,最多賠五十個金幣。

這是他們這些小國的悲哀,大明死了人,他們水陸大軍出動,不依不饒,但是他們柔佛人也死了五十多個人,沒有人當是一回事了。

鄭芝龍道:“早幹什麼去了?道歉有用,還要法律幹什麼?限你們一個時辰之內投降,否則後果以負!”

素丁怏怏而歸。

明軍龐大的艦隊,抵達柔佛海峽外海,三十艘二千料大船,一船就有三十門十八磅火炮,這樣火力噸位,令霍曼驚駭莫名,這樣級別的炮艦,放眼柔佛,一艘都沒有,這怎麼辦呢?他們萬萬不是明軍對手。

如果是是馬六甲之戰前,他對於明軍,這是不屑一顧,但是在現在,他可是不敢這麼的吹牛了,怎麼說呢?因爲他們攻打馬六甲,攻打了N年,傷不了葡萄牙人一根毛,但是明軍卻是一戰而下,只用兩天,就攻下了馬六甲城,他們馬來人來荷蘭人和葡萄牙人面前,就是弱雞,放屁都不敢大聲,但是明軍卻是打得對手落花流水,狼狽而逃,這樣驚人的戰鬥力,是萬萬不能匹敵的。

如果強行交戰,也只會自取其辱,霍曼登高,俯瞰下面的港灣,看着強大的敵人,現在明軍爲什麼不發起進攻呢?這是因爲他們在等陸軍。

明軍陸軍兵出馬六甲,一路急行軍,直撲佛柔,霍曼是下令讓他們的部隊拼死抵抗,抯止明軍推進,然而沒卵用,明軍進展神速,最遲明天下午,就可以抵達城外,內外夾擊,這柔佛乃海防大城,外重內輕,城外有多座炮臺,對明軍有極大的牽制,但內陸方面,只有幾道小城牆,根本擋不住明軍的衝擊。

而且明軍人數上,也佔有優勢,原本他們只有四千人,但是馬六甲城中的僱傭兵們,向大明軍投降,成爲了僕從軍,這讓明軍實力大增。

這些僕從軍,由馬來人、印度人、喀爾廓人、日本浪人等組成,他們本是無業遊民,以前是爲葡萄牙人效力,認錢不認人,現在葡萄牙人勢弱,他們立即投降,他們的首領辛格道:“我不在乎主子是誰?誰給錢就爲誰賣命!”

他們便成爲了明軍的僕從軍,多達七千多人的僕從軍,出擊進攻柔佛各地,大大的牽扯了他們大量的兵力,這是明軍主力進軍神速的原因。

明軍圍城在即,引發了極大的混亂,商人和百姓們紛紛外逃,官員們怎麼攔,這都攔不住,人潮如同潮水一般向外流,城中狹小,如果讓敵人用大炮全力轟擊,必定死傷慘重,傻子纔會留在城中等死。

而且是城中許多貴族,見勢不妙,紛紛將財產和家人轉移,這引發了更大的恐慌,百姓們知道了以後,紛紛逃命。

百年前葡萄牙人攻佔了馬六甲城之後,可是大舉洗劫,然後屠城,明軍即任不會幹屠城這麼血腥野蠻的事,但是這搶劫是必須的,見到美貌小娘,往營是一扛,也不是什麼奇怪事,敵人大兵壓境,兵兇戰危,最好是逃出城去,以避兵禍。

霍曼蘇丹一夜白髮,他愁眉苦臉的道:“孤絕非昏庸無能之君,但竟導致亡國,無顏見列祖列宗矣!”比之前幾任蘇丹,一直讓亞齊人和葡萄牙人壓着打,他的聯荷蘭拒葡夷的策略取得了成功,柔佛國力日漸強大,幾次與敵人交手,也不落下風,他甚至有二十年收復故都的豪言壯語。

素丁進言:“蘇丹殿下,大明乃禮儀之幫,這中間可能有些誤會,我們只要解釋清楚了,他們必會退兵。”

霍曼道:“什麼禮儀之邦?我呸!明人比葡萄牙人更貪,葡萄牙人只是要錢,而明人要錢又要命,他們要將咱們馬來人致於死地。”

素丁垂淚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還是作好撤退的計劃吧?”

霍曼略一猶豫,這是同意了這一提議,馬來人沒有死戰不退的傳統,如果他們的祖先死戰不退,就沒有他們這柔佛王朝和霹靂王朝了,他們就和祖先的埋骨之地一樣,被敵人夷爲平地,扔向了河裡,最終不知所蹤,留得人口在,不怕沒機會,他命令禁衛軍收拾細軟財物,隨時準備出逃。

霍曼道:“我們可以逃到那裡去?”

素丁道:“咱們在海峽對面的林加有兵有糧,又背靠蘇門答臘島,完全可以聯合荷蘭人,藉機反攻,現在賓坦島也還在我們手中,只要在上面修築炮臺,就可以扼守馬六甲入海口,荷蘭人但凡要反攻大明人,就必須佔領此地。”

霍曼道:“好!就交給你負責。”

素丁大義凜然道:“好!臣必不負蘇丹所託!”

霍曼道:“真主必定保佑你。”

霍曼愁腸百結,直到深夜,這才睡下,誰知才凌晨三點讓妃子叫醒,妃子顫聲道:“蘇丹大事不好了!”

第758章大計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509章形勢難明第498章皇城夜宴第425章曹隨歸來第855章狡猾第750章上帝之鞭第98章官場老手第904章窮途末路第235章拒絕第579章無所不用其極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623章安排第375章土司難題第705章策略第438章壓力第111章慘烈之烈第308章新鮮血液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921章獎勵第522章升官第960章拉攏戰俘第533章交鋒第13章結拜第986章朝廷矛盾第1002章空前大敗第562章改變策略第692章炮擊巴達維亞第669章南洋民族第155章詔獄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342章大汗第986章朝廷矛盾第719章炮擊果阿第561章歡天喜地第273章災情慘重第209章李家艦隊第951章信德首府第300章是非成敗第355章爭端第934章腰挾第220小冰河期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963章兵臨德里第788章哀鴻遍野第158章營救第364章西南有變第999章籌劃大戰第80章七寸無題第668章控制力第581章獻俘太廟第942章面對敵人第239章租界第66章籌備第800章無可耐何第518章屈服第394章對陣第739章籌備建國第744章大國第990章威迫利誘第711章良藥第803章皇家選美第286章糧食危機第138章處治第43章衝突第170章斡旋第670章海洋文明第838章因勢導利第837章制度第181章毛瑟火槍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631章婚宴第338章家宴第1034章放逐第781章重返南洋第768章併購?第585章御前侍衛第702章遠航艦隊第82章追殺第691章偷襲炮臺第953章堅決抵抗第739章籌備建國第983章大明改革第340章又來了第56章獵物第888章慘被偷襲第152章利慾薰心第416章破敵第84章慘烈追殺笫979章畏懼第653章新地盤第235章不甘屈服第934章新局通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387章成都風雲第669章南洋民族第179章準備籌辦第231章新年第674章洗劫
第758章大計第1001章武器優勢第509章形勢難明第498章皇城夜宴第425章曹隨歸來第855章狡猾第750章上帝之鞭第98章官場老手第904章窮途末路第235章拒絕第579章無所不用其極第1013章帝國弊端第623章安排第375章土司難題第705章策略第438章壓力第111章慘烈之烈第308章新鮮血液第802章形勢比人強第921章獎勵第522章升官第960章拉攏戰俘第533章交鋒第13章結拜第986章朝廷矛盾第1002章空前大敗第562章改變策略第692章炮擊巴達維亞第669章南洋民族第155章詔獄第762章波斯灣風雲第342章大汗第986章朝廷矛盾第719章炮擊果阿第561章歡天喜地第273章災情慘重第209章李家艦隊第951章信德首府第300章是非成敗第355章爭端第934章腰挾第220小冰河期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963章兵臨德里第788章哀鴻遍野第158章營救第364章西南有變第999章籌劃大戰第80章七寸無題第668章控制力第581章獻俘太廟第942章面對敵人第239章租界第66章籌備第800章無可耐何第518章屈服第394章對陣第739章籌備建國第744章大國第990章威迫利誘第711章良藥第803章皇家選美第286章糧食危機第138章處治第43章衝突第170章斡旋第670章海洋文明第838章因勢導利第837章制度第181章毛瑟火槍第1038章大陸強權第631章婚宴第338章家宴第1034章放逐第781章重返南洋第768章併購?第585章御前侍衛第702章遠航艦隊第82章追殺第691章偷襲炮臺第953章堅決抵抗第739章籌備建國第983章大明改革第340章又來了第56章獵物第888章慘被偷襲第152章利慾薰心第416章破敵第84章慘烈追殺笫979章畏懼第653章新地盤第235章不甘屈服第934章新局通第1031章漏網之魚第387章成都風雲第669章南洋民族第179章準備籌辦第231章新年第674章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