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登基爲王

巴育和梅加瓦一路趕到了碼頭上,命令他們手下的海盜們馬上開船走人,即使到了碼頭,依舊是李暮的天下,這裡有龐大的艦隊,山上則有炮臺,依然可以將他們吃得死死的。

但到了這裡,真是不是說走就走的了,這些海盜們長年在海上生活,到了岸邊,那是閒得住,誰會呆在船上,都去城中找樂子去了,飲酒的飲酒,去妓院耍樂的耍樂,船中一半人手都不夠。

副手們提議:“小的馬上去把大夥兒們叫回來。”

巴育道:“來不及了!馬上揚帆開船。”

巴育知道,這些人上了岸,等於猴子上山,滿城的盡情撒歡兒,那裡叫得回來?就是剩下的留守人員,也因爲王女賜來大批酒食,都在盡情的吃喝,正喝得醉醺醺的,這些牲口們在吃飯喝足還能幹什麼?不是在打架、賭錢,就是幹不可描述之事,他們盡情的放飛自我,在撒着歡兒。

巴育和梅加瓦都覺得大不妥,不惜一切代價的走人,當他們不顧一切揚帆出海之時,終於證實了自已的擔心不錯,顏思齊親自指揮海軍艦隊等着他們。

顏思齊的旗艦發出旗語:“立即投降,否則擊沉!”

這時的海上通訊,靠喊都不行,只能靠旗語。

巴育和梅加瓦分別上了自己的旗艦,苦於此時他們不能溝通,但心情應該是一樣的,那就是果然是中了李暮的奸計。

現在他們狼狽出逃,船上一半人手也不夠,而且大多是醉酒未醒,全身乏力,這場仗怎麼打?

正當此時,手下傳來更糟的消息,船底被鑿了幾個大洞,海水正不斷的淹進來,巴育大爲驚恐,這一切,李暮早就算計好了,巴育怨恨之極:“這個卑鄙的婊砸!”他正想下令升起白旗投降,但是顏思齊己直接下令船隊開炮。

事己至此,李暮他們根本不想他們投降,只想將他們置於死地,然後奪其地盤,盡接其兵權。

巴育和梅加瓦的船隊在馬尼拉外海被荷蘭人船隊擊沉,一個活口也沒有。

消息傳回馬尼拉,李暮王女大爲憤怒,立即命令顏思齊率領船隊前去接管巴育和梅加瓦的地盤,至於他們的手下,直接被編入國防軍之中。

次日,荷葡聯軍派出代表,前來求見李暮,聯軍代表十分驕傲,要求呂宋在三天之內投降,否則將會面臨他們的打擊。

削藩是李暮他們計劃之中的事,但是西洋人來的這麼快,出乎他們意料之外。

西班牙人來得太慢了,但荷蘭和葡萄牙聯軍來得也太快了點,如果不是米柱早有提醒,他們幾乎忽略了這種可能性。

正主沒有來,管閒事的倒是先來了。

南洋地方這麼大,足夠幾個國家共同開發,土著人吃不完,馬來人、印度人、爪哇人、***,乃至西洋人都來,都沒有問題,地方足夠大,西班人佔的呂宋,葡萄牙人的馬六甲,荷蘭人的爪哇島,還有文萊蘇丹的加丹曼島,蘇門答臘羣島,這些島嶼,足夠大,開發程度不足百分之一,但是人心就是如此,自己空着也好,容不得其它人佔一點便宜。

李暮看看一干手下們,信心十足,此時比之剛攻打呂宋之時,實力擴大十倍不止,他們不再是一支冷兵器部隊,而是擁有了上萬火槍的火槍兵。

他們擁有自己的火槍廠、大炮廠,火藥廠,無數工匠,正在日夜不斷的製造武器,壯大自己。

有了將近十個月的準備,李暮信心更加足了。

現在的呂宋艦隊,都替換上了全新的船隻,裝上了十八磅大炮和1622式機關機。

值得一提的是1622式機關機,陸地上使用,所有的人都嫌笨重,用於防守要塞,這很好,做不了進攻性兵器。

但裝在船上,這就牛逼大發了。

1622式白朗寧機關機,一開始爲陸軍設計,儘量的輕便靈活,恨不得讓士兵抱着使用。

現在轉海軍,固定在船上和兩側,恨不得越大越重越好,因爲這意味着火力更大,射程更遠。

現在世界主要國家海軍,都是以炮戰和接舷戰爲主,而不是運送陸軍戰鬥人員去打仗,德里克將軍的話:“海軍的事海軍解決!“成爲了當代海軍的主流,海軍是獨立軍種,而不是水師,更不是陸軍附屬。

呂宋海軍的火力,一點也不比荷蘭等西洋人軍隊遜色。

李暮一開始,是十分抗拒做米柱小的,但是自從成爲他的女人後,各種優質資源就源源不斷的來了。並給她一個十分重要的身份,米利堅商行董事,憑着這身份,她做許多事都十分方便。

而且米柱送來了許多東西,這些東西是她以前做夢也不敢想像的,米柱稱之爲國家級配置,正是因爲有這麼多的武器和資源,呂宋國纔可以迅速的壯大。

沒有米柱傾力的支持,呂宋不可能發展得如此快,並形成了她的勢力範圍。

李暮道:“半年前,咱們就準備好和西班牙人打,現在西班牙人未來,荷蘭人和來了,和他們打,還不是一樣?現在咱們準備更充足,沒有經過大戰,是沒有人會服咱們的。”

扶漢明道:“殿下!臣有一事建議!”

李暮道:“扶先生請說!”

扶漢明是米柱派來幫助她的人,並帶來了三千火槍兵,李暮手裡有扶漢明的資料,除了坑爹的火牛陣,扶漢明的表現可圈可點,李暮手下沒有組織、指揮過一萬人的軍官,而扶漢明卻指揮過七萬大軍,連奪三府,圍攻成都,轟動天下。

盛名之下無虛士,扶漢明和副手羅乾象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在組織軍隊架構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李暮手下不乏勇猛之士,但像這種管理統領大軍的人才,非常少,扶漢明在爲她整合大軍方面,有獨到之處。

李暮是戰爭天才,僅限於領軍作戰,在組織和後勤後面有些捉瞎,這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並不定聰明就可以做到的,她也發現,自己的勢力在壯大,卻是如同一盤散沙般,無法擰成一條繩。

李旦手下艦隊,不乏管理人才,但是他們這種以船爲單位,以船隊爲單位的管理方式,並不適合管理國家,統領軍隊。

長此以往,必成藩鎮林立,一盤散沙的局面,如同曾經的馬六甲王國,看似地盤大,實則鬆散,王城被攻破後就樹倒猢猻散。

扶漢明到來,改變了這種局面,這一點李暮十分欣賞,所以對扶漢明禮遇有加。

扶漢明道:“此戰關係呂宋存亡,臣請殿下馬上登基爲王,詔告天下,然後領導呂宋軍民抵抗西洋夷人入侵。”

李暮道:“本王是有登基爲王之意,吉時定在三個月之後。”

扶漢明道:“現在乃危急存亡之秋,殿下正位,才能名正言順號令十萬呂宋軍,爲國奮戰,爲王奮戰,爲生存而奮戰!”他一甩下襬跪下,說道:“請王上正位!”

扶漢明跪下,國務大臣林光祖跪下,其它衆將也紛紛跪下,齊聲道:“請王上正位!”

李暮道:“咱們與大明有約定,兩月之後,策封天使才至!”

扶漢明道:“打贏了西洋人,就無人質疑王上了!請王上正位!”

衆將齊聲道:“請王上正位!”

李暮道:“現在正位,未免過於傖速?”

扶漢明道:“只有王上正位,全體將士才知爲何而戰?請王上正位!”他一使眼色,女官李季情一衣四爪金龍袍披在李暮身上。

衆將齊聲道:“王上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暮在衆將的涌護之下,在呂宋宮登基爲王,正式成爲呂宋女王。

原西班牙總督府早己改成呂宋宮,它位於馬尼拉巴石河的北岸,原爲西班牙總督的別墅,被李暮佔領之後,作爲她的駐地。

馬拉卡南宮有寬廣的花園和供來訪的國賓下榻的竹造別墅,宮殿內豪華的廊道上陳列着許多菲律賓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藝術珍品,以及西班牙的名畫,富麗堂皇的大客廳是接待外國使節與外賓的地方。

馬拉卡南宮的建築風格不僅有濃郁的東方色彩,而且還洋溢着西方情調,不過李暮入住之後,進行了許多改造,變成了半軍事堡壘和指揮中心的設施,外面守衛森嚴,士兵林立,更重要的是她將這裡改爲呂宋宮,升起了飛鯊王旗。

當李暮在呂宋王宮登基爲王之後,城中的軍隊列隊而至,碼頭上軍艦也駛進了巴石河,向女王宣誓效忠。

第6章伴讀第30章妄想第23章紅丸進宮第574章制度第768章併購?第891章緊急應對第835章惡劣後果。第612章自強之道第887章內部憂化第549章和談第585章御前侍衛第226章南洋方略第311章捉拿第851章忽悠第459章不好對付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838章因勢導利第544章陷井第954章亳不留情第719章炮擊果阿第620章招降第694章舊裝備第322章權臣第361章新稅法第660章立足第957章亂成一團第990章徐徐圖之第106章會戰第846章風光時刻第334章猛攻第169章風起雲動第910章卑鄙第802章特殊任務第494章登基爲王第710章環境惡劣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87章政見不同第969章長久統治第20章勾結第392章折辱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35章封賞第92章大戰前夕第958章不堪一擊第402章爭取第283章皇帝家事第564章回家第228章出頭第312章不給面子第352章廠督威風第716章滅國之戰第215章呂宋王族第160章對抗第823章突圍第650章圍攻王城第305章幕後國士第822章身陷重圍第650章圍攻王城第844章大封羣臣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557章風向第826章棄明投暗第538章誓師出擊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150章佞臣上位無題第34章登基第917章秘密潛入第42章追責第672章圖謀爪哇第425章曹隨歸來第433章出兵第958章不堪一擊第947章大獲全勝第501章策略第231章新年第414章攻打第303章第851章忽悠第1029章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127章布棋第215章呂宋王族第771章京城形勢第616章改變格局第769章舌戰羣臣第112章蓋世戰功第593章塵埃落定第335章破城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950章奇襲重鎮第146章圖謀第493章鞏固內部第527章驅逐第934章腰挾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707章策反第709章滅國第42章追責第482章進度如期
第6章伴讀第30章妄想第23章紅丸進宮第574章制度第768章併購?第891章緊急應對第835章惡劣後果。第612章自強之道第887章內部憂化第549章和談第585章御前侍衛第226章南洋方略第311章捉拿第851章忽悠第459章不好對付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838章因勢導利第544章陷井第954章亳不留情第719章炮擊果阿第620章招降第694章舊裝備第322章權臣第361章新稅法第660章立足第957章亂成一團第990章徐徐圖之第106章會戰第846章風光時刻第334章猛攻第169章風起雲動第910章卑鄙第802章特殊任務第494章登基爲王第710章環境惡劣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87章政見不同第969章長久統治第20章勾結第392章折辱第1017章令出如山第35章封賞第92章大戰前夕第958章不堪一擊第402章爭取第283章皇帝家事第564章回家第228章出頭第312章不給面子第352章廠督威風第716章滅國之戰第215章呂宋王族第160章對抗第823章突圍第650章圍攻王城第305章幕後國士第822章身陷重圍第650章圍攻王城第844章大封羣臣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557章風向第826章棄明投暗第538章誓師出擊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150章佞臣上位無題第34章登基第917章秘密潛入第42章追責第672章圖謀爪哇第425章曹隨歸來第433章出兵第958章不堪一擊第947章大獲全勝第501章策略第231章新年第414章攻打第303章第851章忽悠第1029章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127章布棋第215章呂宋王族第771章京城形勢第616章改變格局第769章舌戰羣臣第112章蓋世戰功第593章塵埃落定第335章破城第515章收編蒙古軍第950章奇襲重鎮第146章圖謀第493章鞏固內部第527章驅逐第934章腰挾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707章策反第709章滅國第42章追責第482章進度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