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環境惡劣

爪哇島面積十幾萬平方公里,擁有大量的肥沃土地,在四百年後,光是一個爪哇就有一億二千萬人口。

現在的大明才一億左右,這可以換一種說法,開發好了爪哇,養活大明,都不成問題。

爪哇熟,天下足。

米柱派出了最爲得力的手下湯正,坐鎮爪哇,另外有三哥辛格輔助,可保萬無一失。

前世的米柱,對於印度阿三們頗爲不屑,認爲他們只是一羣自命開掛的逗B,自稱世界第三強國,但在這些世界強國的眼裡,就是一個笑話。

米柱連帶對印度人的印家也不好,但是辛格不同,他左手刀右手盾,武藝極其高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人品和爲人,只要是認識的人,都叫他三哥,連高傲和目高於頂的湯正、扶漢明、鄭芝龍也叫他三哥。

米柱聽到這些傳聞,見到了辛格,笑道:“人人叫你三哥,我也叫你三哥了!”

三哥之名,不徑而走。

幾十年後,三哥之名在南亞地區成爲尊稱敬稱,人人以獲得此稱呼爲榮,無德無能而以此自稱者,人人得而誅之。

南洋軍兩大虎將坐鎮爪哇,只爲配合口科恩的耕種法的推行,將爪哇打造成了南洋軍的天下糧倉,米柱對爪哇重視之極,派出了可以派出的最強陣營,去打造他的鐵桶大本營。

如果他知道爪哇這般易與,肯定不會以新家坡爲大本營,而會是臨時的行營,待攻下巴達維亞之後,再以巴達維亞爲大本營,現在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他們只好這樣了。

他們在新家坡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建設總督府、五角大樓,海軍總部,東方最巨大的軍港和碼頭。

這些投資是超級巨大的,如果不是南洋軍連戰皆捷奪取了許多的資金,還有向大明幾個金主借了大筆貨款,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做下這麼多的大事。

使用期限低於三十年,他們都是吃虧的,不管他們願意與否,他們至少要在新家坡呆上三十年,否則這錢當丟在了海里。

他們如果另選大本營,意味着在新家坡損失了上千萬以上的白銀,他們在椰城如果又這麼搞,意味着極其巨大的支出。

家底再雄厚,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大秦帝國牛逼不?贏政號稱始皇帝,要將皇位千秋萬代傳下去,秦皇一掃六合之後,他盡情的作死,修長城、建皇陵、建阿房宮,結果怎麼樣?還不是二世而亡?

還有大隋帝國牛逼不?楊堅積累了多少的財富,可以說是國富民強,楊廣不信邪,盡情作死,結果還不是二世而亡。

米柱知道做人必須謙虛低調,不能裝逼,裝逼被雷劈,做人必須穩打穩紮,步步爲營,步子邁得太快了,容易扯着蛋。

目前只能這樣了,以新家坡爲大本營,無論是北上大明;東進婆羅州、呂宋;南下南島羣島澳洲;西進印度洋南亞次大陸,這裡都是中心點。

東南亞就是世界的十字路口,而馬六甲則是東南亞十字路口,新家坡則是馬六甲的咽喉之地。

米柱在擁有東亞最強大的艦隊,以新家坡爲大本營,有利於霸業,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向任何一個方向投送兵力,爪哇乃天下糧倉,比之新家坡還是過於偏南了,沒有新家坡便利。

綜合了種種原因,他們成功的攻下了椰城,奪取了爪哇,這裡將會成爲天下糧倉,但是米柱還是決定以新家坡爲大本營,富饒肥沃的爪哇省作爲他們的糧倉,第二重鎮。

拿下了巴達維亞、拿下了蘇拉卡納爾,並不代表統一了爪哇,因爲在爪哇西部地區還有一個萬丹國,他們控制着三萬多平方公里之地,扼守着巽他海峽東岸。

南洋軍在攻下了蘇拉卡爾達後,並沒有停步,而是略事休整之後,向西進發,海軍也大舉出動,封鎖巽他海峽,炮擊萬丹沿岸城市。

面對南洋軍強大的攻勢,萬丹蘇丹自知不能力敵,請求投降。

南洋軍開出的條件就是蘇丹改任市長,保留財產,解散軍隊,由南洋軍接手防務,負責收稅。

萬丹蘇丹覺得條件過於苛刻,拒絕了投降,寧願死戰到底,適時七月到了,雨季來臨,爪哇日夜暴雨,大雨滂沱,道路泥濘,不堪,這對於習慣使用火槍,使用大炮的南洋軍,造成了巨大的麻煩。

他們的火藥受潮,火槍開不了,道路泥濘,爛如泥漿,不要說運送大炮,走路都成問題,這讓大量依賴火槍,依賴後勤供應的南洋軍進退兩難。

南洋軍的1621式火槍在這種情況之下,簡直變成了燒火棍,如果沒有刺刀配置,簡直是沒有了任何用處,天天下着大雨,年降雨量達到了2200毫升,相對溼度80%,這是非常的溼了,在大明南方的梅雨季節,只能說是小兒科了。

在大明江南一帶,年降雨量不過是1500毫升左右,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年降雨量在800毫升以下,人人都說南洋地區溼熱,瘴癘橫行,現在終於知道,什麼叫溼熱了。

這裡的當地爪哇人,對付不了南洋軍,但是當地的天氣,確是教南洋軍做人,給他們上了一課。

這時代的任何大型行動,都是根據天氣變化而制訂的,南洋軍在制訂爪哇戰略時,無疑有點忽略了這個問題,這讓鬼謀戚青飽受詬病。

幸好他們在雨季來臨前,完成了滅亡馬打藍國之戰,相對於位處西爪哇的萬丹國,馬打藍國的道路更加難走,而西爪哇地區沿海富裕,官道相當多,交通發達,他們在陸路上無法推進,便通過海運,將辛格師由泗水運抵萬丹。

爲什麼是辛格師?因爲該師的當地人最多,也是全軍中使用冷兵器最多的部隊,因爲這溼熱天氣,精銳的南洋軍警衛師居然在多個地段讓萬丹軍打退。

不說南洋軍不信,就是這萬丹軍都不相信,萬丹軍早讓荷蘭人打跪了,也讓馬打藍國人打跪了,而南洋軍則是在短期之內,迅速的將荷蘭人和馬打藍人打跪的人,弱雞的萬丹軍居然打退了精銳的南洋軍警衛師,騎師一個營差點讓他們包了餃子,爪哇惡劣的天氣,確是給強悍豪橫的南洋軍上了一課。

在爪哇當地人之中,爪哇族是強於巽他族人的,一直的壓制吊打,但是現在,以爪哇族爲核心的馬打藍國己經滅亡了,而以巽他族爲核心的萬丹國還在抵抗,還打退了南洋軍的進軍,這讓他們成爲了島上反抗軍的希望,不少人慕名而來,加入了萬丹軍,反抗南洋軍的入侵。

爪哇乃島國,島民們散慢慣了,也自由慣了,也從來沒有被外來勢力征服的先例,當年牛逼到極點的蒙古帝國也之裡也吃了大虧,強行被迫退,南洋軍再強大,能比蒙古帝國強大了?

對於南洋軍來說,萬丹就是他們砧板上的肉,他們都己改名了,準備任命萬丹市長了,但是就在這陰溝裡,他們翻了船。

南洋軍中最強的警衛師、騎師、駱武彪師先後在此吃了虧,反而公認最弱雞的辛格師取得了不錯的開局,他們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穩住了陣線。

爪哇就是這樣的鬼天氣,讓高傲的南洋軍有板甲不穿,穿上了他們一直所不屑,一直輕視的--藤甲。

藤甲這玩兒製作不易,大明軍隊也也不是標配,只有雲貴川一帶的地方軍纔有,這一次平定了貴州、四川的奢祟明之亂,他們繳獲了大量的藤甲,他們本來準備統一燒燬的,但是在南洋軍的要求下,轉手賣給了南洋軍,以一副板甲換十副藤甲的代價,換了十萬套藤甲。

當然,地方官沒有如實上報,只是說燒了,如果讓他們知道,南洋軍擁兵十萬,會嚇壞了許多人的。

當然,南洋軍的軍事採購部門,多渠道多方式的進行採購,支付方式也多元化,除了他們的高層主管,其它人誰也不知他們買了多少東西,買了什麼。

總之在大明大舉的採購,是讓他們手上有足夠的的藤甲,讓他們迅速裝備軍隊。

你還別說,這玩兒通風透氣,防護力強,又輕便,大受野戰部隊的歡迎,他們爭相向上級申請。

但是南洋軍的問題並不止於此,暴雨季節,剛纔還是傾盤暴雨,轉眼就是烈日暴曬,這種暴雨、烈日的天氣,讓他們大量的士兵染上了虐疾,忽冷忽熱,非戰鬥減員嚴重,戰鬥力大幅下降。

瘧疾是其實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於夏秋季發病較多。特別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並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瘧疾多呈週期性發作,表現爲間歇性寒熱經過一段間歇期後,又開始重複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如果身體底子不好,這麼回來幾次折騰,一旦槓不過去,這便交帶了,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感冒都可以死人,虐疾算是重大疾病了。

第587章天下正中無題第92章大戰前夕第422章喜事成雙第562章改變策略第665章騎師第169章風起雲動第239章租界第387章成都風雲第933章無奈南下第53章爭風呷醋第775章怒火沖天第142章規劃第167年山雨欲來第64章養虎成患第512章浮萍上第119章明君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637章不服第191章大官僚第157章入獄第269章救援第989章認可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44章功虧一饋第462章塞北局勢第940章和平解決第91章大戰將起第584章題詩第617章馬來往事第624章南洋號第715章第986章朝廷矛盾第338章家宴第943章老將歸心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56章危機突發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296章意料之外第787章跳坑第512章浮萍上第163章密謀第206章面聖第15章冰鑑第736章突襲第220小冰河期第21章謠言第314章協議無題第398章大局第129章魔爪伸至第736章突襲第202章招安條件第170章斡旋第745章外強中乾第606章坐而論道第51章明升暗降第764章技術革命第582章閱兵式第351章地官計相第966章提議和談第338章家宴第375章新的目標第847章生活方式第403章頭銜第35章封賞第638章勢成第697章敗勢己成第28章宮變上第564章回家第51章明升暗降無題第42章追責第135章搶奪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739章籌備建國第90章追殺第589章威攝敵手第516章整合第260章人格魅力第621章新家坡第18章新帝登基第972章形勢大好第434斬首戰術第356章盟友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671章和親第877章王府探病第723章萬里送死第672章圖謀爪哇第866章欣欣向榮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755章危機第701章推薦第8章計策第442章豐收之時第334章猛攻第629章喜事不斷第454章拿下第958章不堪一擊
第587章天下正中無題第92章大戰前夕第422章喜事成雙第562章改變策略第665章騎師第169章風起雲動第239章租界第387章成都風雲第933章無奈南下第53章爭風呷醋第775章怒火沖天第142章規劃第167年山雨欲來第64章養虎成患第512章浮萍上第119章明君第316章天作之合下第637章不服第191章大官僚第157章入獄第269章救援第989章認可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44章功虧一饋第462章塞北局勢第940章和平解決第91章大戰將起第584章題詩第617章馬來往事第624章南洋號第715章第986章朝廷矛盾第338章家宴第943章老將歸心第972章形勢大好第956章危機突發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296章意料之外第787章跳坑第512章浮萍上第163章密謀第206章面聖第15章冰鑑第736章突襲第220小冰河期第21章謠言第314章協議無題第398章大局第129章魔爪伸至第736章突襲第202章招安條件第170章斡旋第745章外強中乾第606章坐而論道第51章明升暗降第764章技術革命第582章閱兵式第351章地官計相第966章提議和談第338章家宴第375章新的目標第847章生活方式第403章頭銜第35章封賞第638章勢成第697章敗勢己成第28章宮變上第564章回家第51章明升暗降無題第42章追責第135章搶奪第1003章日不落帝國第739章籌備建國第90章追殺第589章威攝敵手第516章整合第260章人格魅力第621章新家坡第18章新帝登基第972章形勢大好第434斬首戰術第356章盟友第431章不成功的家宴第671章和親第877章王府探病第723章萬里送死第672章圖謀爪哇第866章欣欣向榮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755章危機第701章推薦第8章計策第442章豐收之時第334章猛攻第629章喜事不斷第454章拿下第958章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