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追責

趙孝成王四年,趙國與秦國在長平地區展開決戰,雙方百萬大軍,雲集於長平地區大戰連場。

趙軍數戰不利,趙國的主將廉頗依託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營壘,以逸待勞,疲憊秦軍。任憑秦軍屢次挑戰,趙兵都堅守不出去應戰,因此,趙孝成王認爲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幾次派人責備廉頗。

廉頗準備以以逸待勞的方式首先挫殺秦軍的銳勢,然後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而兩軍長期相持,對於遠征千里的秦軍來說,實際上意味着走向失敗。

秦軍歷來善於突進急擊,只有速戰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勢一旦受挫,往往就會導致士氣的凋敗和進攻實力的摧折。秦軍主將王齕長期求戰不得,秦軍所面臨的高山夜寒,糧草不繼,士卒病傷等不利條件,都使他爲久困長平而深深憂慮。

最後這秦軍沒有辦法了,收買奸細,散佈謠言,最終令這個趙王換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恬,最終招至長平一敗,輸掉國運之戰,這朱由檢以此爲例,這是表明他的決心。

這個方從哲道:“皇上豈可以郭開等奸臣比我等?這個極大的侮辱耳。”

朱由校道:“這句話朕收回,愛卿就當沒有聽過好了,遼東戰事危殆,刻不容緩,衆卿當齊心協力,共御外敵,再有一次薩爾滸之敗,大明在遼東就垮了,朕無面見列祖列宗了。”

這朱由校都說到這份上了,這個方從哲只好稱是。

這個葉向高則是若有所思,這個皇帝並不像外人傳說之中的不學無術,只會做木匠呀!

朱由校道:“說到薩爾滸之敗,這楊鎬今何在?”

方從哲道:“這個楊鎬罪大惡極,正在大理寺受審,很快就會有結果。”

朱由校道:”萬曆四十七年三月初五至今,一年半耳,大理寺也審不出一個所以?”

方從哲囁嚅道:“這其中……。”

“交給東廠負責!”朱由校道:“朕不想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結果。“

刑不上士大丈及官官相護,這個楊鎬雖然是一直在大理寺獄中待參,但卻是苟活到了崇禎元年才被處決,也就是八年後,這個朱由檢確是在有生之年,也看不到這個結果。

這個方從哲道:“這個楊鎬是二品大員,一直由大理寺在審,這個本官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就不用勞煩東廠的人了。”

米柱道:“不勞煩,本官很樂意幹這件事,聽說大理寺審了一年半,還沒有定下什麼罪名,楊某人在獄中住着貴賓房,享受着醇酒美人,讀書撫琴,好生快活。”

事實上,這活,是米柱主動請來的,

方從哲道:“絕無此事,米大人不要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大理寺不會這麼對待一個犯官的。”

米柱道:“大理寺審了一年半,也沒有任何結果,這也是事實,十幾萬人死了,首輔大人不認爲應該給天下一個交待嗎?”

方從哲說道:“內閣商議己定後,自會給天下一個交待。”

這個楊鎬的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罪名的事,他的罪名有喪師辱國、昏庸無能、瀆職失職等。

但要真正訂他的罪,卻是不容易,這個楊鎬是萬曆八年進士,河南商丘人,楊鎬第一次經略朝鮮,是吏部尚書張位推薦的。

第二次巡撫遼東,楊應文之前替楊鎬說了好話,這才使得楊鎬能夠復出。楊應文是浙黨人物。他曾經受沈一貫指示,攻擊郭正域,而沈一貫是浙黨。

第三次經略遼東,還是吏部的推薦,當時吏部尚書是趙煥,按照東林黨說法他也是齊人後臺。

巡撫遼東期間,楊鎬想推薦李如梅,結果被御史麻僖、楊鶴所彈劾。而麻僖因爲在萬曆四十五年京察中,因黨附東林而丟官,這是一個在朝中長袖善舞,人脈極深的人,可以在各大黨派之中游刃有餘。

而且他今遼東各大鎮將的關係極佳,他們之中是有極深的利益輸送關係。

還有楊鎬是萬曆朝鮮之戰的負責人,從朝鮮還朝之日,朝鮮自國王宣祖至平民百姓皆戀戀不捨,宣祖率百官泣送於弘濟院,漢城士民男女重髫戴白,皆出送郊外,諸臣以詩爲別。

薩爾滸之敗時,朝鮮也有軍隊出征,也跟着倒黴,大敗而歸,死傷無數,但他們對於楊鎬下獄,朝鮮深覺惋惜,併爲楊鎬受誣而不平。不久宣祖即派右議政李元翼、參判許成上奏辯誣,並疏救楊鎬。

所以說,這件事還真不好辦,在萬曆四十七年,這個楊鎬就去職下獄待參,這朝中言官的參本奏摺也多如牛毛,此君罪大惡極,臭名遠揚,大佬們也彈壓不住言官,但這爲楊鎬說話求情,準備救他的,也不少,最主要的是遼東李家爲他求情,這個朝鮮國也全力爲他求情。

這個李家自己的屁股就不乾淨,建奴的崛起,萬曆後期軍制崩敗,李成樑功不可沒,其子李如柏又是薩爾滸四路大軍主將之一,見風而逃,導致大敗,另外三將全部戰死,只有這李如柏活着,參他的奏摺,並不比楊鎬少,是舉朝皆知的二罪將。

所以,他們也是被迫的穿一條褲子,處理楊鎬一個前兵部侍郎,遼東經略,這個好說,這個李家,可是雄踞遼東,擁兵數萬,雖然這遼東經略免去了這個李如柏總兵之位,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勢力了。

所以,這個楊鎬的事,關係極廣,牽涉半下朝廷,這萬曆皇帝都不敢輕易下詣斬殺楊鎬,所以這個大理寺在審這個楊鎬之時,縮手縮腳的,在朝中大佬沒有定下基調之前,他們根本無法定這楊鎬的罪。

這個方從哲有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拿不下熊廷弼,反而讓他升官了,這個小皇帝,並不簡單,這是不是小皇帝在敲打他們內閣呢?

現在這方從哲是在火上烤,屁股是火紅火紅的,他很難在紅丸一案中摘出去,但求全身而退。現在的問題是楊鎬不能交給東廠,讓東廠在處理此事,等於打朝廷的臉,讓他們非常被動。

方從哲馬上找到大理寺卿聶正,讓他千萬不能交人。

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並稱爲“三法司”,這大理寺卿聶正,身爲九卿之一,在朝野都有極大的威望,他也在乾清宮裡,爲這國葬而亡,他拍心口的保證:“沒有本官的同意,誰也不能從大理寺提走一個人,但是楊鎬一案,拖了這麼久,必須有一個章程了。”

方從哲道:“三天!三天之內,內閣給你一個答覆。”

聶正道:“好!”他馬上讓師爺李東星趕往大理寺獄:“沒有本官的親手書,誰也不許將人交給東廠,違者嚴懲不貸。”這東廠被打壓己久,誰當他們是一回事?

米駐接到命令,立即離開乾清宮,直奔大理寺獄,現在他是東廠掌刑千戶,這孔德興是九個副掌班之一,率領二十多個校尉,在他身邊聽命,這十多個校尉,全是從遼東來投他的舊部,清一色夜不收,上過戰場,殺過人。

薩爾滸大敗,十幾萬大軍崩潰,除被俘被殺的,大多退往遼瀋二地,也有想換一種活法的,逃躥各地,這也有往京城來的,可以這麼說,在京城混的,最好的就是孔德興,錦衣衛總旗,也喜歡招募舊部,關照遼東來人,每天都有人慕名來投。

這個米柱之所以一下子的解僱了這麼多幫閒,是因爲這個孔德興向他保證,可以爲他招來上千名經過嚴格訓練,上過戰場能格鬥,善騎射的老兵,一支訓練嚴格的精兵,這纔是米柱想要的。

這東廠名額有限,他們不可能肆無忌憚的招兵買馬,但他們可以將這精兵,劃歸米利堅商行,作爲商行的武裝護衛,他們像鏢局一樣提供武裝押運業務,東廠則與他們簽訂短期僱傭合約,從而繞過以往的法規。

這一支米利堅商行黑水衛隊在城外的莊園裡集結訓練,這原來是常威的私人莊園,現在被抄了,歸入米利堅商行之名下。

作爲國家安全局長官,所有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大小事務,這東廠都有權過問,他計劃黑水衛隊整訓完畢,就在京城地區進行一次治安肅正行動,徹底的整活京城治安差的問題。

米駐走出宮門,馬上殺向大理寺獄,當他們趕到大理寺獄門口,己有上百名番役在此列隊等侯。

米柱在十名校尉的簇擁之下,大搖大擺的直入大理寺典獄之中,這裡是大理寺的監獄,並不是正堂,最高負責人是獄丞葉好問。

東廠千戶官米柱威風凜凜殺至,葉好問連忙出迎,不過同屬不同系統,他並沒有下跪行禮,他說道:“下官不識米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米柱道:“奉皇帝陛下諭旨,提審犯官楊鎬及其一案犯官,馬上交接。”

葉好問道:“原來如此,下官馬上請示少卿大人。”

米柱眯着眼睛,冷冷的道:“你敢抗詣不遵?”

葉好問忙道:“絕對不敢,下官只是按流程行事,這個楊鎬是重犯,只有少卿大人才有權放人。”

第536章大戰之前第555章戰略第137章交鋒第413章初次交手第462章塞北局勢第956章危機突發第922章御駕親征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73章態度第427章交易第986章朝廷矛盾第297章納滕妾第968章傳承第789章官宣第368以攻對攻第891章緊急應對第751章慘敗第321章交易合作第263章秘密行動第325章反攻第957章亂成一團第990章威迫利誘第314章協議第251章相鬥第915章當衆威脅第560章輝煌勝利第32章搶人第411章反殺第468章拖時間第338章家宴第295章處理意見第26章遊說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688章登陸爪哇第370章第320章緝兇第743章大軍出動第598章聯盟第42章追責第459章不好對付第852章大宗軍購第960章拉攏戰俘第753章蔓延第120章回京第167年山雨欲來第524章佈署第126章入職第953章堅決抵抗第897章收復失地475章喜得貴子第891章緊急應對第346章投降第852章大宗軍購第724章縱橫捭闔第817章各懷鬼胎第974章形勢有變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464章遼東巡撫第561章歡天喜地第112章蓋世戰功第359章妖孽再現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544章陷井第973章鐵桿盟友第298章婚禮第134章利令智昏第738章戰爭將至第415章奇兵突出第277章蓄勢第533章交鋒第1035章遊說使者第889章損失慘重第261章機關槍第621章新家坡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76章經略遼東第559章英雄末路第789章官宣無題第752章擴散第615章李旦南下第269章救援第164章應變第463章名帥第682章改變第787章跳坑第364章西南有變第130章孽緣第64章養虎成患第690章各方盤算。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06章落入虎口第357章意氣相投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345章慘敗第228章出頭第189章朝廷爭議第675章目標轉移第358章謀定後動第41章換帥
第536章大戰之前第555章戰略第137章交鋒第413章初次交手第462章塞北局勢第956章危機突發第922章御駕親征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973章態度第427章交易第986章朝廷矛盾第297章納滕妾第968章傳承第789章官宣第368以攻對攻第891章緊急應對第751章慘敗第321章交易合作第263章秘密行動第325章反攻第957章亂成一團第990章威迫利誘第314章協議第251章相鬥第915章當衆威脅第560章輝煌勝利第32章搶人第411章反殺第468章拖時間第338章家宴第295章處理意見第26章遊說第873牽章老牌帝國第688章登陸爪哇第370章第320章緝兇第743章大軍出動第598章聯盟第42章追責第459章不好對付第852章大宗軍購第960章拉攏戰俘第753章蔓延第120章回京第167年山雨欲來第524章佈署第126章入職第953章堅決抵抗第897章收復失地475章喜得貴子第891章緊急應對第346章投降第852章大宗軍購第724章縱橫捭闔第817章各懷鬼胎第974章形勢有變第1010章得不償失第464章遼東巡撫第561章歡天喜地第112章蓋世戰功第359章妖孽再現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544章陷井第973章鐵桿盟友第298章婚禮第134章利令智昏第738章戰爭將至第415章奇兵突出第277章蓄勢第533章交鋒第1035章遊說使者第889章損失慘重第261章機關槍第621章新家坡第613章攻打馬六甲城第76章經略遼東第559章英雄末路第789章官宣無題第752章擴散第615章李旦南下第269章救援第164章應變第463章名帥第682章改變第787章跳坑第364章西南有變第130章孽緣第64章養虎成患第690章各方盤算。第446章真龍天子第906章落入虎口第357章意氣相投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345章慘敗第228章出頭第189章朝廷爭議第675章目標轉移第358章謀定後動第41章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