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勾結

皇長子朱常洛太子地位一直不穩,他的孩子們自幼也未能得到正常待遇。

朱常洛做太子時共生有7子,5個夭亡。長子朱由校15歲時,生母王才人被父親寵愛的“西李”(住在西宮的李選侍)毆打致死。五子朱由檢5歲時,生母劉淑女受父親責罰含冤死去。

這兩個沒孃的孩子都被交給恃寵專橫的“西李”“撫養”,後西李因爲生女,纔將朱由檢交給東李撫養。

這個朱由校的內心是相當淒涼無助的,母親被人打死,他卻寄養於仇人手下,早晚必須請安,否則就可以隨時教他做人,用禮法的名義,光明正大的修理毆打他。

對於西李,也就是李選侍這個庶母,一直在她的淫威之下過活,他是相當的畏懼和害怕,所以,這個米柱展示了對他的保護和迴護,馬上產生極大的好感,有了結拜之心,這還不是拉人頭共抗奸妃。

朱由校地位上升,這個李選侍也升,這個皇貴妃是她的囊中之物,地位更高,權勢更盛,這朱由校當上了太子之位,還是擺脫不了李選侍的淫威,還是在她的陰影下過活。

這些事米柱是知道的,嘆道:“內廷險惡,太子殿下,忍一時之氣風平浪靜,當今聖上不也這麼來的,異日當家作主,大可以新債舊債一起算,殿下想念母親時,就由維新代爲祭拜吧。”

李選侍接養這朱由校,條件多麼苛刻?那就是稱之爲母,早晚請安,還有不得再思念祭拜生母。

這個朱由校名爲太孫,實則手下無一可用之人,他如果不答應,這太孫之位都不知保不保得住,位子不保,這性命也就不保。

朱由校哭訴道:“選侍侮慢凌虐,朕孤晝夜涕泣。父皇自知其誤,時加勸慰……孤之苦衷,外廷豈能盡悉。”

這米柱道:“太子放心,這大仇維新會爲你連本帶利取回。”

這也是朱由校看重米柱的地方,這些日子,是有不少人向他表示忠心,表示效忠,但有誰關心過他內心的委屈和無助?有誰知道他的委辱?母親墳頭上應己長滿了草,又有誰去祭拜過?每想到母親孤墳,沒人祭拜,他實是心如刀割,痛苦萬分,他只有在做木工和乳母那裡,纔會得到撫慰。

現在,也可以在米柱這裡得到,這維新可謀大事呀!

這搬進了文華殿,與這偏處一隅之地的慈慶宮是不同的,它更加的高大穩巍巍峨,與三大主殿僅一牆之隔,與這個乾清宮也遠,他也就不用早晚跑去乾清宮向李選侍請求,只要早上請一次安就可以了。

他雖然是出生在慈慶宮,但這裡留給他傷心的回憶多於快樂,能離開這裡,對他來說來,這是一種脫離苦海。

新皇登基,皇宮權力重新洗牌,以前權勢熏天的鄭貴妃現在是脫了毛的鳳凰不如雞,現在她唯一的指望是說服性子軟弱的泰昌帝,封她爲皇太后,這是先帝遺詣,抗詣不尊就是不孝,本朝以孝治國,皇帝背上不孝之名,這是天下臣工都接受不了的醜事。

自古只有廢皇后的,沒有廢皇太后的,只有當上皇太后,她纔會安全,要不然就去洛陽投奔兒子。

所以現在這鄭貴妃用盡一切辦法和財力,希望可以成就此事,她又召見了方從哲,希望獲得他的支持,但是方從哲這個人,一向首鼠兩端,現在與論風向不在,他是說什麼也不肯表態的了。

所以,這個鄭貴妃纔會病急亂投醫,找上了以前一直巴結她的李選侍,讓她幫忙。鄭貴妃是知道,皇族中的男人是多麼耳軟,在女色面前是多麼沒有抵抗能力。

鄭貴妃是發大招了:“只要李妃能說服皇上,遵照遺詔而行,哀家這宮裡的寶貝盡歸於你,哀家還可以將獨寵後宮二十年的秘密告訴你,以後這後宮就是你的天下。”

這對李選侍有絕大的吸引力,這李選侍是得寵,但她是知道這泰昌帝是多麼的好色,這後宮佳麗這麼多,她的壓力是不小,花無百日開,她以美色娛君,這色衰麗馳之時,就是失寵之日。

但眼前這個人不同,萬曆初年鄭氏入宮。先冊封爲嬪,因她容貌豔麗出衆,並且機智聰敏,愛讀書、有謀略,善於逢迎,不久即得到萬曆的寵愛,隨着日益受寵後晉封貴妃。鄭氏爲明神宗生有四個子女:靜樂公主、明恭宗朱常洵、沅懷王朱常治、壽寧公主。

萬曆十四年,鄭氏爲萬曆生下皇三子朱常洵,鄭氏進封爲皇貴妃,地位躍居已生有皇長子的王恭妃之上,從此開啓了獨霸後宮的三十年之旅,掀起了立國本之爭,被朝臣一致認爲是奸妃妖孽,這萬曆三十年不上朝、近三十年的政爭,都有她的影子。

別人視之爲妖孽,這李選侍卻視之爲偶像,像這樣獨寵後宮三十年,攪動天下風雲,這纔是李選侍想要的,這個毓德宮的財寶她感興趣,但她更感興趣的是她獨寵六宮的秘術,傳聞這個鄭貴妃有獨門媚術,可以令男人神魂顛倒,掏心掏肺,能學到這東西,對她大有俾益呀。

所以在神宗皇帝還沒有下葬,這個鄭貴妃就與李選侍達成一致協議,李選侍助鄭貴妃獲得皇太后之位,她將獲得這個鄭貴妃所有的珠寶和秘術。

目前,後宮勢力最大的兩個女人正式結盟。

米柱是怎麼知道的呢?還不是李進忠這大嘴巴,他在向米柱炫耀實力呢?不要看你在太孫面前謀了一個千戶,還是得看我老李的面色做人,等李貴妃真正當上了貴妃,咱家少說也得在二十四監混個差事。

這貨禍害天下,從控制朱由校,完全獲得朱由校的信任開始,他的正式職位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東廠。

就是現在王安之位,只是王安不兼東廠,萬曆是一個懶政、摳門、小氣的皇帝,立國本之爭,讓他和大臣關係極差,這當官的走一個他就空一個,比如這錦衣衛指使,一空就是三十多年,這東廠提督,也是長期懸空。

現在是冷靜沉穩的泰昌帝在位,不是昏庸糊塗的天啓,所以這李進忠對於這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位,他這目不識丁的睜眼瞎是不敢想的。不過混上一首領太監,也相當不錯了,他就怕這米柱地位上升了,翅膀硬了,不甩他老李了。

他老李一生聰明,可不能陰溝裡翻船,他原計月尾成親,將生米煮成熟飯,但誰料皇帝大行,百日內不允婚嫁,壞了他的好事。

這個米柱道:“姥爺多慮了,這婚姻大事,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約之言,既然定下了婚約,這如花生是米家人,死是米家鬼。”

李進忠道:“你知道就好。”

這可是天大的消息,這米柱馬上飛報正在守孝的太子朱由校,這皇帝大行,必須做十日的水陸道場,才能下葬。

萬曆皇帝駕崩後,要擇吉時良辰入殮。入殮之後,還要不斷地舉行法事和弔唁活動。在德勝門還要演槓十天,槓夫按正式出殯的規模和要求,先擡着一塊和棺木重量相同的獨龍木,大約有萬斤,上面放一碗水,要練到走時水灑不出來爲止。在演槓時,還要日夜施工,搶修去陵墓的御道。

在演槓弔唁期間,皇帝、太子、皇子等是要守靈的。

這朱由校聽聞他最恨的兩個女人結盟,他的頭都大了,如果讓鄭妃入住慈寧宮,他們將永無寧日,以後報仇不得,還永遠的在她們的陰影之下過活,早晚必須去請安,否則就是不孝。

這朱常洛沒有皇太后的支持,根本活不下來,當初這萬曆私幸母后宮中宮女,只是一時風流的,誰知搞大了這宮女肚子,他是抵死不認的,在拿出證據之後才硬吃死貓,認下了這兒子。

老太后好言相勸:“吾老矣,猶未有孫。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爲貴,寧分差等耶!?”

在慈聖太后力主之下,王氏被冊封爲恭妃。王恭妃果然不負衆望生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一生遭萬曆冷遇的朱常洛。

這朱常洛可以當上皇太子,全是慈聖皇太后的干預下,萬曆無可奈何地立朱常洛爲“皇太子”

慈聖皇太后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告別她爲之費盡心血但仍牽腸掛肚的朱家江山和不爭氣的兒子,溘然長逝。就在臨死之前,她又辦了一件足以令羣臣熱血沸騰、讓萬曆十分尷尬、讓鄭貴妃恨之入骨的大事。

按照明朝祖制,所封藩王必須住在自己的封國裡,非奉旨不得入京。但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卻恃父母之寵,竟在皇宮中十多年不赴封國洛陽。

正當皇帝和羣臣爲常洵就藩一事爭得難解難分之際,行將就木的“幽靈”出現了,她先是召問鄭貴妃:“福王何未赴封國?”

極端聰明伶俐的鄭貴妃不像上次萬曆皇帝在母親跟前那樣慌亂和愚笨,她沉着地回答:“太后明年七十壽誕,福王留下爲您祝壽。”

慈聖太后畢竟深懷城府,她冷冷地反問:“我二兒子潞王就藩衛輝,試問他可以回來祝壽否?”鄭貴妃無言以對,只得答應督促福王速去封國就藩。

可以說,沒有老太后出馬,朱常洛當不上太子,羣臣也無法迫福王就藩,這福王一日不就藩,就有翻盤的機會。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位子,讓鄭妃坐上,他們永無寧日。

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502章改變策略第953章堅決抵抗第536章大戰之前第834章反擊戰略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631章婚宴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11章良藥第837章制度第286章糧食危機第71章盟友第507章換將第973章鐵桿盟友第960章拉攏戰俘第486章遲鈍反應第307章無功而返第630章懷疑第278章坐鎮第213章呂宋第483章餘孽第151章闖禍第952章進退兩難第464章遼東巡撫第232章宣傳第26章遊說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111章慘烈之烈第778章劫收大員第395章重騎無敵第438章壓力第633章意外決定第399章水西風雲第348章大捷克敵第980章帝國處境第754章大災難第93章開戰在即第135章搶奪第56章獵物第183章歡迎宴第527章驅逐第333章火燒建奴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36章大戰之前第435章大殺招第472章大破敵軍第996章亞盟第699章目標在望第453章王宮激戰第439章籌備新府第14章漸入佳境第674章洗劫第752章擴散第783章反擊第649章形勢大好第659章掠奪財富第672章圖謀爪哇第69章說客第488章關係第67章封關第172章分蛋糕第655章掠奪計劃第584章題詩第223章土司第935章爲難第731章亞洲強權第656章出手相救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331章處境艱難第25章不可逆轉第1029章第217章爲難第196章成親第298章婚禮第865章國家信用第270章逃命第185章獻俘流程第448章支援第982章盤算第324章新形勢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332章敵情不明第734章適時調整第763章回家第548章分化第662章威迫利誘第13章結拜第306章爭執第38章東廠老大第988章千秋大計第354章爆發第981章坐困愁城第700章洪水猛獸第446章真龍天子第118章捷報傳至第801章豬隊友第567章重文輕武第453章王宮激戰第671章和親
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502章改變策略第953章堅決抵抗第536章大戰之前第834章反擊戰略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631章婚宴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11章良藥第837章制度第286章糧食危機第71章盟友第507章換將第973章鐵桿盟友第960章拉攏戰俘第486章遲鈍反應第307章無功而返第630章懷疑第278章坐鎮第213章呂宋第483章餘孽第151章闖禍第952章進退兩難第464章遼東巡撫第232章宣傳第26章遊說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111章慘烈之烈第778章劫收大員第395章重騎無敵第438章壓力第633章意外決定第399章水西風雲第348章大捷克敵第980章帝國處境第754章大災難第93章開戰在即第135章搶奪第56章獵物第183章歡迎宴第527章驅逐第333章火燒建奴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536章大戰之前第435章大殺招第472章大破敵軍第996章亞盟第699章目標在望第453章王宮激戰第439章籌備新府第14章漸入佳境第674章洗劫第752章擴散第783章反擊第649章形勢大好第659章掠奪財富第672章圖謀爪哇第69章說客第488章關係第67章封關第172章分蛋糕第655章掠奪計劃第584章題詩第223章土司第935章爲難第731章亞洲強權第656章出手相救第197章洞房花燭夜第331章處境艱難第25章不可逆轉第1029章第217章爲難第196章成親第298章婚禮第865章國家信用第270章逃命第185章獻俘流程第448章支援第982章盤算第324章新形勢第1015章太子難做第332章敵情不明第734章適時調整第763章回家第548章分化第662章威迫利誘第13章結拜第306章爭執第38章東廠老大第988章千秋大計第354章爆發第981章坐困愁城第700章洪水猛獸第446章真龍天子第118章捷報傳至第801章豬隊友第567章重文輕武第453章王宮激戰第671章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