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重返南洋

袁應泰臉似火燒,恨不得從地上找條縫當場鑽了進去,他有撫督地方的經驗,但是從來沒有打過勝仗,他那包裝成大勝的淺水原之戰,也傳了出來,朝廷爲了大局,沒有說什麼,但是民間自有公論。

報紙們諷之爲大勝總憲,反正對他來說,打勝仗是大勝,大敗也是大勝,曰之大勝總憲,不會有錯。

“江廈伯!這很好笑嗎?”朱由校冷冷道。

熊廷弼忙道:“臣知罪!”他倒也光棍,當場便認了。

朱由校道:“擊敗南洋軍,有多少成把握?”

熊廷弼道:“擊退沒有問題,擊敗無能爲力,南洋軍最近的城市新加坡也在萬里之外,他們以馬六甲海峽爲核心,要征服這一地區,二千料戰艦不低於二百艘,陸軍不低於三十萬,目前大明沒有這麼多戰艦,沒有這麼多新式陸軍,更沒有這麼大的兵力投放和後勤保障能力。”

他是冷靜分析後得出的結論,實力對比懸殊,朱由校也無可奈何,他是皇帝,卻不是萬能的神,他也有許多無能爲力的地方。

朱由校道:“衆卿有何救信王的良策?”

李逢春道:“孫閣老指出,叛軍同仇敵愾,是因爲有爲米柱報仇這一大旗,如果派人去解釋清楚誤會,叛軍自散。”

葉向高道:“唯一能解釋的清楚的方法,就是將米柱的家人放回去,但這隻會令形勢更亂,如果他們反咬一口,認定爲朝廷所做,只會令事態徹底失控。”

熊廷弼道:“現在形勢就非常危急,不可能壞到那裡去,現在叛軍應該是各自爲政,所以他們襲擾萬里海疆,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兵力分散,如隔鞋搔癢,一旦明白過來,集中兵力,進攻杭州、泉州、廣州等大城,問題就大了?”

葉向高道:“萬一放回去,他們擁立米奇爲主,繼續對抗大明呢?”

熊廷弼道:“只能默認,不管閣老承認與否,大明對於南洋是失控了,南洋人買大明的帳,一道聖旨就可以解決問題,他們不賣帳,兩個團的兵力等於沒有,沒有三十萬新式陸軍,二百條主力戰艦,征服南洋,只是一句空話。”

葉向高道:“本來形勢大好,一下子崩壞至此,實在是令人心有不甘。”

熊廷弼道:“朝廷在南洋沒有軍事存在,也就沒有干預能力,一旦他們不畏懼朝廷威德,這便沒有辦法了,另外者,朝廷接掌南洋,本來就是一廂情願的美好想法,且在越南、緬甸、朝鮮、日本試一試,只會是一個笑話?”

葉向高不舒服了,說道:“江廈伯認爲這一切很好笑嗎?”

熊廷弼道:“下官只是想指出,南洋人不賣朝廷面子,朝廷就什麼也不是,在實力面前,任何陰謀陽謀只是一個笑話,我們目前,第一優先爲救信王、孫閣老,至於統治南洋、控制南洋,等朝廷準備好大軍後,下官願親自領兵前往。”

馬後炮聶正一直沉默,現在終於開口,說道:“朝廷的出發點錯在認爲南洋是朝廷的領地殖民地,實際上不是,它是另外一個國家,借鑑一下大明徵伐蒙古、建奴、越南人的例子,放下幻想,準備打仗吧?”

朱由校等這麼一分析,才知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把南洋當作蒙古、建奴、越南、緬甸這種國家,他們的王死在大明,王室被扣,朝廷派幾個大臣去,就想統治這地方?當地人不反纔怪?他們攻破了新家坡,肯定會活剮了這些殺害他們國王,想謀奪他們天下的人,一想到這裡,他們就冷汗直冒,覺得自己是太天真太理想了。

朱由校說道:“葉閣老!信王是你同意送往南洋的,他出了什麼事,你負全責。”

饒葉向高老奸巨滑,胸藏城府,這也是小廟失火--慌了神了,他也不蛋定了,南洋的問題在於遠在萬里之外,他們沒有兵力,不可控。

李逢春道:“臣有一建議。”

朱由校道:“老師請說。”

李逢春的執政能力和手腕,乃是四大閣老中最差的,但他身爲帝師,這就讓人另眼相看了,再說,皇帝也不喜歡一肚子壞水的人。

李逢春道:“叛軍中的首領李旦、湯正、駱武彪、葉可亮臣都認識,臣與米家關係尚可,臣願押送米家人前往南洋,解釋誤會,至不濟也可以作爲人質,必要時交換回信王、孫閣老等,臣隨機應變,視情況而定。”

這倒是一個可行的計策,朱由校問葉向高:“葉閣老有何看法?”

葉向高道:“非常老成穩重,辛苦李閣老了!”李逢春確是一個各方都可以信任的角色,他教過米柱讀書,與米柱集團所有人的關係是不錯,朝廷也信任他,是最合適人選。

李逢春道:“都是爲朝廷效力。”

他們這便下了決定,由李逢春押送米家人前往南洋。

同時朝廷派出大軍,馳援東南各地,另派中央大臣出鎮地方,以穩定人心,兵部侍郎張鳴鶴負責長江以南地區海防,兵部侍郎王在晉負責長江以北地區海防。

兵勢危急,朝廷下旨,命令李逢春爲欽差大臣,陪同澳國公一家前往南洋,撫慰地方,宣揚朝廷威德。

米家本來爲康熙朝第一勢族,但米柱歸天后失勢,見慣了人情冷暖,全府上下,加上僕人侍衛不過二百多人,其中又有不願隨他們去南洋的,這些人被米禮義一一給了遣散金和田地辭退。

米家仁厚,即使這些人不願去南洋,他們也不見怪,還給了豐厚的補償金,有銀子又有田地,每人有五十兩銀子,十畝地,畢竟是共患難過,米禮義沒有虧待這些人,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米禮義剩下的商鋪田地還有很多,便交由他的親家楊錦鶴、張伯紀、薛覺新等代爲打理,他們是米家至親,如果誅九族,肯定算上一份,現在下南洋名單中沒有,他們不能同去。

米家一算,前往南洋的人就不足百人,米禮義夫婦,子米繼祖,米柱的四房夫人(其中有個有孕),三個兒子和一些忠心的鐵衛和僕人。

這些鐵衛之中,還包括了李天華、韓剛、於忠信,李天華怕旅途寂寞,帶了兩房妾侍,而韓剛於忠信則是孤身一人,這麼一算,總計才八十人左右。

他們分乘二十輛大車,隨李逢春的使節團出發,這使節團有上千人,其中九成以上爲錦衣衛、皇家衛隊戰士組成的,擁有極強的戰鬥能力,是保護欽差大人和米國公的。

一代軍神澳國公米禮義舉家離開了京城,他在京中威望極高,如果知道他離京,肯定有許多人送行,就像知道米柱死後,米家沒有舉行葬禮,但還是有許多百姓默默來米府前悼念,又默默離去,這叫公道自在人心,現在無人前來送行,只能說當局封鎖了消息。

李天華感嘆道:“京城!我還會回來的。”

韓剛道:“老韓就沒有這麼多條條框框,只要人在,那裡不是家。”

米禮義拱手作揖道:“諸位忠義,米某銘記於心,在南洋,有米家一天富貴,就有大家的富貴。”

“還富貴呢?難道你們不知南洋諸軍叛亂,早己不是你們米家的了。”說話的人叫杜思南,前大理寺少卿,當日米柱當上東廠老大,前去大理寺提楊鎬,被這人所抯止,他便被米柱順手投入獄中,吃免費皇家飯,這一吃就是四年,米柱死了才放出來,但位子己讓人頂了,託老上司聶正的關係,在鴻盧寺找了個地方落腳,當然不可能是四品了,只是一從七品主事,這次隨團出使,如裡說米柱出事有人很高興,當屬此君。

看見米家這麼倒黴,他更加高興。

楊如花冷冷道:“米家再落魄,也不是你可以管的。”

杜思南道:“階下之囚,還敢嘴硬,米柱一代梟雄,肯定想不到他的家人會如此落魄寒酸吧?趁首年輕,改嫁還來得及,長成這樣,好人家難嫁,做富貴人家之妾,還是有人要的。”

“啪!”的一聲,他讓楊如花打了一個耳光,楊如花出手極重,打得他半邊臉腫起,幾手昏了過去,杜思南大怒,喝道:“反了!反了!好個潑婦,給本官拿下,重打八十大板!”

“喏!”幾個年輕的錦衣衛出列,拔出了刀,便要拿人。

李天華走了過來,說道:“本人李天華,你們的爪子還想要,就放回去!”

人的萬兒樹的影,大名鼎鼎劍神在此,幾個錦衣衛嚇得臉色蒼白,連忙跪下道:“大人恕罪!”李天華是揚言不幹了,但皇帝並沒有免職,依舊是御前侍衛統領,弄死幾個錦衣衛,一句話的事。

李天華懶洋洋的道:“叫你們頭兒來!”立即有人前去。

杜思南道:“李天華,你一個倖進之臣,神氣什麼?別人怕你,本官可不怕你。”

“啦!哎呦!”杜思南又捱了一記狠狠的耳光,這一次是李天華打的。

第707章策反第694章舊裝備第786章坑死人第295章處理意見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92章蒐證第854章激怒第192章蒐證第256章皇帝選秀第265章一代豔后第153章布衣謀臣第352章廠督威風第10章佈局第142章規劃第702章遠航艦隊第536章大戰之前第964章戰略要地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699章目標在望第427章交易第17章皇帝駕崩第994章超前理念第436章殺滅第507章換將第426章追捕第322章權臣第296章意料之外第418章大捷第105旗開得勝第348章大捷克敵第895章準備進攻第683章海權論第839章還債方式第473章第643章慘敗第709章滅國第235章不甘屈服第619章變亂第121章受歡迎第1029章第263章秘密行動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8章東廠老大第797章不在乎第913章封鎖不力第643章慘敗第102章形勢逆轉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411章反殺第772章兇險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340章又來了第334章猛攻第217章爲難第624章南洋號第295章處理意見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982章盤算第162章搶先告狀第785章脫險第741章肆虐第963章兵臨德里第625章鄭和海圖第287章喜事第457章白城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501章策略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586章利益集團第145章政客第126章入職第538章誓師出擊第263章秘密行動第977章戰略平衡第121章受歡迎第733章野心第417章大崩盤第362章財政第978章領先優勢第732章東窗事發第446章真龍天子第705章策略第748章合作第487章歐洲局勢第784章出走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973章態度第446章真龍天子第497章大宴羣臣第1034章放逐無題第989章扶持印奸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429章善後督辦第934章新局通第220小冰河期第352章廠督威風第250章激烈對抗第852章大宗軍購第677章政治聯姻
第707章策反第694章舊裝備第786章坑死人第295章處理意見第1032章苦心孤詣第192章蒐證第854章激怒第192章蒐證第256章皇帝選秀第265章一代豔后第153章布衣謀臣第352章廠督威風第10章佈局第142章規劃第702章遠航艦隊第536章大戰之前第964章戰略要地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699章目標在望第427章交易第17章皇帝駕崩第994章超前理念第436章殺滅第507章換將第426章追捕第322章權臣第296章意料之外第418章大捷第105旗開得勝第348章大捷克敵第895章準備進攻第683章海權論第839章還債方式第473章第643章慘敗第709章滅國第235章不甘屈服第619章變亂第121章受歡迎第1029章第263章秘密行動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38章東廠老大第797章不在乎第913章封鎖不力第643章慘敗第102章形勢逆轉第578章無所不用其極第411章反殺第772章兇險第542章邊城大戰三第340章又來了第334章猛攻第217章爲難第624章南洋號第295章處理意見第543章邊城大戰四第982章盤算第162章搶先告狀第785章脫險第741章肆虐第963章兵臨德里第625章鄭和海圖第287章喜事第457章白城第45章國家安全局第501章策略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586章利益集團第145章政客第126章入職第538章誓師出擊第263章秘密行動第977章戰略平衡第121章受歡迎第733章野心第417章大崩盤第362章財政第978章領先優勢第732章東窗事發第446章真龍天子第705章策略第748章合作第487章歐洲局勢第784章出走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973章態度第446章真龍天子第497章大宴羣臣第1034章放逐無題第989章扶持印奸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429章善後督辦第934章新局通第220小冰河期第352章廠督威風第250章激烈對抗第852章大宗軍購第677章政治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