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附者如雲

在潑婦尚書手下做事,真心不是優差,想在兵部尚書做事,首先必須可以忍受熊廷弼的臭脾氣,當年出鎮遼東,差點讓諸將聯手擠走,不是沒有原因的。

馬祥麟在他手下做事,夾着尾巴做人,屁也不敢放一個,加之馬祥麟又是皇帝欽點熱血豪膽,勇猛無雙的人,熊廷弼倒也禮遇他,只是馬祥麟更想跟着米柱混。

米柱道:“問秦總兵去,她不反對,本官沒所謂。”

提到老孃,馬祥麟英雄氣短,說道:“當我沒說過,不過我馬祥麟一日爲大人手下之兵,終生爲大人之兵,大人有什麼吩咐,一張二紙來寬的條子,我馬上照辦!”

馬祥麟是全朝廷都知道皇帝重點栽培的人,錦衣衛千戶、掛龍虎將軍印卻出任兵部五品職方主事,掌全國參將以下軍官的任用,大權在握,石柱馬家之光。

米柱道:“這些話你且和熊尚書說,看他不撕了你。”

馬祥麟苦笑,說道:“天下誰人不識我馬祥麟乃大人手下之兵,大人吩咐,當然是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

米柱道:“不用拍馬屁也管飯。”

你還別說,有馬祥麟之助,他確是在軍中調來了不少年輕有爲的將官,他的南洋次子軍團才招了一萬左右人馬,但是這成色,老兵數量,少壯軍官數量,全軍第一。

米禮義、孔德興在皇家軍,他想調誰,這便調誰,又有馬祥麟在兵部任職方主事,想調用那一個,就是一句話的事。

這些年,米柱崛起得極快,不少人跟着他,飛黃騰達,功成名就,想跟着米柱混的人,大有人在。

次日,韓剛前來拜訪,韓剛作爲騎兵五鎮鎮正,這一年大出風頭,在大破科爾沁寨桑大軍之後,名義上是駐屯科爾沁,鎮壓一方,令他錯過了最後的大決戰,韓剛懊惱不己。

誰知剛到科爾沁不久,便接到軍機處密令,讓他會同葉赫部的軍隊,聯手對鐵嶺發動一次進攻,恰逢皇臺吉撤兵,他銜尾追殺,收復了鐵嶺,收復了寬甸六堡,將對方趕回了遼北山裡而還。

現奉命回京述職,他爲米柱帶來了一百名軍官,二千名騎兵。

米柱道:“你瘋了!”

韓剛道:“都是蒙古人和辭職不幹的,領頭的團正叫王威,是個好苗子,忠心不二,大人放心用吧!”他是把第五鎮的精銳給米柱調來了。

米柱道:“如果讓御史知道……。”

韓剛漫不在乎的道:“末將打通了關係,撇清了所有證據,這些人都願意跟大人混!末將也想去,只是末將與建奴仇深如海,此生此世,不得化解,不殺盡建奴,末將誓不爲人,建奴未滅,不能追隨大人了。”

奴兒哈赤崛起的過程中,對待女真人,是採取包容和拉攏的態度,對於明人則是趕盡殺絕,馬隊所到之處城市被摧毀,莊稼被踏平,百姓被屠殺,這也結下了許多的仇人,韓剛就是身負國仇家恨,要與建奴死磕到底的人。

米柱也需要這樣的人,現在朝中居然己有遠征建州,耗費錢糧,建以懲戒一下建奴即可的人,這是一種危險的開頭,所以米柱需要人對建州,犁庭掃穴。

改革總是艱難的,諸多制時,以前有蒙古人和建奴這大敵在,他們順利的改革了東北戰區,練成十萬雄兵,橫掃北疆,但這要向其它地方推行之時,根本不可能,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了,無數人編織了看不見的大網,抯止他們向前行,這也是米柱向南洋進發的原因。

這裡什麼都形成了利益集團,要做出改變,這十分的難,總有這樣那樣的抯力。

比如現在的移民政策,他們可以往呂宋移那麼多民,這是因爲各地都有流民和乞丐,地方官員將這些人視爲包袱,恨不得甩開,有的則貪圖米利堅給的提成,自然是順風順水,但是當等以後政局好轉,流民減少,人口就成香餑餑,要移民就不會那麼容易了。

聖人曰: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果不其然。米柱就是深明這一點,在拉人入羣之前,總是紅包銀子開路,聽以他們一直無往不利,短期之內,就成爲了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

韓剛帶米柱去城外豐臺大營檢閱這支部隊,一百軍官,二千騎兵,清一式的老兵,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領頭的叫王威,是韓剛手下最有前途的軍官,此時己是團正,韓剛算是把家底都搬來了。

韓剛訓話道:“能跟着米大人混,是你們的福氣,我韓剛能從一介騎兵升爲師正,全靠大人提拔,還不速速拜見大人!”

二千多騎兵在馬上行禮,齊聲道:“拜見大人!”

米柱道:“免禮!既然諸位願追隨本官,那麼咱們便一起去南洋打天下,生死相依,福禍與共!”

衆騎兵在王威的帶領之下,齊聲道:“誓死追隨大人。”

加入次子軍團,對許多人還是有吸引力的,首先次子軍團,待遇很好,而且是有一筆安家費,還可以追隨善於創造奇蹟的米柱大人,去南洋打拼,建功立業。

米柱再得二千騎兵,手下共計有騎兵六千,兵種是齊全了,他更加的有把握了,他以前是有招了一些騎兵,都是仨仨倆倆的,要形成戰鬥力,要時間訓練和磨合,但是此時有成建制的部隊加入,可以儘快形成戰鬥力,加快他們的步伐。

即使是去南洋荒蠻瘴癘之地,還是有這麼多人追隨,米柱是相當欣慰的。

現在快到過年了,他們是計劃過了年,馬上出發,趕在季風結束之前,抵達南洋。

但是他更多的團隊和幕僚和先頭部隊,那是現在就出發,比如他的騎兵部隊,在接受了他的檢閱之後,馬上的收拾行裝,迅速的南下,準備在泉州港啓航出發,他們將會作爲先頭部隊而去南洋。

在此之前,他還有一些事要處理,比如薛用和李易之,他就不想帶去,他對李易之道:“你乃家中長子,必須留下來繼承家業,在本官身邊歷練了這麼久,也算是學了一些本事,本官准備推薦你去西城千戶衛所任職。”

李易之的千戶是襲父職的,並不是實職,這年頭憑父蔭得錦衣衛千戶職的,不知凡幾,但可以轉爲實職的,這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特別是米柱掌管錦衣衛之後,朝廷的手都伸不進來,比中進士還難,李易之轉爲實缺,實是難得。

李易之道:“屬下大仇得報,願追隨大人,去南洋打拼,至於父親留下的蔭職,屬下願轉與弟弟,由他繼承家業。”李滄海就是殺害李國安的主謀,現在己被千刀萬剮,凌遲處死了,算是告慰了死者在天之靈。

米柱沉吟道:“令堂可是同意?”李易之父子,都是他一手提拔培訓的親信,特別是李易之,故人之後,由他一手培養出來,此子聰慧沉穩,再培養多幾年,可成獨擋一面之才。

李易之道:“李家目前由屬下作主!”這就是這時代的特色了,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李易之喪父,十六歲己是一家之主,但他幸運出任米柱侍從官,倒也護得住一家人周全。

米柱道:“本官指的是令堂真實意願。”

李易之道:“母親的意思是一切但憑大人作主!”

米柱道:“準了!”

李易之大喜,忙下跪:“謝大人成全。”

薛用大喜,正欲開口,米柱道:“不行!”

薛用道:“我還沒有開口呢?”

米柱道:“不行!”

薛用很是受傷,不滿的反駁:“爲什麼呢?”

米柱道:“不行!”

薛用道:“你也是家中長子獨子,爲什麼你可以去,我不可以去?”

米柱傲然道:“當今世上,只有幾個人值得本官解釋的,你不在其中。”

薛用道:“我不管!反正這南洋我是去定了。我是長子不假,但你還用怕阿爹家業無人繼承?他現在娶了五個妾侍,最小的比我還小,其中三個都有孕了!”

這些事米柱是知道的,他不想管,也管不了,這時代的男人,那個不是三妻四妾的?只是許多沒有名份罷了,他覺得自己有些冤,才三個女人,好色之名,傳遍天下,全是東林黨在搞鬼,吾與之勢不兩立。

米柱道:“不行!”

薛用道:“你不准我去!腳長在我自己身上,我會自己走路去,誰也攔不了我。”

米柱道:“南洋不是什麼福地,爲什麼非去不可?”

薛用道:“我不想在家,看着阿爹面色做人,他令我作嘔,我們遲早會打起來。”

米柱道:“爲什麼?”

薛用恨恨道:“當年沒有阿孃,他早就餓死在榆林了,現在飛黃騰達了,就出去拈花惹草,不是好人。”

米柱道:“你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薛用喜道:“只要讓我去南洋,一百個也行!”

米柱道:“好!如你所願,一百個。”

薛用嘆氣,自己挖坑自己跳也。

米柱道:“馬上成親,在出發前。”

第906章落入虎口第229章朝儀上第818章果阿叛亂第353章名臣之路第90章追殺第88章擴大一衛第675章目標轉移第104章得不償失第628章婚事第913章封鎖不力第988章獻城投降無題第707章策反第978章征伐策略第633章意外決定第216章戰略平衡第276章調查方向第901章措手不及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978章征伐策略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521章巧遇第553章前無去路第246章第285章朱常洵笫377章朝中變局第583章國宴第615章李旦南下第560章輝煌勝利第733章野心第274章調查第369章不死不休第228章出頭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73章事態擴大第239章租界第536章大戰之前第720章名將之死第887章內部憂化第136章第529章昏庸無能第167年山雨欲來第987章窮途末路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25章局勢不好第626章準備功夫第462章塞北局勢第726章佔領果阿第959章錯誤決定第468章拖時間第83章反殺第711章良藥第926章隔離對手第701章推薦第993章地區老大第970章擊潰大軍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948章致命打擊第646章自投羅網第380章打主意第333章火燒建奴第303章第606章坐而論道第120章公祭第529章昏庸無能第327章進攻第761章波斯大帝第189章朝廷爭議第627章附者如雲第373章事態擴大第946章大局爲重第198章新婦第866章欣欣向榮第803章皇家選美第724章縱橫捭闔第845章制度第656章出手相救第617章馬來往事第211章攻下其城第497章大宴羣臣第393章城破第519章雙方佈局第256章皇帝選秀第767章轟動京華第848章地位第120章回京無題第264章福王謀主第386章大膽計劃第66章籌備第184章日報第61章名將歸心第1034章放逐第920章父子相見第560章輝煌勝利第142章規劃第729章帝國危機第433章出兵第998章新型戰艦第324章新形勢
第906章落入虎口第229章朝儀上第818章果阿叛亂第353章名臣之路第90章追殺第88章擴大一衛第675章目標轉移第104章得不償失第628章婚事第913章封鎖不力第988章獻城投降無題第707章策反第978章征伐策略第633章意外決定第216章戰略平衡第276章調查方向第901章措手不及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978章征伐策略第1004章雙方必爭第521章巧遇第553章前無去路第246章第285章朱常洵笫377章朝中變局第583章國宴第615章李旦南下第560章輝煌勝利第733章野心第274章調查第369章不死不休第228章出頭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373章事態擴大第239章租界第536章大戰之前第720章名將之死第887章內部憂化第136章第529章昏庸無能第167年山雨欲來第987章窮途末路第761章波斯大帝第925章局勢不好第626章準備功夫第462章塞北局勢第726章佔領果阿第959章錯誤決定第468章拖時間第83章反殺第711章良藥第926章隔離對手第701章推薦第993章地區老大第970章擊潰大軍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948章致命打擊第646章自投羅網第380章打主意第333章火燒建奴第303章第606章坐而論道第120章公祭第529章昏庸無能第327章進攻第761章波斯大帝第189章朝廷爭議第627章附者如雲第373章事態擴大第946章大局爲重第198章新婦第866章欣欣向榮第803章皇家選美第724章縱橫捭闔第845章制度第656章出手相救第617章馬來往事第211章攻下其城第497章大宴羣臣第393章城破第519章雙方佈局第256章皇帝選秀第767章轟動京華第848章地位第120章回京無題第264章福王謀主第386章大膽計劃第66章籌備第184章日報第61章名將歸心第1034章放逐第920章父子相見第560章輝煌勝利第142章規劃第729章帝國危機第433章出兵第998章新型戰艦第324章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