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雙方佈局

米柱一聲令下,薊鎮立即動員起來,開始在喜峰口一帶,佈置一個巨大的陷井和伏擊圈。

他們同時將計劃報備軍機處,取名叫長城之城。

軍機處的出現,就不會像以前的內閣和朝廷那麼坑爹,這計劃纔出來,他們就滿天滿地的討論,以楊鎬主持的薩爾滸之戰爲例,不但朝廷之上爭論不論,有不少軍事天才認爲有更好的打法,民間茶樓酒肄,也有不少軍事專家在高談闊論,摘指是非對錯,坑爹的是,他們與建奴打仗,上層打生打死,作你死我活之博,下層生意照做不誤,只要價錢到位,沒有什麼不可以賣的,建奴信譽這麼好,沒錢賒賬也可以呀!

現在輿論更加發達,有以《大明日報》爲首的十幾家報社,專門評論時政,品評天下,但是米柱一向嚴防軍事機密爲由,進行了新聞管制,不準刊登與軍事有關的新聞,所有新聞,只允許登官方發佈的,戰爭期間,所有新聞上街,必須經過東廠新聞官的審覈。

不存在漏露軍事機密,蒙古人的探子想獲取軍事情報,這也很難了,別的不說,米柱在防止泄露軍事機密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他正式將薊鎮劃入了戰區,實行更加非常嚴格的新聞管制和交通管制,除了運送軍事物資的隊伍,其它一律禁放路引,這意味着交通封鎖,商旅禁絕,進一步壓縮了蒙古探子的活動空間。

米柱通過他們的飛鴿傳書系統,協調各部,組織了這一次大會戰,他們不是各自爲戰,而是彼此之間有聯繫,相互協調。

其實蒙古人方面是截獲了不少的信鴿,他們都烤了來吃,因爲上面的信息,讓他們更加的頭痛。

李滄海進士出身,自問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就是看不到,他們這是在寫什麼鬼東西,他早就知道東廠有一套密語本,一直想弄來,可是一直不得其門而入,這些密語信,交到了他的手中,也沒有辦法。

李滄海只是知道,明軍之間是有聯繫的,他要求蒙古人廣派遊騎和射手,全力射殺這些鴿子,鴿子可以射殺,但是他們拿飛鷹可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明軍之間有聯繫,這就讓李滄海十分懷疑了。

所幸,他得到了消息,馬祥麟部出關了,前去救援張北光部,這說明明軍中計了。

很快,他收到了李丹東傳來的密報,三天之後十一月八日,大開關門,迎大軍入關。

爲什麼是三天呢?李丹東解釋,他需要時間,調走那些不聽話的。

李滄海大爲興奮,他要求蒙古大軍出發,以便三天之內抵達喜峰口,他們爲免引起明朝大軍注意,一直潛伏在四百里之外。

一旦得到了確切消息,立即引大軍出發,直撲喜峰口。

李滄海將這大好消息告訴了阿拉坦汗卜力兔、太師馬裡卓圖、王子吳克善他們。

他們率領十幾萬大軍在一個山林裡忍受寒風,忍飢挨餓,早就不耐煩了,等不下去了,他們立即召回三路疑兵,合兵二十萬,浩浩蕩蕩的往喜峰口方向進發。

因爲要召回三路大軍,卜力兔他們要求多爭取一天,也就是說四天才能抵達。

李滄海大爲不滿:“大汗兵貴神速呀!”

卜力兔道:“你在教我打仗嗎?這大下雪的天,大雪封路,怎麼打?天氣越來越冷,在寒冷的冬天,大軍暴露在外,不是餓死就是冷死,本汗決定,集兵二十萬,全力攻入大明,咱們在溫暖的大明過冬,運氣好說不定可以在京城過冬,那裡這麼多房子,這麼多女人,夠兄弟們樂乎了!說不定有機會坐坐大明皇帝的龍椅,嚐嚐大明皇后的滋味!先說好打下了京城,大明皇后歸本汗!”

吳克善道:“大明皇后歸大汗,但是大明皇帝可是不止一個老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後宮三千佳麗,都是嬌滴滴的美人兒,咱們得平分!”

卜力兔道:“成!平分!這麼多女兒,咱也玩不完不是嗎?”他突然對李滄海道:“李夫子,這一把咱們是全押上去了,但是明人一向狡猾,本汗相信你,可是不相信你的手下,誰知道他會不會坑咱們?在我蒙古大軍抵達關城之時,你的人必須全部出迎,不得留在城中。”

李丹東的軍隊,是他們手中唯一的軍隊,以後能不能成事,還指望這軍隊呢?萬一讓蒙古人乘機吞併了,他向誰哭去?李滄海道:“這不可能?我的人只能只佔守軍一半左右,全部出城,萬一讓敵人乘機把門一關,咱們可就進不去了。”

吳克善也是多疑之人,他說道:“對呀!關城之上,可是有三十門紅衣大炮,咱們的人云集在關城之下,他們的大炮對着咱們轟,那裡還會有活路?”

李滄海道:“要合作就必須相互信任。”

吳克善道:“相互信任,咱們當然信任,但是誰也不知道你的手下是怎麼想的,你李夫子這麼聰明,凡事留有後手,咱們也不傻,必須留有一手,對不對?”

李滄海道:“你想怎麼樣?”

吳克善道:“我會派出一支小隊,讓你的人拆了紅衣大炮,炸了城牆,如果咱們的大軍抵達十里之內,大炮還在,城牆還在,咱們調頭就走。”

李滄海聽到如此荒唐的要求,十分生氣,他對馬裡卓圖道:“咱們還合作不合作?”

馬裡卓圖道:“這必須問你?這是咱們蒙古帝國,最後的老本,必須慎之又慎,如果冒險,如果有疑問,我寧願撤軍,馬上找個地方過冬,草原這麼大,明軍想找上咱們,這也不容易。”

李滄海只好道:“我不知能不能令對方聽話,炸了大炮,炸了城牆,這太荒唐了。”

馬裡卓圖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這關城,防的是咱們,一日不拆,咱們心裡不安呀!一旦炸了這城牆,萬事便由不得你的手下,他們也沒有退路了,我軍進入十里之內,大炮必須炸,城牆必須炸,否則咱們立即走人,這是底線,是時候拿出你們的底線來了。”

自大秦一統天下開始,始皇帝開始修萬里長城用以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這讓許多草原人認爲,就是長城擋住了他們南下的鐵蹄,一旦長城不在了,這些關隘不在了,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抵禦他們了,這中原的花花世界,就是他們放牧的天下。

卜力兔、馬裡卓圖和吳克善,算是陰謀堆裡打滾長大的人,他們就這點本錢了,他們也怕被李滄海的人坑一把,所以他們要求炸開大炮和關門,這樣他們就不用怕對方會出詭計了,一旦關城不在,就是任由他們自由自在的馳騁了,他們也不怕明人會坑他們了。

李滄海卻是覺得有些爲難,他不是以前的他了,沒有了權勢,見不得光,雙方是合作關係,不是以前的上下級關係了,這樣的要求,李丹東不一定會答應,對方是一個有野心,有慾望的人,地盤和軍隊,就是他的一切,他一定不會輕易讓步,而他李滄海現在手中沒有什麼籌碼了,未必使動得了。

李滄海馬上讓人快馬去找李丹東,告訴他這一要求,因爲這一要求有些特殊,沒有辦法,他只好讓李剛去了。

李剛是他身邊僅有的大將了,唯一的心腹親信,這麼重要的事,只有讓他去辦了。

誰知李剛居然不同意,李剛道:“李某十三歲跟隨先生,先生對某恩重如山,某願爲先生肝腦凃地,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但先生現在所作所爲,某不敢從也,勾結蒙古人,入侵中原,讓神州淪陷,此爲大奸大惡之舉。”

李滄海道:“你在教我怎麼做事?”

李剛道:“不敢!”

李滄海道:“你跟我多年,應該知道,我爲人辦事,沒有是非對錯,只有結果。某當年發下宏願,誓要扶福王登基,某言出必行!”

李剛道:“某不懂這些所謂的大道理,只明白一點,萬萬不能讓蠻夷入關,否則便不配做炎黃子孫,先生勸某,倒是某斗膽,先生走火入魔矣,前面就是懸崖深淵,懸崖勒馬纔是呀!”

李滄海終於怒了,怫然道:“某不配做炎黃子孫,你居然教訓起我來了,李某無用,倒是養了一條白眼狼啦!”

李剛道:“某現在爲盜,身份見不得光,不過倒也明白一件事,什麼是忠義,投靠異族,認賊作父,此乃大是大非是事,先生現在回頭吧?現在回頭還來得及,莫要污了一生清名呀!”

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921章獎勵第201章招攬第851章忽悠第111章慘烈之烈第42章追責第119章明君第152章利慾薰心第104章得不償失第183章歡迎宴第337章捷報第539章伏擊第946章大局爲重第616章改變格局第902章亡命追殺第1027章與衆不同第77章招攬大將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832章重鎮遇襲第250章激烈對抗第549章和談第8章計策無題第331章處境艱難第174計劃第273章災情慘重第572章逆麟第189章朝廷爭議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728章老舊帝國第728章老舊帝國第825章軍心大亂第554章兩難第908章確定消息第931章再次勒索第685章天賜之地第847章生活方式第944章穩妥之見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747章轉變第329章邊城遺民第230章朝儀下第767章轟動京華第737章追殺第925章局勢不好第28章宮變上第75章不俗亮相第934章新局通第189章朝廷爭議第527章驅逐第647章巨大斬獲第701章推薦第940章和平解決第249章真禁海第985章別無他法第20章勾結第463章名帥第56章獵物第702章遠航艦隊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41章換帥第553章前無去路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70章君臣相得第385聞風而逃弟663章戰略調整第981章大明現狀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843章登基大典第523章有權就用第296章意料之外第933章無奈南下第904章窮途末路第898章戰後追捕第139章銀行第144章老臣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81章重返南洋第95章試探第753章蔓延第270章逃命第931章再次勒索第235章拒絕第309章廠衛雜事第634章旗艦第247章黑胡椒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435章大殺招第973章態度第330章遼北風雲第774章死訊第712章特效藥第304章皇后人選第229章朝儀上第672章圖謀爪哇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909章身陷困境第610章衆望所歸
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921章獎勵第201章招攬第851章忽悠第111章慘烈之烈第42章追責第119章明君第152章利慾薰心第104章得不償失第183章歡迎宴第337章捷報第539章伏擊第946章大局爲重第616章改變格局第902章亡命追殺第1027章與衆不同第77章招攬大將第644章馬來之虎計劃第832章重鎮遇襲第250章激烈對抗第549章和談第8章計策無題第331章處境艱難第174計劃第273章災情慘重第572章逆麟第189章朝廷爭議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728章老舊帝國第728章老舊帝國第825章軍心大亂第554章兩難第908章確定消息第931章再次勒索第685章天賜之地第847章生活方式第944章穩妥之見第214章呂宋行政區第747章轉變第329章邊城遺民第230章朝儀下第767章轟動京華第737章追殺第925章局勢不好第28章宮變上第75章不俗亮相第934章新局通第189章朝廷爭議第527章驅逐第647章巨大斬獲第701章推薦第940章和平解決第249章真禁海第985章別無他法第20章勾結第463章名帥第56章獵物第702章遠航艦隊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41章換帥第553章前無去路第81章葉赫與建奴的恩怨第738章戰爭將至第770章君臣相得第385聞風而逃弟663章戰略調整第981章大明現狀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843章登基大典第523章有權就用第296章意料之外第933章無奈南下第904章窮途末路第898章戰後追捕第139章銀行第144章老臣第464章遼東巡撫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781章重返南洋第95章試探第753章蔓延第270章逃命第931章再次勒索第235章拒絕第309章廠衛雜事第634章旗艦第247章黑胡椒第530章集中權利備戰第435章大殺招第973章態度第330章遼北風雲第774章死訊第712章特效藥第304章皇后人選第229章朝儀上第672章圖謀爪哇第678章生氣的李旦第909章身陷困境第610章衆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