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國家信用

南洋帝國中央銀行及其高層與大明最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他們以商業立國,把商業做看做是國家最爲重要的東西,還有國家持續發展的東西。

不像大明帝國他們一直把百姓視爲第一,但實際上作爲國家第一的卻是當官的和高高在上的官員們。

這些人只要讀了四書五經,精通裡面的東西,就可以脫穎而出當官,管理百姓,掌管天下,但是他們學習時,什麼都學,就是不學習經濟法,甚至這些大多數連算數他都不懂。

所以纔會產生早在宋朝之時就已經大量的發行交子,並且作爲國家的信用資金,廣泛的使用在各個方面,說直一點就是國家只要開動機器來印就是錢,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生意了,用搶來形容都不如。

但是到了大明,過了幾百年以後,這一種制度反而倒退了,其主要的原因那就是當官的根本就不懂經濟,他們根本就不懂得發行交子的意義,他們認爲發行交子,只要他們朝廷有足夠的權威發行的交子,你們就必須使用,而不是用政策去維護這種交子的價值,從而讓它變成一張廢紙。

如果是別的地方,一張廢紙就拿去擦屁股了,但是這裡是大明,是階級分別十分明確的大明,這些交子到了普通的老百姓手中什麼用都沒有,只能大大的貶值或者是拿去擦屁股,但是在當官的或者權貴的手中這就不同了,他們直接可以憑着手中的權力,讓他的交子變得也有價值,直接的向老百姓購買田地和貨物,你不賣還不行。不賣就是違法的。

所以說這種貨幣,在當官那裡還在使用,但是在百姓那裡就變成一張廢紙和垃圾而已,他們只是把它視爲斂財的的一種手段,別的不說,就連當官的都是這麼認爲,你說交子還有什麼發展的空間和餘地。

南洋帝國他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官方會盡一切的辦法來保護他們紙幣的價值。

他們目前的紙幣還是採取與白銀掛勾的手段,直接的保證其價值,而且中央發行的紙幣也必須有足夠的,黃金白銀作爲抵押。

爲了讓民衆和市場適應紙幣,他們現在也沒有一時半會的推出,而是有過渡期,他們希望下層的百姓還是使用米大頭或者是銀元等,但是上層社會的他們就要使用紙幣來支付。首先給人的感覺就是在貴族之間流通的貴族貨幣,他們會慢慢的嘗試和學習它的使用方法,使它變得更加有流通性和有價值性。

紙幣的發行代表着南洋帝國正式正式的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如果這樣能成功的話,他們就可以隨着後世的某國躺着印錢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紙幣能夠成功的話,他們也可以成功的把他們國家的政治實力和軍事武力轉化爲錢,只要印就行了,這纔是米柱他真正的計劃。

以目前南洋軍在南洋地區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們所向無敵,他們的軍隊無人能擋,只要能擋住西方人的反撲,他們徹底的站在這個地方,隨着印度的開發,他們的國家實力將會進一步的加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印錢就不要很簡單的。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建立國家信用,讓國家和百姓都認同和認可你這種貨幣,這纔可以大規模的發行,否則的話你印出來沒人用,就像大明朝廷一樣,就是逼着百姓用,讓百姓們怨聲載道,這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可言,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在強行的使用的話,其實就是得不償失的。

米柱他寧願用更多的時間來建立一個國家的信用,然後讓百姓習慣和慢慢的使用這種貨幣,最終將它變成流通性的東西,但是米柱他知道這東西急不了,欲速則不達,只要在百姓心目中建立了信用。纔可以用得下去,如果在百姓心目中都沒有了信用,這根本就沒法搞了。

不過米柱他們現在有很多的優勢,比如說他們的南洋軍軍事武力強大,而且還有比較強的貨物輸出能力,比如說奧斯曼帝國的商人和波斯國家的商人要來他們南洋帝國購買東西,你只能夠帶帶黃金白銀來,如果你不帶把黃金白銀來,只能使用他們的銀票或者是他們的紙幣了。

當他們國家貨幣改革進入到某一個階段的時候,他們便不再直接的使用銀子和金子,百姓們更習慣的使用國家發行的紙幣或者是銀幣,你拿着金子來都買不到東西,只能向他們國家進行兌換的。

這就是米柱他把他的銀幣和貨幣和南洋帝國的貨幣都叫做米元的一個原因,他內心想的就是憑藉着他們南洋帝國的國家武力和經濟能力把米元變成世界性貨幣,就像後來美帝國的美元一樣,那時候他們纔是真正的稱霸全球,進入了躺着印錢的地步。

當然這一切只是米柱內心的一個妄想,目前執行起來難度比較大,現在世界各國每個國家都會發行自己的銀幣金幣,國與國之間的交流還是以物換物,或者是用重金屬來換物的習慣,如果你拿着紙幣去想換人家的東西,是沒有這樣簡單的。

南洋帝國他們做不到用他們的紙幣去換別的國家的東西,但是他們卻可以要求別的國家的人想來買他們的東西時,只能使用他們的貨幣,你使用純正的黃金白銀的話,只能來銀行換來硬幣和銅板這些流通的貨幣以後纔可以進行購買南洋帝國的東西,如果你直接拿着這些來,你沒人會使用你的。

比如說以前的官員們做生意,商人們做生意都收銀子,他們收銀子的話都是用稱的方法,這很不方便,收到你的銀子以後他就會拿出稱子來稱,如果是多餘的,就拿剪子剪下來還給你,這很不方便。而且很容易引起交易之中進行的爭議,比如說你堅持你的銀子是這麼多,但是別人認爲沒有這麼多,最容易的就引起矛盾衝突了和雙方意見的不愉快了,很不適合進行快速的交易和買賣,你去做一次生意,對方拿你的稱子秤了幾半天,重新的稱量過,又剪回給你,很不方便。

但是你使用南洋帝國發行各種硬幣就不一樣了,反正你說好多少個硬幣我就給多少硬幣,你需要找的話也可以用找更價值更小的貨幣來進行找換,反正所有的東西的值都是已經固定好的了,你商家根本都不用準備你的秤,直接就有這麼一個個銅板和銀幣,每一個硬幣值多少錢它就值多少錢,就像大明使用的銅板一樣,說是多少個銅板就多少個銅板。

在大明民間他們做生意的時候,百姓們還是非常喜歡這種交易方法的,你每買一樣東西,收幾個銅板,就是幾個銅板。

但是你要做大中等大額交易的時候,要使用到銀子的時候,那是真正的不方便了,如果涉及到找贖或者是價格轉變的話,那就更麻煩了,所以說他們發行的銀幣現在就體現出極大的作用來,那就是方便,光是方便一點是其他人沒法比的。

當然他們的硬幣現在已經足夠方便了,如果你覺得要方便還是發行紙幣方便,紙幣方便到了極點,即使是幾百年後都是用紙幣,只是現在步子邁有點大,很容易就扯到蛋的地步,別人很容易就把他的紙幣跟大明的交子掛勾,但是米柱他是絕對不會允許這一點的,所以他們沒有辦法,也只能隨着大明,紙幣在官方和高層進行使用,雖然這種東西很方便,但是民衆接受他需要時間。

所以米柱他纔會搞出什麼米大頭這種東西來,原版世界裡面袁世凱搞出來的袁大頭,可是使用了幾十年,因爲它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東西,是白銀,本身的價值都很高,你就是做假也需要拿很大的成本出來做假。

不像紙幣就是一張紙,讓老百姓不踏實,特別是不懂行的老百姓心裡面更不踏實,拿着一些錢他心裡面都不安穩,但是拿着一堆沉甸甸的銀子和做制工精美的硬幣,這就不同了,他們心裡面就踏實了,就高興了,所以說這纔是問題的關鍵,他們雖然說成功的發行了自己的貨幣,但是要成功的推廣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不過米柱他們有一點不同,那就是紙幣的價格跟銀幣是一樣的,任何一家銀行或者是大型的金融機構都必須承認一點,並且都要進行無償的兌換,無論是誰拿着紙幣來換銀子或者是銀幣,馬上就得按照指定的匯率來換,任何人不換的話,就當是違反南洋國家的命令,以公然的違反南洋帝國的法律進行逮捕。

而且他們的銀行在發行時也做了承諾,是必須做進行保值的,也必須投入相當的黃金和白銀進行保值,而不是敞開了印,拼命的印。

第905章第325章反攻第403章頭銜第988章獻城投降無題第628章婚事第852章大宗軍購第47章殺奸謝天下第1006章團結的歐洲第56章獵物第708章破城第49章挖人第985章穩定局面第460章優柔寡斷第454章拿下第926章隔離對手第554章兩難第773章謀取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987章政見不同第659章掠奪財富第142章規劃第76章經略遼東無題第245章呂宋地位第790章後房夜話第272章埋伏第370章第998章新型戰艦第517章擒獲第710章環境惡劣第522章升官第718章家與天下第588章代表第928章柳暗花明第206章面聖第817章各懷鬼胎第952章進退兩難第102章形勢逆轉第502章改變策略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815章拉人下水第808章無力抗衡第987章窮途末路第953章堅決抵抗第548章分化第912章分化第14章漸入佳境第145章政客第780章南洋之變第858章償還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323章立後大典第375章土司難題第749章帝國黃昏第893章處境艱難第267章堵決口第271章逃亡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92章相互扯皮第453章王宮激戰第684章男人巔峰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10章陰謀第217章爲難第717章靈魂第616章改變格局第885章新的形勢第398章大局第747章轉變第380章打主意第954章亳不留情第974章形勢有變第710章環境惡劣第99章官不聊生第284章選秀第580章大典第233章抵達第435章大殺招第970章融合政策第968章傳承第814章不相爲謀第524章佈署第308章新鮮血液第705章策略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62章收伏老將第747章轉變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章忽悠帝第482章進度如期第365章土司之亂第934章新局通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325章反攻第43章衝突第694章舊裝備第8章計策第649章形勢大好
第905章第325章反攻第403章頭銜第988章獻城投降無題第628章婚事第852章大宗軍購第47章殺奸謝天下第1006章團結的歐洲第56章獵物第708章破城第49章挖人第985章穩定局面第460章優柔寡斷第454章拿下第926章隔離對手第554章兩難第773章謀取第2章不靠譜的婚約第987章政見不同第659章掠奪財富第142章規劃第76章經略遼東無題第245章呂宋地位第790章後房夜話第272章埋伏第370章第998章新型戰艦第517章擒獲第710章環境惡劣第522章升官第718章家與天下第588章代表第928章柳暗花明第206章面聖第817章各懷鬼胎第952章進退兩難第102章形勢逆轉第502章改變策略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1012章天家無私事第815章拉人下水第808章無力抗衡第987章窮途末路第953章堅決抵抗第548章分化第912章分化第14章漸入佳境第145章政客第780章南洋之變第858章償還第1章自殺的秀才第323章立後大典第375章土司難題第749章帝國黃昏第893章處境艱難第267章堵決口第271章逃亡第317章緊急任務第992章相互扯皮第453章王宮激戰第684章男人巔峰第387章成都風雲第510章陰謀第217章爲難第717章靈魂第616章改變格局第885章新的形勢第398章大局第747章轉變第380章打主意第954章亳不留情第974章形勢有變第710章環境惡劣第99章官不聊生第284章選秀第580章大典第233章抵達第435章大殺招第970章融合政策第968章傳承第814章不相爲謀第524章佈署第308章新鮮血液第705章策略第911章獅子大開口第62章收伏老將第747章轉變第601章呂宋攻防戰中第7章忽悠帝第482章進度如期第365章土司之亂第934章新局通第1009章制海權失第325章反攻第43章衝突第694章舊裝備第8章計策第649章形勢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