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救兵

朝廷本來滿心歡喜的,但是聽說米總司令及其部隊所面臨的困境,這支部隊是遼鎮的精銳核心,一旦他們被滅了,旱天雷虎頭蛇尾式的失敗,遼鎮局勢崩潰。

他們劍走偏鋒,用劍用險,深入險地,一舉擊中敵人七寸,他們自己也陷入險境之中,一旦抵抗不住蒙古大軍來自四面八方的進攻,這就變成一盤死棋。

朝廷在三個方向用兵,相當於萬曆三大徵同時進行,能堅持三現在,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算是非常了不起,爲了解決軍費問題,朝廷在抵押海關中嚐到甜頭,一口氣抵押了三十年,弄來了幾百萬白銀,又以國庫太倉作保,向皇家銀行借了幾百萬,又加上從皇莊、兩大行股份,硬是折騰出一千萬之巨,硬是撐下來了。

而且三大戰場,確是爭氣,他們都大勝對手,打出了朝廷的威風,將對方打得找不着北,相對之下,滿朝文武,都喜歡米柱的打法。

不愧是皇家的肱股之臣,葉向高口中的多智近乎妖,孫承宗口中的無雙國士,熊廷弼口中的天縱之才,現在朝廷怎麼讚譽都不爲過,因爲在他的主持引導之下,貴州戰役大勝,朝廷心腹之患水東水西不復存在,現在己改土歸流,朝在貴州多了十縣一州之地。

更加重要的是,更加重要的是,更加重要的是他這一仗公認的精彩絕倫,堪稱名戰典範,流傳千古也不爲過,爲什麼會有這麼高的讚譽呢?這是因爲他這一戰,實行了收支平衡。

自古以來,打仗打的就是錢糧,但不都可以這麼說,誰人錢糧多,誰人就可以獲勝,打仗就意味着巨大的錢糧支出,但是現在有人打仗,實現了收支平衡。

許多人第一次聽到,反應就是聽錯了,這是打仗,不是做生意,沒有收支平衡這說法,但是現在有人告訴你,這個可以有。

即使有人肯定的告訴你,這個可以有,他們還是不信,你就扯吧?遲早會扯着蛋。

米柱是這麼上報的,被上面斥爲弄虛作假,邀媚取賞,但是當他們聽到米柱將如數歸還國庫、內帑的錢糧之時,許多人下巴驚掉了。

打國家級大戰還不要錢,這也太令人驚異了,還有這操作?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了,但事實就是如此,他就是把打仗當成了做生意,廠公出手,就是不凡,打仗打成了這樣,也是千古風流,獨一無二了。

所以,看在錢的份上,所有人對他的讚譽和推祟是不要臉和沒有底線的,這等人才,就是苛嚴如太祖皇帝,也會敬如上賓,米柱西南一行,至少爲朝廷和內帑省下了四百萬兩銀子,相當於國庫一年所入。

三場大戰,孫承宗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他都想拿着刀子去搶劫皇家銀行了,皇帝開的又如何?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皇家銀行又如何?老夫兩把西瓜刀衝進去便搶,天殺的,一羣四民之末開的銀行,錢比國庫多,這還有王法嗎?

幸好西南戰事迅速平定,只剩下一個奢祟明也是秋後的蚱蜢--蹦不了幾天了,而且米柱居然告訴他們,不要錢,欠的還將退還,這讓孫承宗的財政危機大大緩解,所以對於米柱是極盡讚譽之能事。

至於米柱是不是如某些御史所說,在貴州是敲骨吸髓式的搜刮,貴州是地薄三尺,天高三尺這就不關他的事了,只要有錢,萬事有商量,現在是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

現在朝廷的重點是關注察罕浩特戰事了,因爲這裡距京城更近,四百五十里,只是出了關外,便是蒙古人的天下,內喀五部幸好是變成五部了,當年小王子一統五部時,明朝叫他們炒花,可是讓邊軍吃盡了苦頭。

察罕浩特東邊則是科爾沁部。蒙古科爾沁部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撒爾後裔爲領主的部落集團。

科爾沁部始祖哈撒爾爲也速該次子,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二弟,生於公元1164年他從少年時代起輔佐成吉思汗,爲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大蒙古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哈撒爾以神箭著稱,勇力善射、矢無虛發、應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說。成吉思汗曾說:“有哈撒爾之射,有別裡古臺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後來,蒙古文獻均稱哈布圖·哈撒爾,即射箭好手哈撒爾。

到公元1206年,蒙古高原的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畔聚會,鐵木真被一致推舉爲全蒙古的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開始了蒙古史上的新紀元。

成吉思汗稱帝前,曾在其帳殿周圍設立一支衛隊,哈撒爾爲兀勒都赤(指揮者),負責斡耳朵(大汗營帳)的警衛和監督的重任,成爲大汗的佩刀保衛者、勇猛的扈從、得力的助手。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加強和擴大怯薜制度,擴編帶弓箭的豁兒臣即科爾沁護衛軍。

科爾沁一詞源於鮮卑語,意爲帶弓箭的侍衛。科爾沁軍事機構爲怯薜執事之一,從各千戶、萬戶中精選年輕力壯、武術高強、箭法出衆者組成二千人的科爾沁,連同各千戶內選揀得宿衛八千人共同組成一萬人的親軍。科爾沁這個軍事機構,平時是負責護衛帥帳的衛隊,戰時爲衝鋒陷陣的主力,到了後來,科爾沁由軍事機構的名稱演變成哈撒爾後裔所屬各部的泛稱,成了著名的科爾沁部。

成吉思汗把蒙古國的全部土地和屬民作爲忽必份子分給諸弟,約在成吉思汗西征以前的元太祖九年已分配完畢,諸弟的封地都在蒙古國的東部地區,史稱東道諸王。

科爾沁部世代守護科爾沁草原,一直拱衛正統汗統,自元滅之後也在保衛汗統,即使鬧彆扭也是相愛相殺的關係,至後來建奴崛起,被建奴打拍了,這才與正統汗統面和心不和,與建奴眉來眼去。

大明薊鎮與科爾沁隔着老遠,但遼鎮可是直接相連,遼鎮也不敢看不起擁兵十餘萬的科爾沁部,上次大軍晝伏夜出,潛蹤匿跡,穿過科爾沁草原,突襲察罕浩特,而賀世賢的部隊再想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這是不可能的了,他們正在集結大軍,準備攻打王城,營救他們的大汗。

林丹汗現在基本完成對周邊部落的控制,他們定期前往察罕浩特朝拜,交納牛羊布匹等財物作爲賦稅,現在他的老窩被端了,還能不能像以前這般聽話,這就不好說了。

不過直屬於察哈爾部的幾個部落肯定是忠心不二的。

幾位軍機大臣在苦思對策,熊廷弼道:“派使者前去內喀五部,送去茶、鹽、糧食和布匹,有了這些好東西,他們打仗就不會那麼賣命了。”

東廠李鐵道:“萬曆年,林丹汗在西藏薩迦派僧侶沙巴爾呼圖克圖的勸說下,由黃教改宗紅教,被封爲林丹呼圖克圖聖武成吉思大明薛禪戰無不勝無比偉大恰克剌瓦爾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轉金輪法王,

但黃教在蒙古經過數十年的傳播,已經根深蒂固,林丹汗突然改宗,無疑加劇了信奉黃教的蒙古諸部對大汗的離心力,特別是東部諸王,更加爲之不滿,這一點利用得好,確是可以令內喀五部和科爾沁部、土默特部等離心離德。”

孫承宗當機立斷,立即道:“馬上派出使者,帶上厚禮,許以更佳的互市條件,只求他們作壁上觀即可。”

軍機大臣一聲令下,自有人馬上去執行,救兵如救火,朝廷使者來不及準備大境物資,只是攜帶銀票,緊急購買一些大型商行在邊城一帶的物資,由商隊押送前往。

皇帝是下了死命令,全力救援在白城的米禮義部,宣府、大同等邊鎮,全力出手,有兵出兵,無兵出錢,有敢懈怠軍機者,一律革職。

當今皇上朱由校,那可是火透半邊天的人物,誰都知道他是真龍天子,有神聖光環護體的人物,許敢忤逆於他,就是與神靈作對,死後要下地獄的,以當今天子的聖威,要拿掉一個人,就是一句話的事,不像以前,對於中旨,可以抗旨,還傳爲美談,這叫忠直剛正。

現在你不遵中旨,就是違抗皇帝命令,廠衛隨時一涌而上,掠去詔獄之中,日夜嚴刑拷問,打死了也就活該。

火龍現世之後,皇帝聲威大震,其後的東北戰區大捷,傳國“玉璽”在手,那是威震大明,如日中天,聲威不到朱元璋的地步,但是到了朱棣的地步,可以說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大明的戰爭機器隆隆啓動,全力向察哈爾部傾斜。

自古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草原一直是他們的家園,世代繁衍的地方,即使是最強大的王朝,也是無力佔領草原,只是暫時打服他們,只要中原王朝稍爲軟弱,他們立即蜂涌撲上,現在大明積弱,草原更是蒙古人馳騁的天下,九大邊鎮,敢主動兵出草原的,可是沒有幾個。

第717章靈魂第283章皇帝家事第243章美人計第225章驚人消息第889章損失慘重第343章計中計第67章封關第971章入主德里第909章身陷困境第684章男人巔峰第772章兇險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690章各方盤算。第517章擒獲第579章無所不用其極第885章新的形勢第730章帝國戰略第155章詔獄第739章籌備建國第301章過關第964章戰略要地第368以攻對攻第434斬首戰術第317章緊急任務第454章拿下第765章新發現第70章出關第273章災情慘重第289章赴宴第146章圖謀第408章守護神無題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34章旗艦第735章外來人第709章滅國第502章改變策略第905章第448章支援第539章伏擊第651章獻城第135章搶奪第129章魔爪伸至第243章美人計第19章勸諫第535章兵臨城下第813章巧舌如簧第91章大戰將起第690章各方盤算。第126章入職第279章突襲第322章權臣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679章驢踢腦袋第948章致命打擊第35章封賞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10章佈局第947章大獲全勝第423章威震天下第544章陷井第499章金殿作詞第323章立後大典第779章後悔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987章窮途末路第546章大軍困境第94章朝廷之上第843章登基大典第15章冰鑑第200章小小分岐第740章問鼎天下第126章入職第33章救駕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335章破城第833章嫁禍第340章又來了第698章崩潰在即第794章進退維艱第430章秦良玉第295章處理意見第325章反攻第467章準備開打第85章絕地第549章和談第650章圍攻王城第989章扶持印奸第921章獎勵第29章宮變下第375章土司難題第742章戰爭開始第483章餘孽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687章婚禮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28章宮變上第779章後悔第967章強大海軍
第717章靈魂第283章皇帝家事第243章美人計第225章驚人消息第889章損失慘重第343章計中計第67章封關第971章入主德里第909章身陷困境第684章男人巔峰第772章兇險第490章南洋風雲中第540章邊城大戰一第690章各方盤算。第517章擒獲第579章無所不用其極第885章新的形勢第730章帝國戰略第155章詔獄第739章籌備建國第301章過關第964章戰略要地第368以攻對攻第434斬首戰術第317章緊急任務第454章拿下第765章新發現第70章出關第273章災情慘重第289章赴宴第146章圖謀第408章守護神無題第688章登陸爪哇第634章旗艦第735章外來人第709章滅國第502章改變策略第905章第448章支援第539章伏擊第651章獻城第135章搶奪第129章魔爪伸至第243章美人計第19章勸諫第535章兵臨城下第813章巧舌如簧第91章大戰將起第690章各方盤算。第126章入職第279章突襲第322章權臣第1007章大戰開始第679章驢踢腦袋第948章致命打擊第35章封賞第110章皇臺吉的反殺第10章佈局第947章大獲全勝第423章威震天下第544章陷井第499章金殿作詞第323章立後大典第779章後悔第36章快刀斬亂麻第987章窮途末路第546章大軍困境第94章朝廷之上第843章登基大典第15章冰鑑第200章小小分岐第740章問鼎天下第126章入職第33章救駕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335章破城第833章嫁禍第340章又來了第698章崩潰在即第794章進退維艱第430章秦良玉第295章處理意見第325章反攻第467章準備開打第85章絕地第549章和談第650章圍攻王城第989章扶持印奸第921章獎勵第29章宮變下第375章土司難題第742章戰爭開始第483章餘孽第1024章皇帝煩惱第687章婚禮第1016章兒女之事第28章宮變上第779章後悔第967章強大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