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香港劍術學校

在倫敦的日子很平常。

王洪每隔兩天去一趟劍術館,因爲他又成了劍術教師。

在王洪每隔幾天去劍術館交流一下的時候,有不少英國人聞名,就跑到這家劍術學校裡,去見識王洪那東方魔術一般的劍法。

劍術學校很自然的,就邀請王洪做客座劍術教師,教中國劍術。

經過多次的磨合,劍術學校最後請王洪教兩個部分的內容。

一部教學是劍術套路,一套太極劍法,無論男女學員,一個個學習的無比認真。卻等到王洪對英語熟悉了一些,才知道這些學習的英國人,把他教的劍術,當成了東方文化的劍舞而已。

而其他的教學,屬於陪練和指點性質。愛德華和一些水平高的教員與軍官,跟王洪學習中國劍術的技擊性,他們用王洪來提升自己的劍術能力。方式上卻是讓王洪發揮全力攻擊他們,這讓王洪有些哭笑不得。

除了在劍術學校裡的時間,王洪偶爾陪下張六少在附近轉轉,再就是陪陪家人,閒下來就琢磨一下身法勁路。

時間過的很快,直到深秋時,王洪一家才隨着張六少他們一起回到了羅馬過冬。

剛過元旦後,張六少突然接到了常凱申的緊急電報,讓他回國出任剿匪副總司令一職。

在國外一直關心國內局勢,考慮如何回國起復的張六少,本以爲還得待上一年半載,接到電報就喜出望外的,立刻訂船票,啓程回國。

而王洪卻猶豫了起來。

帶兵不是他所擅長,又放着日本人不打,去打中國人,他下意識的,從心裡反感起來。

就覺得還不如留在歐洲,哪怕是在倫敦那家劍術學校教中國劍術,也沒必要回到國內,參合這場他看不明白原因的戰爭。

王洪一說自己不太願意回國,兩個太太立刻迎合起來。

她們各有各的想法,小芸的想法不難想象,她想抱着自己生的孩子。

而孩子在趙婧之肚子裡的時候,她非要跟着王洪四處亂跑,可當胖嘟嘟的兒子抱在懷裡時,她又不想亂走動了,待在顯得和平又繁榮的歐洲,可比回到雜亂的國內強上許多。

何況,她們也不想王洪參加這種戰事。

於是,王洪就跟張六少商量,說他不想回到國內參加這種戰鬥,理由無非是:只想殺日本人,不想殺中國人。

張六少見王洪只想打日本人,也很理解,東北軍裡很多這種想法的人,但基本上都被他以國家大義壓制了下去。

只是王洪當初到了張六少的手下時,也是以殺日本人爲目的,不象張六少的老手下,可以直接下命令。他就建議王洪,先回到國內賦閒,等機會合適了,或者中日再次開戰時,再讓王洪重回到軍隊中。

就這樣,在張六少和於夫人的勸說下,王洪一家抱着孩子,陪同張六少一起回國。

郵輪在香港靠岸的時候,船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被張六少派到美國參謀大學學習的何參謀之父,香港鉅富何爵士親自造訪張六少一行人。

原以爲何爵士是爲了兒子的前途,與張六少見一下面,誰想,話題說着說着,就轉到了王洪身上。

原來,王洪在倫敦那個劍術學校裡教過兩個多月的劍術,影響大不大,亞洲這些並不知道,卻因爲有跟王洪學過的英國人到了香港任職,把王洪的劍術宣揚的很高,卻又直嘆惜沒能跟王洪學完一套劍法。

何爵士正好在座,他聽到後,就上了心。接到了張六少與王洪同船回國的消息,他便生出了留下王洪,由他出資,在香港開上一所劍術學校的想法。

當然,學員主要是他的晚輩們和那些英國人,這可是極高明的交際手段。

可王洪再怎麼說,也是國內國外都以國術出名的將軍,他不得不上船親自邀請。

張六少聽到何爵士的話,拍着大腿對王洪說:“如你所願了。”

比起在上海賦閒,王洪自然願留在香港教劍術,就答應了下來。

何爵士不缺錢,除了給王洪優厚的待遇,還讓王洪在他的產業中,挑選合適的教劍術的地方,加以改造。

王洪就把國術館的模式和英國劍術學校的模樣都講了一下。

何爵士對國術興致缺缺,他讓王洪不用考慮要花多少錢的事情,只管照着英國劍術學校的樣子,也開設同樣的劍術學校。

這事兒,也不知道到了他的外孫李小龍學習國術時,會怎麼想。

王洪把中央國術館的短兵比賽和歐洲由決鬥方式發展而來的劍術結合了一下,從基本功,到套路,再到比賽,在劍術學校裝修期間,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

國術館之所以叫短兵,是考慮到中國武術的短兵器以刀劍爲兩大類別,此外還有鞭、鐗等等,在設計規則時,考慮到了兼容與融合各種短兵器特點,因此叫劈劍、擊劍、劍術等都不太合適,最終定名爲短兵。

而王洪到歐洲轉了一圈,卻發現,歐洲人的刀劍雖然外形不一,卻也都叫劍術。而日本人,把刀也硬生生的叫成了劍道。

這些名稱上的整合相當麻煩,王洪就決定中國劍術與歐洲劍術統統都教,最後放在短兵裡,讓學員們自由對抗。

------

每章一說:《手臂錄》中,石敬巖教槍,先練戳(即扎),10斤大槍,每天必扎500下,幾百天后,戳技有成,再教以革(攔拿二技)。此技捉對練習。練革法者,後腳不得移動,以厚紙竹爲甲護住雙手及臂,戳擊者使用革絮包住梢端的長杆,稍不合法,則杆必及身,顛撲於地。即使使用護具,左腕、右臂青紫流血也是常見。這種練習戳、革方式沒有什麼期限,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在戳、革熟練之後,石敬巖纔開始教連環技法。連環就是一革一戳,互爲主客,意爲攻防瞬息轉變。主要是強調練槍只練臨陣有用者,練習時稍有容情,臨陣就變的無用。當戳、革、連環這些練的精通後,纔會教以破法、夜叉探海等招勢、“中平槍,槍中王”等口訣。看似極爲繁雜的槍法內容,卻在百日內盡數講完。

第185章 強身健體第192章 專業狙擊第149章 潰兵第78章 報復第65章 活捉第132章 京城八卦掌二第198章 被狙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五十八章 雞鳴開門第128章 認識票第184章 太極對泰拳第190章 300米第五十五章 誰置誰的死地而後生?第98章 大戰第168章 東西方劍術四第五十章 鬍子的冬天第81章 殺手之王第154章 狙擊步槍第99章 幹就幹場大的第四十六章 被拍花了第123章 編排第108章 燒村莊第170章 東西方劍術終第189章 貼近狙擊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87章 君子劍?第135章 刀裡藏鏢第205章 比武第120章 青島國術館番外3第128章 認識票第七章 炮製通緝令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第四十八章 拳學秘笈第130章 殺炮兵第155章 反狙擊第三十二章 武藝再高,一槍撂倒!第195章 撤第112章 黑店第123章 編排第103章 天津衛第一國術館第十章 親見通緝令第144章 三皇炮捶第192章 專業狙擊第73章 少林武當,門主大PK第四十章 殺手的追殺之道第172章 初爲人父第128章 認識票第97章 親日派第75章 示範第四十六章 被拍花了第141章 射界第82章 宴席第五十二章 練槍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劍第203章 進城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第三十五章 江湖百寶囊第126章 船拳第123章 編排第二十三章 漢奸之死第133章 京城八卦掌三第140章 滅寨第二十四章 潛行第125章 點穴第145章 大刀術第194章 換第98章 大戰第181章 暹羅武術第二十六章 女人不蹲馬步第134章 剛勁初成第159章 戰車第四章 亡命狂奔第199章 衝出去第三十九章 江湖尋仇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番外3第153章 壓力第173章 英國軍刀第73章 少林武當,門主大PK第二十章 花郎道第五章 死同穴第185章 強身健體第108章 燒村莊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153章 壓力第190章 300米第四十五章 見風就起火的竹筒第95章 拜師第99章 幹就幹場大的第137章 勁力交錯第110章 探家第77章 先施百貨的槍聲第十三章 戶山流第183章 脫身換影第113章 再殺第153章 壓力第164章 我的拳,我的劍第188章 又見狙擊手第107章 殺炮兵
第185章 強身健體第192章 專業狙擊第149章 潰兵第78章 報復第65章 活捉第132章 京城八卦掌二第198章 被狙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五十八章 雞鳴開門第128章 認識票第184章 太極對泰拳第190章 300米第五十五章 誰置誰的死地而後生?第98章 大戰第168章 東西方劍術四第五十章 鬍子的冬天第81章 殺手之王第154章 狙擊步槍第99章 幹就幹場大的第四十六章 被拍花了第123章 編排第108章 燒村莊第170章 東西方劍術終第189章 貼近狙擊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87章 君子劍?第135章 刀裡藏鏢第205章 比武第120章 青島國術館番外3第128章 認識票第七章 炮製通緝令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第四十八章 拳學秘笈第130章 殺炮兵第155章 反狙擊第三十二章 武藝再高,一槍撂倒!第195章 撤第112章 黑店第123章 編排第103章 天津衛第一國術館第十章 親見通緝令第144章 三皇炮捶第192章 專業狙擊第73章 少林武當,門主大PK第四十章 殺手的追殺之道第172章 初爲人父第128章 認識票第97章 親日派第75章 示範第四十六章 被拍花了第141章 射界第82章 宴席第五十二章 練槍第四十七章 庶民之劍第203章 進城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第三十五章 江湖百寶囊第126章 船拳第123章 編排第二十三章 漢奸之死第133章 京城八卦掌三第140章 滅寨第二十四章 潛行第125章 點穴第145章 大刀術第194章 換第98章 大戰第181章 暹羅武術第二十六章 女人不蹲馬步第134章 剛勁初成第159章 戰車第四章 亡命狂奔第199章 衝出去第三十九章 江湖尋仇第三十六章 剌殺與告密番外3第153章 壓力第173章 英國軍刀第73章 少林武當,門主大PK第二十章 花郎道第五章 死同穴第185章 強身健體第108章 燒村莊第167章 東西方劍術三第153章 壓力第190章 300米第四十五章 見風就起火的竹筒第95章 拜師第99章 幹就幹場大的第137章 勁力交錯第110章 探家第77章 先施百貨的槍聲第十三章 戶山流第183章 脫身換影第113章 再殺第153章 壓力第164章 我的拳,我的劍第188章 又見狙擊手第107章 殺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