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人描寫的滁州西澗就位於風景秀麗的琅琊山下,萬頃煙波,澹遠浩渺,由於湖面的地勢比較高,它就如同滁州頭上的一盆水。

澗邊的時光特別老,悠悠地從唐宋走來,如同一個長髯飄飄的老人柱着杖,老得走不動了,於是在無人的野渡邊坐下來;

聽聽晚來的潮聲,聽聽枝上的鳥鳴,或許還能聽到醉翁亭那邊,傳來太守醉後的吟哦,那吟哦聲穿過歲月的輕煙,飄散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

輕輕的風從樹梢上蔚藍的天吹來,拂動野渡過的小草,落在地上是千年的涼。

秦牧對着暖暖的陽光湛然一笑,紅娘子一身紅裝,這次她沒能上戰場,有些鬱悶,便把氣都撒在了山林裡的獵物身上,那紅色的披風如同山邊的一片彩霞在飛掠,馬蹄鏗鏘,百獸驚走。

而且她不走遠,就在秦牧他們飲酒的野渡附近來回馳騁,彷彿是故意不讓秦牧得到安寧。

殊不知,在秦牧眼裡,她也成了一道風景,悠悠紅妝,與天不老。

那畫面很美,美得顧君恩等人不敢看。

秦牧端起酒杯,向顧君恩、喻大猷、金磊、司馬凱幾人邀飲,大家連忙舉杯回敬,唯有琅琊寺住持樂山和尚以茶代酒。

湖上晚來潮急,岸邊松濤陣陣,山頭的積雪被風吹起,如白煙漫舞。幾人就坐在松樹下,享受着冬日的暖陽。

秦牧看了看慈眉善目的樂山和尚,微笑道:“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本王雖不智,卻更喜歡水多一點。”

樂山和尚心中一動,合什答道:“治世以仁,創世以智,秦王是開基立世之主,樂於水是自然之事。”

秦牧哈哈一笑,再次舉杯道:“社會要發展,民生要富足,離不開智。然無論是佛家還是儒家,都傾向於隱逸山林。誠然,山林間也有溪流,但潺潺細溪,能蘊含多少智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本王看來。大海纔是蘊藏了萬般智慧的地方。而儒佛道多侷限於山林之間,視大海爲畏程。如此不免有閉門造車之嫌。失之智矣!

鑑真東渡,開日本千年佛學之基。張騫持節,播秦風漢雨三萬裡。然而這些,都成了絕唱,泱泱華夏,自漢唐之後。一直捲縮在山林裡,晨鐘暮鼓,騷首低吟,失之智矣!

本王在江陰時。聽說江陰有位徐霞客,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風雨虎狼,與長風雲霧爲伴,其足跡踏遍九州大地,實爲難得一見的奇人,其所寫的遊記,本王正在拜讀,實在是難得的好書,本王正打算自己出資,把此書刊印出來。”

顧君聽了秦牧這番話,頗爲感慨地說道:“秦王之苦心,臣能理解,但聖人有云:父母在,不遠遊。侍奉高堂,這是身爲人子應盡的孝道。”

“斷章取義!”秦牧毫不客氣地說道。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篇,孔子的原語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直白地理解起來,孔子的意思大概是:有父母在家,不應在社會在胡亂廝混,出遠門的話,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理由。

也就是說孔子並不反對人們遠遊,他反對的是那些毫無目的外出廝混的人。但是這句話經常被閹割,人們只看重前面兩句,於是心安理德地窩在自家的小天小地裡。

“難道諸位不知道這世間有小孝和大孝之分嗎?終日侍奉父母身邊是孝,但那是小孝,如張騫、班定遠之輩,雖未侍奉父母身邊,但爲國爲民,光耀千古,是爲大孝也。”

秦牧說完突然蹙眉深思起來,別小看“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千年來,它對漢人的行爲影響之深遠,難以估量。

在儒家所倡導的思想中,百善孝爲先。父母在,不遠遊這個觀念,已經被世人作爲評判孝與不孝的重要標準。

正是存在父母在不遠游這種觀念,多數漢人成了籬笆裡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爲。

自己光是從思想上倡導人們走出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看來是不夠的。畢竟爲人子女,照顧父母確實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因此,除了大力倡導人們走出去外,或許還應該建立一些比較人性化的制度,用來保障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走出去的兒女們少一點後顧之憂。

中國之所以會逐漸落後於西方,關鍵就在於人家走出去了,而中國人沒有走出去。

走不走出去,這是一個關係到中華民族能不能始終傲立於世界之林的問題。

因此,驅逐韃虜是重要,但這些問題也不容忽視,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可成的,需要長久的努力,要預先作一些鋪墊。

秦牧正在考慮,要不要推出一項養老制度呢,推出這項制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阻力,關係是養老金的來源以及管理。

完全照搬後世的養老制度未必行得通,在這個時代,特別是戰火紛飛的年代,很多家庭連飯都吃不飽,哪裡有錢來交納養老金?

是不是也來個分批次覆蓋呢?先從城市開始,今後再逐步普通到農村........

湖上漁歌喝晚,金光點點。

紅娘子和手下的幾個女兵打獵歸來,戰馬上掛滿了獵物,有野雞野兔,甚至還生擒了一隻小毛冠鹿。

秦牧隨即罷去湖邊聚會,帶着衆人踏馬回城, 一路夕陽餘輝,清冽冬景,雖無山花似錦,卻有松風陣陣。秦牧詩興大發,在馬上漫聲遊吟:

“徵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雲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里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願年年、人似舊遊。”

紅娘子自動將別的忽略不計,只感覺其中那句“今年太平萬里”特別刺耳,忍不住諷刺道:“秦王英明神武,醉眼一張,自然便是太平萬里了。”

秦牧看她氣鼓鼓的樣子,不禁啞然失笑:“鶯兒,大臣們巴不得我安份些,你倒看不得我有片刻閒暇,這是何道理?”

“哼!”紅娘子冷哼一聲,把頭別到一邊去,懶得答他話。

在侍衛的簇擁下,秦牧一行踏上寬大的護城河橋,城中有不少逃避兵災的百姓,滁州知州蒙起年一刻不敢鬆懈,正帶着吏屬在夕陽下忙着安置逃難的百姓,城西的空地上,搭起了長長一排粥鋪。

遠遠望見秦牧入城,蒙起年連忙帶着幾個手下官吏迎來道左,躬身作揖。

秦牧去查看了一下粥鍋,嘉勉蒙起年了幾句,將紅娘子打來的獵,自留了一隻兔子,其它的都交給蒙起年用來熬粥。

回到州衙東側住所,秦牧先招來燕高飛詢問前方的戰況。燕高飛答道:“啓奏秦王,劉都督的大軍已經安然到達定遠城,並將按計劃在定遠城休整兩天。

蒙都督三萬大軍沿淝水西岸穩步推進,清將阿山除了派小股人馬襲擾外,並無南下迎擊的跡象,今日蒙都督已經推進到吳家鋪,離壽州還有兩日路程。徐州方面,今日尚無消息傳回。”

秦牧點點頭讓他退下,其實秦牧也只是習慣性一問,如果有什麼緊急情報,燕高飛早就趕出城彙報了。

按照目前戰略部署,徐州、鳳陽、壽州這三個攻擊點中,東線的徐州力求速戰速決,中線的鳳陽是清軍目前重兵雲集的地方,劉猛與蘇謹他們以襲擾爲主,主力將暫時停在定遠,做出泰山壓頂之勢,但不急着進攻鳳陽。

西線蒙軻、李過三萬大軍則步步爲營,穩步推進攻打壽州。壽州的阿山只有七八千人馬,一但鳳陽的多鐸派兵馳援,定遠的劉猛再北上攻打鳳陽,使敵人顧此失彼。

左右戰事還沒有真正打響,秦牧又找來顧君恩幾人,把自己有粗略構思的養老制度向他們道出。

顧君恩幾人聽完,還處在驚愕之中,秦牧已回後院吃晚飯去了。

他覺得吧,作爲王,這樣的制度自己提出來後,交由手下人去細化、去完善就行了,若是事事親歷親爲,不累死纔怪。

顧君恩幾人很快聯想到秦牧在湖邊的那番話,不難猜測,秦牧提出這個養老制度構想,正是針對那句“父母在,不遠遊”構思出來的。

這麼短的時間內,秦牧就能有這樣新奇的構想,顧君恩、喻大奠、金磊、司馬凱四人面面相覷,感慨不已.........

ps:昨晚夢到在兄弟們的支持下,重新衝上月票榜了,起來一看,還差三票!

好吧,冷水洗把臉,繼續再戰。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激勵一下鬥志,繼續追,兄弟們,挺起來吧!

.

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31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56章 大祀黃陵第831章 蔬菜大棚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708章 治國理念第1162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981章 應變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53章 甕底游魚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有心打鼠卻遇虎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761章 民心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1051章 嫁妝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372章 坐而論道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16章 踏上官途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968章 疑陣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515章 鄭彩的消息第364章 雁奴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895章 有錢腰板硬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479章 逃離昆明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1038章 溝通第1159章 政變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1125章 亂局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360章 面對現實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859章 解凍前夕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44章 初臨會昌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143章 沉迷酒色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615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抄家行動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563章 殺聲直透九重天第440章 撥刀相向酒內情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34章 土着內亂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568章 有喜有憂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666章 坐立不安第31章 大秦鐵騎第1116章 陰雨天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159章 匆忙的日子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1137章 閃擊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785章 白起城
第688章 白霧茫茫第317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56章 大祀黃陵第831章 蔬菜大棚第702章 馬尼拉海戰(四)第708章 治國理念第1162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330章 始皇帝託夢第981章 應變第507章 蘇州工業區第53章 甕底游魚第294章 風起雲涌第24章 有心打鼠卻遇虎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761章 民心第1119章 大順皇后第880章 狼狽不堪的奇他特第1051章 嫁妝第1023章 紅日東昇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335章 北伐伐誰?第687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372章 坐而論道第162章 呂太監認爹第337章 四川攻略第1134章 薩法維帝國的命門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16章 踏上官途第293章 雲巧兒值六千萬兩第968章 疑陣第1006章 公主和女皇第515章 鄭彩的消息第364章 雁奴第457章 我的伍長第166章 人才戰略第895章 有錢腰板硬第598章 科爾沁的女人第479章 逃離昆明第391章 雪域傾城第663章 收回澳門第769章 又見金龍旗第260章 仗劍渡長江第908章 大破鬼見愁關第1038章 溝通第1159章 政變第355章 一帳秋光第671章 燕子磯頭第705章 寬以養民,嚴以治吏第278章 千家慟哭逢國殤第1125章 亂局第525章 東海大戰(六)第161章 崇禎的陽謀第476章 誰敢不服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360章 面對現實第325章 福建鄭家第579章 一隻死老鼠第548章 何以應對第267章 李自成之死第859章 解凍前夕第326章 八股之爭第314章 壯士一去不復還第662章 西班牙人偷襲第179章 金風細細動秦淮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318章 三天兩夜第1010章 真正的伏子第44章 初臨會昌第297章 上國衣冠第143章 沉迷酒色第90章 婚禮之變(1)第615章 史上最大規模的抄家行動第88章 解酒的方子第1017章 餘波未了第780章 鼠輩夜襲第563章 殺聲直透九重天第440章 撥刀相向酒內情第519章 浪花淘盡英雄第254章 南明紀事第734章 土着內亂第626章 愛新覺羅;雅第912章 洞吾大變第362章 誰知女兒心第678章 日本市場第568章 有喜有憂第896章 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第1044章 年終茶話會(下)第666章 坐立不安第31章 大秦鐵騎第1116章 陰雨天第665章 劉猛獻策第398章 多事之冬第279章 以血還血第424章 血戰與論戰第159章 匆忙的日子第423章 百戰沙場碎鐵衣第1061章 歐洲的文藝第1137章 閃擊第381章 三司會審第785章 白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