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

“法治天下無青天”,孫露一臉嚮往地說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法制社會。然而此刻的她心裡也十分清楚以目前中華帝國的基礎想要達到這一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爲數千年來的人治已成爲一種習慣深深地烙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裡。就算現在將法律知識普及到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思維上的慣性仍舊會讓不少人選擇走人脈來解決問題。這其中即有飽讀詩書的士大夫也有沒見過多少世面的鄉野村夫。至少從眼前董小婉一臉疑惑不解的眼神中,孫露便已看出人們心中的“青天”目前沒下課的意思。

眼見女皇陛下先前激昂的神情轉眼黯淡了起來,心思縝密的董小婉急忙上前勸慰道:“陛下不必過於煩惱。我朝初立不久,許多事情還沒能上正軌。相信待到日後朝廷的政務日漸通暢之後,陛下您心中的目標定能儘早實現的。”

“但願吧。要知道打江山難,座江山更難。一個人就算是做了皇帝也並不是說就能爲所欲爲的啊。”孫露不無感嘆地說道。所謂的政務上正軌,既可以說是政府系統規範化,也可以理解爲政府官僚化。但不管是其中的哪兒一種情況,都預示着國家的政策將逐漸趨於保守。至少再要像以前南明時期那樣大規模推行新政策已是不大可能之事。當然孫露作爲皇帝也可以動用自己手中的特權強行推行某些政策。但這麼做必然會給國家帶來不小的損失。至少從現在各地所暴露出的問題來看,不少都是當初自己在做首相時的強行推行新政遺留下來的問題。孫露並不認爲自己當初所做的選擇有什麼錯。不過新制度與舊傳統之間所產生的摩擦和矛盾,還是給她敲響了不小的警鐘。

“陛下聖明。歷朝的開國明君都曾發出‘打江山難,座江山更難’的感嘆。陛下既從一開始就明白此理,相信一定能比那些古代的明君更能治理好國家,開創一代盛世。”董小婉微微頷首恭敬的讚美道。

雖然孫露心裡清楚董小婉這是在奉承自己。可就是這麼幾句沒什麼實質內容的奉承話,卻聽得她心裡一陣舒坦。先前的沮喪之情更是爲之一掃而盡。由於受未來影視劇本的影響,孫露以前總以爲皇帝喜歡聽好話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種品行不端的表現。然而在做了幾年皇帝之後,她卻深切的感受到皇帝身邊確實需要有一個說好話的人。這不僅是因爲皇帝的身份註定其要做孤家寡人,更因爲皇帝時常要面對許多常人所不能解決的複雜問題。若是在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這些專業的問題往往都被細分給各個相關部門由專業人士解決。可在一個寡頭**的國家,這一切卻都會被攤在**者一個人的面前。如此壓力乃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也正因爲如此歷史上的君王,無論是“明君”也好,“昏君”也罷,都無一例外的都喜好聽奉承話,喜歡臣子撫順毛。因爲這些在尋常人聽來沒什麼內容,甚至有些肉麻、過分的馬屁,卻能讓長時間處於精神高度壓力狀態下的君王得到慰寄。在這一點上,做了女皇的孫露也不能免俗。而在她身旁充當奉承者角色的正是宮廷第一女官董小婉。

不可否認,在衆多宮廷女官中孫露之所以會如此器重董小婉,與其溫婉可人、善解人意有着很大的關係。要知道論身份董小婉比不上朝中大臣的正品夫人,論才學她及不上柳如是、鄧太妙之類的才女,論武功她也不可能與王芸花、沈雲英等女將相提並論。但她那七巧玲瓏心卻最能揣摩女皇的心意,加上那張甜嘴,總能讓快要大動肝火的女皇冷靜下來。並時不時地發出一些獨特的論點,讓女皇眼睛爲之一亮。久而久之,董小婉便順理成章地成爲了孫露的閨中密友。其身份自然也不是其他普通女官所能比擬的了。

不過,孫露心裡也清楚奉承好話聽過算數點到爲止,過於沉溺於奉承以至於好大喜功對於君王來說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於是稍稍整了整情緒的孫露當即將話題一轉隨口問道:“司法院那裡情況怎樣了?這些日子外頭爲劉富春一案鬧騰的厲害,不知沈猶龍、湯來賀他們兩個抵得抵不住輿論的壓力。”

聽孫露這麼一問,董小婉心頭不由一震,心想女皇嘴上說不會因爲報紙的報道而對案情多做關注,但在心裡還是會時常掛念此事。這也難怪事情鬧到這種地步,不管是誰都很難做到置身事外。於是她當即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回陛下,督察司已經向大理寺提起了三樁相應的公訴。”

“哦?你是說沈猶龍把劉富春事件分成了三件案子獨立起訴?”孫露饒有興趣的問道。雖然是女皇,但爲了堅持司法獨立,孫露曾下旨批示司法院在處理案件時無須向自己通報。因此,孫露對案件進展情況的掌握也不比外頭的小民來得快。

“回陛下,正是。此三樁分別是錢二牛詐騙國家財產、周仁貴持械聚衆鬥毆以及杞縣知縣邵本兗瀆職之罪。”董小婉如數家珍的回答道。

“恩,這倒真像是沈老的風格。”孫露略帶嘲弄的微微一笑道。

“陛下,這次大理寺受理的案件可不止沈大人起訴的這三件公訴。那劉富春不知從哪兒得到的關係,竟請來了江南第一訟師董志寧爲其打官司。”董小婉眉飛色舞的說道。

“劉富春一個普通的農民有什麼路子,還不是靠一些‘有識之士’丈義相助嘛。志寧可?他該不會就是當年那個爲黃鄭謀反案辯護的寧波訟師吧?”覺得名字熟悉的孫露想了想問道。

“陛下真是好記性。正是那個寧波訟師董志寧。”董小婉點頭讚道。

“果然是他。能接到如此奇案,不管輸贏都可以揚名利萬,想必他這次該是免費爲劉富春打官司的吧。”孫露說着不由想起了後世報紙上經常會出現的一些經典情景。

“回陛下,大夥起先都是這麼想的。可誰知那董志寧卻像是鑽進錢眼裡一般,竟開出了三千兩銀圓的天價。並聲稱不出錢,就不受理此案。咳,真是佩服死這位董大訟師了。就如陛下您所言,人家其他訟師削尖了腦袋就算倒貼也要接手此案。可這董志寧倒好一上來就如此大開口。”董小婉微皺秀眉連連搖頭道。

“這麼說來,最後還是由有識之士們大出血請來了董志寧咯。”越聽越覺得有趣的孫露興致勃勃的說道。

“回陛下,正是。聽說今天早晨,董志寧的狀子就已經遞到了大理寺衙門。湯大人也收下了狀子。雖然狀子的內容董志寧並未向外界公開。不過臣妾從大理寺得到消息說,那董志寧代表劉富春及其鄉人狀告的既不是那周仁貴、錢二牛,也不是知縣邵本兗。而是告整個杞縣衙門違反操作規程、玩忽職守,致使公社農戶在財產和精神上遭受損失。他不但要求大理寺撤消先前杞縣衙門與錢二牛關於公社土地的交易,還連帶向杞縣衙門索賠十萬銀圓。”董小婉瞪大了杏目以驚訝的表情訴說道。

董小婉原本以爲女皇陛下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會和自己一樣感到驚愕。卻不想,女皇只是低頭沉思了一下,便點頭滿意的讚許道:“恩,這個董志寧有些門道。有識之士們的那三千銀圓沒有白出啊。”

“可是陛下,那可是整整十萬銀圓啊。這不是在漫天要價要挾朝廷嗎。再說怎麼算這事錯的都是那知縣邵本兗,怎麼能告到衙門頭上來呢。”董小婉難以理解的說道。說實話,古往今來民告官的例子卻也不少。但這裡的“官”所指的是官員而不是官府。而像董志寧這般將衙門告上大理寺的,可謂是前無古人的驚世之舉。這在以前政法合一的年代簡直是讓人難以想象的一件事。要知道一個官員敗訴了,百姓在拍手稱快之餘至多覺得這個官員個人品性不好所以才得此報應。可若是一個衙門敗訴了,那會是怎樣一番情景,衙門乃至朝廷的威嚴何在。雖然董志寧並沒有向外界公佈自己的狀子。但憑藉各大報紙神通廣大的渠道,估計用不了多久這消息便會傳遍京師的大街小巷。此時的董小婉彷彿已經能夠想象到京城炸開鍋的情景了。

然而孫露卻滿不在乎的說道:“怎麼不能告衙門。我中華的律法上可是明確規定衙門也是可以起訴的啊。朕倒是認爲董志寧此舉做得漂亮,算是告到點子上來了。無論是起訴周仁貴還是那邵本兗,就算贏了官司,劉富春他們至多也就是拿回自己的原先的土地,要想得到賠償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而董志寧現在起訴杞縣衙門,一旦官司打贏除了因得的土地農戶們還能得到附帶的民事賠償。這筆帳怎麼算都是划算的啊。”

“咳,陛下啊。劉富春他們划算了,陛下您可就不划算了。那杞縣豆腐乾點大的地方,衙門裡哪兒來的十萬銀圓賠給老百姓哦。到時候這筆仗還不是算到了朝廷頭上。要陛下您破費嗎。”董小婉不無憂慮的說道。

“哎,本來這件事上朝廷就存有諸多不檔之處。就算董志寧不索賠,朕也會給予那裡的農戶一定賠償。既然現在董志寧肯走司法道路來爲農戶應得的權益,朕在這兒高興都來不及呢。哪兒會在乎這點錢。”孫露擺手笑道。

“可是陛下,這衙門被草民告倒輸了官司,傳出去總是有損朝廷顏面的啊。”董小婉依舊不肯鬆口道。

“對,如果杞縣衙門敗訴了,朝廷確實會丟掉不小的面子。但同樣的也從另一個方面加深了司法院和帝國法律在百姓心目中的威嚴。如果是這樣的話,朕認爲丟一點小面子、損失一些錢都算不了什麼。”孫露傲然的說道。雖說之前報紙對各地官府存在問題的曝光,讓孫露欣慰於媒體監督意識的自然覺醒。但她卻也不希望老百姓自此將媒體視做一種處理糾紛的特殊機構。畢竟通過司法衙門、廉政司等政府機構,走司法途徑或行政途徑解決問題纔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正常現象。媒體只要行使其監督的權利就夠了。至於爲百姓解決處理糾紛還是應該交由國家機關處理纔對。而孫露也十分希望司法院能抓住這次機會重塑之前丟掉的公信。

聽女皇這麼一解釋,董小婉頓覺自己心中一片豁然開朗。卻見她欽佩得五體投地道:“陛下英明。如此一來,百姓對司法院就又會存有信任了。”

“好了,董夫人。百姓們會如何看待此事,還要看這案子日後的具體進展。不過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司法院同時受理了四樁起訴看來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就此結案的。就不知到時候民間還對此案還會不會興趣依舊了咯。”孫露感嘆的說道。中國的老百姓最愛人來瘋,什麼事都是哄得快,散得更快。她不知道如果這個案子拖上個半年甚至一年,還會有多少人關心此案。

不過不管最後的結局如何。這些日子接二連三所發生的種種新現象遠比案子本身有意義得多。司法公證、媒體監督以及民告官,每一件事都在衝擊着這片古老的土地,衝擊着數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尊卑觀念。而這一切卻並不是孫露故意安排的,而是民間自發產生的。這讓孫露不得不從心底裡由衷地佩服老祖宗們的智慧與覺悟。

想到這些,孫露忽然覺得這些日子的挫折並不表明自己先前的努力付諸東流,相反這些現象恰恰正是自己努力成果的一種體現。想到這裡,孫露不禁一掃先前的頹然,當即提起了精神道:“劉富春的案子就到這兒吧。外頭的報紙情緒化,咱們不能跟在後頭一起頭腦發熱。朝廷還有許多事務等着朕處理呢。董夫人,你這兒該不會只有這些摺子吧。”

“回陛下,臣妾這裡還有幾份從北方諸省傳來的奏章。請陛下御覽。”董小婉說着趕忙將先前準備好的摺子給遞了上來。她原本是怕女皇陛下爲報紙的事情龍顏大怒,所以另外準備了幾份報告喜訊的奏章,打算給女皇消氣。

“哦,北方來的奏章。都說些什麼啊?”孫露揚起下巴問道。

“回稟陛下,內容可多着呢。遼薊省來報今年精奇里江附近又有數支土人歸附了天朝。前年派出的探險隊也已回到了寧古塔,他們帶回了大量的地形圖,以及當地土王的信息。此外,黃大人一手主持的晉察冀棧道工程已然完成招標。估計今年入秋部分標段就可以開工了。”董小婉隨手就翻開了一份奏章道:“總之北方諸省真是捷報不斷。說起來黃大人還真是有辦法。短短五年的時間便把個千創百孔的燕北之地打造成了魚米之鄉。”

【……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 接狀紙衙門審衙門 文字更新最快……】@!!

()

第10節 生死界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44節 蕙露軒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三十三節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1節 禪智寺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1節 洪承躊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六節第24節 君與臣(下)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10節 遼東戰報第二十八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3節 誰是獵物?第5節 溼牛皮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6節 前夜(上)第7節 路(二)第34節 戰敗者第7節 銅錢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40節 多鐸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11節 驚變(二)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三十二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二十五節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10節 驚變(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四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節 魯冀防線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6節 密談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46節 忠烈廟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6節 五月內閣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
第10節 生死界63 爭標段晉商巧貸款爲商務倭朝遣特使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15節 武裝商船海峽立功 奧軍艦隊後撤求援第44節 蕙露軒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362節 陳家明送妻做了結 姚啓聖坐鎮衙門口 黑色柳丁第302節 犧名譽老相謀未來 抵侵略東歐組聯盟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第三十三節第287節 國會請援公審朝王 內閣大臣讀報論事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第11節 禪智寺第6節 香料羣島華商逞威 中南半島諸侯稱雄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29 威尼斯謀略蘇伊士中華朝指染愛琴海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41節 洪承躊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283節 萬軍圍攻託木斯克 舉白旗傳教士送信第14節 同氣聯枝(下)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234節 爲勞力君臣齊謀策 發國債香江印債券第六節第24節 君與臣(下)136 爲社稷孫露挽能臣經商會家明論殖民第14節 同氣聯枝(下)第10節 遼東戰報第二十八節第18節 再戰松山(中)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第13節 旅途的終點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3節 誰是獵物?第5節 溼牛皮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28節 天下之法第16節 前夜(上)第7節 路(二)第34節 戰敗者第7節 銅錢22 英武殿上專員起誓衆臣面前女皇律己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40節 多鐸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279節 哥薩克奇襲中華營 夏完淳暗自愁補給200 南洋艦隊北上覆命西北軍團圍追準匪第11節 驚變(二)第278節 蘇赫巴魯心窺火炮 米哈伊爾終明敵情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90 睹龍艦倭朝懷鬼胎入絕境荷蘭議投降208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三十二節第18節 朝鮮王的野心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64 開國門東瀛受衝擊圖奮進倭使窺天學140 表忠心和卓獻歲貢展實力可汗送馬靴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二十五節第27節 山東鏖戰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10節 驚變(一)101 王夫之傲評西夷制弘武皇悉解憲政術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5節 風口浪尖(五)第四節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31 聽民意縣太爺坐鎮議拆遷諸議員針鋒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節 魯冀防線第370節 四大銀行御前受封 中華首相雷厲風行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第36節 密談133 忙告辭滿人躲亂局籠勇士可汗當說客第46節 忠烈廟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6節 五月內閣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