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第二屆國會

當奉命回營的夏完淳從松江起程的同時,南京的兵部亦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大軍雲集,糧草充裕,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然而此時的孫露卻沒有立即下令發起總攻。在她親征北伐之前有一件事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召開隆武朝第二屆國會。五年前的首次國會孫露向所有人描繪了一副令人嚮往的壯美畫卷。現在五年過去了,作爲首相的孫露必須向天下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五年之中發生了許多事情,當初的“五年計劃”自然是有的有失。爲此孫露特意將國會召開的日期提早到了十月中旬。沒有什麼能比軍事上的勝利更能證明隆武內閣這五年來的功績。也沒有比“五年計劃”順利完成的消息更能激昂北伐士氣的。如此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孫露心目中的最佳效果。這一點隆武內閣的其他大臣們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對於此次的國會,隆武內閣可謂是花足了心思。

此時此刻身爲禮部光祿寺少卿的侯方域正忙着溫習自己的報告。按照禮部的安排侯方域這次將代表自己的部門在國會上向來自各地的議員報告隆武朝這五年來在外交上的建樹。雖說之前他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此時的侯方域心中依然緊張得很。此次國會的規模比起上次來無疑大了許多。在經歷了第一屆國會後,各地方的議員們多多少少也對國會這一新事物也有了一番感性的認識。加之有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先例,因此議員們這次的提案也就更有了針對性。並不是幾篇冠冕堂皇的報告就可以輕易打發的。想到這兒侯方域不由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不少。然而就在此時,文淵人頭竄動的休息大廳中,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吸引住了侯方域的目光。

“定生!是你嗎?定生。”一個箭步衝上去的侯方域一把就攔住了那人。

卻見對方皺着眉頭回頭一看,既而又冷冷的行了個禮道:“哦,原來是侯大人啊。”

“定生真的是你。沒想到你也會來參加今日的國會。”與陳貞慧(字定生)冷漠的態度不同,此刻的侯方域卻顯得熱情異常。卻見他連忙拉住陳貞慧的臂膀激動的說道:“定生你從鄉下來京城怎麼不支會我們一聲。闢疆、以智他們若是知道你來京城該有多高興啊。算起來咱們也有三、四年沒見面了。要不改天把闢疆和以智一起約出來再搞一次詩會吧。怎麼說咱們四個也是名滿天下的復社四公子啊。”

然而這時的陳貞慧卻冷冷的將侯方域緊抓着的手一把扯開了。象是要同侯方域劃清界限似的他傲然地說道:“侯大人請自重。貞慧這次是代表宜興的父老縉紳來觀摩此次國會的。再說貞慧一介山野之人又怎敢高攀諸位大人呢。”

“定生你這是怎麼了?何出此言?”侯方域面對陳貞慧漠然的表情,侯方域發現這一刻自己同他的距離是如此之遠。曾幾何時他、冒闢疆、方以智、陳貞慧四人是締結復社的骨幹。他們曾經一起發誓要擔負起天下的興亡。無論是面對失意的仕途,還是閹黨餘孽的迫害都未曾退縮過。然而如今天下的戰亂平定在即,百姓生活也日漸祥和安定。這不正是當年建立復社的宗旨嗎。可是爲什麼?爲什麼當年生死之交的朋友最終會同大家行同陌路呢。難道真要搞得非此即彼才行嗎!

侯方域不解的望着陳貞慧,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答案。可陳貞慧卻只是供了供手頭也不回的走進了人羣,將一臉疑惑的侯方域丟在了大廳之中。正當侯方域追上前時,方以智突然跑來道:“朝宗,原來你在這兒啊。快進去吧,大會就要開始了。”

“知道了,我這就過來。”侯方域有些魂不守舍的點頭回道。

“怎麼了?朝宗,出什麼事了?剛纔那人的背影看上去很熟悉啊。”方以智望着侯方域心不在焉的表情不由擔心的問道。

“密之,我剛纔遇見定生了。”侯方域低下頭幽幽地開口道。

“什麼?你看見定生了!那他現在人呢?”方以智一聽陳貞慧也出現在了文淵閣也不由四處張望起來。說實話他還真不信固執己見的陳定生會以議員的身份來參加國會呢。不過方以智轉而一想,這五年來隆武朝政績斐然,軍事上又是捷報連連,保不定陳貞慧這次也想通了呢。於是他釋然地一笑道:“看來還是首相大人說的對,只有讓事實講話纔夠分量啊。定生也算是想通了。”

“不,密之,依我看定生對我們的成見依然很大。”侯方域搖了搖頭否定道。繼而他又將剛纔同陳貞慧的對話,原封不動地向方以智重複了一遍。

“算了,朝宗,還是別想太多了。待會兒你還要上臺做報告呢。到時候若是砸了禮部的招牌,錢尚書可不會放過你咯。”沒有多想的方以智最後還是拍了拍侯方域的肩膀安慰道。

“密之,我沒事的。咱們還是進去吧。闢疆他們大概要等急了。”侯方域故做輕鬆地朝方以智微微一笑,便隨着他進了大堂。

與此同時,這次國會真正的主角孫露正抱着雙臂冷冷地看着文淵閣內外洶涌的人潮。卻聽一旁的陳子壯撫須感嘆的說道:“首相大人,來得人可真不少,看來這次國會的規模遠大於上一次。許多原本觀望士人鴻儒也都來加入了各地方議會。就連四川、貴州、陝西等偏遠之地的臨時議會也派來了代表。相信在過幾年議會制度會完全紮根於我大明的土壤之中。”

“老師說的是啊。這次的國會確實吸引了不少牛鬼蛇神。”孫露瞥了一眼底下衆議員後以嘲弄的口吻說道。

“牛鬼蛇神?子慧啊,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那麼的出言不遜。”陳子壯強忍着笑意搖頭道。

“老師,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其實老師也清楚現在國會的影響還很小。權利甚至還沒有一個普通的地方議會來得大。國會議員千里迢迢的來京參加國會一是想面聖,二是想給朝廷出謀劃策。當然其中想給我孫露出難題,看熱鬧的人也不少。這些人各個大有來頭,才華橫溢,滿服經綸,都不是些省油的燈。他們不算是牛鬼蛇神,那還有誰稱得上這頭銜?”孫露努着嘴打着哈哈道。

“這麼說來首相大人是在抱怨我們這些‘牛鬼蛇神’咯。”陳子壯聽罷饒有興趣的打趣道。

“怎敢啊,我的議長大人。相反若是哪兒天我大明的官員們一提起議會就犯毛,一個頭就兩個大。那才叫水到渠成呢。”孫露頗爲感慨的說道。其實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看到這一天的到來。但無論發生什麼事,孫露自認自己是不會放棄這個目標的。

“哦?這難道就是首相大人心目中合格的議會嗎。想必在我們的首相大人心中早就有一副完整的治國畫卷了吧?”陳子壯驚歎的說,繼而他又長嘆了一聲道:“其實子慧你最讓爲師佩服的一點,就是你的執着與遠見。無論是以前的議會,還是現在的交易所和銀行,每一件事似乎都是你心中畫卷的一部分。有道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老夫真的很好奇,子慧你從前究竟是師從何處呢?”

“議長不就是我的老師嗎?”孫露不置可否的反問道。

“誒,說來慚愧,其實老夫也沒教過你什麼,卻頂着一定老師的帽子。”陳子壯笑着擺了擺手道。卻見他沉吟了片刻,將話鋒一轉道:“不過,子慧你也別怪爲師倚老賣老。你此次揮師北伐定能掃平胡塵,建立一份不世的功勳。但爲師也希望你莫要忘記黃石公、赤松子。”

“黃石公?赤松子?”聽罷陳子壯的話語,孫露的黛眉不禁微微一挑起來。她清楚陳子壯在以張良的典故提醒自己。張良在大功過後,隨即退隱,才逃過了猜忌殘忍的劉邦的殘殺。可她孫露不是張良,朱聿鍵也不是劉邦。卻見孫露回頭問道:“老師以前也曾這般告戒過袁督師吧?”

“可惜崇煥兄也是個認死理的人。子慧真的要堅持親征嗎?”陳子壯不甘心的問道。

“是的,老師。有些事情明知不可爲,卻也絕對不能放棄,我不想日後後悔。”孫露斬釘截鐵的說道。

面對孫露義無返顧的眼神,陳子壯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阻止眼前這個女子的。就在此時從文淵閣的大堂之中傳來了莊嚴的鼓聲。卻見孫露擡頭望了望窗外晴朗的天空,轉身向陳子壯邀請道:“鼓聲響了。也該是咱們上場的時刻了。老師,請吧。”

“首相大人請。”不再多想的陳子壯欣然地隨着孫露一同走向了國會大廳。

同上次一樣,此刻的國會大廳中早已坐滿了國會議員。他們各個神情激昂,交頭接耳。但隨着司儀高聲通報的響起,整個國會大廳頓時鴉雀無聲。緊接着隆武內閣的各個大臣、首相孫露、皇帝朱聿鍵也一一登場就坐。在行完君臣之理後,隆武王朝的第二屆國會也就此拉開了序幕。然而同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皇帝朱聿鍵並沒有走一個過場就離開國會,而是一路旁聽了整個國會過程。這讓在場來自各地的國會議員們無不欣喜萬分,受寵若驚。這自然不是因爲皇帝特別關心國會。而是在今日的國會上朱聿鍵還有一樁異常重要的任務需要完成。

隨着吏部尚書史可法的開場發言過後,六部的官員們也開始以各自部門的順序,陸續地向國會報告起“隆武朝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執行情況。幾乎每一個部門的報告都會引來底下議員們熱情的掌聲。人們高聲讚美着隆武五年來的種種功績。當工部彙報到隆武三年水災救援情況時,有個四川籍的議員還手舞足蹈地大聲讚道:“吾皇聖明,天佑我朝!”

面對議員們如此興高采烈的表現,孫露覺得他們與其說是在認同自己五年的努力,不如說是在討好龍椅上的皇帝。自己在努力的以商業組織的精神按實情主持國政的時候,新政策的種種成果卻成了“德政”的象徵。一旁端坐在龍椅上的朱聿鍵更是滿面紅光,毫不吝惜地接受着來自各方的讚美。

不過此時的孫露依然保持着優雅自信的表情。她清楚的知道無論自己怎樣努力,作爲臣子註定只能站在皇帝身後,作爲皇帝的影子。而在這個國家任何功績、戰績以及珍奇物品,只能成爲皇帝“英明”的象徵。所以孫露並不在乎讓皇帝沾“五年計劃”的光。因爲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呢。

果然,當各部報告完“五年計劃”的實行成果後,三個留着辮子,身着清庭官服的男子被帶上了國會。這三人自然就是清庭派來的三個使者。孫露一直留着他們到今天,就是爲了在國會上好好表演一番。那三個清使戰戰兢兢地三跪九叩後,卻見爲首的主使詹霸顫顫巍巍地向龍椅上的朱聿鍵稟告道:“清國特使詹霸、沈惟炳、奇庫叩見大明皇帝陛下。”

“大膽,在我天朝皇帝面前,爾等叛逆也敢妄稱僞國號!”底下垂手站着的侯方域一個箭步上前率先大聲斥責道。他的這一舉動立刻引起了在場衆議員們共鳴。國會大廳中的呵斥時此起彼伏。

“殺了清狗!”

“把狄夷趕出去!”

振天的喊聲嚇得清使瑟瑟發抖。而此時的孫露卻起身朝着衆議員一揮手示意他們安靜。於是整個大廳頓時又恢復了寂靜。卻見孫露轉身一個抱拳向皇帝進言道:“皇上,這些叛逆雖恬不知恥,但吾朝畢竟是禮儀之邦。斬殺使者的事是決對做不出的。既然叛逆已派使節來朝廷,就先聽聽他們有什麼話好說吧。”

“恩,就安愛卿所言辦吧。”朱聿鍵亦極有風度地點頭答應道。

於是孫露回頭渡到清使面前傲然說道:“吾皇英明,饒爾等不死。那九酋多爾袞有什麼話要傳,就快說吧!”

“是,是。我攝政王殿下命我等前來同天朝修好。特帶了以下供品…”詹霸一邊說着一邊先上了供品與多爾袞的親筆信。然而孫露還未等他說完就一把奪過了那信,高舉着向四周的議員百官展示道:“求和信?還有供品?笑話,你們滿州人不祀農耕,不懂養蠶織布,哪兒來的布匹和瓷器。這些供品還不是從我漢家百姓那裡搶奪來的。用我漢家的東西同我漢家講和,諸位你們同意嗎?”

“不同意!”

“殺光羯狗騷狐!”

“快滾吧!”

“讓多爾袞洗乾淨脖子等死吧!”

“殺過黃河去!”

捍人心扉的呵斥聲再次響撤了全場。除了那三個清使外,在場的所有人都激奮異常。高昂的士氣幾乎都快將整個文淵閣給融化了。就連孫露本人也激動異常,卻見她當場就將那求和信撕得粉碎丟在清使面前道:“回去告訴多爾袞。我大明向來都是恩怨分明。只要他肯放棄抵抗率八旗部衆投降朝廷,朝廷便放他一條生路。若是他還冥頑不靈,附隅頑抗。到時候就休怪我大軍所到之處雞犬不留了!”

面對孫露厲聲回覆,三個清使早就嚇得不知所措了。倒是周圍的議員和百官們被孫露的話語煽動得羣情激昂。但此時的孫露並未一再的陶醉在這種激昂的氣氛當中。卻見她朝皇帝跪請道:“臣懇請陛下,準臣率大軍北伐!”

“好!朕就順應民心封孫愛卿爲徵夷大元帥統領三軍掃平叛逆胡酋!”被現場氣氛感染的朱聿鍵上前扶起孫露道:“孫愛卿,朕這次雖不能御駕親征。但朕會在此等待着愛卿燕然勒石,凱旋而歸!”

【……】@!!

()

楔子第9節 朝貢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二十九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四十三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十九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45節 受降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4節 狗熊?英雄?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8節 路(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6節 盛宴(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7節 銅錢第四十六節第31節 百家爭鳴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4節 狗熊?英雄?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4節 帝都風雲(四)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二十三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十一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16節 前夜(上)第5節 溼牛皮第19節 國會(三)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15節 潛在規則第46節 結束與開始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三十一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二十一節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4節 密使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三十一節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4節 戰敗者第10節 生死界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7節 首相的大計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6節 前夜(上)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1節 陪審團(上)第十八節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二十五節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
楔子第9節 朝貢166 沈廷揚批駁當朝政黃宗羲冷諷託夢人第二十九節153 證身份完淳細盤問投朝廷汗王獻糧倉第四十三節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294節 龔紫軒書房析局勢 弘武皇御園見公爵第十九節第293節 放貸款中華套白狼 爲債務公爵遠渡洋190 爲大局復興黨定計求合作倭國使赴朝124 馬六甲狐出謀劃策王副會長設宴款待第45節 受降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4節 狗熊?英雄?第13節 巾幗英雄第277節 接命令哥薩克出動 克城池蒙古兵燒殺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46 龔紫軒舉杯成交易楊紹清穿越法蘭西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節 新加坡總督第8節 路(三)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第6節 盛宴(一)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7節 銅錢第四十六節第31節 百家爭鳴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266節 論私掠君臣談局勢 變結構中華求動力88 公私別南北差異生塘沽口太沖慮新政159 獲水源輜重營德救巧碰面雙俊傑初識第327節 下決心施琅意決戰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176 感聖恩喀爾喀歸附爲將來綽羅斯探路第310節 憂股市兩士起爭執 見女皇將軍求幫助第4節 狗熊?英雄?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4節 帝都風雲(四)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61 齊聯手王罡籌農校釋新政衆儒探淵源第8節 遊安南猛龍過靈江 復林邑占城王獻國第二十三節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十一節41 拒千金青年赴萊頓邀才峻親王開講壇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第369節 爲財閥羅勝圖博覽 拓商路女皇扶北商第30節 隆武皇帝(下)第13節 楊紹清的心願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15節 查資料訟師遇刁難 整風氣曉秦訓下屬第16節 前夜(上)第5節 溼牛皮第19節 國會(三)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15節 潛在規則第46節 結束與開始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12節 太后的決斷第375節 定青藏張煌言回京 安軍心張家玉出面第三十一節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二十一節第317節 肅夙敵奧相清障礙 聞政變歐君第34節 密使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第三十一節54 受盤查細作險被捕不甘心賭徒另闢徑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34節 戰敗者第10節 生死界115 賢首相暢談新五年弘武帝心繫弱勢省第17節 首相的大計167 入軍校皇子初長成論預言君臣議時世第16節 前夜(上)第228節 君臣對弈深談巨室 中華女皇艱難抉擇第332節 追友軍鄭森赴戰場 卡奇灣旗艦對旗艦第20節 寧古塔將軍第21節 陪審團(上)第十八節第13節 同氣聯枝(上)第二十五節第299節 豔陽日奧軍港遇襲 嗅異味英國艦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