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山東鏖戰

隆隆地炮聲就象是六月裡的響雷一般震撼着乾涸蕭瑟的大地,似血的殘陽帶着最後一抹餘輝墜下了山頭。這裡是離大汶口僅三、四十里地遠的趙家村。連續數年的拉鋸戰使得周圍方圓百里的老百姓早就拖家帶口地逃離了這片戰火風飛的是非之地。然而本該是一片蕭瑟的趙家村,這幾天卻是人潮竄動。不但廢棄的房舍中住滿了人,就連不大的打穀場上也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帳篷。放眼望去卻見那身着號服、留着半截辮子兵勇們則三三兩兩地圍坐在篝火前歇息。他們雖手握着大刀長矛,乃至火銃,可眼神中卻透着一種絕望而又呆滯的目光。惟有村口寨子前插着的幾桿“沈”字大旗才隱約顯示出了些許生氣。眼看着天色越來越暗,從大汶口方向傳來的轟鳴聲也漸漸地停歇了下來。彷彿預示着又一個血腥的白天拉下了帷幕。

此刻在村中最大的一戶院落之中清續順王沈永忠正焦急地在大廳中來回渡步。在他的身後一干部將同樣也是一臉慌張焦慮的表情。沈永忠原名沈志祥。本是明遼東江東總兵的他,在崇德三年率石城島將佐軍民投降當時還是後金的滿清。並在第二年的正月被皇太極冊封爲續順公。在之後滿清多次軍事行動中他同他的漢奸部隊都是滿清得力的爪牙。不過原本呼風喚雨的沈永忠現在的日子卻一天天難過起來。如果說當初耿仲明、孔有德的死還讓沈永忠暗自幸災樂禍過一番的話。那之後尚可喜在遼東灣遭受慘敗一病不起的消息,則讓他有了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想到這兒他不由又回頭向自己的部將詢問道:“大汶口那裡還沒消息傳來嗎?”

“回將軍,現在還沒收到瓦克達王爺的命令。不過據悉駐紮小程莊的黃忠清部和李大刀部的人馬白天都被拉去大汶口了。將軍,看來用不了多久就要輪到咱們了啊。”一旁的軍師小心翼翼的提醒沈永忠道。

而其他部將聽軍師這麼一說,臉上的神情就更慘淡了。誰都知道一旦被派去大汶口將意味着什麼。現在的清軍之所以能將明軍一個野戰旅阻擋在大汶口,靠得就是人海戰術,也就是不斷地派敢死隊硬挨。那種人海戰術自然是不會讓滿大人們上的。做炮灰的往往是那些臨時拉起來的漢軍。一方面用以牽制明軍,另一方面則是靠此法來消耗明軍的彈藥。就算是自己打不過明軍,只要能看着漢人的火炮炸死漢人,也是樁令人高興的事情。抱着這樣的想法,私下裡滿人對這種戰術可謂是樂此不彼。而從探子帶回的消息來看大汶口那兒早就是一片屍橫遍野了。誰都不想在這個時候被拉去做炮灰。於是乎,所有部將的目光頓時就聚集在了沈永忠一個人身上。

然而沈永忠卻只是微微點了點了頭囑咐道:“恩。派人繼續打探吧。”其實沈永忠又何嘗不知自己現在處境的窘迫。這年頭凡是有點腦子的人是絕不會加入清軍的。沈永忠靠着豐厚的酬金,以及四處抓壯丁,才勉強湊起了外面這一萬多的人馬。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勉強經營起來的這點家當給滿人做了炮灰去。然而就在沈永忠打算再小心觀望時,卻見一員小校跌跌撞撞地跑來報告道:“將…將軍,明…明軍…”

“明軍怎麼了?快說!”等不急的沈永忠一把扯起那小校高聲吼道。周圍部將們的神經也在這一刻繃得緊緊地。

那小校被沈永忠這麼一嚇,剛纔還想喘的一口氣,立馬後縮了回去。卻聽他口齒伶俐的回道:“將軍,明軍停止了進攻。”

“什麼!南蠻子停止進攻了?!”

“我說呢,他王蠻子再能打也經不起咱這麼耗啊。”

“是啊,這南蠻子的火炮雖犀利,可也有用完的時候啊!”

“哈哈,沒了大炮火槍,老子看他們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聽聞這個消息又驚又喜的衆將領差點兒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可是沈永忠本人臉色卻比剛纔沉得更深了。只見他眉頭一皺,猛地一揮手道:“弟兄們,先別急着高興。咱們同那些南蠻子交手也不止一兩年了。弟兄們可曾見過他們主動停止過進攻?那王興更是一個打起仗來不要命的主。”

“那將軍的意思是?”一旁的軍師聽沈永忠這麼一說,也象是明白了什麼似的反問道。

“哼,那還用問。傳令各軍即刻撤營拔寨,給我向北退出百里。”沈永忠不假思索的命令道。

“將軍,前方既已得勝,我軍爲何不進反退呢?”

“是啊,這若是讓豫親王爺知道咱們臨陣退縮,可是要軍法從事的啊。”

周圍的部將一聽沈永忠的命令竟然是逃跑,不由也被弄得一頭霧水起來。面對屬下的疑問和提醒沈永忠自信的一笑道:“老子雖不知道那些南蠻子在背後有什麼陰招,可老子也知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咱們這是戰略撤退,不是臨陣退縮。哼,他多鐸要是真想治老子話,也要看看老子手上的刀,聽不聽話了。”說到這兒沈永忠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桀驁的色彩。卻見他又回頭朝衆部將一瞪眼道:“你們磨蹭什麼!還不趕快準備去!”

被沈永忠這麼一吼,戰戰兢兢的部將們立刻打了個千,匆匆忙忙地趕回各自的營地集合去了。此時迷惑不解衆人並不知曉,僅僅過了兩天的時間,沈永忠的這個先見之明就被證實了。隆武五年十一月初七,明第十六步兵師自威海衛順利登陸山東半島。之後便在第二艦隊的協助下連下登州、萊州沿海諸府。並於同月十五日收復青州,成功繞至魯翼防線背後,切斷了濟南府東北方向的退路。與此同時,原本停歇的明王興趁此機會再次以泰安爲突破點猛攻敵魯翼防線。面對來自東、南兩個方向上的猛攻,清軍緊繃地神經終於崩潰了。十一月十七日,頑強抵抗十二天的泰安要塞終於告破。守將瓦克達等滿州將官十餘人在府衙自殘身往。清泰安知府徐勇率殘餘將士開城投降。沈永忠則率其部衆巧妙地甩開了明軍的追擊,渡黃河後遁入了魯翼防線上的另一個軍事要塞趙官鎮。

對於沈永忠部猶如狡兔般的臨陣退逃,作爲魯翼防線總指揮的多鐸雖氣得牙癢癢,卻暫時拿他也沒辦法。此時此刻比起追究沈永忠部的罪責來,如何挽回眼前的頹勢纔是擺在多鐸面前首當其衝的問題。加上先前清軍已在泰安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消耗了過多的糧草與士氣。之前垂死掙扎的決心,到現在只剩下了頹廢居喪的絕望情緒。多鐸不得不將部隊的防禦圈縮小到了濟南一線,並瘋狂地四處籌集一切所能籌集到的兵馬、糧草以及壯丁。而擁有一萬多人馬的沈永忠部在泰安一戰中可謂是毫髮五損。自然也就成了多鐸眼中的一支關鍵力量。想到這兒的他不由回頭向自己的親兵詢問道:“怎麼?沈永忠到現在還沒來濟南府嗎?難道本王的命令到現在還沒傳到嗎?”

“稟告王爺,派去傳令的部將已經回城了。不過,沈永忠卻沒跟着一起回來。據傳信兒的部將回報說,沈永忠那斯以戰事吃緊、軍務繁忙爲理由拒不回濟南覆命……”

還未等那親兵報告完畢,卻聽一旁的部將鄂碩便罵罵咧咧道:“**!什麼戰事吃緊、軍務繁忙!王爺,奴才看沈永忠那蠻子根本就是想造反。漢人就是漢人,根本就靠不住!”

“鄂碩說得沒錯。王爺,南蠻子狡猾得很,他們的話根本不可信。那個吳三桂也曾削髮發誓效忠我大清,可最後還不是投靠明朝去了。”另一個部將努山也跟着咬牙切齒道。

“就是,那沈永忠先前臨陣退逃的事王爺還沒同他算帳呢。這奴才可好,竟然在主子面前擺起譜來了。王爺,我伊爾德這就帶人抄了那奴才去!”年輕氣盛的伊爾德說着說着,當下便要帶上親兵找沈永忠算帳去。

“伊爾德你胡鬧什麼!快給我退下!”然而多鐸卻毫不客氣的厲聲呵斥道。若是放在十年前,他多鐸遇見這種情況,或許也會象伊爾德那樣去找沈永忠算帳。然而現在的他是三軍的統帥,手中掌握着數萬八旗將士和家眷的生死。如今又是四敵環繞的情況,就更不允許清軍內部出現內訌了。

“可是王爺,沈永忠若是真的反了,投靠明軍咱們該怎麼辦啊!那還不如現在就派兵剿了那狗奴才呢。”越想越覺得不對勁的鄂碩也跟着同意起伊爾德的決斷來。

“那就等到沈永忠真反的時候再說。趙官鎮當初是你鄂碩親自帶人修築的,那裡的情況你最清楚。況且沈永忠那斯現在已經早有準備了。你認爲要派多少兵力才能解決趙官鎮呢?”多鐸的一番反問讓在場的幾個部將都低下了頭。顯然鄂碩等人也是知道其中利害的。卻見多鐸掃了衆人一眼後補充道:“現在明軍都快打到鼻子底下來了,本王可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內訌。別望了咱們到這兒究竟是爲了什麼!”

“是王爺,奴才們知錯了。”被多鐸這麼一訓斥鄂碩等人齊身跪地請罪道。

“好了,好了。都給本王起來吧。咱們現在還有要事要辦呢。”多鐸不耐煩地一揮手道。只見他探開一張牛皮地圖講解道:“你們看。這裡是濟南府,這裡是青州,這裡是泰安,這裡是邯鄲。正如圖中所示,隨着明軍在威海衛登陸後,我們就被對方三面包圍了。如今只剩下了西北方向的順德府還未陷落,那裡是我軍同朝廷聯繫的唯一途徑。”

“不過王爺,南蠻子雖攻下了邯鄲,可懷慶府、衛輝府、大名府還在咱們的手中。這麼看來是明軍的一路縱隊孤軍深入了。王爺,我們不如趁此機會同攝政王取得聯繫來個裡應外合吃掉這隊明軍呢?”努山指着牛皮地圖思考了一下後提議道。

“恩,努山你觀察得不錯。可惜現在懷慶、衛輝兩府自身都南保了。否則的話南蠻子也不敢一路突進如此深入我戰區啊。”多鐸指着圖上的兩個小紅點長嘆一聲道。

“怎麼?王爺,南蠻子的大軍又在黃河邊集結了嗎?今年天氣比往年冷得多,南蠻子該不會是在等黃河凍後直接跑過來吧。”鄂碩擾了擾頭問道。對於圖啊,作戰計劃之類的東西鄂碩最頭痛呢。在他看來打仗就是衝鋒陷陣,搞這麼多唧唧歪歪的東西,純屬浪費。

“這同黃河結不結冰沒關係。就算現在黃河發大水,明軍照樣會渡河。”多鐸說到這兒,就連神色也開始變得鄭重其事起來。卻見他頓了一下後開口道:“因爲,孫露那女人已經到孟津渡了。”

“什麼!王爺,您是說那個女人親自上戰場了嗎?女人也能打仗嗎?”伊爾德瞪大着眼睛驚訝地問道。

“怎麼不能。六年前的兩淮之戰不正是那女人親自指揮的嗎。”努山深有感觸地說道。

“這麼說來那女人會巫術是真的咯?”伊爾德一聽到女人打仗,就立刻想到薩滿媽媽口中的神話故事來。

可誰知得到的回答卻是鄂碩狠狠地一錘。“喂,你小子這是聽誰說的。那女人要是真有法術,咱哥幾個還能戰在這裡嗎。她也是個人,不是神。”

“好了,別鬧了。現在說正事呢。”多鐸一瞪眼喝道。繼而他神色一凜說道:“不過,鄂碩說得也對。她孫露是人,不是神。既然她敢來戰場,我八旗子弟也不會就此放過她。到時候攝政王一定會同她好好較量一番的。或許這正是我大清的翻身之機也不一定啊。”

“王爺的意思難道說,攝政王會同那女人一決勝負嗎?”機靈的伊爾德立刻擡頭問道。

只見多鐸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對於自己的哥哥多爾袞的性格多鐸太瞭解了。他知道多爾袞是一定不會放棄與孫露一決雌雄的機會的。然而以目前的戰況來看,若是多爾袞選擇在冀中同明軍決戰的話,就不可能來救援山東。這就意味着自己將要獨自支持到多爾袞結束中原的決戰。

多鐸當然對自己的兄長充滿了信心。而他本人亦有決心堅持到那一刻的到來。但是有一樣東西卻是多鐸不得不顧及的。那就是滯留在濟南城的兩萬多八旗家眷。這些家眷大多是當年同軍隊一起入關的。他們是來尋求肥沃的土地,嶄新的生活的。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有家歸不得。並且一旦明軍真的將整座城池圍困,那情況就會更糟糕。城中或許會缺少糧食,或許會沒有乾淨的誰,或許會有疾病傳播。甚至城中的漢人還會趁機暴動。難道真要讓那些八旗老弱婦孺陪自己一起決一死戰嗎。況且自己的兩個幼子現在也在城中。對於這個問題多鐸早就思考過了。現在惡劣的戰局更堅定了他心中的那個決定。於是他擡頭果斷地命令道:“鄂碩,本王命你即刻派人護送城中八旗眷屬回河間府去!”

【……】@!!

()

第19節 審判夜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5節 科舉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4節 狗熊?英雄?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九節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11節 石柱義莊第二節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十四節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5節 帝都風雲(五)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8節 巨獸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三十二節第三十八節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36節 密談第13節 盛宴(五)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20節 尾聲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40節 多鐸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1節 風口浪尖(一)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四十二節第四十一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16節 暗戰(二)第6節 路(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42節 王神甫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三十六節第11節 海盜第三節第24節 登基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楔子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8節 盛宴(三)第12節 首相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
第19節 審判夜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1節 百家爭鳴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4節 燃燒的營口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23 羣臣獻策外儒內法女皇綢繆以權制權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29節 蜀中攻略(六)第335節 聞買賣羅威巧周旋 歷千辛法使回巴第5節 科舉第333節 遊印度公爵探虛實 爲債務英使見邦德第245節 桑稻爭小民受牽連 爲生存家家備火器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4節 狗熊?英雄?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2節 忙碌的四月122 西北議員聯手謀利南洋總督出馬周旋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九節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11節 石柱義莊第二節第246節 謀朝鮮軍部放長線 佔九州中華軍登陸第238節 趙教頭會館受歡迎 鄭提督書房詢情況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十四節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303節 怠中華沙俄遇尷尬 審局勢主教提對策第358節 衆學究行宮論園林 論教育御前起爭執第5節 帝都風雲(五)110 陳子壯進諫收道統楊紹清簡介歐洲事第235節 奉新神中華起驟變 議國債羣臣忙進言80 舉先例兩臣述隱患細分析首相護公社第285節 克漢城朝鮮王被廢 受邀請中華軍過江第38節 巨獸164 當先鋒羅剎鬼擺譜充誘餌中華軍死戰第三十二節第三十八節92 歷艱辛訪歐使回國迎親人總督擺盛宴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36節 密談第13節 盛宴(五)112 官府議會相持如賓各省議員暗自較勁第257節 遊說客國會忙內外 西夷使帝都謀利益128 化糾紛國會終冰釋揚國威敖廣抵江口第259節 黃首相試探繼承權 鎮海公言明國會意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20節 尾聲177 弘武女皇宴請番王蘇赫巴魯難擋誘惑第40節 多鐸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40 精心炮製航海條例英吉利海狼煙四起第1節 風口浪尖(一)142 戰局順倫敦股市火遭危機邦德受追捧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四十二節第四十一節第24節 第二屆國會第16節 紅夷橫行黃金海岸使團終抵第勒尼安第325節 推法案海商造商機 起間隙復興暗角鬥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16節 暗戰(二)第6節 路(一)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42節 王神甫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253節 不相謀夫之婉言拒 道不同書生萌意氣第三十六節第11節 海盜第三節第24節 登基第251節 內務部啓用新紀年 冒闢疆晉升內閣臣楔子87 受官司訟師開天價接狀紙衙門審衙門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56 賢親王贊慕牛津圈玻意耳執意赴中華第8節 盛宴(三)第12節 首相194 大殿外羣臣起猜忌暖閣內尚書柬忠言第37節 理想與野心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4節 英國王欲抵殖民地 詹姆斯暗算當土王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77 御花園二女論社稷石巢園東林議對策第21節 楊祖潤淺探共和制顧寧人深思倡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