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百舸爭流

隆武四年農曆五月初五的早晨,天似乎亮得特別早,空氣中漂浮着淡淡的艾草雄黃的薰香味。南京城裡家家戶戶按照習俗包糉子、煮黃魚、掛艾葉、喝雄黃酒、戴五毒靈符。但與往年的端午節不同,由於今年端午多加了迎水神的慶典,使得整個南京城頓時熱鬧了不少。“迎水神”本是閩粵地區在端午節的習俗。如今被搬到了江南,又有一場彩頭1000銀圓的龍舟賽可看。老百姓自是各個摩拳擦掌着想要湊湊這熱鬧。而這幾日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大街上彩衣飄飄的大姑娘小媳婦了。只見她們穿着光鮮亮麗的彩裙,腰掛五彩香囊,頭戴如火一般的石榴花,真是盡態極妍。

“孫兄,真沒想到中原的端午竟是如此香豔。你瞧那些婦人們打扮得真是花枝招展啊。”秦淮河畔的酒樓之上李淏看着底下往來着的美女感嘆道。

“李兄,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吧。按照中原的習俗五月初一至五月初五,乃是女兒節。”孫克鹹聽罷笑着解釋道。

“女兒節?沒想到中原還有如此風俗啊!”李淏立刻便身邊的崔真明面面相窺着驚歎道。向來他們只知五月初五乃是端午節,可從未聽說過同時還有一個女兒節啊。此時卻聽一旁一個面容秀麗的婦人好奇的問道:“哦?李公子你們朝鮮沒有此女兒節嗎?”

“啊,回葛夫人。朝鮮五月也會過端午,不過主要是薩滿教五月祭山神。後來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纔開始紀念起屈原大夫來。不知這女兒節又是出自何故?”李淏極有風度的回答道。

坐在李淏面前的這位嬌美婦人正是孫克鹹的妻妾葛嫩娘。此女出生行伍世家,不但精通十八般武藝,才詩出衆,更是吹得一手絕妙的洞蕭。葛嫩娘雖因戰亂流落至秦淮河成爲歌ji,卻能堅持賣藝不賣身。由此也成了秦淮河畔名躁一時的詩ji。她雖流落風塵卻依然包有愛國之心。凡是胸懷愛國之心,言談中表露出慷慨壯志者,她都熱情相待,交往甚歡;而對那些腦滿腸肥,渾渾噩噩,不知亡國之恨的富商顯貴,她則冷麪以對,視如蛆蟲。而孫克鹹在與其接觸後便深深地爲其才貌與氣節傾倒,爲她贖了身,並取其爲妾。葛嫩娘雖已爲人婦卻仍然保持着原有的豪爽之氣。常與自己的夫君一起與幾個知己好友把酒言歡。今日恰逢端午龍舟賽便隨孫克鹹一同前來觀看了。

聽得李淏這麼一問葛嫩娘不禁嫣然一笑回答道:“漢和帝時,上虞有一巫者,名叫曹盱。有一年五月初五,他醉舞舟中,不幸墜江而死。其女年方十四歲,繞江啼哭七日七夜後跳入了江中。五日後,負其父之屍浮於江面。鄉人將其葬於江邊,上虞令度尚更將此事奏聞朝廷,表爲孝女。漢名士邯鄲淳還作文鐫碑以記其事。爲紀念此烈女便有了如今的五月女兒節。”

“原來如此,沒想到還有如此的典故。葛夫人真是博古通今啊。”李淏聽罷連忙鼓掌奉承道。

“那裡,李公子過獎了。此事烈女傳中早有記載算不得什麼新鮮事。正如我夫君所言自五月初一至初五,家家戶戶都會將自己的閨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並戴上鮮豔的石榴花。至於已出嫁的婦人在這幾日也會除去髮釵改戴石榴花,還可以回孃家探親。”葛嫩娘說道這兒不禁羞澀的摸了摸自己髮髻上的石榴花。李淏等人這才發現周圍的女子確實都配戴了石榴花。

“不過中原的端午還是以紀念屈原大夫爲主吧。”在一旁一直沒開口的崔真明探身問道。

“那是當然。爲紀念屈原唐時宮廷就有端午之慶,君臣賦詩,頒賜衣物,民間有官方組織的歌舞。北宋時更加隆重,不僅頒賜朝服,而且學士院端午前一月撰皇帝、皇后、夫人閣門貼子,送後苑作院用羅帛製造,及期進入。歐陽修有《端午貼子》雲:‘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復入君門。願因角黍詢遺俗,可鑑前王惑巧言。’每當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屈原的精神便是我等士人的楷模啊。”符曉勤點頭稱是道。

衆人聽罷也連連稱讚起來。並開始學着古人吟詩做對緬懷先烈。可就在此時大街上穿來了一陣鑼鼓聲。卻聽不知誰叫了一聲道:“水神來了!水神來了!”酒樓裡的客人們立刻就從樓閣探出頭張望起來。只見遠遠的有一羣人正張燈結綵着朝這邊走來。兩旁的街道上滿是看熱鬧的百姓。更有不少姑娘從樓閣中探出身來揮舞着絹帕或是朝樓下撒花瓣。更有不少百姓也自發的加入了遊行隊伍之中。整條長街頓時熱鬧非凡。

隨着鑼鼓絲竹聲越來越響,遊行隊伍也越來越近了。爲首的是一個由八名大漢擡着的,四周裝飾有百花,供奉着水神娘娘象的神龕。在神龕的後頭還跟着十三艘同樣裝飾一新的龍舟,也各由八名大漢擡着。一旁還有巫師僧人向四周撒法水,送靈符以驅逐邪魅。那些大漢喊着有節奏的號子大搖大擺着穿過了長街,來到了秦淮河邊早已準備好的祭壇前。由於秦淮河水勢較緩又處在城內。於是主辦方便選擇了這麼一段較爲平直的河道作爲賽道。只見在一番焚香禱告後,祭祀一邊唸唸有詞一邊陸續的將祭品丟入河中。周圍的百姓亦現得虔誠異常。

李淏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盛大的民間祭祀,他與崔真明等朝鮮人都好奇地探身張望着。不一回兒從河邊突然發出了一陣劇烈的歡呼聲。卻見七八個大漢走到了龍舟前迅速將上面的飾物扒了個精光,露出了龍舟本來的面目。身處樓閣上的葛嫩娘不由驚呼了一聲道:“怎麼把彩飾都給去除了呢!”

原來以前南京也有賽龍舟。但一般都在都會選在晚上舉行,在龍舟四面會懸上小彩燈等飾物,且比賽時還會有簫鼓歌聲相和。因此與其說是在比賽,不如說是在遊戲。於是一旁的朱震麟起勁地回答道:“嫂子,不把那些礙事的東西去掉怎麼比賽啊。這可是龍舟賽,不是龍舟遊行。是比誰的船劃得又快又穩。”

“那也不會有絲竹歌女伴奏了咯?”周子衡有些失望的問道。

“那是當然。賽龍舟不僅是考驗選手的體力,更是考驗選手之間配合的默契。這是一項既要體力又要技術的活。比賽時船上的選手就是靠船首擊鼓人的鼓點指揮有規律的划槳。所以鼓擊得好不好也是比賽的關鍵啊。周圍敲鑼打鼓,歌舞伴奏的會影響選手發揮的。再說真的比起來,周圍看的人都會被龍舟所吸引纔不會去看什麼歌舞呢。”朱震麟以專業的口吻教育道。

“哦?看來朱兄好象很好此道。”李淏打趣的問道。

“恩,在下以前在廣州時看過幾次龍舟賽。不過那裡比賽是在珠江上,江面比這裡寬闊,水流也比這裡急。參賽的龍舟還被要求要逆流行舟。參賽的選手可都是一些優秀的水手啊。逆流而上,百舸爭流,那場面可真是激動人心!”一談起賽龍舟朱震麟不由的越說越激動起來。

“好了震麟兄,就讓我們看看這場龍舟賽是否象你所見的那樣激動人心吧。”符曉勤指着樓外河面說道。

果然此時十三艘龍舟已經在河面上一字排開了,就象朱震麟所言都是逆流而向。秦淮河兩岸此時早已圍滿了看比賽的百姓。另一邊主辦龍舟賽的商行老闆們也陸續登臺。在一番冠冕堂皇的發言後作爲商業協會代表的王霖生親手點燃了發令的響炮。

卻見“嗽”的一聲第一顆響炮直竄天空,在天空中炸出了一朵白色的煙花。剛纔還熙熙攘攘的秦淮兩岸剎時變得鴉雀無聲起來。隨着響炮一個個的竄起人們心情也更着緊張了起來。當最後一枚響炮在空中消散後,河面上響起了一陣沉悶的鼓聲。那鼓聲雖不及剛纔的響炮響亮卻有着一種憾人心魄的魔力。頓時河面上的龍舟在這股力量的驅使下象離弦的弓箭一般直竄而出。遠遠望去就象十三條蛟龍破江而出劃破了原本平靜的秦淮河。而那鼓聲也隨着船槳擊起的浪花越來越高昂起來。

雄壯的鼓聲,激烈的競賽,使得岸上觀看的百姓也忍不住激動起來。人們瘋狂地朝着龍舟叫喊着加油鼓勁,不時的還有人朝河面的龍舟吹着口哨。更有甚者還自發的敲鑼打鼓起來。但無論岸邊的鼓勁聲如何的響亮卻始終也不能蓋過河面上的鼓聲。那鼓聲沉穩而又激昂,由遠而進,猶如萬馬奔騰一般。就連原本坐在樓閣上那些悠閒的看客都忍不住紛紛站起了身。

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李淏等人。此時身臨其境的李淏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這個民族暗藏在謙遜外表下的爆發力。並由衷的感嘆這樣一片土地確實是會培育出象屈原這般的人物。而一旁的符曉勤等人更是驚訝於原本脂粉氣十足的秦淮河竟也有如此雄壯時刻。或許是吳門煙雨太過滋潤,讓人忘記了這裡的先民曾經是那樣的輕視生死,追求生命中最後一剎那的光彩。而在這一刻震撼的鼓聲似乎更象是來自於遠古的楚歌。激起了在場衆人血管流動的,原始的、獷野的熱血。

和符曉勤等人一樣此時陪伴在皇帝身旁的孫露同樣也感受到了自己血管裡那劇烈涌動着的快意。其實包括皇帝朱聿鍵在內在場的王公大臣們也都陷入了亢奮的狀態。他們瞪大着眼睛,漲紅着臉頰,象底下普通百姓一般專注於這場水上的競賽。而這正是孫露想要的效果。一個國家的尚武精神除了宣傳外。更需要用體育競技來培養。體育比賽是唯一可以不流血,而又能培養出英雄主義、團隊協作和尚武精神的措施。

可孫露到明朝後才切身的發現這個時代的中國太缺少體育精神了。雖然民間也有零散的體育競技項目但畢竟同孫露在後世接觸體育比賽相差甚遠。且大多都是單項的個人運動。無論是摔交、武術、提毽子、舞龍舞獅、蹴鞠之類的運動,不是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就是娛樂性大於競技性。最主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引導與組織。因此體育競技規模大不起來。一直以來孫露都想改變這一現狀。她曾經想過引進一些後世的項目象是足球、籃球、棒球、橄欖球之類的集體運動。可惜孫露以前雖然推銷過體育用品但對許多體育項目的規則卻不怎麼熟悉。而她唯一還能記皮毛的籃球。卻因爲沒有橡膠做球只能暫時作罷。誰叫那橡膠還是南洋的橡膠種植園中的樹苗呢。

於是孫露便只好在傳統運動項目上做文章了。就目前來看如今開發得還算成熟的體育項目有長跑、跳高等田徑類項目。另有划艇(划龍舟)、游泳等水上項目。至於球類運動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下令禁止踢球。因此蹴鞠運動在明朝已經衰落了。如今重拾這項運動孫露希望蹴鞠不再是個人球技表演,至少也要接近於她影象中的足球。因此孫露一方面利用政府的力量推行全民體育運動。另一方面則積極同商業協會行會合作將大型的體育項目推廣開來。以孫露在廣東的經驗來看商業協會加傳統節日加刺激的競技項目,是推廣體育運動最有效的方式。商賈們往往願意在重大節日出資舉辦運動會來給自己商號製造聲威。而老百姓也願意在節日裡觀看或參加各類體育項目。

雖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不可否認運動會上鉅額的獎金纔是人們爭相參與的動力。也是體育比賽最初吸引百姓的一大噱頭,就象這次的龍舟賽一般。另有不少人還藉着比賽在外開盤設立賭局。可見金錢名利無論在那種年代都是與體育比賽如影隨行的。當然孫露並不會介意這些東西。商業協會要的是廣告與聲威,孫露需要的是推廣體育運動,老百姓需要的娛樂和刺激。各取所需,無可厚非,這個時代本來就缺少娛樂活動。在孫露看來就算是賭博,那賭馬至少也比賭色子推牌九來得好。

當第一艘龍舟穿越終點的紅綢時,整個南京城都爲之綠色了。人們自發的象是迎接英雄一般將勝利者擡向了領獎臺。感謝他們以不懈的精神帶給了衆人一次精彩的比賽。孫露雖不是今天的英雄但她同樣也感受着勝利的喜悅。百舸爭流,永不言敗的精神便在這點點滴滴中滲入到了平民百姓的心中。

【……】@!!

()

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五節第21節 山海關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0節 歐洲之行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6節 決戰牧野(二)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6節 山西烽火(二)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9節 蘇州織工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3節 芝蘭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四節第34節 歸德之戰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三十八節第20節 尾聲第29節 促膝談心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二十二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4節 登基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7節 茶與茶杯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一節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3節 盛宴(五)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4節 君與臣(下)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44節 蕙露軒第6節 五月內閣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二十二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十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五節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5節 痢疾!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9節 新安財閥第20節 關中雙雄第4節 燃燒的營口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5節 孟津渡口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
第377節 報父仇英王算舊帳 抗王權議會爭貸款 黑色柳丁74 聚陳府三臣論上書訪河南專員諫外察第五節第21節 山海關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79 中華民西海岸定居托馬斯跨海尋同胞第30節 歐洲之行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32節 諜影重重第36節 決戰牧野(二)100 追刺客鄭森遇胞弟穩局勢酒井細盤算第25節 蜀中攻略(二)第26節 山西烽火(二)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205 華艦橫掃東瀛沿海中倭艦隊狹路相逢第36節 洛陽之戰(一)135 展抱負宗羲直仗言冷處理女皇顧大局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26節 虎狼之師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9節 蘇州織工第15節 關中日落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第33節 芝蘭第5節 帝都風雲(五)第四節第34節 歸德之戰160 準葛爾汗兵臨滿寨睿親王親赴鴻門宴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31節 皇宮深院第239節 定戰術軍民互合作 爲埃及諸使匯開羅第三十八節第20節 尾聲第29節 促膝談心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271節 求變革德川廣納才 議戰和朝鮮起紛爭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二十二節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第20節 訪水城使團受款待設晚宴衆商求財路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76 斥衆臣女皇追罪責倒苦水尚書吐實情第24節 登基175 滿州殘部就地出家蒙古王公獻貢歸順151 察哈爾求援中華朝李定國進抵葉爾羌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272節 朝鮮王改革頻受阻 士林派大殿除政敵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120 弘武帝外交改陋習衆大臣陸海做選擇第12節 大魚吃小魚第7節 茶與茶杯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211節 遇天兵西藏王求救 聞喜訊達賴佛勸降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326節 乘龍艦公爵忙奉承 抵印度紫軒送補給第一節48 窺華軍孔代大開眼聞事蹟衆使哀聖女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13節 盛宴(五)第4節 中華悍龍心繫大漠 北極惡熊指染東土第339節 嘗新鮮君臣遊青天 揣聖意陳家明告罪第241節 入冬營中華軍休戰 馬關港華倭使會晤第223節 中華毛利會戰高鬆 德川光國陣前受傷第24節 君與臣(下)106 奇伉儷促膝聊祭祖衆狂生擋駕遞請願第355節 探聖意東林攀裙帶 審局勢復興隨女皇第44節 蕙露軒第6節 五月內閣第275節 圍漢城黃首相得意 收戰報弘武皇驚喜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350節 查案情令史見女皇 收詩詞皇女生思緒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二十二節第26節 山西烽火(二)第22節 徐州雪夜(下)162 準軍大營父子脫逃翁金河畔滿漢再遇第十節126 攏議員東林大翻身口難調議案惹非議第359節 玻意耳西喻東服衆 陳子壯一語驚四座 黑色柳丁第五節第36節 決戰牧野(二)第5節 痢疾!第24節 蜀中攻略(一)第27節 蜀中攻略(四)第9節 新安財閥第20節 關中雙雄第4節 燃燒的營口78 劉富春名動直隸府督御史愁眉公社案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第286節 孫特使古寺勸李淏 金判書夜訪說施琅第25節 孟津渡口81 緩矛盾衆臣柬合作稟情況歐使來書信第15節 關中日落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178 尋古籍中華繪世界受皇命完淳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