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弘武五年農曆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654年9月6日,隨着風塵僕僕的張騫號緩緩駛入帝都南京,這場漫長艱辛的遠洋之旅就此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掐指算來離張騫號上次出現在南京剛好滿五年零兩個月。不過這並不代表中西文明間的接觸就此停歇。正如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那般,一次偉大旅程的結束往往意味着另一場更爲偉大的旅程的開始。而對於17世紀的中西文明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說訪歐使團曾經讓尚處萌芽狀態的歐洲社會驚羨不已。那使團從歐洲帶來的歐洲學者和技師給古老的中華文明所帶來的衝擊則更爲深遠。以至於後世的不少學者在提到弘武五年之時,腦中頭一個反映出的大事件就是訪歐使團的回國。因爲打從這羣老外來到南京城的第一天起,中西兩股文化間的較量便就此拉開了序幕。而作爲這一歷史時刻的見證者,年輕的約翰※#8226;胡克則以一種獵奇似的筆鋒記錄下了兩股文明的首次撞擊:

“我從沒有見過這麼盛大的歡迎儀式。碼頭的四周圍滿了黑壓壓的人羣,遠處更有無數的男人和婦女聚集在自家的窗口看着我們。比起熱情如火的廣州人來,這裡的居民顯然要拘謹得多,也嚴肅得多。這也難怪,畢竟他們生活在世界上最強盛帝國的都城之中。不過首都歡迎儀式的排場顯然要比廣州的喧鬧、多彩、豪華得多。鑼聲、鈸聲和喇叭聲響徹雲霄,各式各樣的樓臺亭閣用綢帶和絲質帷幔裝點得格外漂亮。碼頭上的官員都穿着色彩鮮豔的絲綢長袍,胸前還有繡有金色圓形的精美紋飾。據說中國官員學者的身份是與長袍聯繫在一起的,只有野蠻人或低踐的苦力纔會穿短衣。爲了更符合中國人的打扮,教授他們都換上了大學博士專有的那種深紅色綢長袍。我也套了一件牛津大學的學生長袍,雖然寬大而飄逸,可這裡的天氣太炎熱了,穿着很不舒服。不過總比其他穿緊身外衣、套褲和長襪的歐洲人來得好。這些東方人雖然已經熟悉了歐洲人的穿戴,可在中國戲中,只有鬼怪才穿緊身外衣。所以至少我現在的樣子不像個‘鬼子’。

當然無論我們怎麼打扮,都不會比現場的中國官員來得更光彩奪目。如此衆多的官員聚集在一起,遠遠望過去就像是一片神聖森嚴的森林。而站在黃色大傘底下的女皇陛下就是這片森林中獨一無二的女神。與人們一貫對東方女皇性感、妖嬈的描述不同,中華帝國的女皇穿着一套繡有金色花邊的白色長裙,奇異的髮式極富東方韻味。就算是最苛刻的清教徒也會評價這樣的裝束端莊得體。從這點上來看,比起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這位中華女皇更像是東方的伊麗莎白。事實上,女皇的舉止也很嚴謹。女皇僅上前擁抱了一下闊別五年之久的丈夫,便與其攜手登上了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引來了周圍其他中國人一陣詫異的驚呼。真是大驚小怪的東方人,我總覺得在這種的情況下女皇至少也得給親王一個香吻才近情理。

不過接下來的程序卻讓人覺得有些麻煩。女皇在與親王登上馬車之後,周圍官員和平民立刻就都跪了下來,然後彎下身來直到頭碰地,同樣的動作得重複三遍。這可比歐洲的單膝下跪複雜多了。可當時就是這種情況,近萬名官員和平民被集中起來,整齊劃一地一起做這套動作,而在兩分鐘的時間內皇帝的馬車威嚴地穿過人羣。現場的歐洲人當然也要學中國人那樣照做。因爲當全體中國人跪下時,單膝下跪的歐洲人就像是在彌撒中揚聖體時站着的信徒那樣惹眼。不過那些天主教徒倒是做得像中國人一樣利索,誰叫他們也經常做這樣的‘體操’呢。

後來同行的吳告訴我們,一跪三叩已經是皇帝賜予的極大恩惠了。在中華女皇統治之前,正規場合下臣民必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禮。也就是說要跪三次,每次都要起立站直;每次跪地都要叩三個頭。可既然女皇能將活動量減去了三分之二,那爲何不能做得更徹底些,乾脆像歐洲那樣只單膝下跪一次。我將這個建議告訴了吳,結果吳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據說許多中國人都認爲‘三跪九叩’的禮節是絕對必要的。並將自己能在盛大的場合當衆向皇帝行三跪九叩視做一種莫大的殊榮。就算女皇現在簡化了禮節,許多人還是堅持認爲在隆重莊嚴的場合一定要行這種複雜的禮節。不過龔對此的解釋又有不同解釋。他告戒我一個外國人最好不要在中國學者的面前對中國的傳統禮節指手畫腳。這會引起中國學者的極度不滿……”

記錄下這些內容的胡克顯然還沒有作好充分準備來迎接來自中國本土學者的抵制與挑釁,也不明白惹吳鍾巒生氣的不僅僅是雙膝下跪或單膝下跪的問題。而由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撞擊形成的摩擦。對此身爲一國之君的孫露顯然要比胡克更能看清表象下的本質。然而她卻並沒有就此遷就本土士大夫們的感情。相反女皇卻在金鑾殿上給了帝國驕子們一個不大不小的下馬威。

就在使團回到南京的第二日,女皇便在皇宮大內接見了訪歐使團的全體成員。而楊紹清也第一次以皇夫的身份出現在了金鑾殿之上,並被安排座在了最靠近女皇龍椅的一處位置上。眼見這副女上男下的場景讓往日已然習慣女主臨朝的文武大臣們心中也不由萌生了一種荒誕的感覺。不過這種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而已。之後龔紫軒等人在大殿上呈獻的一系列禮品很快就將衆人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

從天文望遠鏡、顯微鏡、秒錶、地圖,到充滿異國情調的繪畫、雕塑、工藝品。這些東西在現場士大夫們的眼中本算不了什麼。但在龔紫軒巧舌生花地一番講解之下,倒也引得大殿上的衆人紛紛駐足圍觀嘖嘖稱奇。而楊紹清也算是徹底服了龔紫軒的口才。虧得他見多識廣又深知衆官的喜好,才能將這些乏味的科學儀器介紹得活靈活現。若是今日的講解員換作是楊紹清自己,保管會讓現場的文武聽得直打瞌睡。

這邊在向女皇與衆大臣展現了一系列眼花繚亂歐洲特產之後,龔紫軒也沒忘臨走前女皇曾交代過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他的點頭示意下,卻見幾個身強力壯的侍衛擡着三大擔的書籍魚貫而入,不一會兒金鑾殿的正中央便壘起了一座不小的書堆。見此情形,在場的士大夫當即便一個個納悶地交頭接耳起來。只見那文教尚書朱舜水頭一個便上前“興師問罪”道:“龔大人,這是怎麼回事?你大老遠的從歐洲帶這麼多書回來作什麼?”

“回朱尚書,這些是下官奉陛下之命特意從歐洲收集來的書籍。這些書籍的內容涉及政治、法律、經理、建築、自然科學、醫學等等諸多方面,涵蓋了歐洲自古希臘時代至今的諸多著作,共計三千餘冊。請陛下過目。”龔紫軒說罷拱手覆命道。

“這…陛下這是您下的旨意啊?”朱舜水微微一楞道。

“嗯,不錯。此事確實是朕交代龔卿家去辦的。”孫露滿意的點頭道。

“可是陛下,我天朝文化向來博大精深,陛下您又精通格物之學,如此一來我中華又何需再去向那些歐洲人討教什麼呢。”一個身着四品官服的中年官吏大膽地道出了在場衆多大臣官員們的心聲。數千年來的優越感,讓中國的士大夫們對帝國自身的這種自給自足體系表現得十分忠心耿耿。在他們中的有些人看來沒有外界知識的傳入華夏一族統治的中原照樣是萬夷來朝的天朝上國。正如漢朝時沒人會測算天體間的相互位置,但這並沒有妨礙漢朝長達四百多年的國運。因此,在許多人看來有夷人的學術傳入固然不錯,不過少了這些夷學帝國照樣能運轉。

“哦?諸位也都是這麼認爲的嗎?”孫露不動聲色的反問道。待見沒人接口,她便微微揚起下巴神色桀驁的開口道:“貞觀之治時,尚且有玄奘法師遠去天竺取經。朕可不認爲我朝現在已經達到了無需向外學習的地步。過分的自信不是自信,而是自大,是夜郎自大!”

“陛下英明,有道是學海無涯,一草一木皆學問。因此就算是蠻荒之地的蠻夷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何況是同是擁有千年歷史的歐洲呢。”眼見女皇言辭突然犀利了起來,一旁的農林尚書沈廷揚趕忙出列進言道。而周圍其他的大臣也跟着點頭起來。不過他們中的不少人言語上雖唯唯諾諾地點頭答應。可心裡頭對女皇的這種解釋並不已爲然。那唐玄奘取的是佛經,可龔紫軒帶回來的卻是一些有關治國律法之類的書籍。若說中華的學術在格物等自然科學方面略遜於外夷,大多數的文人士大夫們還能勉強接受。可若說中華的治國之術遜色於那些國土才豆腐乾點大的紅夷,那是任何一個士大夫打死都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孫露當然知道自己這些下屬心裡的那點兒小九九。於是她當即便將話鋒一轉開口道:“所謂南桔北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朕希望諸位能根據實際情況從這些典籍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龔卿家此次帶來的書籍當中就有歐洲各國的民法。我朝可以根據這些國家的法律或是判例進來填補我朝目前在民商法方面的缺失。”

給女皇這麼一解釋,在場的文武大臣聽着也覺得有道理。特別是沈猶龍、湯來賀等人在劉富春一案之後,對帝國在民法上的缺失更是感觸頗深。於是沈猶龍當即便出列拱手道:“陛下英明,司法部會盡快派遣專業人員翻譯研究這些國家的律法。”

“嗯,沈大人,那這事就交由你們司法部全權處理了。龔卿家這次還從歐洲請來了好幾個法律方面的人才,朕相信有了他們的幫助司法部一定會給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吧?”孫露秀眉一豎,頷首囑咐道。

沈猶龍一聽女皇要派紅夷來司法部,心頭當即就嗝楞了一下,不過他表面上還是恭恭敬敬地領命道:“遵命陛下。”

見此情景,孫露也不想在司法院的事情上多羅嗦。卻見她回頭進一步向龔紫軒囑咐道:“龔卿家這麼多書籍,語言又各不相同,翻譯起來應該比較困難。依朕看來你就將這些書籍交予文教部翻譯吧。畢竟在這方面文教部經驗豐富。”

“遵命陛下。”龔紫軒與朱舜水雙雙領命道。不過此時的龔紫軒並沒有就此直接把書籍交給朱順水。卻見他又跨前一部進言道:“陛下,其實使團在回國路上就已經翻譯了其中的部分書籍。臣懇請陛下能讓那些翻譯人員繼續參與後續的翻譯工作。”

“哦,使團在回國路上就已經開始着手翻譯之事了嗎。那可太好了。嗯,那些翻譯書籍的官員當然得要去文教部繼續接手翻譯的工作。不僅如此朕還要給他們記功記大功。這次使團的所有成員朕都會好好賞賜。”孫露一臉情深地望了望身旁座着的楊紹清,欣慰的保證道。

“可是陛下,有一個人去文教部恐怕有些不妥。”龔紫軒並未擡頭直接打斷了女皇與親王之間的“眉目傳情”。

“哦,那人是誰?”孫露饒有興趣的問道。

“回陛下,是顧炎武。”龔紫軒老實的回答道。

“這有什麼問題。朕特許他進入文教部翻譯書籍不就行了嗎。”孫露滿不在乎的說道。可是她的話音纔剛落,底下的沈猶龍便跳出來進言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那顧炎武乃是前朝的忤逆分子,本該流放邊疆纔是。承蒙陛下厚愛,此人才得以遠赴歐洲將功補過。但據臣所知此人不但感謝聖恩。反而還在訪歐期間多次當中非議我朝,非議陛下。極大地詆譭了我朝在外的聲譽。如此刁頑之徒,理當重罰纔是。怎能將其收納入官府呢。臣等懇請陛下三思而行。”

眼見沈猶龍說得如此義正言辭,孫露心知他一定也看過吳鍾巒寫的那份報告了。孫露並不懷疑吳鍾巒對事實的敘述,但她對吳鍾巒對事件的分析卻持保留意見。眼見楊紹清躍躍欲試地想要爲顧炎武解釋。孫露當即宣佈道:“既然沈大人這麼說。那就讓顧炎武本人上殿說個清楚吧。”

【……96 行大禮中西產分歧 取西經使團得正果 文字更新最快……】@!!

()

第三十六節第19節 國會(三)第6節 盛宴(一)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十一節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十四節第27節 山西烽火(三)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11節 驚變(二)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4節 公試第18節 紅月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1節 禪智寺第31節 皇宮深院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9節 國會(三)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9節 新安財閥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10節 江左諸府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四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2節 帝都風雲(二)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8節 騎鶴遊揚州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32節 除夕笛聲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18節 紅月第21節 山海關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6節 兵臨城下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38節 兩京風雲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三十二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23節 休整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6節 前夜(上)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四十三節第36節 密談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4節 帝都風雲(四)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42節 王神甫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三十節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1節 皇宮深院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35節 朱仙鎮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15節 潛在規則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1節 姻親之盟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1節 皇宮深院
第三十六節第19節 國會(三)第6節 盛宴(一)第331節 遇援軍英軍得解圍 謊稱援施琅勸盟友第8節 騎鶴遊揚州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十一節第368節 四奔走法王欲結盟 爲南美羣臣生歧義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262節 回皇女夫之巧解圍 爲皇家宗羲擬新法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14節 多爾袞的三個心願171 慶親政法王開舞會不解世俄使惹笑話第291節 種水稻遼東獲豐收 進忠言閣臣生間隙第十四節第27節 山西烽火(三)118 荷蘭特使忙證身份商會議員共謀利益第11節 驚變(二)83 遇刁案司法院犯難維法律女皇擔責任第4節 公試第18節 紅月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342節 寫策論皇子找槍手 剿土匪軍部遣參軍第11節 禪智寺第31節 皇宮深院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36節 兩重臣皇城互試探 論勞荒南北顯差異第19節 國會(三)第341節 赴晚宴皇女展英姿 回軍校皇子遇煩惱143 格雷欣婉言拒合作詹姆斯雪夜遭堵截第9節 新安財閥68 受贊助埃及圖復辟暗投資中華謀運河207 生赤字內閣議徵稅發國債女皇會公爵第10節 江左諸府第348節 聞捷報百姓憂物價 姚欽差喬裝探消息第四節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2節 帝都風雲(二)93 賢親王爺回鄉祭祖南洋總督欣然赴宴206 大隅海施琅扭乾坤臨覆滅倭艦殊死搏第17節 中國風狂掃歐羅巴漢使團初臨羅馬城第8節 騎鶴遊揚州73 催糧款官府押公田求說法農夫告御狀第32節 除夕笛聲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47節 開封之戰(一)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263節 聯姻親兩世家合作 爲印度王罡謀陸路第18節 紅月第21節 山海關36 御花園女皇訓皇子科技宮尚書示專利第6節 兵臨城下第282節 韃靼衆部連手結盟 蘇赫巴魯算盤落空第373節 增實力各方攏海軍 妒下屬施琅存不滿第38節 兩京風雲204 長崎陷落李海請戰中華宣戰朝王驚恐第10節 大海我來啦!第三十二節158 退冬營三桂造防線碰釘子藩酋籠羅剎第9節 紅底金龍旗幟下37 小見大製造業起步十年功蒸汽機露臉121 審議案國會生歧義遭質疑內閣忙面聖第23節 休整第12節 北方使者第16節 前夜(上)197 巧設計島津放手搏聞變故女皇穩局勢第329節 弄玄虛摩根得先機 爲殲敵施琅縱英艦第四十三節第36節 密談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24節 上年報內閣備對帳 聞報告女皇議流民97 金鑾殿寧人拒聖恩御花園皇夫議民權第248節 達共識刺皇案裁斷 見女皇蕭尚書請辭第254節 董訟師大理寺陳詞 刺皇案依律法宣判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18節 血腥的鬧劇(上)第4節 帝都風雲(四)39 論關稅衆商針鋒對納進言女皇展宏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155 沙俄司令小窺北疆蒙古大汗草原起誓第42節 王神甫65 朝鮮自稱小中華莫臥兒吸引衆列強第三十節145 懲韃虜宣慰司封市求開市大馬幫奔走第31節 皇宮深院第13節 設女官女皇肅宮廷解小腳名媛迎聖意109 御花園女皇撫學士科技宮陳王欲進言第35節 朱仙鎮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第15節 潛在規則30 看大選諸使議優劣駁衆人教授論公職第31節 百家爭鳴第289節 儒法爭御前互辯論 尊孝道皇長子探病42 展新學歐羅巴目瞪捍寶座尼德蘭宣戰第1節 姻親之盟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8節 洛陽之戰(三)第31節 皇宮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