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盛宴(一)

當明朝禮部國書送達倭國時已是七月初了。雖然連續的下了幾天的雨但在江戶城低矮的木製房屋內氣氛依然悶熱而又潮溼。並不寬闊的街道兩旁堆滿了原木、棉花以及稻米。來自各地的商販在大江戶尋找着各自的契機。零零總總的“木棉寄屋”和“錢莊”開遍了江戶的沒一個角落。德川幕府雖然一直閉關鎖國但絲毫不能阻止其本國商業的發展。

與江戶城中世俗風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莊嚴而又奢華的德川幕府府邸。德川幕府三代將軍爲德川秀忠次子德川家光。家康與秀忠兩代都曾以普通大名身份同列與各諸侯之列,到家光一代首次直接就任將軍,因此他很體面的就繼承了家康和秀忠兩代的榮華和權威。百姓安康、政治清明、外無強敵。德川家光又是個風雅之人。也難怪他可以在管理政務的餘暇向小掘遠州學習遠州流茶道。或是在閒暇之餘做做畫什麼的。就象此刻的他正皺着眉頭端詳着眼前的畫作。過了半晌又添加了幾筆這才舒展了眉頭滿意的拿起畫作向身後的家臣問道:“諸位,看本將軍這副※lt;鷺圖畫得怎樣啊?”

“妙,妙,太妙了。好久都沒見過如此形神兼備的畫作了。恭喜將軍,將軍的畫技又進了一步。”身爲普請奉行的小掘遠州一個勁的誇讚道。而他身後的那些個家臣也跟着附和起來。惹得德川家光的臉上浮現了一絲得意的微笑。只見他將畫做遞給了一旁的仕女命令道:“好生給我裱起來。”

“咳咿。”仕女順從的接過了畫卷。另一個仕女則及時的遞上了一塊白色絲絹。德川家光接過了絲絹這才注意道身後一直跪着的和阿部忠秋。於是他將一邊擦手一邊問道:“阿部、酒井聽說你們兩個有要緊事奏報。這裡沒外人說吧。”

酒井忠勝和阿部忠秋互望了一下便恭敬的將一份明黃色的冊子遞給了德川家光道:“這是南明禮部發來的國書。請將軍過目。”

“哦?南明來的國書?”德川家光不由將絲絹一丟接過了冊子看起來。只見他的眉頭隨着目光的移動漸漸的越擰越緊,眼睛也瞪得越來越大。最後忍無可忍的他終於將冊子狠狠的丟在地上咒罵道:“八嘎,那女人當她是誰!敢如此旨高氣昂的口氣對本將軍說話!”

“將軍息怒。這南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己的國土被北方的蠻族佔領。原本我x本還憐惜中原之地華變於夷之態。可他們竟還敢在將軍面前枉稱宗主國。日本何時成了南明的藩屬國。憑什麼來命令我們開國。還請將軍對於南明的國書給予嚴厲的駁斥。”阿部忠秋立刻匍匐進言道。他的一番措辭以及剛纔德川家光的表現惹得其他的家臣武士也是個個面有怒色。有人甚至還拔出武士道當即就叫嚷着要斬明使作爲回覆。

然而此時的德川家光已經從最初的盛怒中冷靜了下來。他阻止了手下衝動的舉動,揹着手思量了一番後向酒井忠勝問道:“酒井君,那上面說的荷蘭人勾結我國商賈走私軍火到清國的事可否屬實?”

“回將軍,確有其事。那個叫永泰次郎的商賈在事發後已經上吊自殺了。南明在這件事上發怒也情有可源。”一向穩重的酒井忠勝回覆道。

“我不是嚴令禁止販海經商了嗎。這些個賤民真是膽大包天竟將本將軍的鎖國令視若無睹。闖出如此禍事真是罪該萬死。”德川家光憤憤道。

“回將軍,鎖國令雖然禁止紅夷船隻進入日本港口貿易。但特許明國和荷蘭兩國通商。而這些年南明在貿易與荷蘭多有衝突。荷蘭人想幫助國牽制南明纔會走私軍火去北朝。而永泰次郎等商販抵不過利益的趨勢纔會牽扯進。屬下建議將軍可在永泰次郎的事件上給予南明以相應的答覆。至於開國的要求不與理會。可派熟悉唐學的文書寫份回信遞與南明的隆武皇帝。解釋這次的事件與幕府沒有關係。以修兩國之好。”酒井忠勝進一步進言道。原來在“寬永鎖國令”中南明和荷蘭商船的入港不在禁止之列,所以嚴密來講不能算純粹的鎖國。可以說還從整體上鞏固了南明和荷蘭對日本的貿易獨佔的事實。但一山終究容不得二虎這些年日本儼然成了明、荷二國在東亞貿易爭奪的焦點。

“酒井君你那是什麼話。這份國書斥責走私事件是假。逼我開國是真。那《東印度羣島貿易聯合聲明》是南明與紅毛夷之間的協議旨在開國通商,與我x本何干。這樣無理的要求怎能答應。請將軍現在就將明使驅逐境。”阿部忠秋厲聲駁斥道。

“阿部君這麼惟恐天下不亂。你難道想同天朝起衝突嗎!”酒井忠勝回敬道。

“什麼天朝上國。一個被蠻族佔去半壁江山的國家有什麼資格稱爲天朝上國。況且中原的南人一向軟弱無能。當年的‘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我大日本有神風保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蒙古蠻子。而那些漢軍在‘弘安之役’中貪生怕死,士氣低落,是標準的魚腩部隊。漢人打仗的不行,做奴隸倒合。適酒井君還怕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嗎?酒井君你還算是一個武士嗎!”阿部忠秋輕蔑的說道。

非但是阿部忠秋就連德川家光等人也都露出了得意的神色。當年日本在兩次與元朝的戰爭中,參戰軍隊的數量並不多,兩次都是以少勝多。日本人因這兩次戰爭足足自豪了七、八個世紀。可以說“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所帶來的“神風精神”是日本武士的精神支柱之一。當時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標準把俘虜分四等,那些他們認爲桀驁不遜、難以馴化的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麗人和北方漢人全部被處死。只留下四等的南人(南方漢人)免死後成爲賤民。在德川家光等人眼中南明就與當年的四等南人沒什麼區別。因此日本人對南明打心底裡就有一種難以言喻藐視與不屑。

卻聽那阿部忠秋繼續說道:“如今朝鮮又是清國的附屬,沒有朝鮮那塊跳板。再說中原的黃河正洪災氾濫。那些南人只敢叫囂兩聲罷了。根本不敢對大日本有何企圖。據悉南明的東部沿海港口並無動靜。就算他們敢興師動衆犯我國境。神風會再次保佑我大日本的武士將來犯者趕下海去。”

對於阿部忠秋的說法酒井忠勝顯得頗不以爲然。都什麼時候了還談神風保佑。南明每年往來於日本的商船不下上百艘。而日本已經禁海數十年了。除某些膽大包天的販海商人以及海盜敢出海外普通百姓最多隻是划着小舢板打打漁罷了。可以說對於日本海現在的中國人比日本人還要熟悉。再說蒙古人的水師怎能與南明的艦隊相比。

正當酒井忠勝想駁斥阿部忠秋時,卻聽德川家光不耐煩的揮揮手道:“酒井君你去負責處理永泰次郎勾結荷蘭人走私的事。給南明一個響應的答覆。阿部君你起草一封回信向南明的首相就說日本不能接受開國通商這樣無理要求。讓她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事再說吧。另外將鎖國令的範圍擴大到荷蘭和南明的商船。禁止這兩國的船隻進入日本。就這樣吧。我累了,這天還真熱呢。”

德川家光說罷一邊扇着紙扇一邊在小信的攙扶下離開了房間。對於德川家光來說海外貿易是件罪惡的事。正是因爲海外貿易纔會有“島原之亂”以及現在的麻煩。唯一解決的方法就是閉關鎖國。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荷蘭人都別來了。就象是一隻烏龜遇到的危險最先想到的就是龜縮回烏龜殼中一般。

幾乎在德川幕府收到明朝國書的同時,遠在東南亞的巴達維亞議會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巴達維亞政府向清國走私軍火被明帝國發現的事。膽小如鼠的荷蘭議員們個個惶惶不可終日生怕明政府會因爲此次事件征伐巴達維亞,會象在臺灣那樣將他們趕出香料羣島。連日來荷蘭商人和議員更是此事到總督府門前示威以抗議巴達維亞愚蠢的選擇給他們帶來的生命危險。面對內外交困的情勢總督迪曼一面緊急封鎖港口堅固堡壘嚴防明軍來犯,另一方面則在衆多議員的壓力下不得已派了三個傳教士和兩個東印度公司的官員出使新加坡以求同明政府和談。

東南亞的夏天炎熱而又潮溼,有些焦頭爛額的迪曼看着眼前堆積的抗議信,想着至今沒有回覆的使團心情不由的又煩躁起來。此時辦公室的門忽然被推開了氣勢洶洶的凱塞爾提督徑直衝到迪曼大嚷道:“迪曼你在想什麼!你竟然派使團同那些黃皮膚的異教徒去談判。據說還斷絕了同清國的聯繫。那揆一現在怎麼辦?”

“凱塞爾注意你的措辭和語氣。至少我還是這裡的總督。走私軍火的事巴達維亞總督府並沒有參與其中。揆一已經被軍隊除名了,也不再是東印度公司的職員。這完全是揆一的個人行爲。”迪曼冷靜的回答道。

“混蛋!你這算是人話嗎!難道你象議會的那些懦夫一樣被東方人的幾條破船嚇傻了嗎!不用什麼和談。立即向西非的艦隊求援就能粉碎東方人的銷帳氣焰。”凱塞爾揮舞着拳頭狠狠的呵斥。

“我這是按照議會的意願辦事。也是爲了公司的利益着想。揆一去中國前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他是自願的所以你不用對我嚷嚷。作爲提督的你更清楚西非的艦隊到東印度羣島至少要花上一年的時間。難道凱塞爾提督認爲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僅憑這裡幾千個荷蘭人能擋得住明帝國圍攻?”迪曼面無表情的反問道。

凱塞爾憤怒地瞪着迪曼。過了半晌他狠狠的錘了一拳桌子極不甘心的離開了辦公室。看着凱塞爾的背影迪曼只是無奈的。對於凱塞爾的憤怒他表示理解但不支持。東印度公司做事一向以利益爲先,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但如果一件事不符和公司利益的話他們就會立即放棄。而保持荷蘭人在東印度羣島的利益是他這個巴達維亞總督首先要做到的事。

“看樣子凱塞爾提督很生氣啊。”一個幽雅的聲音從迪曼的背後響起了。只見一個身着黑色道袍的中年教士出現在了迪曼面前。

“沒什麼。只是廉價的騎士精神,過一會就好了。”迪曼擡頭看着教士問道:“文森繆斯神甫找我有什麼事嗎?”

“還能爲什麼事啊。當然是教區的事咯。這幾年我們的教區縮小了不少啊。公司對此很不滿意。”文森繆斯神甫皺着眉頭說道。

“那你該同中國人談去。讓他們能讓教會在大陸上自由傳教。中國人對宗教還是很開放的。” 迪曼不置可否的建議道。

“總督大人說笑了吧。我所指的傳教事宜可是同公司的利益密切相關的。”文森繆斯神甫嚴肅的提醒起迪曼。原來來自荷蘭的基督教士一直都是在總督和議會管轄下幫助治理殖民地的有效工具。他們不但從東印度公司支領薪水,並且代理殖民地的長官向原住民徵收人頭稅、打獵執照費等苛捐雜稅。有些甚至還代表東印度公司放高利貸。可以說這些傳教士既是上帝的使者,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有效代理人。

迪曼當然知道文森繆斯神甫指的是什麼。可問題是明帝國又不是那些土著國家怎會同意上傳教士在他們的國土上做那些事。於是他只能愛莫能助的迴應道:“那可對不起了。這點我也無能爲力。這裡畢竟是東印度羣島而不是西印度羣島。文森繆斯神甫,您還是做些上帝使者該做的事吧。”說罷便低下頭處理起公文來。

文森繆斯神甫失望的努了努嘴。看來剛纔凱塞爾提督說得沒錯這位總督真是個懦夫。剛想起身離開的他又想起了什麼便試探着向迪曼問道:“總督大人認爲那些異教徒真的會圍攻巴達維亞?”

“不會。”迪曼頭也沒擡直接回答道。文森繆斯神甫聽罷頓覺驚訝不由進一步問道:“那總督大人爲什麼還要命令整個巴達維亞戒嚴?”

“爲了讓議員們能睡個安穩覺。他們睡得好,我才能睡得好。” 迪曼聳了聳肩依舊處理着文書。文森繆斯神甫可絲毫不領教迪曼的幽默。只見他沉思了一下又開口道:“我聽說這些日子中國人的艦隊開始北上了。好象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國人的船隻也跟着一起北上。他們達成什麼協議了嗎?”

迪曼批註公文的手這才停了下來擡頭看了一眼文森繆斯神甫後意味深長的說道:“他們並沒有什麼協議。只是一同去趕赴一場盛宴罷了。”

【……】@!!

()

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九節第4節 燃燒的營口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0節 關中雙雄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二節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12節 太后的決斷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十七節第8節 銀圓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二十五節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二十節第36節 新朝官制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8節 兩京風雲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十一節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12節 首相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14節 漢奸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46節 忠烈廟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節 芝蘭第28節 返航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6節 路(一)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5節 山西烽火(一)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6節 路(一)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節 帝都風雲(二)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12節 首相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三十八節第15節 關中日落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45節 受降第33節 芝蘭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32節 朝鮮使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4節 君與臣(下)第29節 蜀中攻略(六)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5節 關中日落
第34節 百舸爭流第23節 父子君臣第3節 風口浪尖(三)第321節 小酒館韓帳房醉酒 英武殿夏將軍答辯第244節 爲霸業內閣擬計劃 尋金礦百姓闖關東第29節 隆武皇帝(上)第九節第4節 燃燒的營口183 爲貿易英奧達協議蘇伊士商務齊聚首第20節 關中雙雄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二節第19節 血腥的鬧劇(中)第5節 亮三寶女皇定乾坤 剿悍匪義師借藩道107 舉天學諸生排夷學拋石子女皇釋科學第323節 定對策宗羲勸好友 通法案朝廷整股市第281節 完淳世澤炳燭談心 萬軍兵臨託木斯克第9節 盛京之戰(三)第224節 仗利器中華軍破敵 仰武道倭武士盡忠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第12節 太后的決斷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237節 莫臥爾種植場蓄奴 奧斯曼棉花商受挫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99 徵倭國兩軍擬計劃請出戰皇子闖大殿57 得雛鳳楊紹清幸喜廢國會英格蘭惶恐第37節 洛陽之戰(二)第218節 尋謬誤寅旭觀天象 爲民權寧人提建議第9節 川藏道朝廷設茶行 滇藏道流寇課重稅114 爭議席復興黨執政報財政陳首相憂心第347節 接風宴武官起爭執 瞞姓名奧將探敵情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146 商會使利誘謀合作駐藏臣爲國納馬幫第20節 血腥的鬧劇(下)第十七節第8節 銀圓第319節 回京師夏完淳覆命 見女皇衆議員暢言第二十五節116 喬議員感嘆新預算王公子探聽新內閣第二十節第36節 新朝官制第7節 北越誼王隔岸觀火 南越君臣禍水北引28 十六鋪口當家行禮水城上下市民選官第15節 東暖閣衆勳釋兵權慶功宴女皇賜王銜第35節 受禪大典第38節 兩京風雲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173 女皇駕臨蒙古草原小皇女御駕惹是非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十一節165 多爾博橫掃準軍營蒙古兵暈頭互殘殺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203 爲解壓中華忙移民承夫志女皇設基金第13節 血染東直門第12節 首相55 仿武器英倫初成效識龍威護國忌黃禍第13節 巾幗英雄第305節 聘倭人法國造瓷器 奉重商法王允新政第1節 明朝的綠野仙蹤第14節 漢奸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46節 忠烈廟137 吸教訓君臣論治財議金融中華謀霸主第32節 除夕笛聲第366節 識手段總督認新主 爲宗教特使下許諾第33節 芝蘭第28節 返航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6節 路(一)第34節 歸德之戰第35節 受禪大典第25節 山西烽火(一)50 赴晚宴楊紹清周旋起豪言太陽王立志第357節 爲選舉太沖應聯手 探聖意闢疆會小妾第6節 路(一)188 崑山廬雙儒達共識玄武湖太沖審明史第2節 帝都風雲(二)125 互謀利議員達共識嘆現狀尚書勸黨魁91 聯合省急尋中間人菲爾德提議驚四座196 德川幕府楚歌四面西北諸藩勤皇倒幕第12節 首相第21節 徐州雪夜(上)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三十八節第15節 關中日落119 藩屬國四方來朝賀男爵爺驚羨中華制第45節 受降第33節 芝蘭75 懲舞弊好友起爭執睹惡行女皇怒招臣第32節 朝鮮使節108 爲謀權東林起紛爭受牽制復興心生惱第354節 黃首相盤算國有化 陳會長聞訊阻危局第24節 君與臣(下)第29節 蜀中攻略(六)127 爲解分歧羣策羣力各抒己見實業方略第330節 中荷帥敖順號會面 遭勁敵荷蘭艦受困第309節 聞敗訊商會議對策 查實情書生仗直言第35節 決戰牧野(一)第12節 大同義軍(下)第15節 關中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