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節 整股市議員出主意 爲壟斷倆商揣聖意

事實上附和王夫之的不止是一人,孫露很快就發現在股市的問題上在座的九名議員幾乎都抱有着相似的憂慮。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陳邦彥。不過他只是將這種憂慮寫在了那雙渾濁的眼睛裡並沒有說出口。對於衆人的憂慮孫露既感欣慰又覺得好奇。其實相同的情形在歐洲大陸早已不止一次上演過了。這個時代的歐洲人在面對投機泡沫時的表現與其說是狂熱不如說是瘋狂。而唯一能在這種歇斯底里的貪婪中保持一絲冷靜的恐怕只有修道院裡的苦行僧們了。

相比之下中華朝目前的情況就要特殊得多。除了京畿、杭州、廣州以及燕京等地呈現出前無古人的狂熱之外,絕對大多數地區其實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可以說目前節節攀升的股市同百分之八十的帝國國民無關。然而另一方面的事實卻是日益膨脹的股市已經牽連到了帝國近四成的財富。

極大的雙層反差加上中華傳統的價值觀最終造就一批像眼前這羣議員這樣置身事外的觀察者。他們或是出於對投機活動的厭惡,或是出於對喪失理智的憂慮,亦或是出於對股市背後的財閥們的不信任。總之無論出於何種緣由,他們最終得出的結果都是對現實狀態的深深憂慮。

“諸位所言朕深表理解。不可否認王先生的推演也確實有發生的可能,但正如吃飯有噎死的可能,游泳有溺水的可能,但不能因爲潛在的危險就將其放棄。”身爲帝國金融系統的締造者孫露本身在下意識裡對投機活動同樣不抱好感。但她卻十分清楚無論自己的喜好如何有些事情該發生的遲早還是會發生的。

衆人當然知道僅憑几句不可能說服女皇改變主意。更何況現實的情況正好同他們所推演的情況恰恰相反。帝國對外軍事上的勝利刺激了國民對海外投資的慾望。從而帶動了本國股市的火爆。這一切從任何角度上來看似乎都沒有什麼問題。也正應了外界一些對中華股市持樂觀態度的人士有關“杞人憂天”的諷刺。不過就算是如此王夫之還是鍥而不捨的向孫露進言道:“臣等明白陛下這麼做的一片苦心。也承認股票及債券的發行有效的化解了朝廷的債務。然則而今朝廷已不需要再爲原先的債務發放國債,可外界的商會卻依舊還在打着兌換債券的旗號誘使百姓購買股票。如若繼續放任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臣恐到時候會危及朝廷的信用。所以臣等在此懇請陛下下令終止債券兌股票的做法。”

眼見王夫之字字切中要害。孫露出不禁沉吟了起來。可還未等她發話。一旁的另一個議員卻率先開口道:“陛下,其實朝廷也不一定現在就要終止債券兌股票的做法。畢竟朝廷的度用總是有增無減。更何況印度洋上的戰事還沒結束。朝廷還是有許多需要用錢的地方的。臣等以爲而今真正威脅市場秩序的其實是一些民間私放的股票。那些商號一沒有朝廷引薦,二在海外也沒有生意。完全只是藉着香江等商會的勢頭來欺騙百姓入股罷了。所以臣等認爲朝廷的當務之急還是應該定出一部法來規範市場。最重要的是要禁止民間私放股票。並且最好是由朝廷派專人來負責債券兌股票的事宜。”

聽罷這番侃侃而談在場的多數議員都流露出了讚許的神色。然而王夫之卻在這個時候微微動了動眉頭。只見他尋聲望去發現發表這段建議的乃是來自廣東的議員嚴世仁。此人在國會之中素以八面玲瓏著稱。同香江一系的財閥也是往來甚密。老實說當初看到他也來養心殿時。王夫之也是着實吃了一驚。因爲在他看來以嚴世仁的一慣態度是絕對不會參加這樣一個有礙商會“生意”的會議的。而此刻眼見嚴世仁又如此熱中於發言,一時間王夫之心頭疑惑的陰影不由的擴展得更大了。只不過他還沒有想明白來世仁爲什麼要這麼做。

正當王夫之暗自揣摩嚴世仁的意圖之時。孫露亦在回味對方的話語。不可否論嚴世仁這番話說得可謂是有理有據,滴水不漏。難怪會得到那麼多人的附和。不過孫露本人卻對讓朝廷直接參與股市動作的做法持保留意見。在她看來商業活動只要一但沾上了行政控制就免不了會滋生出腐敗的毒草。更何況是執行的一方是帝國最高行政機構的內閣;而被控的一方是幾乎囊獲帝國一半財富的股市。孫露自負自己不是聖人,也不敢奢望自己能聘請到“聖人”來爲自己做事。而今最讓她欣慰的莫過於朝中的大臣都沒有觸碰股市。這其中固然有讀書人的矜持,更大的原因則是來自於黃宗羲等內閣大臣的身體力行。當然黃宗羲等人的行爲追根究底也是孫露告戒的結果。但不管怎樣內閣目前的表現確實有着諸多可圈可點之處。然而一但讓內閣卻管理股市,那孫露可就真的沒那份自信說自己的臣子沒有溼過鞋了。

想到這裡孫露不由對着在場的衆人掃視了一眼。卻意外的發現有兩個人的神情與其他人有着不小的差別。他們便是王夫之與陳邦彥。卻見王夫之劍眉微擰似乎在思慮着什麼。而陳邦彥卻是面若沉水一副不爲所動的模樣。於是孫露一邊在心裡打起了腹稿一邊則向陳邦彥詢問道:“陳老,這件事您怎麼來看?”

眼見女皇問到了自己陳邦彥臉上的表情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卻見他恭敬的向孫露一拱手道:“陛下聖明,一切自會有公斷。”

這算什麼回答?聽完陳邦彥的回覆在場的幾個議員不約而同的都在心裡嘲笑起了他這個議長來。心想他當年在做首相的時候在皇帝面前就是出了名的“應聲蟲”,此刻做了國會議長也不過是爾爾,剛纔那番話真是說了等於沒說。

然而孫露在聽罷之後卻像是下了決心似的。只見她點了點頭果斷的下令道:“如此倉促立法與我朝的法制不和。不過若是上國會能通過八成的票數,朝廷還是可以先實行一下暫行條例的。所以諸位先生此事還是得先勞煩國會審議了。”

“哦,陛下真的那麼說。”

“是的。這都是屬下從嚴議員等人口中套來的。幾人的話語都沒有出入。應該是陛下的原話。會長您看這事該怎麼辦?”

搖曳的燭光下陳家明緊鎖着眉頭傾聽着馮貴有些喋喋不休的述說。自從楊開泰過世之後他便搖身一變成了陳家明的心腹愛將。面對如此快的轉變,人們在驚訝之餘也不禁由衷的感嘆世事無常。不過陳家明本人並不在意外界對馮貴的評價。在他看來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做事的人而不是一個朋友。只要馮貴能把自己交代的事做好了,就算整個商會的人都厭惡於他也沒關係。而這也是女皇當初任用馮貴的一大原因之一。

“那陳議長有什麼表示?”陳家明想了一想問道。

“陛下曾經向陳議長詢問過他對此事的看法。”馮貴說到這裡努了努嘴不屑的說道:“不過那個老狐狸只說了句‘一切自會有公斷’就算是敷衍過去了。”

陳家明聽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那表情絲毫沒有小窺陳邦彥的意思。過了半晌之後他終於舒了一口氣苦笑道:“看來還是陳議長了解聖意啊。我等說白了不過只是陛下棋盤上一枚棋子而已。一切自然都得聽陛下聖意。”

對於女皇馮貴自然是不敢有半點褻瀆。但面對眼前的陳家明他卻並沒有其表面得那麼順從。在他看來陳家明的那句話、那種語氣是十分值得回味的。馮貴不敢說陳家明的這話帶有不滿的情緒,但至少其中含有着某種感嘆。於是馮貴當即便試探性的向這位香江商會的實質管理人開口道:“會長,話可不能這麼說。陛下雖一手締造了商會。可這些年會長您爲朝廷爲商會可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反觀陛下這些年卻是很少再來過問商會的事。由此可見正是會長您經營有方陛下才如此放心的將商會交給您打理啊。”

面對馮貴一半是真心一半是奉承的話語,陳家明卻只是淡淡的一笑道:“你別看陛下而今已很少過問商會之事。但吾等的一舉一動卻從未脫離過陛下設想。其實這些年我也不過是在按照陛下的心中的圖紙建造陛下想要的金融帝國而已。”

“是,是,是。會長說得是。”馮貴唯唯諾諾的點着頭,卻又冷不丁的又探問了一句道:“那會長您看這事該怎麼處理呢?”

“既然陛下讓國會來審議此案,事情就好辦多了。反正我不希望到了投票那天發生什麼不和睦的事。”陳家明冷冷的囑咐道。

“是,會長。屬下明白了。”馮貴立刻會意的領命道。就同議員打交道來說馮貴可能是香江商會之中最得心應手的一個人了。這一來是因爲他在商會中的資歷較深熟悉帝國的各界的潛規則。二來則是他爲人左右逢源特別擅長攻人弱點。對馮貴來說爲商會遊說、買通議員。比如允諾給議員相應的股份。都不過是他日常應酬的一部分內容而已。除了像顧炎武那樣的茅坑石頭。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國會議員還是地方議員都會給這位香江商會的馮掌櫃幾份薄面。因此在馮貴看來眼前的這件事辦成功也只是時間上問題而已。想到這兒他不禁有些得意的向陳家明獻媚道:“恭喜會長。陛下有心成全商會。看來這次事兒十有八九是成了。”

然而陳家明卻不以爲意的擺了擺手道:“馮掌櫃。陛下的心思並不是你我能揣測得出的。你只要辦好眼前的事就行了。至於那事成不成還得看最終的結果。”

事實正如王夫之在養心殿疑慮的那樣嚴世仁的出現並不是一個偶然。而他向女皇進言的那段話語也並非像王夫之等人那樣是爲了抑制股市升穩。恰恰相反嚴世仁的舉動其實是受了香江商會的授意。原來隨着中華股市的日益繁花以及朝廷在海外的逐步擴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垂涎於這個新的領域。就像嚴世仁在皇宮中向孫露報告的那樣,許多民間的小商號受香江商會股份大幅度上揚的影響,在沒有朝廷特許權情況下也開始發行起了股票。這種做法雖不違反法律。但誰都明白百姓購買股票大多是衝着朝廷的特許權去的。而那些小商號不是在自家的名號上做手腳,就是向人暗示自己有特許權。總之他們不過是在同朝廷的律法打擦邊球而已。

如果光是如此那些小商號在背後做的那點小動作還不會引起香江商會的注意。然而隨着民間小商號發行的股票越來越多。香江商會等大型商會的股價也隨之受到了影響。就目前的情形來看中華朝的股市雖然火熱,香江商會股票卻已經出現微微下跌的情形。雖然最後在商會的操縱下股指很快又上揚了。可陳家明等人卻已經深刻的意識到了小商號發行的股票已經開始損害到香江等持有特權的商會的利益。對此握有特權的財閥們自然不會就此放任不理。而最爲直接的解決之道就是立法禁止民間沒有特許權的商號發行股票。嚴世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肩負商會委託的重任前往大內向女皇進言的。

就目前來看女皇將立法之事交由國會審議。似乎確實如馮貴所言是在爲商會大開方便之門。可照陳家明對孫露的瞭解來看事情卻又不像是那麼簡單。因爲歷來只要對市場有利的舉措孫露每每都能搶在衆人的前頭定下完全之策並交由底下的人來實施。哪兒會像這次出他人來牽頭。此外另一條讓陳家明忐忑的問題是孫露對股市的態度。直到今日女皇還沒有任何想讓內閣插手股市的意願。在外人看來女皇的這一舉措似乎是爲避嫌。可在陳家明眼裡孫露遲遲不肯讓內閣管理股市,卻更像是在吝惜朝廷的信用。

難道女皇對股市沒有信心嗎?忽然間一個大膽的念頭從陳家明的腦中一閃而過。不過他很快就將這個想法拋到了腦後。建立股市以及用債券兌股票的做法都是女皇想出來的。她並沒有理由對自己制定的計劃沒信心。想到這裡陳家明的臉上又露出了他一慣的自信笑容。

第33節 交易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三十五節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三十七節第10節 《乙酉憲誥》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三十六節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4節 狗熊?英雄?第35節 朱仙鎮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三十八節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8節 稅制第11節 海盜第33節 求援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1節 宗族會議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三節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40節 多鐸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17節 國會(一)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35節 朱仙鎮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1節 范文程第四十六節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3節 求援第三十七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四十三節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8節 銀圓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四十三節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4節 帝都風雲(四)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十五節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
第33節 交易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41 議西北軍部擬方案拉民心女皇提口號第17節 再戰松山(上)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三十五節第11節 雄獅再鬧中印半島蛟龍橫鎖湄公河口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第20節 關中雙雄第243節 見女皇來賀探聖意 上奏摺宗羲圖朝鮮第290節 病榻前禹軒動真情 聞挑釁楊太爺訓女94 防隱患蕭尚書柬言爲愛婿楊國公面聖105 歐洲博士開壇講課中原書生針鋒相對第322節 聽介紹羣臣議沙俄 兩閣臣殿外互探底134 海陸使起程歸故土黃太沖赴任抵京師第37節 決戰牧野(三)第三十七節第10節 《乙酉憲誥》第19節 攝政王的選擇210 天守閣李耀鬥定策神山下李定國祈禱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345節 歷千辛蒸汽機成型 爲保密劉逢慶進言第222節 排外運動殺戮四起 伊藤仁齋巧柬藩主第三十六節第230節 論朝鮮兩臣定計策 爲草案說客防黃府72 金鑾殿女皇造奇蹟禮賓司朝宗遇刁民第4節 狗熊?英雄?第35節 朱仙鎮123 爲商會家明挽局勢求貸款男爵忙奔走第221節 倒幕武士以下克上 李耀鬥部以逸待勞第三十八節186 開商路晉商建銀行生歧義兄弟互辯駁209 晉陝商參與競標會中華軍登陸名古屋第280節 互試探開花彈顯威 遇土人中華軍款待第8節 稅制第11節 海盜第33節 求援第256節 奉天命幕府建鈔局 析孝道華使識倭人第229節 更內閣中華起風雲 會重臣跛書生明志第31節 宗族會議191 朝王宮島津說君臣燕京城田川聽佛經第2節 帝都風雲(二)第三節172 敦刻爾克約克失利法王親政春風得意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52 引山海南荒地得名受封號冒險家揚名139 世澤憂嘆商人戰爭存古堅持軍人職責第28節 蜀中攻略(五)第43節 桑稻之爭(三)第312節 爲好奇韓半瓶伸手 受鼓動奧斯曼出兵第40節 多鐸第35節 決戰牧野(一)156 李定國終取葉爾羌張家玉憂心軍部事第17節 國會(一)102 一體化百族匯中華鍛心志皇子入軍校第38節 兩京風雲第296節 遊南京英夷大開眼 聞下落公爵訪博士第35節 朱仙鎮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第226節 棲霞寺爾梅當說客 爲稅賦而農巧周旋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33 互角力提案藏乾坤謀席位黨爭狼煙起149 奪三城奇正相呼應無音訊敵酋失蹤影第21節 范文程第四十六節第378節 會恩師孫露吐心聲 初長成皇子欲受封144 爲立足帶言人逢圓鑑差距護國主隱忍第33節 求援第三十七節104 女皇重薦殖民司長紫軒暢談東瀛經略第379節 顧大局皇女斬情絲 爲參政皇長子面聖第31節 皇宮深院第346節 賞才華紫軒攏誠志 爲和談特使抵海港69 羅剎鬼草原尋盟友蒙古王會聚那達慕第四十三節182 鄭提督設計巧脫身大維齊款待英國使第43節 長路漫漫第219節 析局勢衆儒論國會 生歧異好友兩分道185 蘇伊士公爵會公爵歐羅巴君主助君主第292節 放國債香江私做主第8節 銀圓51 歷艱辛澳洲露面容面聖上船長獻寶物154 東賽汗山官軍遇襲布爾干城蒙兵送信第1節 風口浪尖(一)第26節 蜀中攻略(三)第258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第3節 金鑾殿藩王投新主 御書房衆臣議北疆第304節 整吏治法王提新人 憂財政總監進忠言第二部二百二十七節 王夫之廂房出草案黃宗羲深宮進諍言第4節 風口浪尖(四)第四十三節第311節 御書房女皇展計劃 將軍府馮貴遭拒絕201 昭莫多吳三桂大勝雪月夜準葛爾更權第26節 東林鉅子第267節 終抵華倭國使謝恩 籌儀式衆議員緊張第4節 帝都風雲(四)193 露行蹤田川終落網獻佛像僧侶上金殿第十五節第19節 楊紹清喜獲嚮導人博雷利歷數共和史